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朋友,來自偏僻落後貧窮的山區,從小父母雙亡,十幾歲便來南方打工,而後嫁人,如今將近四十歲的人了,離開家鄉也快二十年了,夫婦二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拼,也算小有所成。朋友說,這麼多年來,她從沒回過老家,我有點詫異,問為什麼不回去看看家鄉。朋友無奈的搖頭表示不是不想回,是回不起。
早些年大概是沒掙到什麼錢回不起,這些年雖說錢也掙到了不少,可一打聽家裡其他的親戚朋友似乎比她們還要富足,大多是買了好車好房的。一到春節,一個個比賽似的開著豪車穿著名牌聚會,大講排場,大肆炫耀。
她一思考,就自己的幾個錢,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這麼多年沒回去了,走親訪友是必須的,禮品備的厚了拿不起,備的薄了又不像話,又怕別人瞧不起沒面子。所以思前想後還是別回了。
聽朋友這麼一說,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個社會是什麼時候變成這個樣子的?是朋友想多了還是我想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疏,似乎只有用金錢才能衡量。有錢了就是親戚就是朋友,沒錢了連親戚都沒的做,這樣親情何在,友情何在?
也許是我太天真,太單純幼稚了,也或許是自己沒錢,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覺得親情比金錢重要,人與人之間若是失去親情友情,只剩下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暗自較勁。而沒有真正的互相關心和真誠善意,,那也只是一個金錢的奴隸,雖然穿著華麗的外衣,卻失去了靈魂,失去了人性最初的真善美。就算是擁有了再多的金錢物質,也只是個皮饢。
也許是我OUT了吧,也許是我太過天真和幼稚,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始終還在相信著親情和友誼。還在用真誠和善意對待每一個人。思想應該是還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我是真的太傻太天真太迂腐了。
有一個朋友,來自偏僻落後貧窮的山區,從小父母雙亡,十幾歲便來南方打工,而後嫁人,如今將近四十歲的人了,離開家鄉也快二十年了,夫婦二人經過這麼多年的打拼,也算小有所成。朋友說,這麼多年來,她從沒回過老家,我有點詫異,問為什麼不回去看看家鄉。朋友無奈的搖頭表示不是不想回,是回不起。
早些年大概是沒掙到什麼錢回不起,這些年雖說錢也掙到了不少,可一打聽家裡其他的親戚朋友似乎比她們還要富足,大多是買了好車好房的。一到春節,一個個比賽似的開著豪車穿著名牌聚會,大講排場,大肆炫耀。
她一思考,就自己的幾個錢,在他們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這麼多年沒回去了,走親訪友是必須的,禮品備的厚了拿不起,備的薄了又不像話,又怕別人瞧不起沒面子。所以思前想後還是別回了。
聽朋友這麼一說,我不禁陷入了沉思。這個社會是什麼時候變成這個樣子的?是朋友想多了還是我想少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親疏,似乎只有用金錢才能衡量。有錢了就是親戚就是朋友,沒錢了連親戚都沒的做,這樣親情何在,友情何在?
也許是我太天真,太單純幼稚了,也或許是自己沒錢,在我的心目中,始終是覺得親情比金錢重要,人與人之間若是失去親情友情,只剩下互相攀比,勾心鬥角,暗自較勁。而沒有真正的互相關心和真誠善意,,那也只是一個金錢的奴隸,雖然穿著華麗的外衣,卻失去了靈魂,失去了人性最初的真善美。就算是擁有了再多的金錢物質,也只是個皮饢。
也許是我OUT了吧,也許是我太過天真和幼稚,在這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里,始終還在相信著親情和友誼。還在用真誠和善意對待每一個人。思想應該是還停留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大概我是真的太傻太天真太迂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