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顫動的丹田
-
2 # 順風順水平安一生
不管如何對比,蘇聯都比沙皇俄國強大。
1.從體系制度上,一個是社會主義,一還是農奴制度。
2.工業能力,沙皇俄國時期,很多工業都是薄弱的,而蘇聯時期,強大的重工業能力,強大的人員動員能力,都是沙皇俄國不能比較的。
3.現在蘇聯解體。不是它不強大,是體系制度上,內部崩潰的。至少蘇聯時期,他能讓歐美都要戰抖。
-
3 # 葉楓林3
是時機好,讓蘇聯的工業迅速成長,趕超原先沙俄以及英法。
德國一戰戰敗後,被懲罰的太厲害:割地,賠款,裁軍,各種限制發展。可以說德國要想發展是“要錢沒錢,要地沒地”(一開始不允許德國在本土搞發展重工業以及軍事訓練,後來希特勒上臺後,英法實行綏靖政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才慢慢放開的),只剩下了一群憤怒的德華人。
德華人想雪恥;美華人想歐洲均衡(讓德國制衡英法);蘇聯人想發展工業,擺脫落後局面(沙俄是帝國主義鏈條上最薄弱的環節,是個農業為主的帝國主義國家,本身受歐洲人限制與排擠,蘇聯接盤後,也沒有太大改觀)。
最後三個國家非常默契的走在一起,美國出錢,德國出人,蘇聯出地,讓德華人訓練軍隊,發展工業。蘇聯人出地可不是白幫的,是以德國要教會蘇聯工業製造技術為前提的。有了德華人當老師,蘇聯在短時間內工業發展突飛猛進(沙俄不是不想搞工業,而是因為被歐洲人技術封鎖,沒有工業技術人才,所以才落後。蘇聯接盤後,由於體制原因更不被歐洲人待見,技術封鎖更嚴重,蘇聯不可能短時間內出現大量技術人才)。加上蘇聯實行的是計劃經濟,其工業產品省去了佔領市場的時間,加速了工業發展,最終蘇聯迅速實現工業化,併成為了一個超級大國。
-
4 # 麒麟閣論史
引言
迄今為止,世界發生過兩場最大規模的戰爭,一戰使俄國崩潰,二戰使蘇聯挺過來並走向強大。為何兩場戰爭會對同一個國家產生截然不同的影響呢?
兩場戰爭中沙俄——蘇聯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樣的,進而導致沙俄——蘇聯士兵的作戰積極性是不一樣的。
一戰中俄國是帝國主義國家,參戰後,俄國迅速進攻德國東普魯士和奧匈帝國的加利西亞地區。由於是在敵對國打戰,俄國士兵的作戰積極性不高,加上沙俄的腐敗落後,前線戰爭接連遭到慘敗,士兵死傷慘重,引起俄國國內人民的不滿。
二戰中,蘇聯受到德國的侵略,蘇德戰場前期的戰爭主要是在蘇聯國內進行,先後發生了基輔戰役,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二戰中蘇聯參戰是為了保衛自己的領土,士兵作戰的積極性高。
因此一戰中,士兵認為俄國參戰的目的是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擴張領土,作戰積極性不高,而且一戰中俄軍一直戰績不佳,士兵和軍官得不到晉升,也無法獲得戰利品,俄軍死傷慘重,更使得俄軍產生了厭戰情緒,這種情緒又蔓延到了國內,引起整個國內人民的不滿。
二戰初期,蘇聯損失慘重,800架飛機還沒有起飛就被炸燬,基輔戰役蘇聯損失了60多萬人,是世界軍事史上罕有的殲滅戰,在這麼不利的情況下,蘇聯軍隊保持了高昂計程車氣,斯大林更是在紅場進行了閱兵,向世界人民展示了蘇聯軍隊的堅韌性,列寧格勒在被德國圍困的900個日日夜夜裡,軍民因為沒有糧食,只能躺在地上減少體力的消耗,就是這麼艱難,列寧格勒的軍民也沒有投降,根本原因是蘇聯軍民在保護他們的家園。因此軍隊作戰的積極性比較高。最終蘇聯走向了勝利。
兩場戰爭中沙俄——蘇聯的經濟實力是不一樣
