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隱者康司馬
-
2 # 野草的沉思
典韋是曹操手下第一猛將。他身高八尺,虎背熊腰,威風凜凜。手使兩隻鐵戟,有萬夫不當之勇。在家鄉時,他曾手格猛虎,因此聞名鄉里。是夏侯惇把他引薦給了曹操,那天,曹操正在校軍場上閱兵。忽大風猛起,把校軍場上大旗颳得東搖西晃,五六個軍士也把持不住。典韋上前,喝開軍士,一隻手握住旗杆,巍然屹立,不動分毫。眾將士齊聲喝彩。曹操也欣喜地稱讚了他,立馬拜他為將軍。此後,典韋曾和許褚大戰整整一天,不分勝負。也曾惡戰呂布。典韋還曾冒著敵人射來的箭鏃,用手戟飛擲擊殺十數名敵兵,將呂布軍逼退。因為其猛勇,曹操以他為貼身護衛。
在宛城之戰中,因曹操睡了張繡的寡嬸,使已降的張繡又反,夜襲曹營,要殺掉曹操。當時典韋已睡下,外面的響動把他驚醒,他猛地跳起來,不見了手使的鐵戟,便抄起一把軍刀,光著膀子奔到轅門,擋在那裡。其時,張繡軍已潮水般湧來,刀槍如林,喊聲震地。典韋奮其神勇,左劈右砍,如砍瓜切菜一般,只見人頭滾滾,血肉橫飛,敵軍倒下一批,又擁上來一批,接連不斷。典韋刀砍缺了,丟去一邊,順手拎起兩具屍體,以做兵器,左右撲打,好象大鵬展翅一般,又擊殺了許多敵兵。他自己也多處受傷,仍惡戰不退。這時敵軍從後面衝上來,一支鐵槍深深刺入他的後背。他大叫一聲,目眥俱裂,又奮力擊殺數名敵兵,才慢慢倒了下去。他死了許久,也沒人敢從他身邊走過。
當典韋與張繡軍惡戰的時候,曹操趁機逃脫。事後,他為典韋之死而流淚,深深為之痛惜。
-
3 # 風去了無痕D
首先,須糾正一點。典韋是猛士,百人將。而非大將。
百人將,與大將的區別是;百人將者,可率數百人陷陣突擊,以一當十,斬將奪旗。
大將者,可統領一軍,獨擋一面,麾下數千或數萬眾,攻城略地,謂之為大將也。
典韋作為曹操的衛隊長。是為掩護曹操撤退,身率衛士斷後,死戰不退,壯烈而死。
這兒,不論老曹的錯與對。只就典韋這位衛隊隊長而言,忠於職守,寧死不逃。其之死也,重於泰山,堪稱千古忠烈!
筆者先繪圖一張,緬懷一下這位有“古之惡來之勇”的壯士
典韋之死,在三國史上,是濃墨重彩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讀《三國志》後有感。三國時,英雄豪傑輩出,猛人無數。
但就算號稱當世猛虎,或者萬人敵的呂布、關公等。無論演義中如何渲染其之武藝。而正史上,史官從不將筆墨用在描述其等武藝之上。
比如說呂布,只是曰其“膂力過人、善騎射”;說關羽,亦只稱其威猛雄壯,就算萬軍陣中突殺了顏良,陳壽亦只用了寥寥數語。只講大概事件,而從不詳言其細節。
唯獨典韋一人,卻能讓惜字如金的史官,也肯大費筆墨的,去描寫其戰鬥細節。這就不僅僅只是三囯史了,在所有史書上,也是不多見的。
故而,可以斷定,單就個人勇武而論。三國第一的,不是呂布,亦非為關公,而是典韋。
張繡突然發動的一場夜襲,讓曹操兵敗,棄營而走,使曹操的長子死於亂軍中,又造成了典韋的陣亡。
我們從這場夜襲中,用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古代軍事的細節,其實挺有趣味的。歷史的真正趣味,全在細節之中。
曹操素以練兵治軍打仗為能,可稱三國第一。大營中兵多將廣,為何一遇突襲,曹操就要棄營而逃?古代行軍宿營等,都是有講究的。
東漢軍制,營是基本戰術單位,兵力都是以營為計算的。例如,襄樊之戰中,曹操先後共發十二營兵力往前線,援助徐晃。
