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小迪
-
2 # 吉娘娘愛健康
隨著農業生產的快速發展,種植業產生了很多廢棄物,主要有玉米秸稈,豆類秸稈,棉花秸稈,薯類藤蔓,農田殘膜等。如何迴圈利用這些廢棄物呢?下面我跟大家說說。
1、可以用作飼料
目前,山東地區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推廣了秸稈粉碎還田,深混還田,秸稈飼料化技術,研發了秸稈熱解炭氣聯產技術裝備和秸稈捆燒半氣化供暖裝備,提出了分散型村落單戶供暖,中心村集中供暖,城郊型村鎮集中供氣等供暖模式,在我國北方10多個省市進行了推廣應用,為北方村鎮秸稈清潔供暖提供了系統解決方案。
2、廢棄地膜可以廢物利用
地膜栽培技術,使農作物的產量大幅度提高,並且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但是伴隨著農膜使用量增大,隨之而來的汙染問題也日趨嚴重,大量廢棄地膜隨意棄置,影響農村環境衛生,影響作物生長,造成資源浪費。
廢棄地膜可以回收。回收後的殘膜透過晾曬,粉碎,漂洗,切粒等,加工成其他塑膠製品的原料,依舊保持著塑膠原料的化字性和良好的綜合材料效能,可滿足吹膜,拉絲,注塑等技術要求,加工成各種膜,管等製品。還可以把殘膜透過高溫催化處理,從中獲取汽油,柴油等可用燃料。
-
3 # 山寨農夫2020
農業(種植業)廢棄物主要就是秸稈。因工作原因,多年組織、領導、參與了秸稈問題幾乎全鏈條的工作,在秸稈問題上可以說是絕對權威的。
秸稈問題已經是個社會性難題,年復一年、嚴禁不止,足以見其解決難度之大,真可謂是“遍地秸稈處理難,政府頭痛百姓煩”。秸稈問題難在收下幾個方面:一是轉化利用難。目前秸稈轉化利用主要是“五化”: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實際轉化率都不高。二是收穫儲存難。主要是品種選擇、分散經營、降雪因素的影響。三是農民種地難。大量秸稈留在地裡農民無法處理就不能播種,這實在是個民生問題。四是禁燒監管難。農村地域廣闊,難免鞭長莫及;加之農民出於無奈,與幹部“鬥智鬥勇”,根本無法做到面面俱到。五是政策到位難。如上所述,秸稈問題涉及方方面面,許多政策又是“政出多門”,往往又缺乏針對性,“點”上、“線”上的政策投入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在東北一些地方政府推出秸稈粉碎還田的解決方案並大力加以推廣。理論上講,秸稈還田從長遠看是個大的方向,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使耕地得到保護。但在東北現實生產中,這個方案不切實際。一是目前農民使用的粉碎機械馬力不足,玉米秸稈粉碎不充分,破壞土壤團粒結構,不宜保墒,甚至影響種子發育生長,造成減產。二是平均氣溫低,還田後當年不能有效降解,形成垃圾造成土地和環境乾淨汙染。三是直接粉碎還田使土壤中害蟲的病菌越冬基數大增,加劇病蟲災害。四是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難以形成機械規模作業。
秸稈處理真的是個大難題,這裡跟大家說說小秸稈的大難題到底有多難。
一是轉化利用難。目前秸稈轉化利用主要是“五化”:燃料化、飼料化、基料化、肥料化、原料化。
燃料化目前主要是生物質電廠和居民燃氣兩個方面。從生物質電廠看,由於上網電價、入網指標、成本控制、政策補貼等許多方面都不盡人意,一般生物質電廠自身生存都很困難。收購秸稈時收購價格低、檢驗標準高、結賬週期長。如此種種,生物質電廠實際秸稈利用率不高,消化秸稈比例不大。居民燃氣利用受改造費用、使用成本、生活習慣、加工造粒等因素影響較大,推廣難度也相當高。
飼料化主要是將秸稈粉碎黃貯,做牛、羊等草食動物粗飼料。由於秸稈收穫、運輸、加工、儲存等因素限制,難度也很大,而且還受養殖業規模限制,實際利用也不多。
基料化是將秸稈粉碎後新增其他營養物質壓塊,做食用菌生產的基料。受市場容量、生產技術、場地廠房、資金投入等因素制約,實際轉化利用率也相當低。
肥料化主要是將秸稈粉碎還田,這在東北不切實際。也有與人畜糞便和生活垃圾共同生產的有機肥,由於成本較高、價效比低而不受農民接受。
原料化是指將秸稈透過物理、化學等工藝,將秸稈轉化為酒精、汽油、板材等材料。目前這方面成果很多,技術上相對成熟,但多數成果要麼投資很大、要麼經濟性差。加之新的產品和技術還需要人們認識和接受過程,真正形成產業也很難。
其實,秸稈轉化利用形成產業了,秸稈問題也就解決了。解決秸稈問題,最終還是要落到秸稈利用產業上。(這方面有成熟的經驗)
二是收穫儲存難。首先難在秸稈收穫,這也是很多人難以理解的。以東北地區玉米秸稈為例,由於現在農民大多種植“越區品種”,玉米生育期較長,收穫時籽粒含水量高(一般為32%——38%),無法進行籽粒收穫;此時秸稈含水量更高(一般在45%以上),直接收儲會導致秸稈腐熟發熱甚至自燃,失去使用價值還會造成汙染。所以收穫時先將秸稈倒在地裡自然降水,然後用撿拾機收穫秸稈。這樣就會有如下問題:第一,受降雪影響秸稈撿拾時間短(吉林省多數地區平均每年有效收穫秸稈時間為50天左右),機械利用率低;第二,撿拾機收穫的秸稈灰份高,不利於下游轉化利用,還需要篩分;第三,秸稈收穫後因防火、防水等條件制約,存放要求嚴格,管理成本很高;第四,後續造粒等加工成本也不低。如此種種,從事秸稈收儲實在不是一般人能幹的。
三是農民種地難。大量秸稈留在地裡農民無法處理就不能播種,這實在是個民生問題。