沙俄在一戰前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資本主義受到農奴制的阻礙而發展緩慢,重工業比較落後。一戰中沙俄一共徵召了1300萬人上前線,但是隻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拿到步槍,剩餘的人只能等待拿槍的人死去才有槍使用,國內人民沒有糧食吃,因此持續四年的一戰使俄國經濟不斷惡化,引起國內人民的不滿。
蘇聯由於吸取了沙俄的教訓,優先發展重工業,1928——1937年經過兩個五年計劃,工業產量躍居歐洲第一,世界第二,建成了飛機、汽車、拖拉機、化學等重工業部門,並且俄國在東部地區建立新的工業基地烏拉爾工業基地,重工業的建立為蘇聯打敗德國奠定了基礎,尤其是二戰前期,蘇聯歐洲的工業區被德國摧毀後,蘇聯東部的烏拉爾工業區,秋明油田成為蘇聯能夠挺過來的物質基礎。
沙俄是一個老邁的國家,蘇聯是一個新興國家
沙俄已經建立300年了,農奴制一直是沙俄的病根,阻礙沙俄的發展。沙俄更是經歷了日俄戰爭、1905年革命的打擊,已經腐朽不堪,國內充斥各種矛盾,一戰是壓死沙俄的最後一根稻草,就像一個疾病纏身的老人遭受一次重大打擊後就能只能死亡,而不能走向新生。
蘇聯是在1922年建立的,此後蘇聯經歷了工業化,確立了計劃經濟體制(這種體制在當時是一種最先進的經濟體制),使得蘇聯煥發了強大的生命力,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掀起了斯達漢諾夫運動,經濟得到飛速發展,所以二戰中德國對蘇聯的打擊並不能使蘇聯滅亡,就像一個正當壯年的人得了重病也能挺過來。
沙俄和蘇聯的狀態就好比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老年人在疫情打擊下,感染率和死亡率比較高,而年輕人可以透過自身的免疫系統挺過來。
結語
沙俄與蘇聯的精神狀態不一樣,一個老邁,一個興亡,這樣的狀態是從孃胎裡帶出來的,最直接表現沙俄與蘇聯軍隊的作戰積極性是不一樣的。這樣的精神狀態與他們的營養是有關係的,沙俄是一種農奴制體制,重工業落後,蘇聯是一種計劃經濟體制,重工業發達。
-
5 # 世界映象觀察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沙俄在一戰中不堪一擊,而蘇聯在二戰中卻能逆天翻盤,究其根源就在於兩個政府的人民支援度差距太大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奧匈帝國、德國和義大利屬於同盟關係,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而沙俄作為塞爾維亞的支持者,他們接到了德國的警告,但是沙皇尼古拉二世毅然決定與奧匈帝國開戰,這使得德國與沙俄也同時進入了敵對狀態。戰爭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來說,絕對是毀滅性的破壞,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沙俄可以說是主動出擊,如果他們取得勝利的話,那麼俄華人民還不會有太大的意見,但是他們輸了,這下俄華人民的意見就大了。
沙俄在戰爭爆發的時候,快速動員集結了600萬兵力,前線需要的物質非常大,沙皇為了能夠支撐起前線部隊的物資需求,開闢了專門的物資供給系統,國內的稅收不斷增加,經濟逐漸陷入崩潰狀態,工廠裡的機器都停止不轉了,人民開始遊行示威。前線部隊的物資供給越來越少,許多部隊計程車兵三人或者五人一支槍,他們在德軍的攻勢下節節敗退,許多士兵都不願意繼續作戰。
俄國出現這樣的局面,這與沙皇尼古拉二世有重大關係,他主動參加戰爭,致使俄國的經濟陷入崩潰,人民不會支援他,同時他過於相信拉斯普廷,拉斯普廷掌握了俄國大臣的任命和多數計劃的制定,這引起俄國大臣們的不滿。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人民和大臣的支援,他就是一個孤家寡人,他的軍隊還怎麼可能打勝仗呢?
