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跪射俑

    1、用考古發掘的文物,例如經過考古發掘的甲骨文證實,《史記》中記載的商朝君主世襲關係絕大部分是真實的。

    2、用各種史料、古人著作、筆記進行推斷。

  • 2 # 網文新世界

    考證的真假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考慮。

    畢竟一般史書一般都是幾百年上千年前發生的事情,而且所記錄的內容就更加的長了。

    那麼如何考證史書的真假呢?

    檢視前因後果。

    史書提出一個事件,一般都是會把具體的緣由事件地點人物交代清楚的,從這些方面入手,如果發現史書有地方沒有交代全面或者說記載模糊,那麼很可能此事是杜撰的。

    比如司馬遷治史的態度相當嚴謹,《史記》中的所有的記錄都是有根有據(有些我們現在見不到了),所有原始史料都經過司馬遷的嚴格篩選辨別,對於不能斷定的則都記錄下來。這也是為什麼史記能夠佔據這麼高的地位的根本原因。要有足夠的證據與說服力,這樣才能具有可靠性。

    多方面比較綜合

    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考證史書記載是否屬實,可以查閱其他背景資料或者或史書輔助推敲證明該史書記載內容是否屬實。

    比如一部史書記載三國時期並沒有劉備這個人,但是從其他地方得知,劉備這個這個人物不僅在三國中存在,還是蜀國的皇帝,那麼顯而易見,這部史書記載的內容不是真的。

  • 3 # 付凱91458867

    歷史如何證明其真實性?

    歷史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是文獻法和考古法。

    考古法不用說了,是證明歷史最直接的方法。而文獻法則是最常用的方法。

    如何在沒有考古的前提下證明歷史的真實性,就看文獻記載的情況。第一要看文獻的來源,是誰寫的,怎麼寫的。比方說寫的是一個皇帝的生平,當朝史官寫的無疑是最真實的。第二要看一個歷史事件是是否能從別的文獻得到印證。如果一個事件在很多文獻當中都有記載,那麼這個事件可以肯定是真實的,否則就是所謂孤證,可信度不高。第三則是看該事件的邏輯關係是否成立。如果一個事件雖然記載的很詳細,但是時間和年代對不上號,或者事情發生的過程在邏輯上講不通,則可信度也不高。

  • 4 # 律症佳人

    正規的史書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每個朝代都有史官,所謂的史官就像一個上市公司的品牌部門一樣,用最適合這個語言去描繪發生的大事!

    而要考究真假,必須看正史,也要看野史

    ,再透過一些邏輯推敲形成最佳答案!

    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它上面記載的東西的真實性都值得推敲。因為,第一,所有的正史都是後邊的朝代修的,為了迎合當時的統治者,它不可能吧前代的皇帝說的一個個都像堯舜禹湯似的,而且必要時還要醜化他們。對於自己朝代崛起時的一些醜行,要嗎美化一下,要嗎乾脆不說。第二,修史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前代的實錄,比如《明史》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明實錄》。但實錄也並非就一定就是真實的,因為,從唐太宗開始,皇帝可以看自己的起居注了,也不是所有的史官都不怕死的吧。第三,修史有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為尊者諱”,就是皇帝的一些醜行,你不能說,或者不能直接的說,比如《史記》中關於漢武帝的一些事,太史公也只是旁敲側擊,一筆帶過。

    總而言之,史書中的東西真真假假,有的東西或是遺漏掉了,或者是故意忽略掉的,也有的東西根本就是修史的時候自己杜撰。讀史書要細要精要廣,不只要看些正史,那些野史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建文帝的結果,《明史》上很肯定的告訴你他死了,結果現在越來越多的史學家認為他沒死。這也只不過是眾多歷史疑案中的一個,讀史的同時多看看古往今來的著作也是有益的補充。

  • 5 # 青山故壘

    沒有什麼辦法真正驗證史書的真假,畢竟是距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東西,那時也沒有類似現在影片類記錄下來,開個玩笑的話,除非穿越回去,否則誰也不知道那些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