四是禁燒監管難。由於農村地域廣闊,難免鞭長莫及;加之農民出於無奈,與幹部“鬥智鬥勇”,根本無法做到面面俱到。
五是政策到位難。如上所述,秸稈問題涉及方方面面,許多政策又是“政出多門”,往往又缺乏針對性,“點”上、“線”上的政策投入往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說到此處,本人都覺得實在是難。但只要我們深入實際、調查研究、系統解決,就一定會有解決辦法。
解決秸稈難題最終必須依靠秸稈利用產業的崛起。
實踐證明,秸稈“五化”利用中的前“四化”在目前階段都很難有大的作為,原料化中蘊藏著巨大潛力,稍加扶持可迅速形成產業叢集、巨大效益。基本模式如下:
將秸稈透過生物降解產出酒精、沼氣、木質素。酒精、沼氣可直接作為清潔能源,也可精深加工,向精細化工發展。木質素再次新增秸稈粉做新型材料,該材料可用於建築、裝潢、傢俱等多個領域。整個過程中,酒精和沼氣是虧損的。木質素加工產生利潤。這是一個“龍頭”企業的基本架構。該架構可形成“秸稈收儲、秸稈造粒、生物化工、清潔能源、新型材料、傢俱家裝”等系列產業,形成產業叢集。另外一條技術線路是:從木質素開始,透過生物煉化生產汽油、柴油。上述產業技術成熟,即將投入生產。
同時,秸稈利用產業的發展,反過來推動農民加快種植“供給側改革”,變秸稈收儲為“秸稈種植”,促進一產的提質增效。農民還可以從事秸稈初級加工、承接材料專案吸納就業。“三產聯動”的格局得以展開。
以東北為例,一個50萬噸的秸稈酒精專案可消化秸稈約400萬噸,其轉化利用水平是極高的,基本可以解決一個地級市一半左右的秸稈。
這種模式一旦成功,可能成為東北農村鄉村振興的一個新模式。
-
4 # 菜鄉小葛
農業種植業廢棄物有玉米秸稈、蔬菜秸稈、大豆秸稈、棉花秸稈、紅高粱秸稈這些其實都能變成寶,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探索怎樣處理好這些廢棄秸稈,我所知有幾種處理:
1、隨著農村機械化,像玉米秸稈用機械收玉米連秸稈一起打碎當飼料喂牛用,像棉花秸稈把粉碎打成卷用於發電。
2、蔬菜秸稈現在是秸稈還田,像大棚裡蔬菜秸稈有些人是打在地裡,還有一些秸稈是運到工廠加工成有機肥。
我認為這樣做是比較好的,鄉村的環境好了,農民也不用愁這秸稈怎麼處理了,對現在提出的美麗鄉村建設也是很好的辦法。
這是我個人對農業廢棄物的瞭解,有講的不到位,不對的地方,望請各位見諒!
-
5 # 新農業的新力量
迴圈農業是將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與加工業有機聯絡的綜合經營方式,利用物種多樣化微生物科技的核心技術在農林牧副漁多模組間形成整體生態鏈的良性迴圈,力求解決環境汙染問題,最佳化產業結構,節約農業資源,提高產出效果,打造了新型的多層次迴圈農業生態系統,成就出一種良性的生態迴圈環境;同時,開闢因地制宜,依託當地生態資源搭建獨立成熟的單一或多種複合農業模組的經營方式,充分利用中國地大物博的優勢,既根植於當地生態環境的優質改善,又跨區域調配資源,形成更廣義空間上的現代生態迴圈農業。
我國2017年-2020年,將建設300個左右區域生態迴圈農業專案,積極推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生態保育型農業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標準化生產水平和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關於印發農業綜合開發區域生態迴圈農業專案指引(2017-2020年)的通知》
“再利用、減量化、資源化”原則是迴圈經濟的“3R”原則,屬於過程性、輸入端和輸出端方法,迴圈農業模式,也應充分體現了迴圈經濟的“3R”原則。
1、物質再利用模式
透過農業廢棄物多級迴圈利用,將上一產業的廢棄物或副產品作為下一產業的原材料。如沼氣、畜糞等的利用。
沼氣綜合利用
以沼氣為紐帶,將畜禽養殖場排洩物、農作物秸稈、農村生活汙水等作為沼氣基料處理,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沼液、沼渣作為有機肥。結合測土配方施肥、標準農田地力培肥、優質農產品基地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等工作,探索“一氣兩沼”綜合利用模式。開展沼渣、沼液生態迴圈利用技術研究與示範推廣,推行“豬-沼-果(菜、糧、桑、林)”等迴圈模式,形成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的生態迴圈農業新格局。
畜糞收集處理和有機肥加工利用
設施完善的畜糞收集處理中心,規範運作和戶集、村運、片收的收集機制,畜糞收集率及綜合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
以秸稈為紐帶的迴圈模式
秸稈還田模式的推廣,能有效實現減少焚燒排放、增加農田肥力的生態迴圈目標。
除此之為,以秸稈為紐帶的農業迴圈模式還有多種,如圍繞秸稈飼料、燃料、基料綜合利用,構建“秸稈-基料-食用菌”、“秸稈-成型燃料-燃料-農戶”、“秸稈-青貯飼料-養殖業”產業鏈。
