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oses就是老謝
-
2 # 氣吞萬里如猴
我們粵語是正宗的中原官話,與嶺南土著的壯語沒有一點兒聯絡,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想證明粵語和壯語同源,從而否定粵語“北來說”,我們要堅決否認不答應!!!
我們粵語是正宗的中原官話,與嶺南土著的壯語沒有一點兒聯絡,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提出這個問題,就是想證明粵語和壯語同源,從而否定粵語“北來說”,我們要堅決否認不答應!!!
這題我會。其實你是想問,說壯語的人接觸粵語後學得也快講得也更加沒有口音對吧?那我要分兩種情況來回答。
第一,並不是說壯語的人再去學白話(我就不說粵語了,因為我覺得白話才是更準確的稱法)就更加快,而是,包括說壯語在內的大部分兩廣人,即使不是以白話作為第一語言,但是學白話就是會比其他地方的人更快。這個很容易理解,首先從行文構成和詞彙來講,本身就隨著語言的互動產生了很多共同都在實用的行文方式和詞彙,比較明顯的比如在廣西很多人見面會說“吃過沒”這句話,你會發現不管是壯話還是桂柳話還是粵語,語序都是一樣的。還有很多口頭禪就更不用說了,畢竟不和諧..... 所以這種天然的適應性會讓你能更加快的熟練白話。這種情況在潮汕以及客家話地區也是常態,畢竟和說白話的大家世代生活交流了這麼久,相互已經影響很多了,起碼語法這關是直接不用刻意學就過了。而且你認為你在說純正的壯語,可是真的就很純正嗎?你有沒有想過實際上你現在說的壯語裡,有很多其實是粵語呢?你有沒有想過其實壯語很有可能和粵語原來是同種語言,但是因為慢慢的演化發展後才形成了兩種語言呢?實際上這是非常有可能存在的,但是並不是說這兩種語言天然就是屬於同一種語言,而是說,在這漫長的演化歷史裡,你所說的這個詞的發音,很有可能就和白話是一模一樣的。也就是說,實際上,你認為你說的是壯語,但是很有可能你說的一部分,也是白話。
第二種情況也很好理解 就是你所處的生活和文化環境裡,更容易接觸到白話,不管是日常聽到有人在你旁邊對話,還是開啟電視聽到郭富城在唱歌,這種影響相比其他地方當然會更加顯著,所以你潛移默化中自然而然的也就更加熟悉了白話的發音啊什麼什麼的。也許你小時候就那麼隨意的聽到了來隔壁家做客說白話的親戚隨便說了幾句,因為有趣你就特意的多記了幾天,也可能是你宿舍的整天外放各種粵語歌曲,你不聽也得聽。但是就這麼累積起來,你當然也就比大學畢業來報道才第一次接觸到白話的人更加能適應啊。早知道即使是70、80後一代,如果不是生活在南方,他們真的是不聽也聽不到粵語歌的。
所以不要認為是因為說壯語你就天然比別人更加容易學白話,主要還是因為靠得近。我從小生活在桂柳地區但是家裡說普通話,可是我也在潛移默化中學會了桂柳話、客家話、白話和用柳江一帶壯話簡單對話。相信自己,我們兩廣人都有語言天賦。
對了,如果覺得自己口音重,就去多練習說桂柳話或者白話,如果你把桂柳話白話也說順了,那你再說普通話也好其他什麼中國方言也好,自然也會少很多口音。因為語言都是有相通性的,你會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口音切換到另外一種去,從而減少母語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