    而我們能做的,僅僅是蒐集一點點證據,動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讓我們粗淺的回憶,一點點接近真實。

    如何接近真實呢?大概有三條,讓我一一為你計算。

    邏輯推理

    史書中的資料,有真有假,其中常常會用到的就是邏輯推理,換言說便是猜想。有很多的結論或現如今所學的歷史都是依靠邏輯推理獲取資訊的。

    比如在史料的選擇上,我們的專家們做了一遍又一遍的甄別,根據歷史上關於史書的記載,最終分別出正史或野史,如《竹書紀年》是魏國墓中的史書,沒有其他的歷史依據,因此這本書所說按理說是不一定正確的,需要人們的判斷。

    專家依靠人類邏輯學辨別史實的情況也十分常見,比如,孟姜女哭長城一事中,按照邏輯來講,僅僅是一種誇張的說法,不能按照史實來對待。

    邏輯推理是人們猜測的工具,也是人們根據史實判斷真實性的工具,它是抽象的“筆”,但十分重要。

    考古發現

    作為第一手史料,考古發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人們對待歷史,一直保持著客觀再客觀的嚴謹態度,而考古發現是客觀的代表,畢竟沒有什麼比實物證據更證據的了。

    通過歷史和化學的結合,我們可以準確判斷出物品的年代、屬性、鑄造方法,這就是現代科學歷史的優越性。比如,在測定元謀人、北京人等骸骨時,人們會用到碳十四測定法來測定骨骼的距今年代,透過邏輯推理的方法得出,在距離現在這麼多年的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出現在中國的這些角落,我們便加深了歷史的理解。

    透過考古發現,我們發現了甲骨文,從而證明了商朝的存在;發現了竹簡等古老物品,從而推斷出古人的文化生活;發現了二里頭遺址、仰韶文化遺址等,從而把中華文化的歷史再次前推,使其更加接近真實。

    字源、字義、訓詁學及其他學問

    如果你認為歷史學家們只掌握了一項歷史知識,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分析歷史的史實時,他們經常會用到其他的思想工具,比如字源、字義和訓詁學等。在分析一個事物的歷史時,很多時候都要不斷斟酌這個字是怎麼來的,有些事物在歲月的打磨中變成了其他的名稱,這些都需要我們去考慮。

    如泰山,有人將其與“太”山相對比,而古代時候“太”與“大”意思相似,從而證明出泰山最早在群山中的地位是十分高的。

    再比如說,一些地方在不同的朝代具有不同的名字,而其中的含義和原因也是我們需要依靠其他學術來解決的。

    我認為,這三點是接近歷史真實性最重要的工具,有了這些能力,我們才可以算得上是歷史真實接近者。

  • 6 # 寧靜致遠WQ

    如何驗證史書記載的真實性,目前主要是透過考古出土文物,以及利用現代科技透過計算推理等手段來佐正史書記載的真實性。比如《史記》記載武王伐紂出現了天再旦(天亮又暗下來再亮)現象,歲(木星)在當頭透過天文計算得出準確年限,得出武王伐紂為公元前1046年,把最早的確切記年由公元前841年共和元年,提到了前1046年,是個巨大的飛躍。另外出土的甲骨上記載的小乙,也驗證了司馬遷的記載商王傳承的真實性。所以早期歷史特別是商王盤庚之前的歷史,需要更多的實物來支撐。總之史書的記載是否真實,需要透過各種手段來驗證,不過現在看來司馬遷的《史記》可靠性還是很高的,至於司馬遷以後的史書記載,相對來說佐證起來就容易不少,這裡就不再探討了。

  • 7 # 鳥哥帶你看電影

    個人觀點有三:

    1單一史書的記載為片面,需要結合其方面史書一同佐證。相互對照,相互解釋,不乏有記錄缺失或者偏薄之處。

    2史書的真假考證不單單是考證其內容的合理性,在必要的時刻承載內容的材料也有研究之處,例如甲骨文的骨頭是幾千年前的,上面的內容自然可信度高。

    3認知即是真理,在沒有更充分的證據推翻現有的史書時,那麼他就是真。

  • 8 # 歷史之旅

    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它上面記載的東西的真實性都值得推敲。因為,第一,所有的正史都是後邊的朝代修的,為了迎合當時的統治者,它不可能吧前代的皇帝說的一個個都像堯舜禹湯似的,而且必要時還要醜化他們。對於自己朝代崛起時的一些醜行,要嗎美化一下,要嗎乾脆不說。第二,修史最重要的依據就是前代的實錄,比如《明史》最重要的參考依據就是《明實錄》。但實錄也並非就一定就是真實的,因為,從唐太宗開始,皇帝可以看自己的起居注了,也不是所有的史官都不怕死的吧。第三,修史有個重要的原則就是“為尊者諱”,就是皇帝的一些醜行,你不能說,或者不能直接的說,比如《史記》中關於漢武帝的一些事,太史公也只是旁敲側擊,一筆帶過。

    總而言之,史書中的東西真真假假,有的東西或是遺漏掉了,或者是故意忽略掉的,也有的東西根本就是修史的時候自己杜撰。讀史書要細要精要廣,不只要看些正史,那些野史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建文帝的結果,《明史》上很肯定的告訴你他死了,結果現在越來越多的史學家認為他沒死。這也只不過是眾多歷史疑案中的一個,讀史的同時多看看古往今來的著作也是有益的補充。

  • 9 # 鼠跡

    這個問題你就只能透過自己的多方面研究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史書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會有對某一方的傾向的。史書之中也非常有可能出現編造的情節。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讀史書,就是要抱著懷疑的態度去讀。

    有一個比較通用的答案,你可以去思考一下寫史書的人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如果實在是想不出來什麼理由,那麼這段歷史就可以看做是編的,比如:

    兩個人的悄悄話

    比如歷史書上說,兩個人在說悄悄話。那麼既然是悄悄話,那麼寫歷史的人是怎麼知道的?

    一個人在想什麼

    這個更離譜,寫史書的人是怎麼知道當時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那個人是怎麼想的?難不成有讀心術嗎?除非這本史書是作者自己給自己寫的自傳。

  • 10 # 葉不修呀

    第一,有句話說,”歷史是歷史學家的歷史“,也就是說,歷史當中,不可能不帶有書寫歷史的人的思想、觀念和感情,所以史書帶有一些偏見是很正常的。

    第二,司馬遷寫史記時,加入了很多人物的心理活動或者如你所說的機密對話。這主要是為了豐滿人物和故事,很多並非史實。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當事人在事後回憶,被周圍人記錄下來的。

    要判斷史實真假,不能盡信一家之言,還要有足夠的旁證。同一件事,除了本國官方記錄,可能還會有他國史官、地方官吏做的記錄,以及民間的記錄。各方對比參照,可以考證出比較可信的歷史事實。

    不過相對來說,還是正史更為可信,因為書寫正史的官吏,更接近權力中心,可能更瞭解事實。儲存正史資料的條件,也比民間更完備,在流傳過程中出現錯誤的可能性也更小。

    所以,除非有明顯的證據可以否定正史記錄,否則還是相信正史吧。

  • 11 # y葉知秋w

    如何考證史書真假

    西施的歷史考證

    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盡人皆知。但在歷史文獻中卻找不到蹤跡。專記越史的《國語·越語》、《越絕書》、《史記·越世家》以及《吳越春秋》、《史記·貨殖列傳》均不見范蠡與西施的戀愛關係。從史實考察,范蠡南陽五聖之一,故里在楚國三戶(今河南南陽淅川縣),西施家住越國諸暨苧蘿村,年輕時范蠡與西施都沒離開過家鄉,不可能有見面的機會,更不能成為情侶。范蠡入越後,身居高官,也不可能去諸暨去見浣沙女西施。勾踐為了腐化吳王夫差獻美女西施、鄭旦於吳,此時范蠡有見到西施的機會,但范蠡也不會從中插上一腳,去和西施談戀愛。