每營兵力為八百至千餘人不等。而行軍宿營,也是以營為單位駐紮的。
假如說曹操此次出動兵力有一萬人。那麼,就至少有十個營級建制。這一萬人,宿營時並非扎堆在一起,而是按前、後、左、右、中等等,按地形不同,成掎角之勢,各營分開駐紮的。
而曹操所在的,就是大軍中營。
張繡襲擊的,就是曹操的中營。因張繡已降,曹軍對其毫無防守。
張繡以有備擊無備。用少部兵力,分別佯攻牽制其他諸營,重兵全力突襲曹操的中軍營。趁著夜暗,鼓躁而攻。
曹軍猝不及防之下,自然大亂,諸營自顧不暇,更無力相互救援。須注意的是,黑暗與夜襲,對古代軍隊是非常致命的。一旦遇夜襲,古代軍隊的慣例,不是相互支援,而是堅守不動,並全力彈壓因亂兵受驚而發生更致命的營嘯。可參考【三囯志.魏書.于禁傳】還有其他諸如【周亞夫傳】等等戰例。
而曹操所在的中營,一旦遭到了突破,作為主帥的曹操,當然就只有先撤退,先逃出亂局之中,保住性命,方能重整旗鼓。
曹操也是崇尚“兵貴精而不在多”的治軍思想的,他的軍隊,戰鬥力是很強的。為什麼會讓張繡一次夜襲,就被打破營壘?又為何不讓其他人斷後,而非得要典韋冒死斷後?這兒,就要講一個古代戰鬥的細節。古人打仗,在矢石如雨、槍矛白刃如林叢中搏命。
要讓士卒們有勇氣,迎著白刃短兵相接,那就必須先讓他穿上鎧甲,之後才能有膽量迎著鋒刃突進。
人披堅甲重鎧,則膽氣橫生。才能執長矛大戟,摧鋒破陣。反之,若無鎧甲遮護。那麼在敵人如林的刀槍捅來時,就算武林高手,也會膽戰心驚。縱有十分本事,也立即只餘下了三分。
鐵製為鎧,皮製為甲。鐵鎧昂貴難制,惟有將領與精銳選鋒才有鐵鎧。普通士卒披皮甲。
而鎧甲沉重,且不透氣,披掛時間一長,也耗體力。平時,也不可能像影視作品中一樣,軍士全部披掛整齊的。數十斤重的東西,平常無事也穿身上,可能嗎?
只有臨陣時,將軍才會下命令:披甲執兵。
為保持士兵的體力,普通的行軍與宿營,士卒是不披甲的。所以,古代行軍時,前方與兩翼要放出十里遠斥候。宿營時,也要安排伏哨。就是為了提早發現敵情,然後為大隊”披甲執兵、列陣待戰”留出準備時間。
而古代打仗,一般只要避過了對方警戒,達到了襲擊的突然性。那麼遭到突襲的軍隊,肯定會潰散。就因為,來不及披甲計程車兵,是根本無法與甲冑齊全之兵對抗的。
而古代的襲營戰,所謂夜襲,實際也不是半夜襲擊。半夜漆黑,襲擊者自己也不方便。一般會選擇在凌晨之後,天色將明之前,發起突擊。
估計張繡就是挑了這時候發起突擊的。
所以,當張繡分兵牽制住了曹軍諸營,然後集中兵力猛攻曹操主營時。曹營中,除了少數值更士卒,大多數來不及披甲。所以立即驚慌失措,呈崩潰之勢了。史書沒有細說,大軍事家曹操,是如何讓張繡打得如此狼狽的,只說了張繡襲營,所以,一切按襲擊來推測。
而典韋所部則不同。
典韋所率兵力為:銳卒數百,環繞大帳宿衛。那是曹操的帖身護衛親兵。與其他普通士卒不同,既承擔宿衛之職,那就應該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披甲執兵的值班備戰狀態的。
所以,守在營門處死戰不退,掩護曹操輕騎撤走的任務,非典韋莫屬了。因為他的衛隊,是猝遇襲擊時,唯一有戰鬥力的部隊。
而與演義不同的是。所謂的先有“胡車兒盜戟”然後,典韋赤足布袍、身無片甲的,只提一把單刀作戰的事,是不存在的。
真如此的話,就算你有驚天之勇,也瞬間就會死於槍矛亂捅之下。
實際上,典韋與他的部下,是兵甲齊全的。所以,他才能身負數十餘創傷,還能奮力激戰。否則光著身體,二三刀,或長矛捅一下,就立即能要了命!