透過農業基礎設施的完善,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環境;實行農牧結合、種養結合,使農業廢棄物得到資源化迴圈利用,消除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改善了土地質量和水環境質量。對促進農業資源可持續利用和推進“五水共治”、美化農村環境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該模式可實現秸稈資源化逐級利用和汙染物零排放、使秸稈廢物資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解決秸稈任意丟棄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問題,同時獲得有機肥料、清潔能源、生物基料。
案例:
日本愛東町地區的迴圈農業。油菜生產,一方面,油菜籽利用後遺留的油渣可以透過堆肥或飼料化處理得到優質的有機肥料或飼料;另一方面,回收廢棄食用油,再加工處理成生物燃油。愛東町地區迴圈農業有效促進了資源在農業經濟系統中的高效再生,減少了外部資源投入和農業廢棄物排放,實現了資源合理迴圈再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符合迴圈經濟的基本原則。
德國的“綠色能源”農業。20世紀90年代初,德國科學家發現可從一些農產品中提取礦物能源和化工原料替代品,實現農產品的迴圈再利用,這些生物質能源和原料是綠色無汙染的,德國聯邦政府開始重視發展此類經濟作物。德國科學家對甜菜、馬鈴薯、油菜、玉米等進行定向選育,從中製取乙醇、甲烷,成功地研製出綠色能源;從菊芋植物中製取酒精;從羽豆中提取生物鹼。油菜籽是德國目前最重要的能源作物,不僅可用作化工原料,還可提煉植物柴油,代替礦物柴油用作動力燃料。
2、減量化模式
規範使用化肥、農藥、獸藥、飼料及其新增劑,推廣應用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技術,提高化肥農藥利用率。
案例:
美國的精準農業。精準農業也稱精確(細)農業,追求以最少的投入獲得優質的高產出和高效益。指導思想是按田間每一操作單元的具體條件,精準地管理土壤和各項作物,最大限度地最佳化使用農業投入(如化肥、農藥、水、種子等)以獲取最高產量和經濟效益,減少使用化學物質,保護農業生態環境,精準農業是“減量化”的迴圈農業。美國是世界上實施精準農業最早的國家之一,l990年後,美國將GPS系統技術應用到農業生產領域,明尼蘇達州農場進行了精確農業技術試驗,用GPS指導施肥的作物產量比傳統平衡施肥作物產量提高30%左右。試驗成功後,小麥、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產管理都開始應用精確農業技術。20世紀90年代中期,精準農業在美國的發展速度相當迅速,到1996年,安裝有產量監測器的收穫機的數量增長到9000臺。
以色列節水農業。為了保持區域水環境和生態的持續穩定, 以色列的迴圈農業突出體現為完善的節水農業體系。噴灌、滴灌、微噴灌和微滴灌等技術在以色列普遍使用,80%以上的農田灌溉應用滴灌,l0%為微噴,5%為移動噴灌,完全取代了傳統的溝渠漫灌方式。成效最大的是農業滴灌技術:一是水可直接輸送到農作物根部,比噴灌節水20%;二是在坡度較大的耕地應用滴灌不會加劇水土流失;三是經汙水處理後的淨化水(比淡水含鹽濃度高)用於滴灌不會造成土壤鹽鹼化。滴灌技術比傳統的灌溉方式節約用水和節省肥料30%以上,而且有利於迴圈利用廢汙水。為開闢水源,以色列加大了對汙水處理和迴圈使用的投入。以色列規劃農業灌溉全部使用汙水再處理後的迴圈水,目前,已將80%的城市汙水處理迴圈使用,主要用於農業生產,佔農業用水的20%。經處理後的汙水除用於農業灌溉外,還重輸回蓄水層。
3、資源化模式
案例:
日本菱鎮的迴圈農業。菱鎮是發展迴圈農業較早且較成功的地區,是將農業生產和生活中的廢棄物轉化為有機肥,發展廢棄物資源化的迴圈農業模式。1988年該鎮通過了《發展自然農業條例》,規定農業生產中禁止使用農藥、化肥和其他非有機肥料,生產的農產品需是無化肥、無農藥新增殘留、無公害的有機農產品。此後,菱鎮將小規模下水道汙泥、家禽糞便以及企業的有機廢物作為原料投入到發酵裝置,產生的甲烷氣體用於發電,剩餘的半固體廢渣進行固液分離,固態成分用於堆肥和乾燥,液態成分處理後再次利用或者排放(排放時已基本對環境無害),實現了廢物的高度資源化和無害化。此外,菱鎮對廚房垃圾進行統一收集和處理,製成有機肥。
英國的“永久農業”。“永久農業”是迴圈經濟中廢物資源化的一種重要形式,特點是在節約資源和不破壞環境的基礎上,透過元素的有效配置達到有利關係的最大化。種植者們迴圈利用各種資源,節省能源,如用香菸頭來收集雨水、變糞便為有機肥料、實行秸稈還田。“永久農業”尋求儘可能節約使用土地的資源,強調使用多年生植物;鼓勵使用自我調節系統。耕種土地時,透過多種類種植和綠色護蓋等技術來保養土地,監控當地環境,構建綠色發展規劃。“永久農業”不使用人造化肥和殺蟲劑,透過種植多樣性的植物以及促使食肉動物進入生態系統來阻止害蟲, 例如,豆類植物苜蓿,能夠釋放氮氣,可使害蟲迷失方向。
4、生態產業園模式
迴圈農業的尺度有部門、區域、社會3個層次:部門層次主要指以一個企業或一個農戶為迴圈單元;社會層次意味著“迴圈型農村”;區域尺度是按照生態學的原理,透過企業間的物質、能量、資訊整合,形成以龍頭企業為帶動,園內包含若干個中小企業和農戶的生態產業園,菲律賓瑪雅農場是一個成功的生態產業園典範。
案例:
