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萬事萬物始於心

    可以讓同學進行分享

    如果你是語文老師,那麼可以在每次開課前,抽出5分鐘,讓同學按照學號分享課文的作者的生平,或者為大家推薦一首課外的詩歌。形式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幾人小組,鼓勵他們做PPT做展示。如果是小組的話,應該讓他們寫出分工。最後可以讓小組外同學打分,對前幾名給予適當獎勵。如果是數學老師,可以讓他們講授前一天留的作業,或者也可以分享學習數學的經驗教訓,形式也類似。

    可以多提問

    比較死板或者說比較原始的方法就是多提問,隨機提問,這樣可以讓大家隨時注意力集中,專注於老師所講的內容。在我上的網課中就有老師採用這樣機械的方法。

    最核心的方法就是提升老師授課的趣味性。

    講課時候可以嘗試著語言幽默,可以適當插入幾個小故事,也可以講一些新奇的事物,讓同學們聽得有意思,願意聽下去。此外可以嘗試著講課的時候多一些矛盾性或者說多一些與同學們平時理解相左的話題。

  • 2 # 教師邦

    教與學是雙向的。

    1.老師積極引導學生適應線上教學。

    2.老師提升線上教學的技巧

    3.學生自我約束與自我激勵

  • 3 # 燦爛陽光1976

    可以從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入手

    一、增強網課的趣味興。網課時間一長,孩子們會鬆懈,會覺得只面對老師講個沒完,沒有興趣。每天網課時間不長,但作業就多了,所以,往往這些情況會影響學生們上網課的積極性。那麼網課就要從孩子們的興趣出發。如,讓學生展示所學內容;讓學生們之間進行一些小比賽;讓學生多發言,讓學生多參與;課堂上多些幽默、風趣;課堂上多表揚,多鼓勵;課堂形式要多樣……這些都會吸引學生們。

    二、減少作業負擔。因網課往往上的時間比較短,所以,為了落實知識,老師們會留作業較多,如預習、練習、複習等,至使學生們面對多科作業寫得多或寫不完的情況,學生們有情緒,有壓力,不想上課就很正常了。所以,老師們要向課堂要質量,課堂要高效,這樣,課下減少作業量,減少網上上傳的次數與數量,讓學生們課下輕鬆一些,學生們會覺得這樣學習好,有效率還沒多少壓力,就會願意上網課。

    三、調動家長的積極性。網課期間,很大程度上比拼的是家庭教育、家長。所以,調動家長的積極性很重要。如,網上班會期間,可讓家長參與,大面積表揚家長的關注,家長的力度等,讓更多的家長行動起來管理學生,讓學習認真起來。

    (向大家學習,有不妥之處可討教)

  • 4 # 檸雲說

    1孩子的“網課”上什麼?

      每人有一張個性化“課表”

      北京五中校長張斌平

      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學生不能返校接受老師的“耳提面命”,但學生的成長不容等待,不能延遲。為此,各學校都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線上指導性學習內容,與平時在校期間的學習有所不同。

      我們學校開放的線上學習專門留出單獨時段由學生自主安排、自我規劃,避免家長過度干預。同時,要求不同學科教師設計教學內容時儘量貼近當下的生活需要,範圍涉及健康衛生、醫療科學、社會百態、精神世界等。

      在課程安排上,學校採取選修課前置的方式,線上線下混合實施。線上課程主要包括“學科拓展”“興趣特長”“素養培養”“大學先修”等模組,分“專家精品課”和“校本精選課”兩部分逐步推出。此舉旨在加大學生研究課題的設定,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選修課程、老師、感興趣的研究課題和便利的學習方式,從而引導學生髮展個性特長,提升學習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學校留出了體育鍛煉、參與家務勞動的時間,對參加健身活動和家務勞動提出明確要求。目前,學校已推出18節校本居家鍛鍊體操,推出了學生在家參與家務勞動的“樣本”。學生參與的情況將與其學習情況一起進行反饋評價,做到家校管理一體。

      居家學習不是要減少與人溝通,而是要努力擴大人際交流的空間和渠道。為此,在線上指導性學習中,學校還加大了經典作品閱讀板塊,開闢出班會空間,開通了教師與學生“一對一”交流的渠道。

      學校這些特色課程的安排聚焦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學生要學會選擇課程,敢於放棄自己不喜歡的網課。這樣,每位同學都將創造出一張個性化“課表”,便於自我規劃、學習。

      “學莫貴乎自得”,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教育追求的目標。“梓匠輪輿,能與人規矩,不能使人巧”,學生要在學習中產生智慧,還要依靠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當下這個特殊時期可以說是一個重要機遇,學校推出線上指導性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培養他們學會自省、自信、自律、自理和自勵。

      2家長能幫著乾點兒啥?

