-
1 # 歷史風雲錄
-
2 # 回溯史河
明朝內閣:大學士(正一品),皇帝的智囊,皇帝的旨意,朝廷的政策一般都從這些人的手中發出。
洪武帝鑑於元朝末年末年中書亂政,洪武朝胡惟庸欺下瞞上,廢除相位,永不復位,皇帝直接掌管六部。但是國事繁忙,又設春夏秋冬四官幫忙處理政務,再設大學士輔佐。
永樂朝正式設內閣,給予票擬權,內閣大臣對奏章進行批閱提出意見和建議,再交由內監由皇帝批紅,如皇帝准許,則再行下達。其性質相當於一個諮詢機構,非法定的一級行政權力機構。
初設時為正五品,之後加官至正一品。
初設為正五品,包括中極殿大學士(舊名華蓋殿大學士)、建極殿大學士(舊名謹身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
明世宗時,改華蓋殿為中極殿,謹身殿為建極殿,將大學士的朝位班次,列在之前,地位大大提高。明代之內閣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實有宰相之權。
內閣權力的有無及大小,內閣實際地位的高低,也主要體現在其所寫“票擬”被採納的程度上。洪熙、宣德時期,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以及萬曆前期張居正的“票擬”,差不多都轉化為“硃批”的藍本,在這種情形下,內閣權力迅速增大就成為可能。
隨著內閣權力的不斷增大,內閣成為一個重要的部門,於是,從明朝中後期開始,內閣大學士開始由尚書擔任,而這些尚書有的還擔任太保、太傅、少保、少傅等,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官階為正一品。
於是六部尚書有事只好請示內閣大學士,這就使他們實際上成為內閣的下屬,等於又恢復了中書省統率六部的舊制。
後來內閣大學士又按地位高低順序,分為首輔、次輔、群輔,首輔“偃然漢唐宰輔,特不居丞相名耳”。
在這種情況下,內閣便有了宰相化的發展傾向,個別內閣輔臣的權力也像以前的丞相那麼大了,於是相繼出現了像夏言、嚴嵩、徐階、高拱、張居正等沒有丞相之名卻有丞相之權的“權相”。
翰林院:明朝高階官員的培養與輸出之地。
分別包括:學士(正五品),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從五品),侍讀、侍講(正六品),修撰(史官,從六品),編修(史官,正七品),檢討(史官,從七品),待詔(從九品)。
翰林相當於現代的秘書一樣,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官銜則有大有小,最大的可當到主任一級,小的依次相當於司局級、處級或科級。
翰林院編修主要是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實際上,其重要作用在於培養人才,類似於現在的實習生。秘書是領導者、主事者身邊的綜合輔助工作人員和公務服務人員。他們以輔助決策,綜合協調,溝通訊息,辦文、辦會、辦事等為主要職能,是領導者、主事者的參謀和助手。
他們的指責都屬於編寫文書一類,故翰林相當於現代的秘書一樣
翰林學士擔當起草詔書的職責,翰林供奉則無甚實權。翰林學士院演變成了專門起草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有“天子私人”之稱。在院任職與曾經任職者,被稱為翰林官,簡稱翰林。
明朝內閣權利大,翰林院成為明代官員進入內閣的進身階梯“非翰林不入內閣”。
-
3 # 蕭立誌
明代翰林院在繼承唐、宋以來翰林院設定的基礎上,體制更加完備。初置之時,是為了尊道重賢,承擔備顧問、講經史、掌內外製等職能。宰相制廢除後,翰林院地位得到提升。永樂時,在翰林內製職能擴大的基礎上產生了內閣。內閣產生後分割了翰林職掌,翰林院地位下降。正統初年,經筵制度設立後,翰林入直備顧問之制也取消。隨著閣權的發展,內閣逐步確立了對翰林院的領導地位,經筵講官由內閣題請,講章也由內閣看定。