菲律賓瑪雅農場最初只是一個麵粉廠,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 經過10年建設,形成了一個農林牧副漁良性迴圈的生態系統。麵粉廠產生大量麩皮,為了不浪費麩皮,建立了養殖場和魚塘;為了增加收入,又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頭製造廠,對畜產品和水產品進行深加工。到1981年,農場擁有36公頃的稻田和經濟林,飼養2.5萬頭豬、70頭牛和1萬隻鴨。為了控制畜禽糞肥汙染、迴圈利用加工廠的廢棄物,農場建立起十幾個沼氣車間,每天生產沼氣十幾萬立方米,能滿足農場生產和家庭生活所需的能源。從產氣後的沼渣中,還可回收一些牲畜飼料,其餘用做有機肥料。產氣後的沼液經處理後,送入水塘養魚養鴨,最後再取塘水、塘泥用來肥田。農田生產的糧食又送麵粉廠加工,進入下一次迴圈。瑪雅農場不用從外部購買原料、燃料、肥料,卻能保持高額利潤,而且沒有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汙染,充分實現了物質的迴圈利用。
瑪雅農場產業鏈分析
以農業資源為基礎,以文化為靈魂,以創意為手段,以產業融合為途徑,透過農業與文化的融合、產品與藝術的結合、生產與是生活的結合,將傳統農業的第一產業業態昇華為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的新型業態,拓展農業功能,將以生產功能為主的傳統農業轉化為兼具生產、生活和文化功能的綜合性產業。
該模式可實現當地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提升當地旅遊產業的整體實力,促進當地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如當下正流行的鄉村遊、休閒農業遊、農莊、民宿等。
-
6 # 旗甲生態農莊
說起種植業廢棄物,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各種秸稈了,玉米秸稈、燕麥秸稈、穀子秸稈。在農村這些秸稈要不當柴火燒,要不就直接堆放在田間地頭扔掉了。其實秸稈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合理利用,秸稈也能成就大產業。
下圖就是在朋友家牧場實拍穀草秸稈圖
我的老家塞北地區,穀子種植面積很大,收穫方式也很傳統,人工收割、晾曬、捆綁、裝車到垛場,然後把穀穗人工切下來,剩下的秸稈就扔在打穀場邊上了。
剩下的秸稈怎麼利用,老家的做法是留極少一部分喂牲畜,剩下的基本都扔掉了,導致田間地頭,村子周邊都是廢棄的秸稈,沒有人要。
一開始我也覺得這些廢棄的秸稈實在是找不到好的利用渠道,直到去朋友的奶牛場參觀才證實,穀草秸稈是很好的飼草,而且用量很大。
這就是典型的廢棄穀子秸稈,被奶牛場很好利用的例子,牛場糞便還田,重新種穀草,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為什麼奶牛場更喜歡用穀草秸稈喂牛?
穀草秸稈含大量纖維,而且有多層褶皺,更容易增大和瘤胃的接觸面積,利於反芻;同時穀草秸稈還是五穀中唯一的一種鹼性秸稈,更有利於中和牛的瘤胃,達到一個酸鹼平衡。
這就是奶牛愛吃穀草秸稈的幾點原因,如果這些都白白的扔掉了,豈不是太可惜,幸運的是我們找到了正確處理秸稈的方式,一舉兩得。
旗甲觀點:其實現在玉米秸稈、燕麥秸稈、莜麥秸稈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基本利用方式就是農牧結合,最經濟,也最合理,迴圈系統也被有效打通,農牧本不應分家。 -
7 # 筆耕三農
筆者回答:
首先,農業(種植)廢棄物其實在農業生產中還是蠻多的,從種子到作物成熟收穫期間所有投入生產過程中被廢棄的生產資料及包裝袋和作物成熟後廢棄的不能產生直接經濟利益的生物體,具體講有廢種子及包裝袋、廢農藥及包裝袋(瓶、箱)、化肥及包裝袋、地膜及包裝袋、作物秸杆、穗軸、殼皮、果芯、收穫產生的粉塵等。
其次,農業(種植)廢棄物迴圈利用主要是重新進入工農業生產過程,有些是原材料直接進入農業生產過程,有些透過加工成為新材料進入農業生產過程,有些透過加工成為新材料進入工業生產過程。如:秸稈高茬收害直接還田(肥料化),玉米芯、棉籽殼做食用菌基料和飼餵家畜(資源化),醇用型甜高粱秸稈加工乙醇(能源化)等。
總之,農業廢棄物(種植)的迴圈利用主要有種植業內部迴圈利用、“種+養”迴圈利用、“種+養+工”迴圈利用。即肥料化、資源化、能源化。@品味涼州
-
8 # 鑫鴿VLOG
相信這次疫情已經讓不少農民朋友們的收入受到的影響吧!特別是從事果樹種植的農民朋友們,看著熟透的果子不斷地從樹上掉落卻找不到銷路,實在是讓人著急又難受。因此我們的今天教大家用農村廢物實現種植致富的方法,操作簡單且投入少,也希望各位農民朋友們在2020年都能實現高產高收!
劉江是一位80後農民,他在2014年受到“牛糞種植雙孢菇”的啟發,決定回鄉進行種植創業,透過種植食用菌獲得更為可觀的收益。劉江在回到村子裡後用每斤兩角錢的價格收下了稻田裡廢棄的稻草和穀殼等農業廢物,並且將這些稻草和穀殼做成了生態肥料,種植了五畝草菇
由此可見,透過種植獲得更多收入其實並不是一件難事,就像劉江,他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發現了種植良機,並且用極低的價格收購了農民眼中的農業廢物,以此實現綠色種植,不僅節省了購買農藥化肥的金錢,而且還是自己的農產品在市場上成為了炙手可熱的香餑餑。所以我們也建議在座的各位農民朋友們不要拘泥於傳統的農業種植,而是要積極地開拓創新,爭取在2020年獲得更多收益!
