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茜媽媽vlog
-
2 # 有職業操守的小太陽
我家的孩子比你家大不了多少,也愛玩遊戲,他玩的的是《和平精英》和《迷你世界》。
之前我們一直不給他接觸遊戲,但是他在外面和別的孩子一起玩,每天巴巴的在旁邊看別人玩手機遊戲,可憐兮兮,所以我就給他下載了遊戲,自己在家裡玩兒。
但是,玩遊戲必須要適度。特別是對孩子而言,既傷眼睛,又容易沉迷,還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學習。所以需要採取措施,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二、作為激勵懲罰措施我們經常把玩遊戲作為激勵或是懲罰,表現的特別好,可以多給玩幾分鐘;如果表現差或是不守信,就相應縮短遊戲時間;若是太過分,就取消本週或是接下來幾周的遊戲資格,效果相當的好,但一定要注意,激勵和處罰都要公平,和孩子講的清清楚楚。
三、經常灌輸遊戲適度的思想遇到機會就要向他灌輸一些正確的遊戲觀念。比如前段時間,有10歲孩子玩和平精英沉迷,拉著妹妹從3樓樓頂跳下來,我就給兒子看了這個新聞,然後讓他自己發表意見,再一起討論,遊戲和生活是兩回事,遊戲玩玩就行了,不能當真,否則太傻了,兒子對這個觀點深表贊同。
四、堵不如疏在現代社會,想讓孩子不接觸遊戲不太可能,而且也容易讓他與社會脫節。同時,玩遊戲其實並不全都是壞事,因為遊戲能鍛鍊手腦思維,可以在遊戲的過程中和人交流,一般而言,遊戲玩的好的孩子,腦子都很靈活。所以,在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有時我給指導,告訴他要總結經驗,用腦子玩兒,注意團隊精神等等,效果非常不錯。
最後,說說《第五人格》的事情這個遊戲我沒下載,但從孩子帶回來的圖片以及介紹大概知道是什麼內容,我覺得這個遊戲不太健康,講末日殘酷求生的事,畫風詭異,設定也不積極,所以,我經常對他拿回的圖片的審美很鄙視,然後對他所說的遊戲情節一一批駁,時間久了,孩子也覺得這個遊戲不好,就不再提了。
建議不要讓孩子玩《第五人格》,對孩子世界觀的形成影響很大,或者你可以先下載其他遊戲轉移他的注意力,再慢慢限制遊戲時間。
-
3 # 快樂的長頸鹿
[摳鼻]強行解除安裝怕傷孩子的心,看到這句我就知道你有多溺愛自己的孩子。
我女兒六歲,也喜歡玩遊戲也喜歡看我玩遊戲,我認為這都是正常的,孩子對什麼事都很好奇,對遊戲感興趣也是理所當然的。但是什麼事都要有個度吧。明知道這樣不好你也不管管?手機不是他的吧,電視不是他的吧,你可以沒收手機,沒收遙控器啊,起碼給點規定啊。我女兒家裡人都疼的不得了,開始玩遊戲也是這樣,大人們又捨不得打,一不給她玩就哭鬧。後來還是得我來。強行關掉電視,強行解除安裝遊戲(其實是騙她的)然後好好的跟她講道理,她如果繼續哭鬧,我會讓全家人,爺爺奶奶媽媽什麼的都不準與她搭話,誰去我罵誰(必須狠心,不然她以為一哭鬧就有人給她妥協了)。等她哭鬧夠了我才跟她講道理。制定一些規矩,比如認真吃完飯不挑食可以玩一個小時,我說關必須關,或者練十遍古箏曲子後才能玩會兒。如果不同意就不給玩。(孩子開始肯定不肯,會找外援),當你板著臉多教訓幾次就行了,別捨不得。[摳鼻]現在的孩子都精的很,她沒辦法了就會跟你好好的談(我女兒開始是不敢和我談,讓媽媽來和我交涉),我同意後才能玩。這樣做幾次後,她現在很自覺,現在遊戲都不玩了,因為每天玩會也膩,小朋友有新玩具什麼的也不會在意遊戲了[呲牙]
所以,想解決問題必須有一個出來扮“壞”角色,阻撓你的必須狠心阻止一次(尤其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太溺愛了)[呲牙]定些規矩吧,不然孩子越來越無法無天,實在不行就打幾次,在家裡吃虧總比在社會上吃虧強,別人下手可不輕[呲牙]
-
4 # ChloeShell
跟寫作業時一樣
1、給他制定一個目標,規定個時間,完不成就批評他
2、強迫他每天都玩
3、逼他贏遊戲
4、他累了也不讓他休息
5、嗯……有點編不下去了……
總之,讓他厭倦遊戲就可以了。
-
5 # 慧眼聰耳
