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炮聊體育
-
2 # Talk籃球
我認為是可能達不到這樣巨星的表現。
原因其一:90年代的比賽競爭性和侵略性太強,庫裡這種缺少身體對抗的打法會備受困擾。
原因其二:90年代的比賽重心仍然還是內線,儘管庫裡射得準,但是仍會被看作一名沒有防守的邊緣射手。
原因其三:90年代的球員往往喜歡在比賽喋喋不休地干擾對手的投籃,使用一些小動作也不會被被吹,因此庫裡很難在被小刺客托馬斯的防守下投籃。
-
3 # 以球服人
用一句話形容,時勢造英雄,在90年代多數中鋒為天下,防守強度非常大。庫裡可以適應那個年代,個人認為但不會打出超巨的表現,但他會是個很好的投手,可能在需要追分時使用,類似於科爾這種,大家可以腦補一下庫裡與活塞打球會是什麼感覺。
庫裡與90年代(這是兩個不同型別時期)大家都知道當今庫裡是非常好的球員,在控衛位置,不說第一,前三必定有他,因為他的高光時期無人能敵。兩次常規賽MVP的表現無可挑剔,以至於出現歷史第一次票王,因為14-15與15-16賽季庫裡是最出色的,沒人比他更出色。庫裡出色不僅是他的3分球威震聯盟,而且他的過人非常具有觀賞性,但近些年這種打法很容易受傷,參考歐文,非常傷腳踝,正處於小球時代,顯然庫裡是非常適合的。反觀90年代的聯盟,四大中鋒,奧拉朱旺,尤因,奧尼爾以及羅賓遜,鋒線巴克利等球員,這些都是身高非常高,身體條件非常出色,在對抗上不甘下風。而活塞的壞孩子軍團更是因為當時犯規沒這麼頻繁,打球就像打架一樣,在籃球場非常常見,不適合的人很容易受傷。庫裡相對於那個年代很容易被針對,現在也是,很容易被大打小,容易成為防守bug,換做以前更是,恐怕很多球員都喜歡,因為在球場錯位很好打。所以庫裡在那個年代很難立足,他的出現也是因為小球時代流行而出現的,因為中鋒凋零,內線薄弱,打2分不穩定,而從外線投3分,3分次比2分上分快,就像德安東尼的打法,就是3分小球,投得多,來的快。當然任何事情有利有弊,只是尋找最佳。庫裡與以前的名宿是無法比較的,因為是不同的時代,如果庫裡適合以前年代可以成為超巨,那不得說庫裡比以前的名宿更出色。庫裡可以適合以前聯盟,但成為超巨有待商榷。
-
4 # 休閒籃球
當然能。
精準三分終結比賽庫裡驚人的地方,無疑是他的三分球表現。他得投籃範圍幾乎包含了整個球場。只要防守者沒有盯防庫裡的話。庫裡一旦有空位,快速三分出手,你就可以聽到球刷網的聲音。
另外,庫裡還可以打持球和無球。庫裡的運球並不糟糕,只是他把重心放在三分投籃這一點上。庫裡的控球也是很穩的。持球情況下,庫裡可以進行指揮,因為自己有三分能力,所以防守者只能緊盯庫裡。一旦有球員上前為庫裡擋拆,庫裡可以橫移投射。倘若又有人包夾,庫裡這時可以選擇傳給無人防守的隊友。
無球機動性強庫裡擅長於無球跑位,這一點對於90年代的比賽了來說是很有效的。他的三分很準,無球跑位吸引對手包夾的能力很強。庫裡一旦跑出空位,接球就是三分命中。這點既可以帶動球隊進攻,又可以消耗對手體力。
-
5 # 燈泡籃球世界
我覺得如果把庫裡放在上賽季90年代,庫裡是可以打出巨星表現,不過可能沒有當今成就這般高。
上世紀90年代可以說是聯盟人才輩出的年代,內線四大中鋒,奧拉朱旺,尤因,奧尼爾以及羅賓遜,鋒線巴克利、皮蓬、羅德曼,後衛喬丹,以及後來的96黃金一代,強烈的身體對抗,紮實的籃球技巧,讓那個年代的比賽每一場都是視覺盛宴,這也是NBA之所能成為全世界最有實力的籃球聯盟的原因。