    關於是誰把西施獻給夫差的,史書記載不一。《越絕書》說是文種送去的,范蠡就成了局外人。《吳越春秋》說是范蠡送去的,在此國難當頭之際,范蠡只會敬佩西施為國獻身精神,哪裡還有心思去和西施談戀愛。但小說戲劇為什麼把范蠡與西施的關係,描繪的那樣情意綿綿,溫情脈脈,難捨難分,甚至還說范蠡離越後,攜帶西施遨遊四海。筆者認為這主要是文學家們對西施的同情,想給西施找一個理想的歸宿,而這個理想的歸宿,則非范蠡莫屬,但這隻能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

    據史書記載范蠡確實有一位夫人,生了三個男孩,但這位夫人絕不是西施,儘管我們在感情上希望她就是西施。基於同樣感情,希望戲劇中范蠡與西施的情侶關係,永遠演下去,小說中的范蠡與西施的愛情,永遠傳下去。

    臧勵龠樂的《中國人名大辭典》設有“西施”條目,說“越王勾踐敗於會稽,范蠡取西施獻於吳王夫差。吳亡,復歸范蠡,從遊五湖,或雲吳亡,沉西施於江,以報鴟夷,未知孰是。”這是根據傳說而採取存疑態度。其實由於史書沒有明確記載,西施的歸宿也只好千古存疑了。

  • 12 # 致遠寧靜之翼

    首先,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古代的封建制度就決定了史書記載的合理性!更何況在古代那種資訊流通全靠耳聽口傳的模式,史書的真假實在是見仁見智!當然,不是把所有的史書全部打翻,很多不影響時政的資訊還是比較可靠的,再有就是民間家書,野史,雜談等細而析之,相互佐證,這樣得到的資訊,可能比一些史書記載更具合理性,只是需要更加專業的知識來幫助我們!最後,若沒有挖根刨底的知識儲備,我們就姑妄聽之,姑妄信之,也無傷大雅 [呲牙]!

  • 13 # 奇奇怪怪志怪者也

    所有歷史記載都是由人寫的,都會有當時執政團體的傾向性,如果想了解事實真相,只能通過當時的社會環境和史料記載進行多方向邏輯推理,才有可能接近真相。千萬不要相信國產電視劇,因為,編劇和導演的智商沒有用在反映歷史真相上,而是用在如何能掙到錢。例如,抗日神劇和古裝超現代劇。

    一個歷史,往往會有多個人,多部書去書寫。要多看。

    對於歷史的解讀,也有多個不同的人。你要多聽。

    多聽多看,自己分析。

    當下歷史學家對於多部史書不同寫法,採用的真假判斷多是如下的方法:

    1、以正史為基礎進行分析。比如說,,我們現在對於歷史的解讀,往往以二十四史(或二十六史)為正本歷史。

    2、同樣的事件,不同的解讀的,儘量以最接近歷史真實時的記錄為準。比如說,《史記》上,有一些和《春秋》或《春秋三傳》不同的記錄的,往往以《春秋三傳》為真。

    3、相同的事件,不同的解讀的,把寫的非常傳奇的,或者帶有神話色彩的說法認定為假。比 如說,我們看《三國志》和《三國演義》,我們認為《三國志》是真的。

    4、考察故事的作者的其他作品,如果此作者一貫以真實嚴謹著稱,那麼,對於一件事件的真假,往往寫的比較客觀。如果作者愛胡編瞎寫,那麼他寫的事件,往往加入了非常多的個人想法。

  • 14 # Tony的讀書分享

    有一個基本的觀點我們要始終牢記——盡信書不如無書。書上的內容和觀點(就算是正史)也需要審慎的面對。以下是我的觀點:

    第一歷史,就是在歷史上真正發生的所有事情,絕大多數都永遠的無法得知真相了,尤其是隻有少數人甚至是一個人在場的時候。那麼,勢必就出現了第二歷史,就是被記載下來的歷史。任何事情在發生之後被別人記載下來都會多多少少有些偏差,有時候是記少了,有時候是寫多了,還有大部分情況是加入了記錄人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演繹了。

    就拿史書中的代表作《史記》來說,那不也是司馬遷用了多年時間去四處蒐集資料而寫成的麼?我們中學語文課本選入的《鴻門宴》的章節寫得是非常的精彩的,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當年各位歷史參與者們說的話一定和《史記》中寫的不一樣,那麼這算真實的歷史還是虛構的歷史呢?史書有了文學性,它的真實程度該如何看待呢?

    《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之後,官修史書成為制度,都是後面一個朝代編寫前面一個朝代的歷史。雖然時間上離得近,但是另一個問題也產生了,勝利者寫失敗者的歷史,這能客觀麼?恐怕也得畫一個問號。

    還有一部分史料(也得算史書)是所謂皇帝的實錄,就是皇帝每天干什麼了,身邊總是跟著史官給記下來。這還有一個問題,如果皇帝幹了好事兒,您給記下來沒問題,如果皇帝幹了壞事兒,您給記下來了,那不遺臭萬年了麼?這時候皇帝要是干預的話,實錄就也不是完全可信了。

    還有歷史上修書的那種大工程,比如《永樂大典》、《古今圖書整合》和《四庫全書》,當時的統治者很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修改了古代史書中原來記錄的內容(雖然可能原來記錄的內容也不一定就是百分百的真實),這麼一修改,那肯定真實性就又要大打折扣了。

    說了不可信的幾種推斷,也說幾點可信的歷史資訊來源。第一肯定是文物,死東西一般不會撒謊,您挖出來了一個戰國的鼎,它就是那個樣子,上面如果有銘文,那個資訊還是靠譜的,諸如此類。再有就是基層的文件,比如漢簡出土了很多,那上面都是當時的人為了工作和生活做的記錄,沒有必要為了忽悠千百年後的我們而寫加的資訊。所以,竹簡上的資訊也可信。還有詩文,詩文我們今天來看屬於文學,當時人就是用詩文來記錄生活的,比如《送孟浩然之廣陵》雖然是詩,但是這事兒肯定是真的發生過的。

    最後總結一下,讀書還是要讀,書中的真真假假要心中有個過濾,史書中包含的歷史發展的規律和人性的底色才是我們需要去重點關注的。

  • 15 # 愛歷史的小夥兒

    正史一般都是當朝給前朝編著的,這樣就會出現不真實性,儘管史官想客觀公平的寫下前朝的歷史,當朝的統治者也不會同意的,必然是對前朝的功績儘量往小了寫,而過錯添油加醋無限放大,來獲取天下百姓的民心和擁護。

    那麼如何考證史書的真假呢?我認為只有從古墓中出土的文物或者書籍去發現當朝所記錄的東西才能發現真實的歷史。

    舉個例子吧,1975年底在中國湖北省的雲夢縣發現和發掘,其中M11號墓主為秦代官吏"喜",墓葬中出土了1155枚秦代竹簡,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稱為"睡虎地秦墓竹簡"。

    這上面記載的其中一條法律是關於徭役的,大概就是因不可控因素導致不能按期到達並不是直接問斬,這就證明了以前我們所熟悉的陳勝吳廣起義的原因是錯誤的,因下雨延期到達是不會被砍頭的,只是陳勝吳廣起義的藉口罷了。

  • 16 # 文史童語

    考證史書真假,由於年代久遠,需要運用各種方法。

    被號稱“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序》是真跡,還是偽作,爭論至今猶存。

    但我對此,有三點認識:

    其一,1965年 ,郭沫若在《光明日報》發文,認為《蘭亭序》既非王羲之所作,也非王羲之所書,而是王羲之後人的偽作。而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高二適則寫出《〈蘭亭序〉真偽駁議》一文,對郭文指名道姓進行批評,但因郭身居高位,報紙未敢發表。而毛主席知悉後寫信指出“筆墨官司,有比無好”。且不說雙方對錯,單就毛主席不偏向與自已私誼交好的郭沫若這一點,領袖襟懷,令人欽服。

    其二,唐太宗對王羲之書法尤為推崇,並得到了真跡。且命人臨摹,常以摹本贈賞手下大臣。史傳《蘭亭序》真跡隨葬於太宗昭陵,但願唐末黃巢之盜與五代溫韜之盜未將其掠走,但願聖典有重見天日之時

    其三,序言的光芒太盛,其實蘭亭集所錄之詩也挺不錯,遙想永和九年三月,四十一位友人聚於會稽山陰蘭亭修稧,曲水流觴,飲酒作詩,文人武將,竟相唱和,的確令人神往。

    總之,史書真偽的考證,需要廣聽各家之言,廣集各種證據,進行科學鑑證。

  • 17 # 人天文化談

    對於這個問題,首先得看史書的來源,公開出版與非公開出版,一般而言,公開出版比非公開出版可信,具有更高的權威信。再看是何人寫作的,一般來說,政府編寫的比民間編寫的更具權威性,史學名家編寫的比一般人編寫的更具權威性,名家寫的比非名家的更具權威。三要看創作者所處時代和身份地位,一般來說,同時代人編寫的史書更具真實性,因為同在一個時代,更容易瞭解到歷史的真相,無論是人物,還是事件,資訊缺失較少,故而較接近真實,再一個,儘管編寫知名度沒有名家高,但是因為他的身份是待在歷史人物身邊的人或是參加過歷史事件的人,從而能獲得更為準確的材料,那麼這樣的作者撰寫的史書就值得高度重視,特別對待,權威價值亦特別高。四是多本史書相互映證,考察出版年限及撰寫人情況,正史野史結合,甚至可參考外國作者撰寫的見聞錄等,歷史總會留下痕跡,許多歷史在民間文化習俗及後人的考古發掘都能找出映證,這可以從一定角度糾正撰寫者因某些需要而產生的偏差,更何況有的歷史,當時沒有編撰,而到下一個朝代或者說是過了很多年後,在人云亦云的情況下編寫,缺乏足夠的考證,就難免有錯誤。總之,要映證一段史實的真偽,必須要看權威性,要多方映證,通常來說,孤證不立,若有其它材料加以佐證,那麼也就具有一定的價值了。史人是後人撰寫的,處於不同的角度,也會產生同一事件而出現不同觀點,那麼,不去管那些觀點,只要抓住事件的真實性就行了。考證史書採取謹慎的態度,多方映證,自然就能去偽存真。

  • 18 # 叮噹貓dx

    都說歷史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誰寫歷史多多少少都要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因為立場不同視角不同,同樣的事件也會有不同的說法和解讀。

    史書裡面官方修的史書也有修當朝的歷史和前朝的歷史,自然而然的要貶低前朝,這樣當朝才有合法性不是嗎?

    還有許多被稱之為野史的很多私人編制的,可能不受官方的限制,但也更容易被自己的觀點所侷限。

    不管什麼樣的史書,都要看是誰寫的,寫的什麼事,有沒有邏輯性,與其他歷史事件是否有關聯性,有沒有旁證可以證實真偽。基本上多個可信的渠道得到的歷史所述一致,基本上是可信的。

    辨別真假歷史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沒有一定的史學功底,即使是很淺顯的錯誤你也看不出來,就像中小學生看他們的歷史課本能看出什麼真假來呢?不同時代的版本都不一樣,除了一些明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大多數都是可以隨時間變化的。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看得多了也基本上知道水平如何了,至於說真偽,那是史學專家的工作,對於普通人來說真的很重要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你關係最好的朋友和別人吵架了,但是對方有道理,你會不會幫助你的朋友和對方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