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文垚

    下將,下醬,下降

    給你一個下將你不膈應?不懂的一聽這頭銜還以為是上中將犯事了被頭頭拿了,砍下來的戴罪之身。

  • 2 # 四川達州人

    這是翻譯的問題。

    1912年8月,北洋政府修訂軍銜,廢除清代新軍軍銜,而在對應設定軍銜的時候,少將,少校,少尉,都是軍官,所以選擇少這個聽起來過得去的漢字,而非下這個字。而普通士兵中的下級士官,肯定是沒有人幫他們說話,自然就簡稱為下士。

    其實,少將的傳統本意是師將軍,准將本意是旅將軍,而北洋修訂軍銜的時候已經放棄了准將軍銜,所以包括藍黨與紅黨的軍銜都沒有準將的設定,北洋與藍黨都是旅長少將,師長中將(無旅的師視同旅),也就少將一群,中將遍地。區別是,北洋與藍黨軍銜的少將實際對應紅黨1955年增設的大校。

  • 3 # 度度狼gg

    現代軍銜制度公認起源於歐洲,雖然逐漸基本成形了“將、校、尉”三級軍官的結構(元帥那是衍生出來的),但其實每個國家和地區的具體稱謂是不盡相同的,這裡有翻譯的問題,也有語言特點的問題。比如二戰日軍就把校官特別稱為“佐官”,而又把所有少尉以上軍官統稱為“將校”,你有什麼辦法?

    所以各國普遍遵循的是軍銜的基本等級制度,而不是各自語言的字面和發音,尤其是東西方的稱謂和字面意思差距更大,這是首先要明確的一點。就級別來說,少將一般為副軍長和師長的編制軍銜,因而起初在一些國家稱少將為 “師將”,現在法文的少將仍由“將軍”和“師”兩詞組合而成 ,因此你讀不出來任何“少”的意思,這是種本質相同而外在不一的體系,別走進誤區。

    世界各國的將官設定中,一些國家以少將為最低的一個級別,另外一些國家則以准將為最低級別,也是不盡相同。中國近代軍銜始於民國建立的1912年,當時只有簡單的三等九級,而從那個時候起,軍官的軍銜稱謂就基本固定下來了:上(將校尉)、中(將校尉)和少(將校尉),而日本由於受中國文化影響較深,所以字面大同小異,比如他們就是大將、大佐和大尉,但對等意思相同。

    為什麼用“少”字呢?這是中國古代就傳承下來的尊稱,比如很早就有“三公九卿”的職務級別,其中三公多指“太尉、太師、太傅”,而在九卿裡面就有“少師、少傅、少保”的官職名稱,也就是對“次一級官員”的尊稱。所以在上將和中將之後,就以少將來固定名詞,這是中國古代語言文化的傳承,我們聽過“太子少保”的職務,如果稱“太子下保”那是什麼東西了。

    同時“少”字在古代官職中,也有“協助正職”的含義,我們知道滿清的軍銜有“正、副、協”的三級設定,比如正都統、副都統、協都統,再比如正參領、副參領、協參領等等。所以清軍實施的軍銜制度,到民國初年就被改製為:“都統”對應將官,“參領”對應校官,“軍校”對應尉官;而其中的正、副、協分別對應上、中、少各級,以後也就沿用了下來。

    因為“下”這個字在漢語中絕非褒義,什麼下等、下流、下級、下賤等等,用於作為軍隊中軍官的銜級名稱和字首修飾,顯然是不合適的。下將、下校、下尉?既難聽又不雅觀,要知道軍官在部隊中的地位是很高貴的,別說一名少尉排長,就是一個軍士,在大頭兵面前也是吆五喝六的,軍中階級,那是涇渭分明,官大一級壓死人。

    但是對於士兵就不需要考慮“尊貴”的問題了,其實在早期的軍隊中士兵的地位是很低下的,所以出現下士、下等兵的稱謂一點也不稀奇。北洋軍制中即已將士官定為上士、中士、下士三級,士兵定為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等三級。到1931年4月,國民政府頒佈《陸軍軍官佐及士兵等級表》,基本沿用北洋政府時期的軍銜制度,銜級和銜稱都保持不變。

    不過這還處在軍閥混戰時期,國民政府遠遠未完成軍政的統一性,南京方面和各地方勢力、軍閥都可以給自己的部隊官兵授銜,即便是南京政府這一邊,國民政府可以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可以授,軍事委員會可以授,甚至一些軍政機構的長官也可以授,於是出現了“中將多如狗,少將滿地走”的亂象,1933年老蔣講話時說:“軍隊戰鬥力特弱而將官特多,上將都數不清了”!