但到了20世紀,中鋒位置開始沒落,仔細算來,2000年至今的20年時間裡,奧尼爾、姚明加內特之後只有霍華德在中鋒的位置還有點影響,鄧肯、波什雖然也能在籃下叱吒風雲,但他們都已是偏鋒線偏小個化的中鋒,和傳統中鋒相比,無論技術特點還是球場作用都有很大的區別。
內線球員的沒落,讓外線球員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庫裡便正是在這種大環境誕生的超級巨星。
庫裡擅長在機動中尋找戰機出手,他極快的出手速度和超級進準的三分直接催生了小球時代的到來。換句話說就是因為中鋒以及內線球員實力的實力的退化,才讓庫裡有了發揮的空間。
如果把庫裡放在那個年代,老庫裡和科爾就是最好的證明,庫裡可能會成為巨星,但絕達不到現在的高度。在那個年代,不僅強調場上的對抗,防守更不是現在的強度所能比的。當年活塞的壞孩子軍團令人窒息的防守,讓喬丹都屢屢吃癟。
庫裡有著不錯的運球能力,但他的組織並不見長,他可以運球投籃也可以透過擋拆找到空切的隊友,但一旦對手防守緊逼,內線球員無法出來策應,庫裡的戰鬥力將大打折扣。
另外如果在那個年代,庫裡的突破可能毫無用武之地,內線的高度會形成一張巨大的攔截網,按照庫裡的突破方式方法,傳統中鋒只需站在籃下等著就可以了。
-
6 # 視聽籃球
如果把庫裡放在上世紀90年代,我認為還會有很好地表現,但成就和地位應該達不到現在的水平,原因有三:
1.上世紀90年代比賽強度更大,對身體素質的要求比現在高,動不動就上身體對抗,對於技術型的後衛來講,可能更難發揮好的表現。
2.上世紀90年代,是妖怪倍出的年代,一二號位的猛人數不勝數,相比能力,庫裡可能就不算那麼突出了。
3.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教練不會把3分球當做非常核心的球隊戰術,他們信奉“離籃筐越近,命中率越高”的理念,3分球再強,可能也只是定位為一個投手。不說那麼遠的時間,就說08、09年,凱爾特人三巨頭裡的雷·阿倫,在球隊的戰術地位就沒有現在庫裡在球隊的戰術地位高,當然庫裡的控球技術肯定比雷·阿倫好。
綜上分析,我認為如果庫裡在上世紀90年代,會有出色的表現,但不管從球隊的戰術地位還是聯盟影響力,可能都打不到現在的高度。
-
7 # 球球點球
這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地去看待,由此得到的結論也不同。疫情的瘋狂侵襲讓整個體育界一片悲涼,球迷的熱情也因為停賽而有所消沉。不過即便沒了比賽,還是有大量球迷關於NBA的討論。無論是歷史地位的比較,還是穿越時代的關公戰秦瓊,都是球迷津津樂道的。最近有球迷提出:如果將庫裡放在上世紀90年代打球,是否會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在球球看來,這個問題可以分兩方面來講:第一,可以是將庫裡如今擁有的能力全部移植到90年代,第二,可以是庫裡出生於70年代而在90年代迎來職業生涯巔峰。如果將庫裡如今擁有的能力全部移植到90年代,我認為庫裡依然可以取得輝煌的成就,甚至有可能比現在更偉大。因為庫裡的外線投籃能力放在90年代,所產生的威力比巔峰時期的奧尼爾還要強。而且庫裡的移動速度即便是當今這個時代也是風一般的存在,輕快靈巧對手很難跟得上。如果放在9 年代,對手會因此而筋疲力竭。三分線外的威力足以改變對手的策略,庫裡顯然超越了90年代,他甚至可能比喬丹更出色。如果庫裡出生於70年代而在90年代迎來職業生涯的巔峰,那他甚至很可能無法成為球星。眾所周知,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是顯著的,對於NBA球員同樣如此。庫裡之所以擁有如此超凡的三分球能力,離不開父親的恐怖基因。如果在70年代長大,庫裡沒有這樣的環境和基因。以他的身體條件,幾乎不可能和對手在三分線內抗衡。他的父親老庫裡的NBA經歷以及聯盟地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說實話,庫裡甚至達不到科爾那樣的高度。
