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次拒絕柳巖
-
2 # 愛看一點通
在新時代5G來臨意味著誰最先掌握5G技術就是掌握科技最高點,5G會引出哪些新內容呢?最先首選是軍事方面,在5G帶動下軍事將會全面升級加上人工智慧軍事將迎來新時代超強化,還有就是智慧城市在5G帶動下無人駕駛變得城市化,智慧化,將迎來新時代改革。
-
3 # orico元創時代CEO
5G對未來的社會和工作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能源,交通和資訊,這三樣東西是一個社會和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數字化社會的今天。資訊科技非常的重要,5G技術的普及,對社會效率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將會創造和改造非常非常多的行業,這也是為什麼美國舉一個國家之力來對抗華為為公司的原因。
我們在2G時代用手機來發簡訊,3G時代用手機看網路小說,4G時代我們玩影片,抖音,在5G時代有非常多的想象空間,比方說你玩遊戲的話,可能是戴上3D眼鏡,完全沉入式的進入遊戲的逼真的3D畫面當中,因為5G的頻寬與傳輸速度將可以滿足VR的要求,VR即虛擬現實的技術。不但在遊戲領域裡面能夠獲得改變,對整個產業甚至是電子商務,人們的溝通交流,旅遊等等都會發生深刻的變化。
又比如:無人汽車無人駕駛這些也是會帶來實際的應用的,以後的物流系統將會更加高效,這些都有賴於基礎資訊科技的提升。
還有產業網際網路也將會進行巨大的改變……改變的東西和帶來的期望和衝擊太多了,一下子說不完。所以說華為公司絕對是中國的驕傲。
-
4 # IT人劉俊明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科技從業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5G通訊逐漸開始落地應用,當前基於5G通訊進行創新也是科技領域的一個熱點,從5G通訊自身的標準特點來看,5G通訊對於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領域有更加積極的影響,所以也把5G時代稱為物聯網時代,而物聯網與傳統行業領域的結合點會非常多,所以5G可能會開闢出一系列巨大的價值空間。
以物聯網領域的創新為例,5G可能會帶來以下三個方面的新內容:
第一:可穿戴裝置的流行。可穿戴裝置雖然並不算是一個新的內容,但是在5G時代,可穿戴裝置本身能夠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不僅侷限在娛樂領域,在生產領域也有大量的應用場景。從當前可穿戴裝置的發展趨勢來看,可穿戴裝置在製造領域、醫療領域和教育領域都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自動駕駛的全面落地。自動駕駛在5G時代會獲得更多的支撐,而且由於自動駕駛本身很有可能會成為人工智慧產品落地應用的一個突破口,所以當前很多科技公司也紛紛佈局自動駕駛領域,這會進一步促進自動駕駛技術的突破。
第三:智慧城市的全面落地。智慧城市本身並不算是一個新的內容,但是智慧城市概念也在不斷變化,智慧城市在大資料、物聯網和人工智慧時代,能夠承載更大的價值空間,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也會對產業領域產生更大範圍的帶動作用。
最後,5G概念本身的想象空間還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工業網際網路時代,5G也會全面促進移動網際網路與實體領域的結合。
-
5 # 九九歸一看期
5G與4G、3G、2G不同,5G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無線接入技術,也不是幾個全新的無線接入技術,而是多種新型無線接入技術和現有無線接入技術(4G後向演進技術)整合後的解決方案總稱。從某種程度上講,5G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融合網路。”愛立信研究員、歐盟METIS 5G專案總體負責人Afif Osseriran 昨日在接受鳳凰科技採訪時表示。
Afif Osseriran表示,5G的關鍵目的是用來構建網路社會,這意味著,5G除了要滿足超高速的傳輸需求外,還需要滿足超高容量、超可靠性、隨時隨地可接入性等要求,以解決《時代》雜誌所說的“流量風暴”等諸多問題。
根據歐盟的預測,隨著電子銀行、電子教學和電子醫療等核心服務將繼續普及並更具移動性。網路社會的發展將帶來移動和無線流量的激增。這意味著到 2020年時,資料流量將比2010年增長1000倍。此外,人機之間的混合通訊將帶動流量增長,高效、便捷和安全地訪問和共享資訊變得異常重要。物聯網和其他新型創新應用的出現將催生數百億個互聯裝置出現,產生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要求和與無線連線性相關的應用場景。