沙皇尼古拉二世下臺後,沙俄陷入內亂,最後布林什維克黨取得政權,蘇聯正式成立。蘇聯是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人民能夠擁有自己的土地,這是一個人民可以當家做主的國家,政府得到了人民的支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候,蘇聯最高領導人斯大林一直在避免蘇聯陷入戰火,除了進攻波蘭和芬蘭外,蘇聯一直只是二戰的旁觀者,當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他們是被侵略的一方,這能激起蘇聯人民的衛國之心。自己去進攻別人,打輸了,人民會怪統治階級讓國家陷入困境,而別人來打自己,只要人民不想當亡國奴,那他們就會自發起來抵抗。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當德國突破蘇聯西部防線,守軍損失殆盡,斯大林開始動員蘇聯人民起來反抗,整個二戰中,蘇聯士兵人數不低於600萬,巔峰時期超過了1000萬。除了應徵入伍計程車兵外,蘇聯的工人們也參加戰鬥,舉個例子,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攻擊蘇聯的拖拉機廠,蘇聯的工人們一邊生產坦克,一邊跟著蘇聯守軍一起投入戰鬥。還有,蘇軍在列寧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與德軍陷入苦戰,他們後方工廠的機器沒有停止轉動,他們一直在為前面輸送物資。整個二戰過程中,蘇聯工人生產了11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13萬架飛機以及7萬門野戰炮,為蘇聯能夠反擊德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統治者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而發動戰爭,那麼人民絕對不會支援他;如果統治者為了人民而戰,那麼人民肯定會支援他。
-
6 # 最後意識
1.軍事實力:蘇聯在十月革命過後,進行了兩個五年計劃,讓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讓國家工業化程度躍居世界一流行列,讓一個農業國家變成工業國家而且還側重軍工領域,直至二線前夕蘇聯成為歐洲第一世界第二重工業大國。反觀沙俄,戰前軍團雖龐大但工業化程度低,鐵路甚少,交通非常不便利,軍隊近代化武裝程度差甚至有一半士兵沒有槍支。
2.經濟實力:戰前沙俄以農業為主,經濟受農奴制嚴重影響,且國內饑荒嚴重。而蘇聯經過兩次五年計劃已經成為工業大國,所謂生產拖拉機比捕魚效益高得多,雖然蘇聯當時經濟也不容樂觀,但依然是工業出口國,依賴工業產物出口遠比農業自給自足強不是一丁半點,很大程度緩和國內經濟狀況。
3.國內環境:沙俄是被農奴制拖累的國家,國內階級鬥爭劇烈,國內分裂程度嚴重,平民不滿情緒高漲(因此沙皇才參加一戰打算緩解國內矛盾),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對抗德國結果可想而知,縱使沙俄不是完全打不過但也無法調動國內積極性。反觀蘇聯衛國戰,雖被德國閃擊成功失去大量領土,但全國上下一心,國內基本面尚未倒塌,國家尚能調動抗擊的一切力量,軍民一心是沙俄時期沒有的。
4.外交情況:沙俄由於對抗德國處於劣勢引發更加嚴重的國內矛盾和問題,使其不得不中途賠款加退出一戰,這個做法也激怒英法使其停止對沙俄進行援助並聯合其他國家打壓沙俄。而蘇聯卻恰恰相反,由於國內基本面穩定能持續抗戰,固然得到美國軍事和經濟上的大量支援,緩解國內種種處於劣勢時的被動和壓力,能抽出精力一心抗戰。
5.政治制度:沙俄農奴制使國內階級分化嚴重,無法調動全國團結力量,遇到危險大機率只會內憂外患,只會加劇矛盾。而蘇聯是無產階級,雖然不是盡善盡美,但也能在國難當頭團結政府與平民,凝聚生產和戰鬥力。