    直到中原大戰把大小軍閥基本打服以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才有時間有條件成立了“銓敘廳”,對全國軍隊的軍政和軍銜進行整頓和重新授予,1935年3月頒佈了新的軍銜等級條例,將官被正式分為特級上將、一級上將、二級上將、中將和少將五檔。

  • 4 # 星輝650

    將校尉制源自歐洲,名稱是延用中文漢語,

    漢字漢語在校場擊鼓的為將,丬是鼓錘,校場上前排站立的為校(校正)後面舉旗子的為尉,屍是旗子,都是軍官,不是兵卒,

    將官,有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准將等,校官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有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等,各國採用不全,好歹也是官,你弄個下ⅹ,不好聽。

  • 5 # 哨兵小虎

    這純粹是翻譯的問題,翻譯為少將,代表對中國文化了解之精準和深邃。

    但如果翻譯成“下將”,則明顯是對文化的偏執應用。

    如果照此道理,"上將"應該叫"多將"吧,畢竟在有的國家最高軍銜也才直到少將,所以"多將"才更符合你這個場景哩!

    小虎雖是沒多少文化,但也知道“下”在漢語詞典裡,至少是帶有貶義次的,最多也就可以用作謙詞,比如:“在下、職下”等。

    但如果用作對軍官軍銜的稱呼,則尤為不妥,就像哪個華人的名字也不會用上“下”字一樣。所以軍官的秒稱呼裡用的都是:“少將、少校、少尉”

    但也有例外,土兵的軍銜就可以用“下”字,比如“下士”。那這是為什麼呢?

    主要是因為"下士“這個詞古已有之。

    《周禮天官敘官》裡有記載:"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

    《孟子.萬章下》:"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秦以後亦有襲用古制﹐以上士﹑中士﹑下士為官秩者。

    說是是周代如何任命天子之官的,分為六等,分別是”君上、宰相、大夫、上士、中士、下士。

    可見“下士”是古代就有之詞語,待到近代用做軍銜之稱謂,是清代的1909年,當時土兵的軍銜便設為“上士、中士、下士。

    而當時的軍官則是袁世凱的“六鎮”。當時還叫“正都統、副都統、協都統”。還不叫“上將、中將和少將呢”。

    再者從傳統意識上來講,做為“下士”的低階士兵怎麼能和作為軍官的高層人士相比呢,所以軍官叫做“少官(將、校、尉)。

    當然也有”少士“這個稱呼的,1934年,偽滿釋出《陸軍武官、兵等級之件》,修訂了軍銜等級。把“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依次改稱“少士、上兵、中兵、少兵”

  • 6 # 歷史知事

    上將中將下面為何不是下將而是少將?軍銜制度引進老故事

    中國漢語博大精深,想要在各種稱謂中找到高低尊卑,變成了很容易的一件事。

    比如在英語中,上將、中將、少將分別用英語是General ,Lieutenant General ,Major General 。如果我打亂順序,你還能分清楚誰是誰嗎?

    同樣的道理,我們在學制問題上,也是很方便。

    英語的高中是senior school,初中是junior middle school。你能分清誰大誰小嗎?可是你看到高中、初中這兩個字,自然就知道高中比較大了。

    再看法院,我們的法院體系從上到下是最高法、高階法院、中級法院和初級法院。英語分別是supreme court、superior court、intermediate court和lower court。

    我們發現,從外國引進的一系列制度,一旦翻譯成中文,誰高誰低一下子就出來了。

    可是,中國是一個特別在意尊卑秩序的國家,而且對文字有種迷信的態度。比如說,你說一個將軍是“下將”,就等於說這個人不能升上去了,這不是容易嗎?再比如,你說一個法院或者學校是“低階”的,這不是更容易捱揍嗎?

    所以,為了好聽,不捱揍,具體到翻譯的時候,就需要動一點腦筋了。

    將軍分三級是上將、中將、少將,這是北洋時期就有的軍銜制度。當時少將是非常尊貴的將軍,統領一萬到10萬的大軍,全國都沒有幾個,你要說他是下將,信不信大帥馬上送你上西天?