-
8 # 科學體育原創
他絕對不會有這個表現,更談不上巨星這個稱號。
別說把庫裡拿到九十年代,就是在科爾的小球戰術時代沒有降臨的時候,庫裡在勇士是什麼地位啊,他連蒙塔.埃利斯的地位高都沒有。為什麼埃利斯能壓過庫裡,因為那個時候需要的核心後衛是有超強的一對一能力,破對方防守很犀利的那種。並且還能兼顧給球隊的大中鋒做好球。但是埃利斯的最大問題是防守弱,還喜歡浪投。所以被淘汰了。他的存在還是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但是他就已經壓制了庫裡。
我們知道05年之後的一段時間出臺了一系列規則,加大對後衛人員的保護,比如我們所說的體毛犯規之類的。這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直接給了小球戰術的存活空間,這才出現了庫裡之流這些所謂的巨星。
庫裡真的放到九十年代,各位你們自己說說他能強過誰,喬丹,斯托克頓,佩頓,便士哈達威,就說公牛的第六人後衛哈勃這都是讓他瑟瑟發抖,這些的他們所在的環境是什麼樣的。看看喬丹的最後一舞,那個防守強度。就庫裡這樣的小學生,估計一場比賽打的他媽都不認識他了。那個時候可不是像現在還沒碰到你就哭爹喊孃的要犯規了。那時候一手下去,身子骨弱的都有生命危險的。馬龍一肘子把上將大衛羅賓遜打的休克,差點流芳千古。羅賓遜什麼身體素質啊還經不起一敲呢。更不要說碰到壞孩子軍團那樣的了。那不光打球,那個時候你首先要有一個剛強的身體,在要擁有喬丹和艾弗森的堅強意志。不然就光佩頓的垃圾話就讓你精神抑鬱。
以前的後衛說到巨星,甚至在聯盟問鼎的實力,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實力,攻防一體的技術。並且還要有特別強化的一種技能,這種強化的技能一般是在防守端的或者組織能力方面的,斯托克頓的助攻歷史級別的人物,佩頓的防守人家綽號手套。喬丹沒什麼說的幾乎沒有弱點。那個時候不會像現在給你太寬鬆的進攻環境,讓你在哪裡為所欲為的去來回突破,那個時候中鋒為王,你所有的前提是給中鋒做球。再加上當時的進攻環境可不是這樣的,現在中鋒都是走出去防守,老式的中鋒就像小加索爾一樣,他是隻看守禁區,很少拉出去協防。像季後賽那防守級別就是吹拉彈唱各種招式都上。你說你很輕鬆的我去左投一個三分,右投一個三分。那是天方夜談。
現在之所以讓庫裡這樣人能登大位
一 是處罰過度的嚴格導致犯規強度的極度弱化
二 歷史級別的大中鋒幾乎沒有了,要麼就是傷的的太早,導致後期的傳統中鋒的傳承斷層。如果奧登不傷,現在還有什麼小球風潮的事情嗎,奧登的威力還只是一個未經雕琢的璞玉,那是什麼威力。就那幾十場的比賽就足夠的炸裂。以奧登為引線傳統的培養還會沒落嗎,我覺得不會。會極大激發中鋒的後續培養和地位。
三 老一輩的教練陸續的退出舞臺,導致以前的執教風格的太大改變,老一輩就剩波波維奇了,實際老帥還是想保留一些自己的原始烙印的。但是實在沒有苗子可培養了,一年年的新秀好苗子都是後衛和小前。說白了都是瘸子了,只能讓這些人上位了。