典韋於營門死戰時,麾下有多少兵?有多厲害?據【三國志.典韋傳】
典韋率所部,據守營門力戰,任敵軍猛攻,就是打不破。然後,敵兵從其他營門中湧入,將典韋部包圍。
此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以一當十(原文)。
這裡有個“校”字,這應該是他的率領的衛隊兵力單位名稱。
典韋率領的數百人衛隊,大部兵力應該護衛曹操撤走。
而典韋自己,應該是親率百餘人,或數十人,拼死守衛正面營門斷後。不要忽視了數十銳卒在古代戰鬥中的作用,濮陽之戰,曹軍三面被圍,就是典韋率數十人組成突擊隊,發起逆襲,挫敗了呂布的攻擊,振作了即將沮喪的全軍士氣。
當張繡部從他門湧進,圍住典韋等人時,此時,典韋部經激戰後,尚餘十餘人。然後,十餘人又悉數戰死,惟典韋一人,仍奮力而戰。
看看陳壽是如何不吝筆墨的、去描述這位勇士的最後一戰的:
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戟沒盜走),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
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
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
一直要確認典韋已死透,叛軍才敢上前,梟首傳觀。.
史上勇士,數不勝數。然而,能如典韋般壯勇雄烈之士,三千年來罕有。
附一份典韋生平歷程:
先為鄉中輕俠,幫人復仇,大白天上門,殺了一個退休的“富春縣長”及其妻。然後執刀戟步行離去,一市數百人追,但皆不敢迫近,由是為豪傑所聞。
張邈舉義兵,典韋從軍,在司馬趙寵麾下為土。因為,能單手擎起沉重長大的牙門旗,受趙寵另眼相看。
又屬夏侯惇部,因數有斬首功,升為司馬。
濮陽之戰,曹操偷襲呂布別寨,反為呂布三面包圍,交戰不利,典韋應募為陷陣士,力戰有功,以勇猛過人,獲曹操賞識,拜為都尉。從此後,率數百勁兵為曹操近衛。
後因每戰,皆先登陷陣,又升遷為校尉。
曹軍營中,皆壯典韋之勇,士卒為之作歌,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
4 # 上將噯福斯
典韋死的太窩囊。
以他的超強武力,本不應該殞命沙場。就算是戰死沙場,也應該是大殺四方、所向無敵最後力竭而亡。結果典韋呢,他是被一幫小人的陰謀搞死的。
這一切還要從西北武威說起。武威當地有一個壯士叫做張繡,他是西涼軍閥張濟的侄子,武藝高強,又講義氣。張濟是董卓的部將。董卓死後,張濟與李淮郭汜一起禍亂長安。後來,因為關中沒有糧食,又向東到了荊州。張濟攻打劉表,在穰城城下被亂箭射死。張繡於是成了這支軍隊的新統帥。
劉表很聰明,多方拉攏張繡。雙方一拍即合,結成同盟。張繡得以駐守宛城。與劉表一起共抗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南征到達淯水,張繡一看架勢不好,趕緊率眾投降。
曹操特別高興,一高興就得意忘形。大家都知道,曹操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喜歡人妻。這次一高興,直接霸佔了張濟的老婆鄒夫人。這下可把張繡給氣壞了。心想曹操啊曹操,真是欺人太甚。這不是騎在老子脖子上拉屎麼。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密謀除掉曹操。
咋整呢?
