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北大亂燉
-
2 # 鹹知天下事
勇戰派是屬於憑著一股蠻力,毫無指導思想,就是敢打敢拼勇往直前。這樣的方法很容易為人所算計,會在不知不覺當中走進對手的圈套。一勇之夫很難成事,終將一敗塗地。
謀戰派是屬於一個智囊團隊,有豐富的戰略戰術。就是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仍刃而解。會在運籌帷幄之中,就能決勝千里之外。
舉個例子來證明一下,秦末亂世之中,群雄並起爭天下。項羽就屬於是勇戰派,因為他從小學的是萬人敵,此人陣前有萬夫不當之勇。天下大亂抗秦之時,他與叔叔項梁自成一派,東征西討,迎義帝楚懷王熊心。後來在征戰中項梁被殺,於是項羽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了。我行我素,殺伐決斷全憑他自己。
項羽帶領楚軍與秦軍大戰,結果章邯領導下的秦軍輸了,章邯投降項羽,後來二十萬秦軍被項羽坑殺。鴻門宴上,他無視范增的計劃放走了劉邦。進入咸陽之後,殺了秦王子嬰,又放火焚燒秦國宮殿。再加上弒殺義帝,這一系列行為,使得項羽大失人心。可見爭天下光憑勇往直前還是不夠的,還要有謀略,知道去贏得人心。
與項羽相反劉邦屬於謀戰派,他手下最優秀的謀士有:張良和陳平。與項羽爭天下,全憑智謀。與勇士戰鬥當然不能與之角力了,要學會以智取勝。
劉邦先進入咸陽,封鎖秦國宮殿,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從此大得人心。
雙方決定性一戰,漢軍駐紮於九裡山前,韓信為元帥,調動軍隊十面埋伏,用計誘楚軍進入圈套。包圍於垓下,張良吹簫,其音讓楚軍士兵動起思鄉之情。一夜之間,大多散去,只剩下八百餘士兵。可嘆項羽空有拔山舉鼎之力,被漢軍層層包圍,殺了個七進七出,最後落得烏江自刎。
總結:劉邦得天下,全憑他的智囊團之力。一條好計勝過千軍萬馬,即使再大的困難,也能最終取勝。反觀項羽光憑一勇之夫,怎能贏得天下,只有一個范增又棄之不用。可嘆勇士無謀,終將一事無成。
-
3 # 馬少伯
兵法上說: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所以,勇戰伐兵不如通使伐交,通使伐交不如以智伐謀。
舉例如下:
歷史上非常有名的“濰水之戰”,發生在韓信與龍且之間。龍且是項羽麾下一員猛將,當時帶著20萬大軍攻擊韓信,但是他有勇無謀,而且輕視韓信,雙方在濰水河畔展開對峙。韓信對龍且的性格比較瞭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韓信認為,對方有20萬大軍,不宜正面對抗,而宜智取。
韓信讓士兵用沙袋將濰水上游堵住,下游水流減緩,龍且趁機過河襲擊韓信,韓信且戰且退,龍且以為韓信怯懦,更是助長了其情敵情緒,當龍且帶領少部分軍隊渡河之後,韓信命令上有計程車兵將沙袋去掉,這時下游河流湍急且河水上漲,過了河計程車兵退不回去,未過河計程車兵又過不來。韓信趁機反攻,打敗了龍且帶領的小部分軍隊,並將龍且斬殺。
可見,只憑一己之力,僅逞匹夫之勇,是難成大事的。人是活的,要善用智謀,利用客觀條件,甚至是創造條件,以實現目標。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感謝閱讀。
回覆列表
首先要從什麼角度來看,如果實力相當,那麼當然首推謀戰派,,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憑藉勇而作戰,事先沒有謀劃是絕對不可行的;
但是如果實力不等,就像一隻綿羊對待一群狼,再好的謀劃再絕對實力面前都會不堪一擊的。
凡是都有兩面性,看問題也要從多種角度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