毎個父母都有一個自己幻想的孩子,只要自己的孩子和它有不同或者不一樣,就會引起父母的擔憂和焦慮。5歲半的男孩,迷戀遊戲,父母一定是擔憂和焦慮的,此時往往看不到孩子其他方面的興趣而已,其實細想孩子也有不玩遊戲的時候,也有玩的少的時候,只要我們細細的觀察還是能看到孩子做的好的事情,孩子終其一生都是為了得到父母的看見和認可。只要我們把看到孩子正向的東西,孩子做的好的地方多讚美,多鼓勵孩子自然就會越來越優秀。
就像一張白紙中間有一個黑色的點,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到。我們習慣了糾錯,對美好的事物卻少有重視。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發現美的眼睛,我們就會發現孩子身上閃閃發光的東西。瑕不掩瑜。
-
6 # 肥貓小橘
【橘貓觀點】這麼小的孩子玩遊戲上癮,家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好現在孩子小,家長還能管住,父母要及時改變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態,多抽些時間陪伴孩子才行。
孩子常時間玩手機遊戲,不光會上癮還影響視力發育,造成散光、近視等眼部問題;還會影響大腦發育、影響睡眠、影響免疫力等,這麼多危害,不能長時間讓孩子玩手機。
要讓孩子不玩手機遊戲,最好先清楚孩子玩手機上癮的原因:
1、這麼小的孩子不可能自己主動玩遊戲,這多數是父母自己圖省事,怕孩子影響自己休息或幹事情,就教孩子玩遊戲。
2、有的父母自己就喜愛玩遊戲,但又不避諱孩子,孩子就在旁邊看,時間長了孩子看父母玩的這麼有趣,自然也就覺得遊戲好玩。
3、父母沒有耐心陪伴孩子,拿個手機讓孩子自己玩,自己又省事,又輕鬆,這種只圖自己輕鬆的結果是苦了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孩子最依賴的人,只有給於孩子最體貼的愛,最細緻的關懷,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現在才五歲多,還在父母的掌控範圍內,讓孩子戒除玩遊戲還是有些辦法的:
1、父母先要改變自己不好的習慣: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機,更不能玩遊戲,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寶寶就像個小監控,把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記錄下來了,他們記下來就會模仿的,所以寶媽寶爸們要注意自己言行。
2、父母要多抽些時間陪伴孩子:下班後,休息時,可以陪孩子說說話,讀讀書,或是玩些親子小遊戲,這樣可以轉移孩子對遊戲的注意力,讓孩子在親子時間裡體會到父母的愛,體會到快樂。週末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感受大自然,觀察小花、小草、小昆蟲,讓孩子知道除了遊戲還有很多好玩的、有趣的世界等著他去發現、探索。
3、循序漸進的讓孩子不玩遊戲:孩子已經習慣了長時間玩手機遊戲,猛然停止會不適應,可能會刺激孩子更想玩,可以先跟跟孩子說明玩手機的危害,當然要用孩子的語言講,然後約定玩手的時間,到時間後就一起出去走一會,或者吃點水果、零食等,這樣漸進的過程讓孩子有個適應過程。
4、可以給孩子養個小寵物:孩子對小動物充滿了好奇心,讓孩子去體會如何照顧小動物,餓了要準備吃的,渴了要喝水,小動物調皮了還要教育一下下。當然餵養小動物免不了家長操心,同時還要注意安全,不要讓小動物傷了孩子。
購物、訂餐、繳費生活中手機無處不在,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孩子一天天長大,不可避免要接觸手機,正確引導孩子使用手機,讓孩子養成自律的習慣。
-
7 # Well兒童口腔醫生
我認為“宜疏不宜堵”,與其千方百計地想戒掉,還不如好好監督和引導,慢慢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對於這類聯機遊戲,即使在家解除安裝了也沒什麼太大的作用,孩子也有自己的玩伴,如果別人都在玩,自己不能玩,反而有種被孤立的感覺。所以,建議題主還是好好斟酌一番,切莫意氣用事!