-
9 # 小風子橋牌
農業(種植業)的廢棄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農業(種植業)的秸稈等廢棄物。這類廢棄物主要是生長農作物所必須的載體,在收穫糧食之後被丟棄。比如大量的農作物秸稈。
這些秸稈體積大,數量多,是廢棄物中非常重要的一塊。
目前,在農村,這些農作物的秸稈主要有三個處理方式,一個是作為飼料餵養牲畜,一個是作為造紙材料賣了,一個是焚燒了,當然很多地方現在都在阻止焚燒農作物秸稈。
第二,農作(種植業)的化肥種子等耕種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這類廢棄物也比較多,而且因為使用的時候不太在意,處理的很隨意。
這裡面還有很大的一塊是進行地膜生產的覆蓋的塑膠地膜。
這玩意很容易被破壞,收割之後也很難回收利用。
第三,一些建築廢棄物。農業生產也是要進行一些建設的,比如大棚等,在建設的過程中會有一些固體廢棄物。
要迴圈利用,主要是在秸稈方面,秸稈還田,造一些沼氣池等是比較常見的方式。
-
10 # 知丘陵
農業(種植業)廢棄物主有哪些?如何迴圈利用?
老實說,這個問題真的提得很好
-
11 # 川農林哥哥
有效利用農業廢棄物是實現農村經濟迴圈發展的有效途徑,當前如何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農業廢棄物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建立健全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為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提供政策支援
我國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方面的政策支援存在兩個方面的不足。一方面,未能足夠重視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導致長期以來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低,進展緩慢;另一方面,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激勵性政策缺乏。因此,需要政府進一步明確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發展定位,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
(2)加快建立農業廢棄物資源比利用的產業化經營,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當前,我國農業呈現規模化、集約化的趨勢,農業產業化程序加快,因此,農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也應走產業化的發展之路。利用農業廢棄物生產沼氣等生物質能和建築材料等生物質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可以作為農業廢棄物利用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走農業廢棄物利用產業化之路,可以把農業廢棄物利用向標準化、商品化、多元化等深度發展作為目標。另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產業化發展可以與生態農業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實現經濟效益、 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協調發展。
當前,我國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率低,與我國技術發展滯後有關。所以,當務之急是撥出科技投入資金,積極組織專家進行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科學研究,特別是在技術方面的創新,並制定一系列的先進科技推廣政策,增加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面積和深度,以實現農業廢棄物的高效利用。
-
12 # 凡人農夫
題主說農業廢棄物,這可包括的多,農用地膜,遮陽棚,農藥化肥種子包裝袋(瓶)等都屬於廢棄物,這些東西有的回收,有的不回收,就做垃圾處理。
農村種植業廢棄物主要還是農作物秸稈,它包括:
禾穀類秸稈,如稻杆、麥杆、玉米杆等。豆類秸稈,暑類秸稈,油料植物秸稈,以及各種瓜果蔬菜秸稈。
世界各類秸稈每年大約有20億噸,被利用的不足20%。目前,秸稈迴圈利用有這幾種方法:
1.做農用肥料。2.做養殖業飼料。3.做新型能源。4.工業原料。5.食用菌培養料。6.做編織品材料。
1.做農用肥料。
有這幾種方法:堆漚還田,過腹還田,直接還田。
推漚還田:就是將桔杆發酵成腐熟的有機肥料。
過腹還田:用秸稈作飼料養牛養豬養羊,將它們的糞便來做有機肥料。
直接還田:用機械粉碎翻埋土壤中,施一定數量的速效肥促進分解,每畝150公斤為宜。覆蓋還田就是直接把秸稈覆蓋在田地中。
2.做養殖業飼料。
有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生物處理法。
物理處理法:1.用機械把桔杆切短,粉碎,軟化。有利於家畜的採食和咀嚼。
2.壓塊處理,把桔杆加工成塊狀飼料,密度比原來增加6一10倍,6—8個月不變質,便於長途運輸、貯存。
化學處理法:主要有鹼化處理,氨化處理,氧化處理。
生物處理法:包括青出貯、發酵、酶解處理。青貯就是將青綠新鮮秸稈儲存起來,長期保持青綠多汁狀態。發酵就是透過有益微生物,軟化秸稈。解酶處理就是將纖維分解酶溶水後噴曬秸稈,提高消化率。
3.做新型能源。