個人觀點基本如上,或許題主已經有所發現,沙俄並非倒在一戰,而是倒在國內矛盾上。沙俄在退出一戰賠款德國前提下以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仍能取得勝利就可得知,軍事上的威脅其實對沙俄影響相對有限,戰場失利也絕非是沙俄翻檯的根本原因。
-
7 # 好奇觀古今
1914年,俄羅斯帝國境內總人口達到1.657億。而當時德國的人口是6500萬人,法國的人口是4000萬人,英國的人口是4500萬人。沙俄的人口比歐洲三強的人口加起來的總和還要多。而且沙俄從來不缺自然資源,支援工業化所需要的煤礦、石油、鐵礦,一樣不少,並且還有巨大的勞動力可用。
沙俄時代的俄國沒有能普及義務教育,人口素質較差,並貧富差距巨大,皇權和依附於皇權的土地貴族勢力太過龐大。這些都嚴重的制約了俄國在對外戰爭中發揮他應該有的潛力。
但是這樣的國家,只要局勢平穩,有一個遠見的政府。崛起只是時間問題。當工人階級的布林什維克奪取了政權,這是一個工業黨。動員起了全國,蘇聯也就崛起。
-
8 # 張鵬93191741
蘇聯是社會主義制度,沙皇俄國是帶軍事封建性的帝國主義國家,並未完成工業化,相比西歐,要落後。而蘇聯的社會主義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極大增強了國家工業實力,另外社會主義制度極大凝聚了民心。
-
9 #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各國面對“露出爪牙”的德國,可謂是“人人自危”,紛紛“抱團取暖”。蘇聯也不例外,放下價值觀的不同,向英、法兩國頻頻投出“橄欖枝”,卻遭到了拒絕。因為在西方國家眼裡,更希望看到“禍水東流”。
然而,《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讓所有人為之感到意外。人們不禁產生疑問,為什麼西方國家對蘇聯這麼冷漠,難道僅僅只是意識形態上的不同嗎?更奇怪的是,蘇聯為什麼與其未來的“敵人”簽訂條約,背後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嗎?
這還要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沙俄退出戰爭說起。由德國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戰爭最初是幾個月裡,迅速解決法國和俄國的“施裡芬計劃”破產,不得不同時進行兩線作戰。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各國損失慘重,第一個承受不了的就是俄國,但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沙皇的統治。
在沙皇300年的統治期間,人們一直生活在農奴制的枷鎖中,雖然也進行了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廢除農奴制,但變革不徹底,民眾生計並沒有大的改善,再加上連年的戰爭,民眾對沙皇制度愈發的不滿,經常發生農民運動和武裝起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更是給俄國帶來了無盡的苦難。開戰兩年就損失了700萬人,慘重的傷亡讓軍隊計程車氣更加低落。而落後的工業生產,致使上戰場計程車兵3個人共用一支槍,這樣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幾乎沒有打贏過一場戰役。
更加痛不欲生的是,落後的經濟根本維持不了規模宏大的戰爭。政府債臺高築,通貨膨脹嚴重,百姓民不聊生,紛紛走向街頭,廢黜沙皇制度的呼聲越來越高,終於爆發了“二月革命”,沙皇退位,羅曼諾夫王朝壽終正寢。
有意思的是,沙皇沒了,卻誕生了兩個政府。一個是由工人和農民組成的蘇維埃政權,他們希望儘快結束戰爭,修身養性、重建家園。而另一個是杜馬成立的臨時政府,卻希望將戰爭繼續下去,堅持到最後一刻,雙方為此爭論不休。