張繡假裝很乖很聽話,暗中卻調集人馬,把曹操所在的大營團團包圍,半夜裡發動突然襲擊。曹操的軍隊猝不及防,損失慘重。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被殺死。典韋也是此時戰死的。當時曹操帶著人馬出營作戰不利,帶著輕騎兵跑了。典韋帶著十多個校尉守在大營門口,張繡的兵馬前後夾擊。可憐一代猛將典韋,最後被一群小兵群毆致死。三國志對典韋之死有非常詳細記載。簡直像小說一樣。
太祖徵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悅,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釜目之。竟酒,繡及其將帥莫敢仰視。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
這一點描寫,把典韋之猛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卻令人疑惑,為什麼曹操出戰,典韋沒有跟著曹操一同出戰,曹操帶著輕騎兵逃跑,典韋為什麼沒有跟著一起跑,反而困守營門。感覺典韋似乎一直不在曹操身邊。可能是當時事發突然,場面極度混亂。曹操倉促出戰,來不及帶上典韋。典韋不知曹操已走,還在拼命保護營門。總而言之,典韋本不該這樣輕易死去。
-
5 # 檸檬眼淚1
典韋,是一個護衛,屬於步兵裡的頭頭,由於武藝高強被曹操選為貼身侍衛,那一夜宛城授降張繡後對其叔母感興趣邀其單獨彈琴,張繡不堪其辱,讓胡車兒拉典韋喝酒,並盜走兵器後張繡起兵造反,典韋立於營門給曹操斷後才使得曹操脫逃,要不然就全劇終了
-
6 # 國平軍史
三國演義中,關於武將的英雄排行榜,民間歷來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呂布、趙雲、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關羽、馬超、張飛)”的說法。典韋,在曹營武將中的排名,可謂非常靠前,有“虎疵”綽號,與馬超大戰二百三十餘合,不分勝負的許褚,都沒有典韋在武將中的排名,只是非常可惜,典韋卻早早地就凋零了,如果典韋不早死,在戰場上將發揮更大的作用。典韋,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曾逐虎過澗,單手舉起牙門旗,被曹操稱為“古之惡來”,以力大且武功高強而著稱;手中兵器,一對八十斤重大鐵戟,曾與持大刀的許褚大戰了四場。第一次,從辰時打到至午,不分勝負。大概也就當下的4個小時,兩將打成了平手。當然,演義中,作者並未指出雙方大戰了多少合,讓讀者感到稍有遺憾,其實最喜歡看的,就是武將特別是高手之間的捉對廝殺,大戰一百合甚至二百餘合以上,才讓人看得血脈噴張。第二次,許褚再次挑戰典韋,兩人打到黃昏,因戰馬乏力後,暫時停止了打鬥,至少也打了幾個小時,雙方再次打平手。第三次,見許褚非常威武,曹操甚是喜歡,於是,吩咐典韋詐敗,戰至三十合,典韋敗走回陣,許褚趕到陣前,被弓弩射回;曹操引軍退五里,挖掘了陷阱,就等許褚上鉤了。第四次,典韋領百餘騎出,許褚出來迎戰,典韋略戰數合,回馬便走;許褚追趕中不提防,連人帶馬跌落陷坑被捉,曹操親解其縛,就歸順了曹營。濮陽之戰,讓典韋大放異彩,城中弓弩亂髮,矢箭如雨,當先衝陣的曹操突不出時,大喊“誰人救我!”典韋大叫“主公勿憂!”,步行到陣前,冒箭前行,用手中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典韋上馬,持戟衝陣,呂布麾下“八健將”中的郝萌、曹性、成廉、宋憲四將不能抵擋,各自逃命,典韋殺散敵軍,救出了曹操。
至於典韋之死,曹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徵宛城時,張繡迎降;曹操想嫖宿貌美的妓女,有人給推薦了張繡叔張濟之妻鄒氏,曹操大喜,納了鄒氏,夜夜尋歡;讓張繡感到奇恥大辱,遂起兵反曹。