生物質能源是僅次於煤炭、石油、天燃氣的第四大能源,有這幾種利用方法。
一,直接燃燒。
透過省柴灶,節能炕,節能爐,以及直燃發電,讓秸稈能源化利用。
二,固體成型燃燒技術。
就是用機械裝置將秸稈粉碎,再壓縮成塊狀,可作為替代燃料供鍋爐,採暖爐,柴火灶等使用,也可替代燃煤發電。還可用於生產人工木炭、活性炭等高附加值產品。
三,氣化(包括生物質燃燒,沼氣),液化(包括燃燒乙醇和生物柴油)等。
4.工業原料。
稻杆麥杆是造紙的好原料,我們以前的稻杆麥杆全部都賣給附近的造紙廠了,還能帶來很多收入。農作物秸稈也可生產人造棉,人造絲,人造纖維板,也是一種新型的保溫裝飾建材。也是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好原料。
5.食用菌培養料。
用農作物秸稈含碳44.2%,氮0.62%,磷0.25%,鉀1.44%,還有鎂、鈣、硫及其他微量元素,能做各種食用菌的培養基料。
6.做編織品的材料。
農作物秸稈編織的各種日常用品和工藝品很受歡迎,把秸稈稍做加工處理,可以編織草簾,草繩,草袋,用於農業大棚,露地栽培的遮陽擋雨,保溫保溼,磚廠、建材、建築保溫材料,特殊商品包裝材料等,秸稈編織的草帽,草蓆,草登,扇子,門簾,椅子,椅墊,首飾盒,果盤等等,在一些大中城市銷量很好,也是農村致富的好專案。
現在嚴禁直接在地裡燃燒秸稈,燃燒秸稈會給交通,航運造成事故,還容易發生火災,對環境造成汙染。其實,對秸稈加以利用,讓它們變廢為寶,的確是一舉多得的好辦法。以上是個人觀點,你還有什麼好建議,歡迎一起探討。
-
13 # 殷之雋
那麼農業有哪些廢棄物?怎麼迴圈利用呢?我來談談。一、農藥包裝瓶(袋)。由於農業種植廣闊,每年使用的農藥廢棄瓶那是數以萬計,這些廢棄瓶如果農民隨手丟棄,那一定會破壞環境,對人體有傷害。二、包裝化肥的塑膠編織袋。很多農民用了,也不收集,隨便處理,有的點火燒,這些編織袋燒後產生濃煙,而且有毒性,空氣就汙染嚴重。三、還有就是農業大棚上用壞的塑膠薄膜。由於年久風化,破碎片到處都是。如果弄到泥土裡幾百年都不腐爛,對土壤也是汙染。四、農作物桔杆。這些桔杆如果不處理也是廢棄物,如果燃燒,汙染空氣。上面列舉的這些廢棄物,有關部門,把它們回收,那麼農民也不會隨便扔掉或燒掉。回收分門別類:裝農藥的瓶子分一類;編織袋分一類;塑膠薄膜分一類,然後重新化解為工業原料重新利用。桔杆可以利用做牲畜飼料或者做造紙原料。這樣的回收再利用,變成工業的原材料,也就節約了生產成本,是利國利民的好事情。以上是我的回答,朋友們認為可行嗎?歡迎點評!
-
1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農業生產中會產生很多的廢棄物,但是這些廢棄物最常見的方式還是較為原始的處理方式,比如說燒掉、任其在土壤中殘留等不科學的處理方式。如何能科學的利用這些廢棄物也是一個大難題。
首先,就是農作物秸稈。對於秸稈來講,一把火燒掉其實也挺科學,但是到了專家的嘴裡就變成了主要的空氣汙染源。殊不知,秸稈的焚燒對減少土壤表面、秸稈中殘留的秸稈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盲目的一刀切式的秸稈還田,必然會造成病蟲害的加重、農藥使用量的增加,這種情況已經有了一定的體現。可能有的朋友說燒秸稈確實產生很多的煙塵。但是這些煙塵並不是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啊。
還有的朋友說可以進行秸稈綜合利用,也是一條路子。但是,18億畝的耕地,每年的有效整地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黑龍江地區秋季的整地有效期只有1個月左右的時間,從10月初至11月初的階段。一旦最低氣溫低於零度,整地的效率和效果就會大幅的下降。一個秸稈綜合利用的企業,能有多大的秸稈消耗量呢?將秸稈從田間運輸到田地之外需要多久呢?相信很多的農民朋友都有深刻的體會吧。更多的是將已經打捆的秸稈隨意的丟棄在路邊溝、廢棄的深坑裡。這樣的秸稈“綜合利用”,有意義嗎?
其次,是地膜的汙染。地膜的發明對農業生長有著較為明顯的促進作用。能夠有效的提前農作物的播種期,對雜草的防除也有一定的效果,還能保墒、保溼,也能促進農作物的提前成熟、提早上市。但是,地膜只能使用一季,使用之後的地膜也很難完全的從土壤中清理出來,這就造成土壤中的地膜殘留逐年的增加,對土壤的健康、生態多樣性都有著較為直接的影響。而且,以現在的技術手段來講,把難以分解的地膜進行綜合利用還是一個難題。
還有就是農藥的包裝。這一點,我覺著是對環境汙染最直接的農業廢棄物了,為什麼?使用之後的農藥包裝瓶、包裝袋都是怎麼處理的?都是隨手丟棄在地頭、路邊溝裡。為什麼現在溝裡的魚蝦沒了、很多的昆蟲都消失了?與隨意的丟棄農藥包裝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是,對於農民來講,沒有充分的條件來科學的處理使用之後的農藥包裝,廠家也沒有相關的回收、利用措施,怎麼處理?只能採取相對最為省力、成本最低的方法-隨意丟棄了。
除此之外,農業生產中還存在育苗缽盤等橡膠或者塑膠材質的廢棄物,目前能夠有效收集、利用的比例幾乎是零。所以,針對農業生產廢棄物的回收、利用還是一個大難題。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15 # 愛說的大叔字字暖人心
搞農業是一項精細模式的全過程,方法用對,既經濟還很衛生健康。
雖然農村地面遼闊,種植的各種農作物也繁多,每年產生的廢棄也在增多。首先是農作物自身產的廢物,比如秸稈、葉、皮、下腳料,以前當作牲畜飼料來利用。現在養殖都形成規模化,這些下腳料也就用的少了,特別農作物的秸稈數量多體積大很妨礙耕作,以前人們一把火全燒光了。現在可不行了,國家環保抓的很厲害不讓焚燒秸稈,一方面防止火災,另一方面防止環境汙染。現在可好了,人們紛紛願意用旋耕機把秸稈打爛在地裡,既能當肥料還省事簡單多了。
另外就是人們使用化肥、農藥使用後的包裝、塑膠農膜等廢棄物,塑膠袋和農膜有撿爛貨的會回收的,就是使用完農藥的瓶蓋和袋子隨處都是沒人去撿,這是讓人很擔憂的一件事,如果能有專門收廢舊農藥包裝的可就好了!