不說庫裡,就格林這樣的巴克利一隻屁股就能教他怎麼做人。以前有人說皮蓬就愛批評現在聯盟裡的球員,他曾經也說過很多庫裡不行這類的話。庫裡回対皮蓬說我一年掙得錢比你一個職業生涯掙的錢多。我想說皮蓬說的對,為什麼這麼說,皮蓬能在公牛任勞任怨的輔助喬丹幾個冠軍,不管最後有點矛盾。但是不可否認這是個老實人。他去評價現在的球員,他的對比人物就是九十年代的人物,他能說你不行。肯定就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是一個外行在胡噴。
上面三種原因直接導致了庫裡只流,登上了現在的聯盟巔峰。真正放到九十年代庫裡的角色也就是像他恩師科爾一樣,一個定點投手。這是他的最好成就了。身體要是在差點,他估計也就打幾年邊緣角色,掙得錢估計還不如皮蓬一年的多。
-
9 # 烽火戲豬狗
庫裡在小球時代確實偉大,他以三分球打破了聯盟以身體天賦打球的舊觀念,證明了即便身體天賦平平,也可以成為超級巨星。但我認為庫裡在90年代,根本不能打出巨星的表現,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從90年代的身體對抗和防守強度上來看,庫裡突破上籃必廢。
如果看過90年代喬丹比賽的球迷應該心裡清楚,本就不擅長突破的庫裡,到了90年代他的突破能力根本就沒用,正常來講不是被防守員頂在外面,就是突破進去以後根本沒有出手空間,強行上籃可能只會讓他遭受到惡意犯規。
更關鍵的是,庫裡雖然突破能力是頂級的,但是因為身體天賦的原因,他根本無法像威少一樣以速度過人,只能以節奏;在上籃方面也不能像科比、喬丹那樣在空中自由伸展、滯空後從而拉桿上籃。而這也意味著,庫裡在內線的得分將會比現在更難,且由於判罰尺度的原因也更難搏到罰球。可以說,庫裡在內線的威脅力幾乎為零!
90年代是四大中鋒的年代,庫裡不會得到太多的球權!
即便庫裡的三分天賦過人,但要是在那個以四大中鋒和以喬丹中距離為首的90年代,當時信奉的是“離籃筐越近,就越容易得分”的籃球理念。根本就沒有庫裡三分球發揮的餘地,球隊也根本不會為他專門制定戰術。
且庫裡一向不以組織見長,持球一旦遭到包夾或者緊逼上身體對抗的時候,他根本就無法及時分球出去,所以庫裡在90年代也不會得到太多的球權。得不到足夠球權的庫裡,更多的可能是作為無球定點三分,豐富球隊戰術的存在!
而沒有球權的庫裡我們也見識過,完全沒有了持球時候的威懾力,似乎變成了雷迪克、科沃爾一樣的純射手一般。
庫裡始終被身體天賦所制約,讓他無法打出巨星表現!
以喬丹為例,他之所以可以打出來完全是因為身體天賦和籃球技術的完美結合,在90年代任你技術再好,再細膩,沒有足夠的身體天賦,根本無法打出來。而庫裡的身體素質在如今都算不上好的,尤其在防守端,更是漏洞一般的存在,在崇尚身體對抗90年代,庫裡防守端的缺點會被無限放大!
再加上過多的身體對抗,也意味著體力的過度消耗,總體而言,沒有突破上籃、沒有防守、沒有球權,僅憑三分庫裡幾乎沒有可能在90年代打出巨星表現!
-
10 # 我是來堵喬吹嘴的
一提到防守,遠古吹中印象流、集錦流就要吹當年的防守多強多強。下面我舉個例子說說當時的防守把。
1、NBA場均得分最高就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聯盟場均得分過110,是聯盟場均啊!以前節奏慢,還得分高,證明那個時候防守就是隻會使用蠻力的樣子貨!現在的勇士進攻做到極致了吧,但還是沒八十年代末的勇士場均得分高,要知道那個時候的勇士進不了季後賽!