臨時政府認為,美國已參戰,德國失敗指日可待。作為戰勝國,按照協約國達成的協議,可以得到幾百年來俄國夢寐以求的黑海海峽,以及出海口——君士坦丁堡。更何況,此時退出戰爭將揹負“背信棄義”的罵名,與西方國家交惡。
希望俄國退出戰爭的德國,利用其矛盾做文章。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酣之際,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儘管其儘快結束戰爭的呼聲很高,但臨時政府繼續戰爭的做法,也引發了德國的強烈不安,因為兩線作戰已經讓他們焦頭爛額、精疲力盡,俄國一旦退出,可以全力進攻法國。
如何利用蘇維埃政權與臨時政府的矛盾,迫使俄國退出戰爭?成為德國迫切考慮的問題。他們想到了一直在瑞士流亡的列寧,並安排他返回了俄國。他在彼得堡四處演講,呼籲停止戰爭,對抗臨時政府,布林什維克在俄國不斷壯大。
為了支援列寧的革命活動,德國提供大約2600萬馬克的資金幫助,相當於現在的7.5億人民幣。儘管臨時政府下令繼續向德軍發起進攻,但無心戀戰計程車兵們乾脆殺了軍官,自行解散回家。緊接著,俄國爆發了著名的“十月革命”。
為了穩固脆弱的蘇維埃政權,蘇聯與德國簽訂了《佈列斯特和約》。這份《合約》對蘇聯來說是十分苛刻的,不僅丟掉了芬蘭、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在內的,大約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失去了絕大部分的煤、鐵礦區,以及1/3的工業裝置。
讓蘇聯人始料不及的是,割讓出去的領土,德國並沒有直接佔領,而是宣佈這些地區可以自由的獨立。也就是說,儘管德國很快戰敗,大量的賠償和條款不再執行,但這些割讓出去的領土,已經不可逆的成為獨立國家,離開了蘇聯。
收復丟失領土的願望,極大影響了二戰前蘇聯的外交政策。西方國家意圖“禍水東流”的做法,蘇聯是“心知肚明”,而德國再次利用矛盾,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蘇方之所以爽快答應,就因為在秘密條款中,規定這些領土將重回蘇聯。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軍大部分兵力調往了西線,並加大了對法國的進攻。由此可見,對於獲得的領土,德國沒有佔領而是宣佈其獨立,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無兵可派,但無形中讓蘇聯失去了大片領土,並進一步加劇了與西方國家的矛盾。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閱讀我的更多文章 -
10 # 玄坤文史
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時,想到的是封建君主專制政府和獨裁專制政府(二戰時斯大林統治時期)之間的區別,但是仔細想想,問題沒有那麼簡單,蘇聯的確比沙俄強大,但這並不是蘇聯挺過世界大戰,而沙皇俄國沒有挺過世界大戰的原因。
沙皇尼古拉二世
蘇聯比俄國強大在哪裡?蘇聯和沙皇俄國在歷史沿革上,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但是卻有本質的區別,最明顯的一點是政治制度的不同,沙皇俄國在一戰期間介於封建制國家和資本主義制國家之間,而蘇聯是社會主義制國家。
政治制度不同,受益群體也不同,在沙皇俄國時期,少數的貴族,商人階級是最大受益者,而到了蘇聯統治時期,除了少數的特權階級,佔據了大多數人的工人,農民階級也是受益者,舉個不恰當的例子,戰爭時期你願意為了保護他人利益去參戰,還是願意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戰?單是這一點蘇聯也會比沙俄強大。列寧