-
16 # 農大知事
在農業生產當中,種植業的廢棄物還是不少的,一種是生產時生產資料的包裝袋(瓶),地膜等物品。另一種是植物的秸稈,果樹木的枝杈等。這些廢棄物得不到合理利用,就是廢品,如果能夠迴圈利用,那就能夠產生價值。
一、農作物秸稈的利用價值
在過去農作物收穫之後,農民會用秸稈當做動物的飼料,或者是當作燃料用於做飯或取暖使用。但是隨著農村生活條件的改變,農村家庭飼養業的減少,機械化的莊稼收割,農作物的秸稈就顯得沒有什麼作用了。
起初,很多農民會把農作物的秸稈就地點燃,這樣也是為了省事,但是這樣做有很多的弊端,首先就是環境汙染比較嚴重,其次,會導致土地的乾旱,並且會造成土壤內微生物的減少,因此,農村就被禁止了焚燒秸稈。目前農民通常會採取把農作物的秸稈粉碎還田,這也是對農作物秸稈迴圈利用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農作物的秸稈在養殖業當中還有很高的價值,另外也可以利用作為造紙業的使用材料等。
二、種植業中使用的輔料和生產資料廢棄物在種植業當中,目前使用最多的也就是農藥化肥和地膜覆蓋,這些物品在使用的過程當中也會產生相應的廢棄物,比如包裝袋和瓶子,收穫莊稼後的地膜,這些垃圾往往會被丟棄在田間地頭或者是田野內。塑膠製品的垃圾產生量,在農業生產當中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為其很難降解,對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同時對於土壤汙染也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包裝袋子和瓶子,以及使用後的地膜,對農民反覆利用的價值很有限,除了化肥袋子能夠裝糧食使用之外,其餘的包裝袋和地膜往往會被遺留在田間。
有的地方農村為了減少農業生產垃圾的遺留問題,通常會在田地路邊設定回收桶,以方便農民投放使用,並且可以把這些回收的塑膠製品進行挑揀後,重複利用或者是作為其他產品的生產廢料使用,這也是值得借鑑的方法。
農業生產中的廢棄物,現在總體重複迴圈利用的價值並不高,因此真正能夠達到完全利用,還並沒有妥善的方法,這一點需要生產資料生產廠家今後在包裝袋上改進,農作物的秸稈最大的迴圈利用,目前也就是秸稈粉碎還田了。
-
17 # 鄉村似歌
一、穀殼的迴圈利用
世界上最主要的農作物是水稻,而稻穀中谷殼的重量就佔了20%左右,每年可提供1億噸左右的穀殼。我國年產稻穀2億噸左右,穀殼在4000萬噸左右,佔世界總產量的30%以上,穩居世界第一位。
1、用穀殼生產亞微米級C/SiO2複合材料和生產奈米級SiO2。要按理論計算的話,每年我國單從穀殼內就可以提取約800萬噸高純度的SiO2。也可以用穀殼來做醬油、酒、燃料等,裝成袋還可以種植平菇。
2、利用以穀殼為主的生產原料來製造傢俱,它的使用壽命長達20年,並且還可以迴圈再造。如稻殼板的成分60%來自於稻殼、22%岩鹽、以及18%礦物油。將磨碎的稻殼放進混合攪拌機與岩鹽、礦物油以及PVC塑膠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充分均勻地混合。這些混合物經過高溫溶解,就進入模具壓縮機,塑造成各種形狀的木質原料,最終生產出來稻殼板材。這種板材外觀如天然木頭,觸感如木材質地,比硬木還耐用,卻沒有任何木頭成分。經過適當的裁切,跟天然的木材幾乎沒有兩樣。稻殼板生產的製品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重新打碎迴圈利用,在生產中也幾乎不會產生廢品,實現對自然環境最大的保護。
二、花生殼的迴圈利用
全世界花生每年的產量在1000萬噸左右,其中花生殼的重量佔40%左右。把廢棄的花生殼粉碎成渣,之後放進袋子,經過簡單的處理,也就可以製作成菌袋了。每100公斤的花生殼製作的菌袋,它能生產100公斤左右的香菇。用花生殼製作的菌袋不僅質量好,而且經濟環保,每年可以節約10萬元的成本,十分的划算;用花生殼製作的菌袋種植出來的香菇不僅產量高,而且味道鮮美。
三、農作物秸稈的迴圈利用
1、花生秧和玉米秸稈等都是很好的畜牧飼料,稍做加工之後就可以做青貯飼料銷售。我們將收來的廢棄藤蔓、秸稈,經過晾曬、加工成為乾料和草粉,然後打捆、打包,供應給一些養殖場,飼料廠家等,這樣可以取得不錯的經濟效益。如有人利用附近的一家大型奶牛養殖場,這家大型奶牛養殖場養有800頭奶牛,奶牛不僅需要吃進大量的青貯飼料,他就找上奶牛養殖場商談,並簽訂了20年的合同,由他為奶牛場提供青貯飼料,並負責消化奶牛場沼氣池處理後的沼液和沼渣。經過幾年的奮鬥,現在每年為奶牛場提供種植的青貯玉米等飼料,就有200多萬元的穩定收入。
2、玉米芯對於農民來講沒有什麼作用了,但經過加工後,玉米芯可以轉化為我們生活中的一種產品叫做:“低聚木糖”。而這個產品具有很好的保健價值,它可以抑制有害的微生物的發生發展,以此可以用來改善人們的身體健康。
3、在南方最大宗種植業廢料就是稻草。我國稻草資源相當豐富,稻草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它是很好的造紙原料之一,而且又是天然的可再生能源。隨著我國造紙工業的發展,造紙企業逐漸採用高比例的木材原料,這導致原料比例中稻草的比重在下降。在造紙行業中如果我們加大稻草資源的應用比例,實現稻草資源的迴圈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4、開發藥用價值。①如蘿蔔秧子熱量少、富含纖維、有利於減肥,還可以清除體內垃圾,排除體內毒素。②如紅薯秧有補虛益力、通便潤腸、健胃健脾、生津潤燥、抗癌美容的功效。③如冬瓜秧子具有活絡通經、祛溼追風的作用,還能解木耳中毒等。④如南瓜秧子有清內熱、清肺、治療胃痛、燙傷及月經不調等。⑤茄子秧能治凍傷,用煮後的水浸泡患處,同時用煮過的茄秧輕擦患處,數次即可痊癒。
-
18 # 威海中頤現代農裝
種植業的廢棄物有很多,比如草本的玉米芯、稻殼、稻草、小麥秸稈、米糠、豆粕等等,還有木本果樹的殘枝等。
根據你的第二個問題如何迴圈利用?
