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金尊李

    當年日本依仗著美國盟友的優勢,發揮自己善學習肯鑽研的特長,在二十多年經濟上就發展成除美國外的老二,且心態大有瞧不起老大態勢,買斷了許多美國優良資產和黃金地段,讓美國精英睡不著覺了,臥榻之側啟能他人鼾睡,美國動用國內法,一個廣場協議讓日元大幅升值,所有產品均喪失競爭力,至二十多年一直走下坡路,無法翻身。因軍政權均要看美國臉色,敢怒不敢言,看看安倍在特老上臺前後的奴才表現就全明白了,他們的奴才命掌握在美國手中。而對於東方美國就沒有著力點了,一是現在東方體制強大,體量更大,實力太強,又不是盟友,不聽指揮,難以打壓。二是雙方軍政經實力巳差距較少,舉國之力也沒有勝算。三是東方已有相當的科研實力和大民間公司,對美國造成威攝,弄不好兩敗俱傷。加之美國病入膏肓,國內三座大山都難以翻身,想用對付日本的方法對東方難起作用。

  • 2 # 青山煙雨客

    日本電子產業在70年代能夠一飛沖天,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美國的支援和縱容。

    在冷戰期間,為了在東北亞地區牽制蘇聯和中國,美國開始扶持日本,不僅給予了日本大量資金、民用技術和軍用技術援助,還向日本開放了美國市場。這使得日本獲得了絕佳的發展機遇。至上世紀70年代,伴隨著大規模積體電路的興起,日本電子產業也迎來了騰飛,從1970年至1985年,日本電子產業的產值增加了5倍,內需增加了3倍,出口則增加了11倍。

    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迎來蜜月期。在戈爾巴喬夫當選蘇聯領導人之後,美蘇關係也逐漸緩和。在蘇聯解體之後,扶持日本牽制蘇聯就顯得非常多餘。在這種大背景下,美國必然會對日本收緊枷鎖,避免自己圈養的"惡犬"反噬主人。

    在蘇聯解體,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之後,不再甘心唯美國馬首是瞻,開始在經濟上頻頻挑戰美國。當時,美國哈佛大學一位教授還撰寫了一本極力吹捧日本,唱衰美國的書,這本書的書名叫《日本第一》。由於這本書暗合很多日本人的心理,一度在日本非常暢銷。

    正是因為國際政治環境的變化,以及日本越來越"不聽話"。美國隨即轉變了對日政策,從冷戰時期的支援日本工業發展,轉別為抑制日本工業發展。而作為日本經濟支柱之一的電子電子產業,自然是美國的重點打擊物件。

    那麼,美國是怎也利用非市場因素扼殺日本電子產業的呢?

    第一招是美元相對日元貶值。在美元相對日元貶值之後,不僅賴掉了一大筆債務,還降低了日本商品的價格競爭力。其實玩弄匯率是美國在貿易戰中慣用的招數。在幾年前,奧巴馬政府對中國也施展過類似的招數。

    第二招是反傾銷訴訟。在1985年,美國半導體協會和半導體企業以日本半導體企業出口價格過低為由,向美國商務部提出了反傾銷訴訟。在經過一系列博弈之後,雙方簽訂了美日半導體協議,引入了價格監督制度。由於價格低廉是日本電子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在經過日元升值和反侵銷訴訟之後,日本電子產品的價格優勢不復存在。

    第三招是圍魏救趙,具體做法是扶持南韓企業和中國臺灣企業。美國透過向中國臺灣和南韓輸入資金和技術,在南韓和中國臺灣扶持日本企業的競爭對手,通過沖擊日本企業佔據的中低端市場來降低日企的盈利能力。日本企業在自己的"基本盤"收到衝擊時,自然沒有能力再去衝擊美國企業佔據的高階市場。

    經過一系列組合拳,日本電子產業的發展速度大幅放緩,在2000年後,隨著臺積電、三星、LG、日月光等南韓和中國臺灣企業崛起,日本電子產業進入衰退期。至2013年,電子產業產值只有11萬億日元,還不到巔峰時期產值的一半。貿易收支也連續多年處於赤字狀態。

    在最近幾年,索尼、夏普、東京電子、東芝、爾必達等日本電子產業的明星企業,不是破產,就是被收購,或者嚴重虧損,依靠賣大樓、債轉股,或出售核心業務來維持財務收支平衡。

    如今,美國又故技重施,只不過中國的國力比當年的日本更加強盛,因而招數也更加卑劣。

  • 3 # 文虎752

    謝邀!美國當年遏制自本發展的路徑主要是三條:1用301條款對日本進行貿易制裁;2用"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3用″智慧財產權"對日本的高科技企業,實行全方位打壓。這“三板斧"是遏制日本發展的主要殺招!而今,美國又故技重演的對付我們。從我們目前的科技水平,和國力(體量)來看,它是達不到預想效果的!