在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22年在蘇維埃代表大會上,斯大林做了成立蘇聯的報告,之後十五個國家在二戰前加入了蘇聯,以“合作”的姿態,代替征服,敵對,這也讓蘇聯比沙皇俄國時期更強大。
為何沙皇俄國倒在一戰中,蘇聯卻能經受住世界大戰的考驗?另外沙皇俄國參加一戰,和蘇聯參加二戰時期的背景不同,也導致了沙俄在一戰中倒臺,而蘇聯卻頑強的挺過了二戰。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重新劃分世界格局的一次戰爭,沙皇俄國和奧匈帝國,在巴爾幹半島爭奪控制權,奧匈帝國往東方擴張,導致了沙皇俄國和奧匈帝國的矛盾加劇。在一戰前,形成了英國,法國,沙皇俄國和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德國的對抗形勢。
巴爾幹半島
戰爭開始後,沙皇俄國內部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最開始為了轉移內部矛盾,在一番宣傳後,民眾們也支援沙皇俄國參戰,但戰爭爆發後,國家內部環境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出現大量人員傷亡,沙皇俄國的經濟也出現崩潰,大量百姓的生活也受到了嚴重的打擊,民眾出現厭戰情緒,開始抵制戰爭,最後導致二月革命爆發,在內憂外患的狀況下,沙皇的統治被推翻了。
而在蘇聯統治時期,蘇聯在戰爭爆發前和德國將波蘭刮分了,內部才經歷了大清洗,雖然給蘇聯發展造成了嚴重的打擊,但是在思想上基本實現了統一,而德國對蘇聯發動了侵略戰爭,這種對外戰爭是被動的,但是卻能激起民族主義情緒,讓一個國家的民眾空前的團結,蘇聯內部的鬥爭減少了。
二戰中的蘇聯士兵
而德軍在蘇聯境內的大肆破壞,讓蘇聯的民眾意識到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戰爭,和之前的為了爭奪資源,土地的戰爭有本質區別,也激起了蘇聯軍民的頑強反抗,在沙皇俄國被推翻之後,蘇聯大力發展現代工業,特別是軍工,而蘇聯國土面積廣闊,很多資源也得到了合理的利用,在國際上也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德軍有英,美在西線牽制,日軍有中國在遠東戰場牽制,讓蘇聯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反擊德軍,最後獲得了戰爭勝利。
-
11 # 大秦泰西廷尉府
之所以蘇聯能夠繼續存在,而沙俄因為戰爭而滅亡是因為雙方對社會的控制力不同。沙俄時期政府對社會的控制力,其實沒有我們想象的,作為一個封建君主制國家的那樣強。當時沙俄的統治其實對於整個社會而言較為鬆散。對於鬧革命的列寧也只是採取流放,而且相關懲罰措施也是虎頭蛇尾。對於工人運動,政府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鎮壓,而不是屠殺。鎮壓對於沙俄政府而言,是解決當時社會矛盾的一個暫時性的措施。但是這樣的話,反對者依然存在,而且勢必要醞釀一場更大的運動。
蘇聯就不一樣。在革命之前,蘇維埃曾經因為農民的告密,導致自己的革命事業遭受很多的挫折。所以蘇聯建立以後對於農民的態度是極其不友好的,所以他們一直宣稱由城市包圍農村。其實這就是個悖論,當時的城市比農村多嗎?但是蘇維埃的統治基礎是工人階級。他們對於革命成功以後的各地區的農民也進行強烈的壓制。富裕一點的農民往往被打成反革命者全部剝奪財產。而其他的一些農民也大部分遷出原有的居住地區,甚至流放到西伯利亞數百萬人。這就使得非蘇維埃的政治力量沒有了社會基礎。蘇維埃的統治更加穩固。
另一方面蘇聯在參加第2次世界大戰前夕,進行了國內的肅清,而且十分徹底。這一點萬惡的沙俄是絕對做不出來的。沙皇要是能有蘇聯政府的那種霹靂手段,恐怕列寧早已不復存在。當德國開始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沒有任何抵抗能力,斯大林臉色蒼白。但這個時候斯大林也慶幸,幸虧自己在德國進攻之前肅清了黨內和國內的反對派。