首先,要發現孩子的“閃光”其實,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我是真心佩服您家孩子,5歲就知道看攻略玩遊戲!這個技能我可是在初中的時候才慢慢開發的。所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您孩子有一顆願意深耕、勤於研究的內心!這是一種潛力,是孩子的“閃光”,雖然目前用在了遊戲方面,但我覺得如果把這種潛力能發揮在其他方面,勢必會獲得更廣闊的前景!
此外,為什麼要看攻略玩遊戲?這其實也反應出您孩子還有著一顆爭勝的心!無論競爭物件是他的小夥伴,還是網路上他不認識的那些人,至少,他都是希望透過學習,來使自己的技術提高!這些“閃光”其實是值得我們家長注意的,當然,我們也需要把這些閃光之處,慢慢引導在孩子的其他方面!
其次,如何做到“宜疏不宜堵”1.限制孩子的遊戲時間
適當的遊戲,可以放鬆心情,但是無節制的遊戲,就會適得其反。家長可以和孩子約定好遊戲時間,比如:每天晚上玩多久,週末的時候可以玩多久等等。一方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孩子養成守時、誠信的觀念!
2.用獎懲的方式來控制遊戲時間
5歲的孩子,應該有明顯的獎懲概念。家長不妨可以引入獎懲方式來控制孩子的遊戲時間。比如:每天完成寫字、繪畫作業,週末可以多玩半小時,或者沒有整理好玩具,沒有好好學習,就扣除當天的遊戲時間等等。透過這些約定,來強化孩子正向的學習觀、生活觀。
3.開發其他替代方式來減少遊戲時間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玩遊戲、迷戀遊戲,無非就是能夠透過遊戲來獲得刺激和樂趣。那我們家長是不是也可以透過一些其他方式,來替代孩子玩遊戲呢?比如,週末的時候,我們可以帶孩子去博物館、海洋館等,透過這些親子陪伴讓孩子獲得知識的同時,享受玩樂的樂趣;或者男孩子的話,我們可以一起研究樂高積木,拼搭厲害的戰車模型、機器人模型等!
4.樹立好的榜樣,營造好的環境
作為家長,有時候應該樹立好的榜樣作用。比如,如果家長都迷戀玩遊戲、迷戀看電視,沒有親子互動,那如何來教育孩子不要迷戀玩遊戲呢?同樣地,如果家長和孩子能在一起看繪本、一起讀書、一起繪畫,共同營造好的環境,那麼孩子是不是會有更多的娛樂選擇?所以,家長的榜樣作用還是十分重要的!