  • 4 # 使用者雲佳

    當年美國是有針對性控制日本發展而不是遏制,而今天美國對中國才是遏制:1發動貿易戰2拉英法意澳日等國構建反華聯盟圍堵中國3對中國軍事威脅。

  • 5 # 詩書棋酒

    這個問題問得好。那麼,美國當年是怎麼遏制日本的呢?先要從“廣場協議”說起。

    一,廣場協議簽署的時代背景

    時間推到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經濟出現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美元大幅升值,嚴重影響了其出口競爭力,從而帶來了巨大的貿易逆差。與此同時,日本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日本的產品充斥全球,其資本擴張的步伐之大,令美國驚呼“日本將和平的佔領美國”!對這些,我想七零年前的人都深有體會。因為,那時的中國市場,電器類幾乎都是松下,三洋等日本公司的天下。

    美國如何走出困境呢?“只要美元貶值20%,我的推土機就能推到他們帝國的首都”!說這番話的,是一家美國挖掘機公司的老闆李.摩根,這家公司叫卡特彼勒,李.摩根所指的,就是日本的一家挖掘機公司——小松公司。

    為實現美元貶值的目標,1985年春,美參院將日本列為“不公正貿易國”,隨後的美國媒體,開始開動馬力,全力為美國服務,對日本口誅筆伐,參眾兩院陸續出臺了上百個報復日本的方案。此時的日本慌了!怎麼得罪大哥了?於是,就派出了現首相安倍晉三的父親——時任外相安倍晉太郎訪美,探尋“太上皇”究竟是何意。其實美國的意思很明確,就是美元貶值,日元升值!針對“太上皇”提出的條件,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非常配合,明確表示:“強大的日本,必須有強大的美元支援”!中曾根康弘,當然明白日元升值意味著什麼,但為什麼同意呢?因為,他的如意算盤是:一是石油價格暴漲,而石油是美元結算的,日本作為石油匱乏的島國,日元升值後可以兌換更多的美元,就可買更多的石油。二是日元升值後,日企雖受損,但只要控制在20%以內,日企就可承受。三是從政治軍事角度來看,日本安全要靠美國,若美國垮了,日本將依賴何人?於是,美日兩國就聯合唱了一出“周瑜打黃蓋”,在1985年的9月22日,於紐約廣場飯店召開了美日德英法參加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會議結束簽訂了一份著名的協議——“廣場協議”!需要說明的是,這份協議並不是美國逼日本籤的!

    二,簽訂“廣場協議”後的美國和日本

    協議簽訂前,一美元兌換240美元。簽訂後,短短几天,一美元兌換225美元,數字還在下降。日本政府的初衷,是政府妥協後,企業讓利於美國。但事與願違,“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由於日企壓縮成本,美國貨還是賣不動!貿易逆差非但未減少,反而增多了!

    但是,金融市場是逐利的,不是理性的!1986年1月22日下午1點30分,東京交易所大螢幕下方出現了一行小字:“竹下藏相明言,可以接受190%左右的日元匯率”。就在這句話出現不久,時間像停滯了一般,買進賣出停止了。幾秒鐘後,所有人開始瘋狂拋售美元,日元升值失控了!許多小企業垮了。

    資本呢?大量轉向了股市,樓市,實體經濟沒人願做了!但是,在股市狂撈錢的日本人可能忘了,“實體經濟才是一個國家的基石,股市和房市就像是漂亮的海市蜃樓,消失的那一刻,沒有製造業做基礎的國家,就會瞬間垮塌崩盤”!時間又到了1989年,日本政府想給瘋狂的樓市股市降溫,在5月至90年的8月,日本中央銀行上調利率,從2.5%上升到6%,但之後的事超出了預期。開盤首日就下跌了200多日元,大批投資人開始拋售股票了!和升值時一樣,股市變成了瘋狂的野驢,Mustang,韁繩拉不住了!若說日本股市是倒下的多米諾骨牌,91年的樓市也隨之轟然崩塌,日本的經濟噩運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當初簽訂協議的其他國家中,西德,法國基本沒變化,而日本垮了!從這點來看,打倒日本經濟的並不是《廣場協議》,而是“務虛”。而美國呢?在協議弄倒日本後,自己並未得到多大好處,還複製了日本政策,並未有“前車之鑑”!投資人紛紛轉向了房市股市,利潤小的中低端製造業沒人做了!於是,我們又看到2006年次貸危機。從此以後,美國經濟一蹶不振,“黃金時代”就像中國傳說中的黃鶴,一去再不復返了!

    從上述事例來看,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振興,必須發展製造業,製造業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石!拋開製造業發展經濟,必將看到美麗的“海市蜃樓”!目前,我們欣喜的看到,中國的製造業種類齊全,幾乎人類需要的產品,我們都可製造!去年的製造業總和是美日德的總和。儘管中國的製造業,總體是“全而不強”,某個領域技術落後,但這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基礎,今後只需加大研發投資力度,爭取做強即可!可是,若基礎喪失,再想從新搞製造業,堪比登天!

  • 6 # 與君共賞人物之美

    那是必然的。不過不一定是故技重施,美國會針對每個敵對國家的不同國情做出相應的措施。

    至於美國如何抑制日本的崛起,最著名的屬當年的“廣場協議”。當時日本的經濟處於超高速上升期,但是由於基礎不穩,日本人都熱衷於房地產和股市,實體經濟反而沒有人重視。美華人看到機會,逼迫日本政府簽訂“廣場協議”,實際上日本政府也看到本國盲目投資房地產與股市帶來的危機,與其最後如“多米諾骨牌”一樣全盤皆輸,不如攔腰折斷,至少還能保住一半。“廣場協議”就這樣簽訂了,日本的經濟增長孑然而止,許許多多的日本人跳樓自殺,但是至少日本的實體產業保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蔡文姬應該先出二級輔助裝還是聖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