2、92-93年,太陽和公牛六場總決賽一共得分1380分,平均每場230分。16-17,騎士和勇士總決賽得分已經很高了吧,五場總共得分,1182分,平均每場236分。以前的比賽節奏慢,現在的小球時代,攻防轉化快。但兩個時代得分差不多。那個時候的防守好嗎?
3、在那個年代,沒有聯防,就適合球星單幹。
糾正完遠古吹的印象流、集錦流後,我們來列舉一下杜蘭特和喬丹頂峰時代(92-93)總決賽的資料對比吧。杜蘭特到沒到頂峰不曉得,17-18總決賽明顯收著打,就先暫且以16-17賽季為例吧。
喬丹:兩分命中率50.8%,三分命中率40%。場均41分。杜蘭特:兩分命中率55.6%,三分命中率47.4%。場均35.2分。喬丹場均出手33.2次,杜蘭特場均出手21.6次。
雖然得分喬丹略勝,但命中率明顯低於杜蘭特。喬丹的出手次數是杜蘭特1.5倍,考慮到在那個年代,沒有聯防,就適合球星單幹。把杜蘭特擱在那個年代,場均40分估計也不會是什麼難事吧。
-
11 # 氧氣是個地鐵
看主教練。
因為90年代非常輕用三分,菲爾·傑克遜甚至極端地立下規矩,亂投三分要被懲罰。其他球隊差不多。如果主教練不同意庫裡使用三分,那他就不是庫裡了。
-
12 # 曉卓59846434
庫裡這樣的放在哪個時代都好使
1 遠古吹說90年代防守的強度大的,這個是事實,但是你們自己好好看看,那都是落陣地單打時候進行的防守,庫裡會和他們落陣地,開玩笑呢?我他媽能飛著打,憑什麼爬著鬥。你防守的陣型還沒拉開呢,人家結束戰鬥了,你防空氣去吧。
2 身體天賦確實重要,但是節奏你都跟不上要身體幹嘛。幾大中鋒為什麼厲害,是因為他們不僅身體天賦好,移動速度也還可以。但那是以前,就庫裡這回合數,以前那些身體強壯的有幾個能跟的上,光折返跑了。甚至都不用折返跑了,就在前場待著吧,回來也沒用。
3 別管放在什麼時候,我就問一句,庫裡站在外線,你防不防,怎麼防?防到外線,好,一個人防不住,別和我說防守強度高,庫裡還沒等你貼身就出手了。打進去,打出來,咋整?
4 說到根本,庫裡投的準,投籃能不能投死對手已經不需要驗證。
-
13 # 體育百家
斯蒂芬·庫裡是應時代而生的球員,與金州勇士風雲際會,功成名就。庫裡是當今這個籃球時代的寵兒,光環加身,榮譽滿地,無與倫比。庫裡開創了這個時代,併成為這個時代標誌性的人物,引領了時代潮流,風靡世界。
不過,我們倘若把庫裡放在上世紀90年代,他還能有怎樣的表現,我們不妨試做分析:
第一,籃球觀念。
上世紀90年代的NBA聯盟,各支球隊信奉的是得內線者得天下,離籃筐越近命中率越高,三分球不是常規的得分手段。所以,導致三秒區擁擠不堪,而外線一片空曠。而庫裡的籃球信條就是三分球,是他得分的主要手段,他憑藉一手精湛的射術肯定能立足聯盟,拉扯進攻空間,能為隊友創造更多的得分機會。
第二,攻守轉換和比賽節奏。
上世紀90年代的NBA聯盟,攻防節奏緩慢,主要以陣地戰為主、快攻為輔,所以像如今的快速攻防可能派不上用場。這樣一來,庫裡的優勢就不能全部發揮,效率也可能大打折扣,所以這對庫裡來說是不利因素。
第三,身體和對抗強度。
那時候的NBA聯盟,崇尚身體對抗,強度也很大,一些在如今被視作犯規的動作,在那時候都非常正常,也很常見。總之,強者為王。而這些正是庫裡的弱項,在高強度的身體對抗之下,庫裡的百步穿楊就不得不畫一個問號了。