    同樣的道理,我們的學校和法院,也是不會採用低階這個詞語了。

    漢語的博大精深,實在是減少了太多的交流溝通成本。

    但是,也不是沒有特殊情況。

    中國的將校尉三等軍官,都採用了上、中、少三級劃分,可是到了士兵這一級,就不一樣了。

    中國士兵軍銜,分為了士官和義務兵。其中:

    士官: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上士、中士、下士

    義務兵:上等兵、列兵。

    列兵不叫下等兵,這也算是最大限度的尊重了。

    可是士官裡面最低一級叫“下士”,這個怎麼說?

    沒法說,畢竟,“下士”這個稱謂,從民國時期就開始了。而且民國計程車兵還分為上等兵、一等兵和二等兵,比下士還要多呢。

    也許,剛剛提幹計程車官,並不介意自己是下士還是中士吧,畢竟,後面的路還有很長很長。

    有趣的是,同樣是引進軍銜制度,日本的校官用的是“佐”字。這就是語言習慣的問題了。

    現在日本的軍銜制度,已經成了全世界的一個奇觀了。

    日本的將官是:陸上幕僚長(海上幕僚長、空上幕僚長)、陸將(海將、空將)、將補;

    佐官:一佐、二佐、三佐;

    尉官:一尉、二尉、三尉;准尉;

    曹:曹長、一曹、二曹、三曹;

    士:士長、一士、二士、三士。

    額,這個,該如何評價呢?我從未見過如此草率的軍銜制度。

  • 7 # 國平軍史

    關於軍中的軍銜制,軍迷還是非常感興趣的,軍銜是指軍隊中對不同職務的軍人授予的等級稱號,用來區別軍人在軍隊中的地位和不同等級。

    授予軍銜以後,在日常、作訓、作戰時的制服上,是有明顯的軍銜標識的,讓軍中官兵一看,就知道是對方是什麼軍銜,以方便軍隊的作戰和指揮。

    某國在一段時間內,取消了軍中的軍銜制,軍官與士兵的區別,就是軍官上衣有4只口袋,士兵上衣則少了2只口袋。

    由於軍人的制服上沒有任何軍銜標誌,士兵和軍官是能區別開來的,主要是看制服上口袋的多寡;問題是同樣有4只口袋的軍官,一般只能從軍官年齡大小、臉上的皺紋來判斷其軍中職務的高低。

    某次戰爭時,部隊行動一度受阻,被堵在一段狹窄的公路上,步兵、炮兵、坦克、運輸等都爭先恐後地想讓所部先行透過,由於指揮和協調不力,現場頓時陷入一片混亂的場景,不知道該聽哪位4只口袋軍官的話好。

    現在,是和平年代,許多國家的軍隊,已經取消了軍中的最高軍銜-元帥,保留元帥軍銜的國家並不多,一般軍銜都設定為“將、校(佐)尉”三個等級,等級高低依次為上將、中將和少將;上校、中校和少校;上尉、中尉和少尉。

    當然,個別國軍的軍隊設定了大將、中將、少將三級,也有設定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四級的;有大校、上校、中校、少校;也有大尉、上尉、中尉和少尉的;此外,有個別國家還設定了准將、准尉軍銜,但似乎未見準校軍銜,這也算是一個軍銜中的特殊案例了。

    上將、中將、少將,將級軍官等級中,是屬於普遍的現象,但一般少將,都不會稱“”下將”,僅從漢語語意上來考量,有上中下,三個不同的高度之說,因此,有上將、中將,那麼有“下將”,其實也未嘗不可。

    漢語的運用,卻非常講究語境,也即使用語言的環境,“下”既是方位詞,比如下游、山下、往下看等;同時也是等次的表達詞,比如下級、下等、下策、下品等。

    如果將少將,命名為“下將”,同理的將少校,命名為“下校”;同樣將少尉;命名為“下尉”,讓人聽起來,感覺就非常不舒服;此外,在漢語語境的表達上,有低人一等的意味,“下”字是和“上”字對應的詞彙。

    因此,將校尉三個等級的軍銜中,不稱“下將”、“下校”和“下尉”,而是用“少將”、“少校”和“少尉”來命名。

    其實,就體現出了華人的智慧,“少”字漢語意為“數量少”,同時又是“年紀輕”的意思,“少爺”、“少保”等,這些稱呼,就比較尊貴了。

  • 8 # 歷史軍魂

    清末新政時,新政府開始效仿西方編練新軍。在使用洋槍洋炮、改習洋操的同時還引進了西方的軍銜制度,這是近代中國軍銜制度的開始。北洋新軍的軍銜如下:

    上等第一級:正都統

    上等第二級:副都統

    上等第三級:協都統

    中等第一級:正參領

    中等第二級:副參領

    中等第三級:協參領

    次等第一級:正軍校

    次等第二級:副軍校

    次等第三級:協軍校

    從上可以看出清末新軍的軍銜實行三等九級制,即上、中、次三等;每等分正、副、協三級。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的南京臨時政府頒佈了《軍士制服令》,規定新的軍銜等級為上、中、初三等,沒等分大、中、少三級。1912年8月北洋政府公佈了《陸軍官佐士兵等級表》,軍官仍然為三等九級,原來的大、中、初三等改為將、校、尉三等,每等分上、中、少三級。即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

    軍銜制度起源於西方,按照慣例,作為引進者,軍銜的譯名要符合中國語言的習慣。如將法國的師將軍譯為少將、美國的旅將軍譯為準將等。我們經常見到的詞是上、中、下,但是我們為什麼要將“下”譯為“少”呢?

    中國的語言文字博大精深,“下”子的意思帶貶義,用在軍銜制上不太好聽。比如將將官中的最低一級譯為“下將”,很容易與“蝦將”同音。有一個詞語叫蝦兵蟹將,“下將”聽起來就比較搞笑了。用少字就好聽的多,這也符合我們的文字語言。

  • 9 # 味哎兒

    古中國的夏朝以前各部族是民族單位,也就是幾個友好種族居住一起了,其他幾個友好種族與自人群分支成另一人群了。

    所以夏朝的家天下,是有熊氏整體民族執政於華夏人群式。華夏人有互通婚的人群與友好人群共同構成。原輪流執政的,史書記為禪讓制,現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仍用輪流執政式的。

    整體華夏人內有多少種族史書沒細記錄不得而知。

    種族內民族被有熊氏等表述。

    不執政的民族自治理用三老四少制,即三長老與四少保式,這一式現仍在各少數民族內應用沿用著呢。

    三長老,由族長.首長.巫師構成。族長由世襲承傳,首長由最強人選出,巫師由師徒延傳形成。

    四少保,由三長老各自任命,每一老配1組四少保,從而共十二少保,從而與天人地三才與四季十二個月相符合。現在的秘書通訊員警衛員勤務員四人隨官長式,仍應用著呢。

    三老四少制被周易套用於夫妻家庭內,從而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的男女小孩,被文詞記寫成,長男中男少男,長女中女少女。實際就是夫妻養育的老大老二老三的男女孩子的詞說。

    供拜天地祖先時,笫一等位置稱上位,笫二等位置稱中位,第三等位置稱少位。可見長男長女又可與上字並列互替。

    當週朝時,伯仲孟叔季的侄輩人稱父輩人次序詞,被套用職權名稱級別上使用後:伯的老大分支出公,仲與孟的老二分支出侯,叔的老三分支出男,季的老四分支出爵。

    公.侯.男.爵出現,後世又傳承於長子長孫的世襲職位後,子又列入職權用詞上,從而:公.侯.男.子.爵定型。

    現在考古周朝及以前的古文物,可見伯與公混用呢。現在漢族父輩僅殘存伯與叔及父三詞了,有些地區不用父稱,仍僅用伯叔兩辭的,只不過父不帶序號,伯與叔帶序號,顯示父與不是父的。

    因此,上中下用於方位位置表述可以的,用於人職權的下字由少字替換,才符合古理。

    因而,軍銜只能用上將.中將.少將,不可用下將述的。

    自發一下漢族人口語的下將音,與下降全完一致,混了就不好聽了。

    這種用字.用詞.用辭講究,在漢族習俗內歸於禮。從而少將,若用下將述就失禮了。這由漢字有褒義貶義決定的,半點不由人。

    甚至民間口語裡避忌小字的用法時,把最小的兒子,不說小兒子,而說成老圪塔,將小說成老字的。這是崇大情節造成的。

    可見,僅少將與下將兩詞字上,含著漢人講究的理法與禮法在其中的,不可亂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場比賽炸出三個雲解說?“職業選手錘石主W受到解說質疑,彈幕紛紛教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