明代的翰林為政府儲材之地。英宗後有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翰林院庶吉士號稱“儲相”,能成為庶吉士的都有機會平步青雲。自明憲宗成化(公元1465——1487年)以後,不但內閣,就連六部長官也有定例以翰林官充任的。翰林院既是國家考議制度、詳正文書、諮議政事的職官機構,同時又是國家重要的選才、育才、儲才之所在。這時的翰林院在組織、職掌、任選官員等方面比之唐、宋時期的翰林院有所變化,尤其是從翰林院中脫胎出來的內閣制和為培養人才而衍生的庶吉士制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師制度,文脈與人脈相互交織,使翰林影響延伸至各個領域。翰林在知識界享有崇高聲望,對社會的方方面面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力。
明代政治制度較以前諸代的最大變化是丞相制度的廢除和內閣制度的建立。從永樂開始,歷代皇帝都在不同程度上寄大政於內閣,皇帝“其不接見臣下而能統治天下者,以有閣臣票擬故耳”。但是,他們誰也不敢擔當違反祖制的罪名,誰也不願從已經取得徹底勝利的皇權中,又拿出一部分給閣臣分享。所以內閣進展緩慢,而且始終未能成為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
內閣與皇權矛盾重重,又始終屈服在皇權的重壓下。閣臣與皇帝矛盾,除了反映為封還詔旨一類以外,很多反映為閣臣在中葉以後不斷提出辭職。皇權與內閣矛盾,亦反映為明代閣臣善終者少,有政績的不多。明代內閣權力不穩定,雖然有嚴嵩,張居正之顯赫,但他們一是乘皇帝靜攝而代行皇權。一般閣臣來說,由於基本上都是文學侍從之臣出身,入閣後權力之大小,只決定於票擬被採用的情況,所以呈現為不穩定,沒有保障,沒有連續性。
與漢、唐、宋相比,明代輔相的業績並不顯著,這一方面固然與入閣前之資歷有關。漢、唐、宋之宰相都要經歷郡邑,而明之閣臣卻基本上出於翰林院。他們沒有從政經驗,不知民間疾苦,對政事自然難以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但另一方面,則由於他們權力不穩定,被司禮監擠著,被皇權壓著,即使有抱負也難於施展。內閣實行的票擬製度就是各地的所有公文都先送到通政司,然後這些公文會送到內閣閣臣手中,閣臣會在這些公文後面加上自己的處理意見。然後這些檔案會交給司禮監,皇帝在司禮監批紅之後,司禮監的掌印太監蓋章,也就算了處理完畢了。在這裡有一個非常關鍵的事情:票擬並非最終意見,僅僅是個建議,如果皇帝不聽,那就等於白寫。
顯然,這樣的內閣只能助長皇權,而不可監督、約束皇權。有明一代,內閣始終未能成為對皇權的威脅,從這個角度來說,朱元璋廢丞相的目的是達到了。
內閣受制於司禮監,矛盾深刻,但又不得不走司禮監的路子。在中樞系統中,內閣有票擬權,司禮監有批朱權,是內外相維的雙軌制。但雙方地位的特殊性使內閣難以與司禮監抗衡,雙方權力的大小,又是以皇帝的向背為轉移而互相成比,因此,他們之間不可能有真正的相維相濟,而只能有對權力的激烈爭奪。皇帝寵信司禮時,司禮盡奪內閣權力,如劉瑾、魏忠賢時;否則就是權相出現,如嚴嵩、張居正時。
嚴嵩、張居正之顯赫,還得討好司禮監,就是明證。
綜觀有明一代,內閣對宦官之干政,雖亦起過一點制衡作用,如成化年間,由於閣臣一再堅持,汪直主持的西廠一度被撤。但總的來說,內閣是越來越受制於司禮。內閣為司禮監扼制,以致明代成了宦官為禍最烈的朝代。
內閣與六部經常互爭雄長,矛盾重重。歷代及明初,六部均隸屬於丞相,凡事必須秉承宰相的意志,自撤中書省、提高六部品秩後,六部變成直接對皇帝負責,職權完整,而且在內閣之上。但隨著內閣品位的提高,又有票擬權,內閣比六部更接近皇帝,部權便在不同時候、不同程度上為內閣所侵。但是,內閣的官階很低,也就五品,但是他們普遍兼任二品的尚書還會有個從一品或者一品的頭銜,這樣就能名實相副。然而此時明代六部的權力仍舊很大,他們可以和內閣抗衡,尤其是吏部掌握人事權,內閣只有人事建議權,上層仍舊是皇帝決定。內閣畢竟不同於中書省。從制度上說,六部不必聽命於內閣,而內閣則“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於是內閣借位尊勢崇而力圖控制六部,六部則鑽內閣沒有法定地位和權力的空子,力圖擺脫控制。因而閣部經常爭權,尤其是爭奪人事權。