綜合上述的諸多因素,我認為庫裡不可能成為像如今一樣的巨星,但在聯盟立足綽綽有餘。雖然不像現在這麼如魚得水,但畢竟庫裡的射術和三分球都是歷史級別的,史上第一射手豈非浪得虛名。要說庫裡最像那個時代的誰?應該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史蒂夫科爾吧。
-
14 # 日升河籃球
我覺得不能,因為那個時代的三分球戰術地位不高,還是一個靠防守肉搏的年代,三分球不一定吃的開。
我們知道自庫裡開啟小球時代後,聯盟開始盛行三分球,沒有三分的後衛根本吃不開。沒有三分球,就不好意思在聯盟混。但90年代的聯盟可不是這樣的,在那個兩分兩分鑿的年代,大家都是拼的身體素質,誰的防守更兇狠,就更容易得到教練的青睞。
而且那個年代的吹罰尺度不大,不像現在還會出現體毛哨。所以說如果庫裡在那個時代,會得到許多特殊的照顧,以庫裡有點玻璃人的屬性,恐怕會傷病不斷。這樣的話,庫裡可能出頭都有點困難,就更不要說成為巨星了。所以說,庫裡是趕上了好的時代,再加上他的努力,有了現在的成就。
不過,以庫裡性格來看,他是很容易和球員相處的,加上他的適應能力,也是可以在那個年代立足的。憑藉庫裡的三分球能力,成為科爾那樣的優秀投手還是綽綽有餘的。
-
15 # 愛籃球有技巧
庫裡以精湛的三分成為巨星,也是他在NBA立足的根本。而90年代NBA肉搏戰時代,無論是內線還是外線都是肌肉碰撞的時代,恐怕庫裡回到90年代很難成為巨星。
原因有以下4點
1.聯盟還是內線大中鋒的天下,內線是各隊競爭激烈的區域,身體對抗是NBA聯盟基調,哪怕聯盟已經有喬丹這般神仙級別的得分後衛,依舊是內線的天下,像公牛喬丹和皮蓬的外線防守組合非常的稀少。
2.三分甚至是諸多球隊禁止的得分方式,菲爾傑克遜曾經甚至要求過球員,除了時間臨近結束,以及戰術三分安排,是絕對不允許投射三分。雷阿倫96屆球員,算是90年代的球員,他是NBA歷史頂級三分射手,庫裡之前三分歷史第一。雷阿倫2000年左右時,三分場均出手7次左右已經是聯盟最多的球員,而庫裡三分命中率即便再強也很難場均近12次三分出手。
3.庫裡作為控衛球員,90年代控衛球員,即便不會得分,也得會組織,庫裡賽季場均最高助攻8.5次,單從助攻能力庫裡是可以勝任90年代控衛要求。但是,庫裡作為控衛球員,是要組織和串聯全隊的。那麼當時的球隊為一個控衛球員去佈置無球三分戰術,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雷阿倫之所以有不少三分出手機會,他作為得分後衛,任務就是得分。
4.玻璃屬性的庫裡,90年代任何一個位置都充滿著身體對抗,庫裡膝傷、腳踝非常脆弱,有一個賽季就來來回回受傷四五次。如果在對抗更佳激烈的90年代,庫裡恐怕很難活動登場機會,保不齊天天傷病不斷。
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庫裡非常牛氣的三分,在90年代就足以改變聯盟的戰術打法,那麼庫裡才有可能在90年代成為巨星球員,否則幾乎是不可能的。
-
16 # 春封小詩館
九十變態聯盟規則不完善,也沒有很好保護球員的措施和規則,像活塞壞孩子軍團能將籃球之神打壞了的恐怕組織,想萌神庫裡生涯傷病太多,所以在這樣環境下的聯盟,其實很難的。
-
17 # 西崑崙Bruce
首先答案是能。
為什麼這麼說呢,要從幾個方面去分析:
一、先來看看90年代的大體情況。90年代毫無疑問是喬丹的時候,可以也是四大中鋒的時代。
在那個年代,三分基本不流行,大多是中投、內線肌肉碰撞硬鑿。講究的更多的是肌肉對抗,比賽強度從對抗上面來講肯定是比現在要強上許多的,那時候規則也不太一樣,所以沒有那麼多的一碰就犯規的插曲。
而且那個時代的對手,為了達到目的很多時候都是“不擇手段”的,著名的就有壞小子軍團的“喬丹法則”、羅德曼和莫寧等等。
二、說到這裡,可能種種一切對於庫裡來說都是不利的,那些認為庫裡不能成為那個時代巨星的人大多也都是因為此。
可是在這個時候,大家很可能忽略了幾點:
認為庫裡是三分投手,只會三分。這就大錯特錯了,首先庫裡是一個控衛,然後才是一個投手。這裡有一個很直觀的對比作為參考,就是神奇米勒。米勒毫無疑問是歷史上前三的三分投手了,可是庫裡哪怕是現在說歷史三分第一人有些疑問,可是超過米勒了這一點不用質疑吧。也就是說,哪怕是像米勒那樣只投三分,也會比米勒強。更重要的是,庫裡是一個控衛,看看他的投籃熱點分佈,除了三分,他的突破也是根本防不住的。
認為庫裡突破突不進去,因為中鋒盛行的年代,內線都有高大中鋒,可是那有沒有想過另外一個問題,中鋒是防不出來的,這樣的話,庫裡在外面扔三分,或者簡單的一個擋拆,到底換防不換?這就是很矛盾的,換防了中鋒就得出來,出來就會被過掉,不出來換防了機會肯定出來了。
認為庫裡在季後賽/總決賽表現不行。的確,庫裡在總決賽甚至第四節的表現其實是差點,可是這完全不影響他是不是巨星。現在的時代,庫裡在總決賽表現很差,沒有拿過任何一個FMVP,可是有誰不承認他是巨星或者超級巨星呢?也就是說,庫裡有現在的地位,靠的並不是總決賽表現。
三、巨星之所以是巨星,時代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是球員自己。以庫裡的投籃天賦,在NBA歷史上都是罕見的,也印證中國的一句話“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的”。
篤定庫裡在90年代無法生存,是因為之前根本沒有庫裡這號人存在。
誠然,如果在那個年代,小球時代應該不會到來,可是是庫裡開創了小球時代,而非庫裡因為小球時代而出名!
如果早那個年代球隊有一個庫裡,整個球隊的文化、戰術戰略都會發生改變,也許沒有那麼多總冠軍,可是絲毫不影響庫裡的偉大。
喬丹在沒有拿到冠軍之前,照樣是聯盟巨星。他在採訪時也說道過,如果終生無冠,肯定會遺憾,可是對於他的職業生涯他絕對不會失望。
最後說一些看法,其實這種事情都是不可能發生的,就像有人預測的那樣,喬丹在現代籃球,沒有三分也就是一個德羅贊一樣。可是肯定立馬就會有人站出來說,喬丹的偉大不止於此,在現代肯定更厲害。
的確,這一點誰都會同意,喬丹放在任何年代都是超級巨星,沒有三分他會適應年代練就三分等等。
同樣的道理,庫裡為什麼就一定不可以呢?他就一定不會做出改變?何況他本身還擁有“一招鮮、吃遍天”的三分神技。
總的來說,就是一點,給予庫裡稍微公平的對待,是巨星,靠的更多的是巨星自己,而非球隊、時代這些客觀因素加成。
圖網侵刪。
-
18 # 虎蛋tigeregg
如果把庫裡放到上個世紀90年代能否有巨星的表現,我覺得從三個層面來進行回答比較妥當。