      重在引導和培養

      朝陽區實驗小學校長陳立華

      對孩子來說,從小學到大學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最需要和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將滲透在孩子個人發展的各個方面。當孩子在家學習時,家長可以把重心放在引導和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上。

      在家學習過程中,孩子需要藉助各種網路課程資源,年齡小的孩子可能對電子產品的操作不是很熟練,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使用電子裝置,時刻關注學校和老師釋出的通知、訊息,幫助孩子下載好學習資料。

      家長的引導不單單是陪著孩子看看影片、看看書,而是要能靜下心來,和孩子商量每天怎麼安排學習計劃,怎麼讓每一天的學習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多給孩子空間,教孩子自己安排,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

      這場疫情對於整個國家來講是一個考驗,家長要給孩子提供抗擊疫情的正能量。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很多醫護人員都衝在了前線,是孩子們的榜樣和楷模。家長應該告訴孩子,在家做好隔離和防護,是一個公民應該做的貢獻。同時,家長要多引導孩子關注時事新聞,培養孩子的格局和視野,讓孩子擁有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格局大了,孩子在未來才能走得更遠。

      對於延期開學,家長不必過於焦慮,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進度跟不上,更不用擔心網上學習的效率不高。其實,在家學習,恰恰是一個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好時機。家長們要放下焦慮,相信孩子,不要只關注學習知識的結果,而忽視了學習的過程。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學習、自我管理,孩子會有更多的收穫,而這些收穫會讓孩子受益終身。

      3培訓機構的課要不要選?

      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決定

      黃岡中學北京朝陽學校校長牟成梅

      疫情讓這個寒假變成了“加長版”。雖然父母們多了一些親子時光,但各種雲端學習,尤其是各大培訓機構提供的免費直播課又讓家長陷入了選擇的茫然和焦慮之中:“在家上學,我可輔導不了他,乾脆給他把課排滿了,省得鬧心”“這些直播課都是‘名師’在上,平時聽不著他的課,現在抓緊聽吧”“這個機構的課平常都是要花錢的,現在免費,趕緊上唄”……家長中有此類想法的不在少數。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同時也是一名小學生的家長,我想對更多的家長說: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課,不要把孩子的課排得太滿。

      眾所周知,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渠道,但是,學生要真正認知一種事物還需要不斷實踐,學生能力的增長也不是上課就能上出來的。具體來說,數學課上明白了算理演算法,還需要透過練習掌握計算的方法,確保計算的準確性;語言類學科的學習需要課下的聽說練習,也還需要時間去完成閱讀與思考;物理、化學的原理、定律也還需要課下更深入地探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學習需要一定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我們鼓勵孩子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來學習,這是指時間的利用;但是學習在內容和時間順序上是有系統的,不要盲目“東拼西湊”。特別是在這個階段,家長們不要盲目追逐培訓機構的免費網課,而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理解程度等實際情況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平心靜氣地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進行分析,科學理性地為孩子安排在家學習的內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向學校老師尋求指導和幫助,這樣,家長就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到底需不需要選培訓機構的課。

      當然,如果孩子學有餘力,也可以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適當的課來上。什麼樣的課算是“適當”的呢?首先一點,不要為了佔滿時間而去選課,更不要過分相信某些課的作用,畢竟我們都知道餵飽我們胃的絕不只是最後那一個“餡餅”;其次,不要選一些“炒冷飯”和“深度挖坑”的課,更不要因為“延期開學”而去選一些“搶跑”的課。還是那句話:不要干擾孩子學習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4畢業年級如何應對?

      調整心態補上短板

      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團校長陸雲泉

      停課不停學,畢業年級學生壓力大,居家學習的挑戰更大,該如何應對?在此,我給學生和家長提一些建議。

      首先,要學會調整心態,適應突發變故。面對突發疫情,原來的學習節奏被打亂了,何時恢復常態尚不確定,不少學生因此變得焦慮不安,不知所措。其實,同學們應該認識到,外部變化我們無法改變,但可以調整自己去適應。況且這個非常態的時期,是每個同學都要面對的,這時如果自己利用得好,可能反而會轉“危”為“機”,實現彎道超車。

      其次,跟緊大部隊,補上自己的短板。針對初中、高中畢業班學生,不少地方出臺了很多保障舉措,透過“空中課堂”“網上答疑”等形式為學生查缺補漏。學校老師也針對居家學習制定了非常細緻的指導方案,對學習進度和學習計劃做了很好的規劃,同學們要跟緊、落實,保證不掉隊,學習更有效率,心裡會更踏實。同時,要利用居家學習自由時間多的便利,找到自己的學習短板,制定“自選動作”的計劃,集中精力攻關。