-
8 # 37度暖爸
孩子每個行為背後都有相應的心理動機,怎麼辦,是事後的處理,可以理解為生病後的治療;找原因,是事前的預防。
原因題主提供資訊較少,我來提供一些個人觀點,供題主參考和自查:
1、父母習慣玩手機,孩子耳濡目染,不經意間發現了這款手機遊戲。
2、為了讓孩子安靜,如:吃飯、睡覺前、父母工作時、父母休息時、塞給孩子手機,讓孩子安靜。
3、同輩間的影響,孩子可能受到比自己年長的同輩哥哥、姐姐的影響。
4、無意間透過媒體發現這款遊戲。
5、父母的陪伴時間少,孩子只能透過網路尋求安慰。或者說,孩子玩的不是遊戲,而是為了獲取一種他所需要的滿足感。這種滿足可能是自己打發時間的需求,可能是完成遊戲指標後的成功體驗。
靈魂拷問:孩子迷戀遊戲,說明他是遊戲中的受益者,孩子在其中收穫了什麼?
小結:遊戲的感官刺激豐富,加上現在遊戲行業競爭激烈,各廠商、工作室,都在追求浸入式的遊戲體驗,小孩自控力差,迷戀是難免的。
建議如何改變孩子當下的現狀應該是題主最關心的問題,總體的原則是:杜絕誘因,增加其他活動時間慢慢侵佔孩子的遊戲時間。
1、找到原因杜絕導致孩子沉迷遊戲的誘因出現
3、出門遊玩、在家讀書、親子游戲、講故事、做實驗......想一切可能的辦法,逐漸侵佔孩子游戲時間。只要他覺得比遊戲還有趣好玩的事情,遊戲這件事就會被慢慢忘記了。
當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夠透過親子關係獲得滿足,孩子自己就會從遊戲中抽離出來。我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少,大部分是沒時間陪孩子的,所以孩子迷戀遊戲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
9 # 舒然花
這個問題很好,主要的就是寶媽自己控制好時間,比如每天做完作業,或者這次考試得高分可以多玩點時間,要有獎懲性,讓寶寶知道分時間段,時間的重要性。
-
10 # 久明教你管孩子
關於孩子玩手機,久明老師的建議是這樣的:
第一、讓玩手機的體驗變得痛苦
具體操作就是,玩手機的事,提前和孩子說好,每次玩手機都要符合三個條件,任何一條不達標都會立刻取消當次和第二次玩手機資格,條件是:
1.玩前請示:
2.玩中作陪:
3.玩後總結:
三個條件把原本隨意用來消遣、放鬆的活動,變成如此繁瑣、麻煩的任務,還昇華成高大上的學習意義,不用說三個都滿足,僅達成一兩個,內含的樂趣都會消失殆盡。
結果玩就變成了負擔,用不了幾次,孩子就會厭倦。
第二、用新的快樂體驗代替原有體驗
在執行第一點計劃的同時,必須考慮,要把孩子空餘時間安排豐富,不然,孩子會無聊死的。
安排新的體驗,從兩點入手:
1.生活有序
2.結識玩伴
而唯有同齡夥伴的陪伴,才是孩子最渴望也是最健康的快樂支撐,哪怕鼓搗個紙疊飛機都能讓他們樂不思蜀。
https://learning.snssdk.com/feoffline/toutiao_wallet_bundles/toutiao_learning_wap/online/album_detail.html?content_id=6689202422813819139
5歲半男孩,迷戀第五人格手機遊戲,看電視也要看遊戲攻略,都不愛看動畫片了?怎麼破?強行解除安裝又怕傷害孩子的心?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回覆列表
我家是五歲半女孩兒。總體還是比較聽話,能溝通。她很喜歡看動畫片,不管什麼動畫片都愛看!熱愛程度不亞於你家兒子。我的方法,一個是轉移注意力,和她一起做遊戲,講故事,出去玩兒,就是在玩兒別的的過程中要全心陪伴,讓孩子有全心投入的狀態!多次反覆就讓他找到其他活動的樂趣了。第二,也不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動畫片都切掉,和她約好,一週看幾次,哪天看,每天看多長時間,說好就不要變!其他時間她沒事兒做,就一定要給她找事兒做,而且最好讓她做的投入。慢慢就好了。我也在實踐過程中,任重而道遠。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