也正因此,歐盟在2012年11月成立了5G研究專案——METIS(構建2020年資訊社會的無線行動通訊領域關鍵技術)。據悉,該專案由29個成員組成,其中包括愛立信、華為、阿爾卡特?朗訊、諾基亞西門子、法國電信、西班牙電信、NTT docomo等全球主要的電信裝置廠商和運營商,以及AAU、Aalto、CTH等十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甚至包括非電信行業的寶馬集團、Anite、 Elektrobit等。
歐盟METIS 5G專案組對5G通訊技術設定的目標包括:在容量方面,5G通訊技術將比4G實現單位面積移動資料流量增長1000倍;在傳輸速率方面,典型使用者資料速率提升10到100倍,峰值傳輸速率可達
10Gbps(4G為100Mbps),端到端時延縮短5倍;在可接入性方面:可聯網裝置的數量增加10到100 倍;在可靠性方面:低功率MMC(機器型裝置)的電池續航時間增加10倍。
Afif Osseriran稱,METIS將探索透過增加容量、提高能效、降低成本和改進頻譜利用率來實現歐盟5G專案組的上述目標,從而全面支援網路社會的所需。
全球或共用一個標準
根據歐盟METIS 5G專案組的規劃,歐盟5G專案計劃在2015年之前完成探索新架構、基本原理和系統概念的相關基礎理論工作,並在全球範圍內達成共識;在2015年至 2018年期間,隨著基本原理的進一步研發, 5G將進入系統最佳化、標準化、場外試驗的階段;在2018年至2020年,5G將進入試商用階段。
歐盟預計到2020年,5G將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商用。
目前,歐盟5G專案共劃分了8個工作組,每個組均有相關的運營商和裝置商負責具體技術的研發和場景解決方案的設計。其中,DOCOMO負責場景研究,華為負責無線鏈路概念,阿朗負責多節點、多天線傳輸、諾西負責多RAT、多層網路,諾基亞負責頻譜研究,愛立信負責總體專案管理、標準制定與釋出、系統設計與效能指標。
愛立信無線產品專家陳明表示,與3G、4G出現的標準之爭不同,在5G時代,全球將有望共用一個標準。他表示,從LTE時代開始,全球行動通訊標準就已經出現了全面融合的趨勢。
據瞭解,全球兩大4G標準LTE-FDD和TD-LTE在核心網方面僅有5%的差異,在無線接入側方面也僅有10%的差異。陳明表示,在5G時代,這種融合的趨勢會愈發明顯,因為產業鏈各方都清楚,在通訊技術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方都很難單獨開發一套全新的通訊標準。而全球共用一套通訊標準,對產業鏈各方都有好處。
5G研究在路上預計2020年商用
移動資料業務流量的爆發式增長,使全球移動通訊技術開始向LTE演進。不過,使用者對於行動通訊頻寬的需求卻永無止境,因此在全球4G網路部署方興未艾之時,5G研究開發已在全球開啟大幕。例如三星已經已經開發出5G技術,引發業界關注。但5G應該如何定義?目前全球通訊業對於5G的研究取得了哪些進展?未來5G的部署又將面臨哪些挑戰?
5G的定義:現有無線技術演進+補充性新技術
目前,全球只有部分運營商完成了向4G LTE的演進,此時5G的市場驅動力又來自哪裡呢?網路社會的發展將帶來移動資料流量的激增,預計在未來十年中資料流量將增加1000倍;與此同時,互聯裝置將呈現巨量增長,物聯網和其他新型創新應用的出現將催生數百億個互聯裝置出現,到2020年將有500億的裝置連線,併產生前所未有的多樣性要求和與無線連線性相關的應用場景。
此外,由於裝置數量的增加,應用場景的多樣性和需求的多樣性將必然要求下一代移動通訊技術具有更多更先進的功能性,需要更有效、舒適和安全地接入和共享資訊,並透過提高容量、能效、頻譜使用效率等方面來進行。上述所有的市場特點和需求,使得面向未來無線通訊環境和需求的5G研究專案應運而生。
-
6 # 兔先生科技
5G的兩個核心概念:uRLLC和mMTC
1、uRLLC高可靠低延時連線:可以理解為高速運動狀態下的不間斷連線;
2、mMTC萬物互聯:可以看成人與物、物與事、事與人、人與人的連線;
搞清了5G概念,回頭再設想在需要萬物互聯的科技場景應用需求方面,就不難理解都有什麼新的內容可以實現,其最具象的表現就是實打實的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服務。目前5G物聯網已經落地轉化為商用成果的就是遠端醫療和無人駕馭技術,央視曾有兩個《創新中國》的紀錄片裡,詳細講述了中國遠端醫療手術,如果能輔以不間斷連線通訊的保障,那機器人作為手術主刀醫生,基本上就是是專家級別的;而上海的洋山港無人駕駛碼頭,則徹底顛覆了我對物聯網保持懷疑的態度。
由物聯網科技引發出的想象空間,基本上都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讓我們置身其中的已經有:身份證刷卡進站乘車、熱成象測量體溫出入公共場所、健康碼跟蹤篩查、外賣訂單送行跟蹤、手環(手機)運動量記錄跟蹤、智慧家居監控技術、體感測量服裝定製、無人機監控技術、人臉識別支付等等。
回覆列表
1、傳統媒體將會受到網路媒體的進一步衝擊和競爭。需要透過技術整合和資料分發等方面的提高,紙媒的發展或將被5G豎起更厚實的阻攔的壁壘
2、新媒體對於影片和直播內容生產者的收益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