說的好聽一點,是蘇維埃的反對派。說的不好聽一點,那就是反對斯大林個人的所有社會力量。也正是因為這些社會力量其中也好的,也有壞的全部被清除,所以在那個時候蘇聯。除了斯大林以外,沒有第2個領導人物。要想保住自己的國家,只能暫時屈就團結在一起。所以我認為蘇聯之所以比沙俄強,是強在自己的手段更加決絕更加徹底。反對自己的一切社會力量都讓他消失。然後儘可能宣傳自己救世主的形象,自己是國民的唯一選擇。所有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政權也會得到穩固。
-
12 # 巴山夜雨涮鍋
蘇聯比沙俄當然是要強得多,其中最核心的是體制變了,由此帶來工業能力、組織動員能力、士氣、領導指揮能力、軍事實力等各方面的提高。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沙皇俄國在與英法夾擊德國的情況下,被德國打到崩潰;而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單挑法西斯德國及其大批僕從國數年之久,最終取得勝利。沙皇俄國的實力確實遠遠不如蘇聯。那麼,蘇聯為何能更強?老巴就在這裡為大家分析一二。
蘇聯變強的根本原因是體制問題。
一戰前的沙皇俄國,是資本主義國家,但又摻雜了大量的封建舊制度,屬於比普通資本主義還要落後的狀態。而二戰前的蘇聯,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按馬克思的理論,是比資本主義更先進的一種制度。西方政治家有不同觀點,但無論如何爭議,社會主義這種體制在面對戰爭、自然災害、疫病等事件時,能夠展現出更強的應對能力,這一點卻是大家都認可的。
沙皇俄國與蘇聯,在領土遼闊,資源豐富,以及單兵素質不高等方面,是一致的。但其他方面,卻因為社會主義制度相對沙皇制度的優劣,出現了巨大的差距。
強有力的領導力
沙皇俄國的最高領袖是沙皇,是世襲制,一般在幾個皇子中選擇,蘇聯領導人則是推舉制,雖然實際上選擇範圍也只限於幾個高層,但這幾個高層本身就是從數以百萬計的黨員幹部中層層選拔脫穎而出的,個個都是英才。因此斯大林的能力比起尼古拉二世強了不是一點半點。雖然斯大林本人也還是存在諸多缺陷,但整體來說,無愧是二戰時期全球屈指可數的幾位領導之一。戰前搞外交能夠從訛詐專家希特勒那裡佔到便宜,戰爭爆發後能夠堅守莫斯科不撤,這些能力都是相當強悍的。
不僅最高領導如此,而且中高階將領同樣如此,能者上,不能者下。西方面軍巴浦洛夫大將因為指揮不力、擅離崗位被槍斃,鐵木辛哥元帥何等地位也是說調走就調走,換上朱可夫這種牛人。而一戰初期沙皇俄國的兩個集團軍司令因為私人恩怨導致各自為戰,最後被興登堡和魯登道夫各個擊破,形成鮮明的對比。
強大的凝聚力
俄羅斯人的剛健樸實,自古皆然。人口來說,沙皇俄國和蘇聯也相差不多。但在沙皇俄國統治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農民保守欺凌壓迫,苦不堪言,上下隔閡嚴重。而蘇聯建立後,以蘇維埃制度,賦予了廣大人民政治權力;透過解放婦女,獲得了更多的勞動力;透過普及基礎教育,提高了全民的素質。透過馬克思主義教育,讓人民意識到自己為何而生,為何而戰。這些,都使得一億多俄華人,在一戰和二戰時處於完全不同的精神狀態,在應對戰爭時的承受力也就完全不同。
高效的組織動員能力
沙皇俄華人口和蘇聯差不多,動員了一千四百萬壯丁上前線,最後弄得民怨沸騰,國內經濟瀕臨崩潰,士兵前線倒戈。蘇聯在二戰中,僅僅被俘虜的就有五百萬人,整個戰爭中動員了至少3000萬軍隊,但即使在最危險的時候,依然士氣高漲。這一方面歸功於前面提到的凝聚力,另一方面也是社會主義下的組織動員效率遠遠高於沙俄,使得蘇聯士兵計程車氣遠勝於資本主義國家的軍隊。蘇聯的政委帶頭衝鋒,死亡率比一般官兵大得多。西方人無法理解這一點,所以法華人拍的《兵臨城下》裡面汙衊蘇聯靠機槍督戰隊逼迫士兵送死——實際上這是法國自己在一戰的玩法,而蘇聯人在巴浦洛夫大樓堅持的時間比整個法國還要長。
強大的工業和軍工能力