其一,如果將現在技術完成度已經很高的庫裡直接放到九十年代,那麼作為一名32歲的老將,在90年代的高強度對抗下,顯然無法達到巨星的表現。庫裡是一名需要空間,以突破和投射為主要得分手段的球員,在當今NBA的崇尚進攻的規則體系下,防守強度不大,球員在對抗下的得分和強對抗下的體能問題並不突出。而庫裡作為一名身體條件並不突出的球員,在當今崇尚三分球的浪潮下站在三分球王位,是他數十年如一日苦練加上對規則的理解和分析才得到的,如果將他直接放回90年代,在高強度對抗下,投籃命中率勢必受到影響,且體能問題無疑會成為抑制其發展的另一大要素。
其二,如果將初入聯盟甚至是高中大學時的庫裡放回八零九零年代,那麼庫裡勢必會成為巨星。因為從後續的發展來看,庫裡除了身體素質之外,具備了其他一切巨星的能力,領導力,得分能力。而且,如果庫裡在九零年代的NBA,在那樣的對抗強度下,其勢必會苦練身體,成為肌肉男以適應那樣的大環境。
其三,如果將初入聯盟甚至是高中大學時的庫裡放回八零九零年代,那麼對庫裡能否成為超巨我會打一個問號?因為成為超巨,所有的因素缺一不可,庫裡的身體素質確實比其他球員要差,即使訓練也不一定能夠成為筋肉男。當然我們也不可以排除庫裡可以改變聯盟規則的力量。
以上均為推測,但是這都不妨礙庫裡在這個時代的偉大。
-
19 # 球球有你
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上世紀90年代nba對抗有多麼兇狠,那個年代雖然是紅牛王朝在統治,喬丹作為後衛獨領風騷,但是很多球隊還是已內線為主,對抗相當兇狠。這也是方面比賽得分不高的原因。
據那時候對抗情況來看,庫裡放在時代,想打出巨星資料相當艱難,畢竟對於庫裡來說,更加註重三分,現在的防守並不像那時候那麼強硬,能夠拉開空間,如果放在那時候,看看喬丹是怎樣被防守的,放在庫裡身上,能夠不受傷已經很好了。
-
20 # 九少爺的劍
庫裡的三分跟科爾非常有關係,科爾在公牛時代有幾個賽季三分命中率達到百分之五十以上,科爾瞄準了庫裡的投射能力,並讓庫裡勤練三分,成就了小球時代。也為勇士帶來了三個冠軍,個人認為如果庫裡在90年代,不可能達到現在這個成就,
回覆列表
第一,庫裡是真實命中率和正負值最高的超級巨星。很多時候球迷們並沒有看到這一點,庫裡是一個效率很高的球員,一直以來都是。庫裡對勇士隊的貢獻也是最大的,很少有球員能做到那麼好。這也說明庫裡如果在90年代說不定能有很大威脅。
第二,庫裡有很好的牽制防守的能力。如果你僅看到杜蘭特總決賽的無解得分,那麼你是不細心的。庫裡很多時候無球就能吸引包夾,沒人敢放三分那麼準的傢伙,這可以讓杜蘭特和勇士其他球員擁有更好的出手機會。與其說庫裡靠體系,不如說庫裡讓勇士體系更好。
第三,庫裡的出手時間僅為0.4秒。如此快的出手時間,在他出手時任何一個90年代防守球員都不一定有時間能反應過來更別說防住他了。這也是庫裡三分威脅如此大的原因。
第四,90年代的外線防守並不比現在強。簡單的說,90年代的內線防守確實比較強悍,但外線防守卻並不比現在好。在沒有防守三秒的規則下打球,每個球員都扎堆擠在內線,必然造成外線防守的空虛,如果90年代NBA真的出現一個庫裡,以那時候球員的防守習慣(進攻手在三分線還放一米),庫裡很可能會讓他們受盡苦頭。
當然,這種比較都是沒必要的,任何時期的球員都有自己的特點,而庫裡這種能讓NBA為之改變的球員,無疑是最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