      第三,多和老師同學溝通,建立“學習共同體”。為了讓自己克服困難、督促自己進步,及時和老師、同學討論並嘗試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很重要。有些問題如果自己解決不了,可以整理成問題集,正式開學後當面向老師請教。制定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小計劃,和同學們組成“學習共同體”,互相監督,互相鼓勵,能使學習成為一件充滿樂趣的事。

      第四,關注時事,適當運動,做做家務。把全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功課上,不見得是最有成效的。“文武之道,一張一弛”,運動和家務能讓自己得到有益的放鬆,也能增強體質,讓自己學習時更有精力。關注時事,多和身邊人交流看法,能夠開闊視野,提升自己思想境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是我們這個時代人才的必備素質,畢業年級學生也應該堅持做到。

      此外,在孩子居家學習的這一段時間裡,家長也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避免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導給孩子。特別要提醒家長的是,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不要把自己變成“督戰隊員”。當孩子不夠自覺或者難以自我約束時,可以和他一起討論解決辦法,協助他做到。家長儘量不要強制,否則孩子被迫遵守後心裡會產生剝奪感,甚至出現逆反情緒。

  • 5 # 雲興霞蔚廣場舞

    停課不停學,學生參與熱情不高,如何解決?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想法是:上課之前給孩子們5至10分鐘時間,叫他(她)們自己各自講一些有趣的事和做一件很有意思的小遊戲,這樣就能給學生們留下積極上課的情緒!

  • 6 # 圍棋啟蒙教育

    一、首先,要讓孩子意識到,逃避和拖延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有的孩子不想學習,是感覺學習積極性不高,心理上有壓力,所以有了暫時逃避的心理。家長可以給孩子提醒,讓孩子認識到拖延下去的後果,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去體驗那種後果。如果孩子沒有完成該完成的學習任務,要按照事先規定好的來執行。不能完成學習計劃,孩子要自己面對懲罰,孩子也可以從中吸取教訓。

    二、其次,家長要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和開心,以及學會一到難題的成就感。

    這樣的感受是每個孩子都非常需要的,當孩子主動完成學習任務,家長可以及時給予讚賞,甚至可以給孩子一點驚喜,讓孩子有充分的滿足感,下次他會更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

  • 7 # 雄哥講數學

    如何解決這種學生參與熱情不高的現象,我認為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去考慮並實施。

    一、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首先要考慮的是老師網上直播的內容是不是不夠引起學生的興趣?這個道理容易理解,想想平時正常的學校上課,如果老師上課上得不夠生動,學生也會參與度不高的,何況是在家上網課,缺家長、老師的監管,所以老師可以從上課的內容上重點考慮,內容豐富點,語言生動點,言語風趣點。

    學生喜歡風趣的老師

    二、學生參與的熱情不高,跟缺少家長的監管有很大關係的。所以老師要與學生家長及時溝通,現在的許多家長也不容易,平時也要上班,小孩在家學習沒有大人的看管,自覺性與參與性肯定打折扣。但有些自覺高的學生、家長管教嚴格的小孩學習跟平時差不了多少。在家,學習的掌控肯定由家長監督實施。所以老師在上直播課的時間注意學生的考勤,缺課的及時反映給家長。

    家長是學生在家學習的首要監管人

    利用好即時通訊工具為線上教學服務

    四、老師也要從學生角度體諒學生,一天面對電視、電腦或手機在上課其實也是很累的,眼睛疲勞。老師在佈置作業的時候比平時少一點,能達到教學目標就行,至於高標準的還是回到學校再來慢慢抓。

  • 8 # 我是豬小白

    是時候拿出您家的喵星人了~

    弱小無辜又可憐

    開個玩笑,如果是網課的話,這個感覺很正常,我親戚家的小孩小學五年級用平板上網課也是經常走神,沒辦法集中注意力,之前在學校上課的時候一節課40分鐘都能很認真停下來,但是現在網課剛聽15分鐘就不耐煩了,還不自覺地吃起零食了,躺在床上聽課幾分鐘就睡著了。

    主要就是在家太舒服了,沒那個環境,而且小孩覺得老師又不可能隔著網線過來打我,所以不認真又能咋樣?這種除非是自制力超強的孩子才能做到在家也能好好學習。不說孩子成年人在家辦公不一樣效率低下嗎?

  • 9 # 只管努力的楊老師

    感謝問題給與回答機會。

    學生參與度不高,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教學環境和以往不一樣了,學生也很難快速的融入到這個線上教學環節當中,這需要一個過程的體現,當然這也是面授和線上教學的不同點。

    另一方面,作為教學的主體,教師也應該改變自己的現狀,積極探索線上教學的水平和方式方法,適應新的形勢下的改變。

    線上教學的選擇有他的原因,也是需要我們積極探索的一個方面,因為線上教學是一個很好的補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鄭強教授有哪些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