內閣與六部這種職權界限不清,工作上彼此失調,大大影響了明政府的行政效率。在客觀上,則有利於司禮監的擅權亂政。明朝中後期內閣中矛盾激烈。尤其嘉靖以後,閣臣間的傾軋突出由於閣臣的任用、權力大小、去留,均沒有明確規定,又由於首輔與次輔間權力懸殊,在天啟以前一直無明確的職責分工。所以閣臣間爭奪權勢的鬥爭激烈,尤其是“嘉靖以來之首輔,莫不由傾軋排擠而得之”,如嚴嵩拉攏科道彈劾翟鑾,使翟被“削籍為氓”。嚴嵩與夏言互相排擠,致夏言被棄市。
在閣內的紛爭中,閣臣不但各自培植自己的勢力,致使明中葉以後的政治日益腐敗。
從明代內閣制度的種種特點,可見內閣制度在當時並未能成為與君主專制政體完全適應的輔政制度。內閣地位的特殊又使它成了矛盾輻輳之所,各種矛盾的發展,無一不是加劇了政治的腐敗。
-
4 # 螞蟻歷史觀
明朝中後期內閣和翰林制度更加完善,有“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庶吉士,非庶吉士不入內閣”的說法,也是這麼執行的。但是有兩個人除外,一個是正德朝的楊一清,一個是嘉靖朝的張璁。
內閣是明朝最高的決策機構,在明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中書省,設大學士,起初大學士為正五品。明仁宗繼位後地位漸崇,由朝廷重臣擔任,掌實際上的宰相之權。翰林院更像是皇帝秘書局一類的機構。主要職責是制誥,史策,文翰之事,備皇帝顧問。還負責給皇帝講經讀書,和修國史。翰林院的品級不高,最高長官為學士,正六品。其餘為從六品到從九品不等。選選進士進翰林院讀書,稱為庶吉士。翰林院又稱為“宰相培訓班”,雖然品級不高,但是能夠經常接觸皇帝,也是日後內閣成員的出處,所以非常顯貴。權力當然是內閣大了。
-
5 # 人知不過
針對這道問題!咱們首先要知道明朝內閣和翰林院的機制以及由來!
一:翰林院的由來與機制!
翰林院始於唐朝玄宗時期!
翰林院顧名思意就是文翰薈萃,人才濟濟的一個場所!初衷的目的就是為皇家儲備人才!但是沒有實施科舉制度,選拔的條件很簡單,不限制身份,只要你有一門拔尖的專長就行,主要任務就是陪皇帝享樂!後來被改為‘翰林學士院’,可以參與政務和起草文書!
到了宋朝,翰林院就發生了實質性的改革!開始透過科舉選拔人才,而且還是進士科!基本成為了皇家培訓人才和幹部的文化中心!
翰林院到了明朝,又一次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朱元璋為了加強君王集權,廢除丞相制度!這時候翰林院就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朱元璋時期翰林院的改革!
朱元璋時期,沒有罷黜宰相之前!當時翰林院繼續保持了元朝的特點叫‘翰林國史院’!其作用就是:
一,編修國史,文學,地理等書籍!
二,協助皇家主持鄉試,會試,殿試等!
在沒有廢掉宰相之前,翰林院的基本沒有什麼權力,屬於文官裡面官銜最低的!然而在廢除宰相之後,翰林院就發生了具大的地位變化!隨著宰相的廢除和政務的日益繁多,朱元璋開始應接不暇!隨後從翰林院抽取頂尖人才,設定了殿閣大學!來幫助他處理更多的繁瑣政務!從此翰林院不再只是負責史書文書,又多出一些政務上的職能!
一,協助六部制定法律,禮制,樂制等!
二,協助皇帝草擬詔書,赦令,審閱奏摺!
從此,洪武時期的翰林院框架改革已經形成!翰林院開始著手部分宰相政務,侍奉皇帝左右,成為了行政顧問!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官職!官職最高的也只是從五品,只有參與權,沒有決定權!大權還是皇帝一人!
內閣!
內閣的形成是在永樂年間!永樂時期天子守國門,經常在外親征平叛,再加上政務繁瑣!於是從翰林院挑選解縉等七人任命為殿閣大學士,入職文淵閣並著手參與政務和機密事務,內閣局面逐漸行成!內閣大學士也有了級別之分,首輔是內閣的執行長!內閣大學士雖說沒有宰相之名,但也大同小異!