是夜,典韋醉臥,被喊殺聲驚醒,尋不見雙戟,急執步卒腰刀在手,砍死了二十餘人;身無片甲,上下被數十槍,但典韋仍然死戰不退。腰刀砍缺不能用時,典韋棄刀,雙手提著兩個士兵迎敵,擊死者八九人;敵軍不敢近,遠遠地放箭射之,典韋死守寨門,被人從背後冷不防一槍,血流滿地而死。曹操,為了尋歡,導致一等一的大內保鏢典韋,早早地戰歿,自己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右臂中了一箭,坐騎中了三箭;長子曹昂,將戰馬讓給父親,曹操得以逃得性命,曹昂卻被亂箭射殺。 -
7 # 思文雨
典韋的死,可以說是宿命也可以說是悲哀。這一切,都與他投靠的老大有著直接的關係。
而如此一來的話,也就需要引出一位與典韋的死有著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就是曹操。
典韋在加入曹操陣營之後,他的一個工作性質其實就相當於是曹操身邊的近衛部隊的首領了。而曹操此人,有一個特殊的愛好,那就是特別的喜歡人妻。在與張繡的大戰中,在得到張繡的投降後,他竟然又控制不住自己的這個小愛好了,直接勾搭上了張繡叔父張濟的寡妻。而張濟在張繡心中的地位,那可是非常的崇高的。在得知曹操竟然給自己叔父帶了頂綠帽子,氣憤填膺的張濟在謀士賈詡的指點下,降而復叛,調轉槍頭打了曹操一個措手不及。也正是在這一場亂戰之中,典韋為了保
護老大曹操而被亂箭射死。
其實,典韋的死,不論是在正史還是在演義之中,描寫的都十分的精彩,將其古之惡來的名號展現的凌厲盡致。
唯一不同的是,演義之中加入了胡車兒這個人物。當時張繡下定決心要為叔父張濟找回男人的尊嚴而降而復叛時,便注意到了曹操身
中也是十分的喜歡這個武力不錯的小子,便欣然接受了,並且還將自己的武器和坐騎交由他來保管。如此一來,在面對張繡突然間發動的偷襲下,沒有武器和坐騎的典韋,最終被張繡活生生耗死,且最後被其一槍刺死。
之所以說他的死是宿命,這與他的工作性質有關。曹操的身上的優點確實很亮眼,但是缺點也同樣很明顯。就算是沒有張繡反叛一事,日後也免不了會有李繡、王繡。而身為他的保鏢隊長,典韋的工作就定然是處處充斥著危機的。
只是,他死的太早了,不然的話,憑藉他的武力,或許還能夠在歷史上留下更加濃墨重彩的一筆。
-
8 # 天行珙
典韋被張繡叛軍所殺。
典韋,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的部將,相貌魁梧,臂力過人。本來是張邈的部將,後轉投曹操。在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三國志裡的描述死法
《三國志·魏書·典韋傳》
典韋,陳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旅力過人,有志節任俠。襄邑劉氏與睢陽李永為讎,韋為報之。永故富春長,備衛甚謹。韋乘車載雞酒,偽為候者,門開,懷匕首入殺永,並殺其妻,徐出 典韋 [1],取車上刀戟,步去。永居近市,一市盡駭。追者數百,莫敢近。行四五里,遇其伴,轉戰得脫。由是為豪傑所識。初平中,張邈舉義兵,韋為士,屬司馬趙寵。牙門旗長大,人莫能勝,韋一手建之,寵異其才力。後屬夏侯惇,數斬首有功,拜司馬。太祖討呂布於濮陽。布有別屯在濮陽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襲,比明破之。未及還,會布救兵至,三面掉戰。時布身自搏戰,自旦至日昳數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陳,韋先佔,將應募者數十人,皆重衣兩鎧,棄楯,但持長矛撩戟。時西面又急,韋進當之,賊弓弩亂髮,矢至如雨,韋不視,謂等人曰:“虜來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懼,疾言“虜至矣”!韋手持十餘戟,大呼起,所抵無不應手倒者。布眾退。會日暮,太祖乃得引去。拜韋都尉,引置左右,將親兵數百人,常繞大帳。