我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是草本作物的廢棄物可以用來栽培:
1、草菇
草菇
2、雙孢菇
雙孢菇
3、平菇等
木本作物的廢棄物可以用來做大球蓋菇、香菇、靈芝等。
如果你需要學習栽培方法,可以找我喲!望採納!
-
19 # 鄉村立冬
作為一個農村的孩子,作為一個山區農村的孩子,對於這個問題,我特別想談談我地看法。其實農業種植業的廢棄物還是真的必須要引起重視的一個問題。
一、以植物秸稈、果殼、稻殼為代表的作物主體廢棄物
如果把以秸稈為代表的作物主體廢棄物放在平原地區,多數都被還田再急用了或者可以用來加工飼料。但是這個問題放到我們山區就是另一種景象,山區由於機械化開展不了,多年來除了穀殼可以加工以後等可以加工用來餵豬,秸稈都是用來生活做飯用。一般山區前幾年環保查的松,都是收秋之後小用火把秸稈葉子焚燒一下,留下“莖稈”部分收回家才能燒火,一般沒有人直接帶著葉子拿回家。
最近兩年環保查的緊了,沒人敢在地裡在“燎秸稈”,所以出現的另一個景象是秸稈只能放在地裡。稍微好點的現象是這兩年地塊寬敞的地方有人商販會把秸稈收起來加工幷包裝,但是邊邊角角很多進不去車的小地塊秸稈只能就一直放在地裡,等到春天種地時再把秸稈隨便抱到地邊,說實話沒辦法處理,在山區邊邊角角的地塊確實多,加工秸稈能有一半地就不錯了。
二、秸稈、柴火焚燒生火以後形成的“灰土”
在山區主力的生活做飯能源還是燒柴,柴的主要來源是秸稈和山上的一些耐燒作物。不管是什麼植物,燃燒過後都會形成灰土,這些灰土不像糞便一樣可以回田,如果回田的會把農作物的幼苗燒死。這些灰土可能在農村尤其是山區一直都沒有的很好的控制和管理,多數都是堆放以後當作垃圾處理掉。
三、薄膜類廢棄物
薄膜在農作物幼苗培育和生長的早期應該是大量使用的,尤其是大棚種菜時使用的最多。如果薄膜拆下來以後還能繼續利用的就繼續利用,如果不能利用的有的是直接仍在地邊最後不知道被風颳區哪裡了,有的是拿到家裡做飯時被燒掉,當然我說的這些是代表我們老家附近山區的典型做法。總之薄膜類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上沒有太好的辦法,都不太環保。
四、種子包裝、農藥瓶為代表的包裝
要是單純說飲料瓶能賣錢,一般人還真不會選擇扔掉。但是農藥瓶、種子包裝上都是帶有毒性物質的,同樣的塑形材料是不能當作廢品賣的,一般的固定回收垃圾的點位也不會允許這類東西混進去,所以多數都是隨手丟失了,根本談不上該怎麼利用,基本處於沒有任何利用價值的狀態!
特別呼籲:希望不要隨手丟失農藥瓶為代表的廢棄物,有必要遠離人群、兒童,且不要汙染水源、遠離小動物。
同時希望國家出臺政策填補這塊的空白,因為農藥瓶的存量還是相當大的,目前後期的處理上還沒有行之有效辦法!望國家重視!
-
20 # 辛農民
農業廢棄物主要分3類:
一.殘留的沒法變現種植作物本身。這部分可以粉碎,深翻土地,增加土壤迴圈,方法有很多。主要是礙於自身水平和成本。
二.殘留包裝物類.主要是種子、化肥、農藥等。迴圈利用難,需要制定強制回收的政策,需要有責任廠家參與,需要農民有本身有欠提高的素質。
三.地膜類塑膠製品。由於各種作物種植對地膜需求不一樣,但是目前基本上使用後無法收集利用,解決辦法需要提高機械化使用率,大機械參與農業發展。
回覆列表
廢棄物五米葉,每年的春天地裡都有好對玉米葉,然後每年都焚燒秸稈,這樣影響空氣二次汙染,我感覺應該國家給點補助,然後集中壓縮打包送到電廠,這樣一來會減少很多二次汙染,然後電廠的供電用燒的也解決了,兩全其美,年年都焚燒秸稈好的整個城市都霧霾,個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