一戰前的沙皇俄國,雖然體量龐大,但卻是帝國主義列強中較為落後的一個。其工業水平大致在全球排第五,不如英美法德,軍工水平甚至趕不上奧匈帝國。而蘇聯建立後,透過社會主義制度,已經躍居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
單拿鋼產量來看,一戰前夕的1913年,美國3180萬噸,德國1832萬噸,法國469萬噸,英國778萬噸,沙俄只有423萬噸,不但低於四強,而且只有美國的不到七分之一,德國的不到四分之一。
而二戰前夕的1938年,美國2881萬噸,德國2266萬噸,法國622萬噸,英國1057萬噸,俄羅斯高達1806.8,遠高於英法,只略低於吞併了奧地利和蘇臺德地區的德國(基本相當於一戰的德奧之和),達到美國的六成以上。
再加上透過社會主義搞出來的完整工業體系和強大動員能力(婦女進軍工),整個二戰中,蘇聯生產了10萬輛坦克,高於美國,是德國的2倍以上,更是遠遠超過英法。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使得蘇軍能夠有起碼的武器補充。兵臨城下中兩個人一支槍同樣是法國佬的無恥汙衊。
相對而言,一戰中沙俄士兵三個人才能有一支步槍,或者在木棍上綁刺刀衝鋒,甚至徒手去折斷德軍的鐵絲網,這個對比太震撼了。
戰爭性質的不同
一戰本質上屬於帝國主義爭霸戰爭,各方都不具備正義性。尤其沙皇俄國,雖然他加入的協約國最後成了勝利者,可以汙衊德國是強權被公理戰勝,但在戰略上說,沙俄實際上是主動入侵德國和奧匈帝國,士兵們看不到打仗的意義。相反,二戰中反法西斯陣營是正義的一方,德國法西斯不但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入侵蘇聯,而且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更對猶太人實施種族滅絕。所以,蘇聯軍民對德國的打擊,天然具有保家衛國和反法西斯的雙重正義性質。這實際上也進一步加強了蘇聯人奮戰計程車氣。
回覆列表
主要在於一幫俄羅斯大地上的各民族知識分子建設成了一個超級大號機器式的國家。而沙俄僅僅是把自己治下的上百個民族看作羅曼諾夫家族的“天下”。
1.注重實際
蘇聯建立之初,幾乎毫無容錯機會,為了生存,採取了種種非常措施,這類措施就是對國計民生領域實行國有化,強徵剩餘農產品,統稱為戰時共產主義。隨著內戰結束,社會各階層矛盾激化,列寧又務實採取了“新經濟政策”,這一政策實際上對資本主義農業和貿易作了有限的讓步,正是理智選擇而非革命狂熱,使蘇維埃捱過了最困難也是最脆弱的艱難歲月。
2.五年計劃
強國必須工業化,蘇聯政府透過國家計劃委員會,指示農業、工業、軍事、文化各個部門提供具體資料,由專家學者進行處理,制訂初版五年計劃,經過有關組織評議和申定之後,再製定出最終成熟的五年計劃,為國家經濟的整體執行發展提供藍圖和具體步驟。
3.集體農莊
強制剝奪農民,嚴格來說應該是掠奪了富裕農民,透過命令有著土地牲畜農具的富農和兩手空空的貧農必須加入集體農莊,國家徵走集體農莊農產品,然後出口,為工業化籌措資金;集體農莊的另一個成果是消滅了威脅政權的富農階層,在農村建立牢固蘇維埃,可謂是一舉兩得。
4.積累驚人
蘇聯政府提取了足足四成的國民收入用於再投資,相比之下,美國這種積累投資僅二成,在計劃經濟中,政府隨意支配投資資本,結果其工業製成品大部分是純工業品,消費品比重僅僅是一個勉強度日的水平;這從本質上與希特勒的"要大炮不要黃油"所謂經濟奇蹟無有不同,不過恰恰倒是在二戰前契合了當時國際政治走勢。
5.資源大國
蘇聯在成為超級大國之後,最高峰時期國內各種需求自給率達到96%,這種驚人的資料離不開它天然的巨量資源。作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地大物博國家,蘇聯版圖遼闊,礦產豐富,能源儲備小菜一碟,各種各樣工業必需資源蘊藏量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潛力,可以說是開展工業化建設的最理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