韋既壯武,其所將皆選卒,每戰鬥,常先登陷陳。遷為校尉。性忠至謹重,常晝立侍終日,夜宿帳左右,稀歸私寢。好酒食,飲啖兼人,每賜食於前,大飲長歠,左右相屬,數人益乃供,太祖壯之。韋好持大雙戟與長刀等,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典君,提一雙戟八十斤。” 典韋 太祖徵荊州,至宛,張繡迎降。太祖甚悅,延繡及其將帥,置酒高會。太祖行酒,韋持大斧立後,刃徑尺,太祖所至之前,韋輒舉斧目之。竟酒,繡及其將帥莫敢仰視。後十餘日,繡反,襲太祖營,太祖出戰不利,輕騎引去。韋戰於門中,賊不得入。兵遂散從他門併入。時韋校尚有十餘人,皆殊死戰,無不一當十。賊前後至稍多,韋以長戟左右擊之,一叉入,輒十餘矛摧。左右死傷者略盡。韋被數十創,短兵接戰,賊前搏之。韋雙挾兩賊擊殺之,餘賊不敢前。韋復前突賊,殺數人,創重發,瞋目大罵而死。賊乃敢前,取其頭,傳觀之,覆軍就視其軀。太祖退住舞陰,聞韋死,為流涕,募間取其喪,親自臨哭之,遣歸葬襄邑,拜子滿為郎中。車駕每過,常祠以中牢。太祖思韋,拜滿為司馬,引自近。文帝即王位,以滿為都尉,賜爵關內侯。
三國演義裡的描述:
操始著忙,急喚典韋。韋方醉臥,睡夢中聞得金鼓喊殺之聲,來便跳起身來,卻尋不見雙戟(已被那該死的胡車兒偷了去)。時敵兵已到轅門,韋急持步卒腰刀(普通短刀)在手,只見門首無數軍馬,各挺長槍,搶入寨來。韋奮力向前,砍死二十餘人。馬軍方退(注意,這時典韋是步行的,殺的二十餘人全是馬軍!用源一把腰刀步行殺二十餘馬軍!!什麼概念,不說你也應該知道了。),步兵又到,兩邊知搶如葦列。韋身無片甲(注意,身上沒鎧甲的!!),上下被刺數十搶,尤自死戰。刀砍缺不堪用,韋即棄刀,雙手提著兩個軍人迎敵。(什麼概念,就是一手提著一個人做武器……)擊死者八九人。群賊不敢近,只遠遠以箭射之,箭如驟雨。韋猶死拒寨門,爭奈寨後賊軍已入,韋背上又中一槍,乃大叫道數身,血流滿地而死。死了半晌,還無一人敢從前門入者。
-
9 # 公子皇鋣
典韋在正史《三國志》中死的憋屈,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死的很更憋屈。
典韋是東漢末年勇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勇猛絕倫,被曹操相中當做自己的貼身保鏢,擅使雙戟和長刀。清代歷史學家潘眉點評:“典韋雄武壯烈,不在遼(張遼)、褚(許褚)下”。典韋戰死於曹操征討張繡的宛城之戰,而且起因在《三國志》和小說《三國演義》中基本都一樣,那就是張繡投降曹操之後,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嬸嬸鄒氏,把鄒氏強行收入房中,讓張繡感到很屈辱,憤而反叛,曹操不查之下,措手不及,典韋就死在這場叛亂之中。《三國志》中記載典韋死的憋屈,在張繡叛亂之時,曹操措手不及只能倉皇出逃,典韋堵在營門口迎戰張繡,為曹操斷後,一人擋住了張繡的軍隊,為曹操逃跑贏得了時間。可是雙拳難敵四手,典韋身受數處創傷,力竭怒罵而死。《三國演義》中典韋死的就更憋屈了,在小說中,典韋是被張繡陰謀派人灌醉後偷走了典韋的兵刃,張繡發動叛亂時候,典韋正在睡夢之中,大驚而起卻發現兵器不見了,只能隨手抄起兵器堵在營門口迎戰張繡,背後中槍流血而死,死時怒目圓睜,死去好一會兒之後張繡軍都沒人敢從他身邊透過。
毛宗崗評說這一段記載時候說“死典韋足拒生賊軍”。典韋作戰勇猛,跟隨曹操打仗時候幾次力保曹操殺出重圍,曹操對於典韋的戰死很是悲痛,派人取回典韋的屍體歸葬襄邑,常常加以祭奠。
-
10 # 瀾石記
三國時期,曹操的大將典韋勇猛無敵,主要擔任曹操的衛隊長,他是為保衛曹操而死的,不過沒死在戰場上。
這事得從曹操的愛好說起,他比較好色,還特別喜歡人妻,這方面的記載和傳說很多。秦宜祿原是呂布的部將,他老婆非常漂亮。關羽以前知道秦宜祿有美妻,在跟隨曹操打呂布時,要求把秦宜祿的老婆賞給他。曹操見到秦宜祿老婆後,直接納為己有了,還收養了秦宜祿的兒子秦朗。