但是此時的內閣與翰林院並沒有分開,只是翰林院的一部分。擬旨,釋出詔令,對外公文還是以翰林院的名義!當時也被成為‘翰林院內署’!此時的內閣雖說有了一定政務權力,但是官銜並沒有多大變化!
仁宗內閣改革!
明仁宗時期!內閣開始出現了官銜的變化!組成了內閣最強之一‘三楊輔政’!為了解決永樂時期留下的一些弊端,朱高熾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雖說當時內閣屬於皇帝最信任的機構,奈何官職太低執行力度受到限制!仁宗便委任內閣成員兼職身份!內閣成員於是升到了2品!內閣成員由7人變成了5人!內閣開始有了實質性的權力!
明英宗時期【內閣獨立】
宣德年間!9歲的英宗朱祁鎮即位!由於年幼再加上張太后不願意垂簾親政!於是決定將軍國重任交於三朝閣老‘三楊’和張輔,胡濙!正統7年,內閣與翰林院分開,成為了明朝單獨的一個政務機制!
內閣的出現,頂替了翰林院所有的一切政務!除了為皇家儲備人才之外,可以把翰林院看成文秘性單位!
翰林院和內閣屬於相互相乘的機構單位!但是要論到權力!內閣大於翰林院!
-
6 # 老陶說
內閣是由明朝建立的,並且逐漸完善成為能夠代替宰相的存在;而在翰林院雖然不是明朝建立的,但在明朝得到了發展,在歷史中也是不可忽視的存在。
至於翰林院與內閣,哪個行使的權利更大,自然是內閣了。就算是明成祖時期,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權力不能夠同六部相比,但是內閣大臣們手中還是具有一定的權利的。而翰林院雖然是皇帝的秘書,處理大部分的事務,但是更像是一個人才的培養機構,裡面的人出來以後還是要進入內閣等其他地方任職的。
明朝的張居正就是先出自於翰林院,再選入了內閣,成為了權傾朝野的存在。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狀況與當時的機制有關。
張居正
翰林院與內閣的機制翰林院是類似皇帝秘書的存在,也是明朝文人夢寐以求的聖地。儘管沒有直接的權利,甚至連品級都沒有,只為皇帝進行抄寫,但是能夠進入翰林院依舊是文人的夢想。因為能夠進入翰林院的文人,絕對是當時最出色的人才,而且有一定的機會被選為皇子們的伴讀。能夠進入翰林院之後經歷培養再入仕,文人的仕途也會更加的平穩。像張居正就是由翰林院出來之後,被選為裕王朱載坖(後來的明穆宗)的伴讀,之後再成為內閣的首輔。
儘管翰林院的文人沒有直接的權利,但能夠進入翰林院的文人,將會有專門的老師進行授課,他們在平時是直接接手最核心的政務,對皇帝負責。三年任職期滿之後,將會有考核,優秀的學員將有進入內閣的機會,即使是沒有透過考核的學員,也能夠得到一個相對不錯的職位。相比其他進行科舉慢慢升級的考生,翰林院的學員的生活還不錯。
像宋濂、方孝孺等人就曾經進入過翰林院任職。
翰林院
內閣的職能就更加像國家的秘書,內閣制度雖然成型的時間比較晚,發展比較慢,但是依舊成為權力最大的機制,內閣首輔行使的權力也更加的像之前的宰相。只要有內閣在,皇帝上不上朝都不會影響國家的正常運轉。
在明成祖時期,內閣更像是皇帝的私人秘書,相比翰林院擁有一定的權利,但是最高的權利依舊握在皇帝的手中。之後,內閣的權力也在慢慢的擴大。到了明宣宗時期,內閣已經能夠處理國家的所有政事,只要將最終的結果傳給皇帝再由皇帝答覆就可。
而到了朱厚照時期,儘管朱厚照昏庸無能不理朝政,但是內閣的正常運轉,依舊沒有影響國家的決策。像嚴嵩、夏言等人就曾權傾朝野,力壓六部。
等到了張居正時期,張居正直接與當時的批紅太監馮保合作,把控了整個朝政。儘管最高的權利依舊把握在皇帝手中,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內閣在處理朝政。
解縉、楊士奇、胡廣等人就曾擔任過內閣首輔。
回覆列表
明代翰林院與內閣的關係,一方面,內閣是在翰林院的母體中孕育的。另一方面,翰林院成為明代官僚進入內閣的進身階梯,“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成為一種官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