甄宓是袁紹兒子袁熙的老婆,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據說曹操對甄宓有想法,打下冀州後,他就奔向袁紹的府邸。誰料他兒子曹丕捷足先登,收了甄宓。曹操很生氣,責備了曹丕。袁紹的妻子說,願意把甄宓獻給曹丕。曹操把甄宓叫出來,看著她說:真是我兒子的媳婦啊。之後就讓曹丕納了甄宓,老子只能成全兒子了。
典韋死於張繡之手,更禍起於曹操的好色。張繡是三國時諸侯張濟的侄子,張濟死後,曹操帶領大軍壓境,張繡就率眾投降了曹操。那時,曹操比較得意,就想找美人樂樂了。曹操的侄子曹安民瞭解他的愛好,就把張濟的寡妻推薦給了曹操。這次曹操有點越過了底線,張繡一看曹操佔了他的嬸子,覺得是對他的侮辱。於是,張繡反叛了,帶兵偷襲曹操,打得曹操措手不及,倉皇出逃。危難之時,典韋死戰,擋住了張繡的部隊,最後重傷而死,還被砍下了腦袋。
曹操這次玩火可虧大了,不但折了大將典韋,他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都死在這場戰鬥中。在曹操戰馬倒下後,曹昂把自己的坐騎讓給曹操,他自己走不了,被射死了。如果曹昂不死,很可能繼承曹操的魏王之位,後來成為魏國的皇帝,那樣就輪不到曹丕了。
-
11 # 初心如舊
典韋的死,非常憋屈、也很悲催,對於這樣的猛將,確實遺憾,以至典韋過週年,曹操仍然情不自禁,悲痛欲絕。建安二(197)年初,張濟自與李傕分手後,從關中進入南陽,這時張濟去世,這支部隊的領導,由張濟的侄子張繡接替。正月,曹操率兵到了宛城,張繡聽賈詡之言,放下武器,投降曹操。但《三國志》說,曹操進入宛城後,張繡又後悔了。看《三國志.魏書.武帝紀》:【 張濟自關中走南陽。濟死,從子繡領其觽。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張繡降,既而悔之,復反 】至於為啥?《武帝紀》沒說原因,這其實很好理解。作為主要依據魏國史料,為尊者諱而已。按照《三國演義》中說法,主要是因為 : 曹操本來是來打仗的,沒帶家眷,結果張繡不戰而降,在高興之餘,心裡空虛,想女人
回覆列表
典韋在宛城之戰中,在大斧子和雙戟被偷的情況下,為保護曹操突圍,身中十幾箭而戰死。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曹操率領大軍攻打宛城,在曹操的大軍的威逼下,宛城守將張繡率部下投降了曹操。曹操兵不血刃就戰領了宛城,他十分高興,下令殺豬宰羊犒賞三軍。同時邀請張繡和部將們都帶家眷參加宴席。宴會開始後,曹操和張繡及部將們是頻頻舉杯,互相敬酒。大將典韋是手持大斧子站在曹操身後,以利劍的目光逼視張繡和部將們,宛城的將領們都低頭不敢與他對視。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曹操喝多了,看上宛城賓客席上的一個美婦人。於是在眾目睽睽下,強行把這個女人掠走了。這個女人是張繡的同宗叔叔的遺孀,按輩分張繡得叫嬸孃。
張繡回到家裡,越想越生氣,感覺被曹操羞辱了,於是和幕僚賈詡商議好,在半夜突然起兵。曹操的軍隊白天都喝多了,被宛城的軍隊偷襲營寨,都毫無防備。曹操的大軍是懵頭轉向,丟盔卸甲,四散逃命。典韋正在睡覺,突然聽得曹操叫他的名字,他睜眼一看,軍營裡是火光沖天,他左右找大斧子和雙戟,發現都沒有了。這時宛城士兵們已經衝到門前,典韋持腰刀衝到曹操的大帳外,是一頓砍殺,宛城計程車兵倒下十多人。這時曹操是披頭散髮躲在典韋的身後,典韋是發瘋的砍殺,宛城兵不敢向前,於是萬箭齊發,典韋是身中十多箭。這時曹操的大兒子曹昂殺了過來,把曹操扶上馬。典韋和曹昂是拼命擋住宛城士兵的進攻,典韋渾身上下血淋淋的,手裡沒有合手的武器,後背被深深的紮了一槍。他是踉踉蹌蹌倒下了。
曹操逃出宛城後,于禁在沿途收攏潰逃的軍隊,保護曹操安全撤退。此戰大將典韋、曹操的大兒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都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