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陶式防務評論
-
2 # 薩沙
一套配備12枚導彈的紅箭73系統,價值15萬美元。
這樣算一算,當然比普通炮彈貴一些z
其一是這種導彈的數量很大。
紅箭73導彈,是中國在1972年從北韓搞來的AT3蘇制反坦克導彈。
這種當時已經過時的導彈,我們直到1979年才仿造成功。
紅箭73是第一代導彈,技術在今天看來非常落後。
紅箭73也完全不算遙控,採用了線導,導彈尾部拖著一條長長的線纜,利用遙控手柄進行操縱。
紅箭73有很多問題,最大問題是命中率低。
因為這種特殊的操縱方式,即便是最訓練有素的操作員,靶場命中率最多百分之六十。
導彈飛行速度非常慢,操作人員還必須保持操作,危險性很大。
在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坦克一旦發現有AT3導彈飛來,立即使用坦克所有的機槍對準那個方向掃射。
這種時候,很少有操作員會繼續工作,多會自行逃走。導彈也就飛的無影無蹤了。
早在80年代,中國向某中東大國推銷紅箭73。對付在靶子附近升了2堆,火紅箭73就脫靶不知道飛到哪裡去了。
就算沒有火堆,紅箭73也很容易受到沙漠的影響。
敘利亞人認為,實戰中發射100發AT3,最終只有幾發擊中目標。
另外,紅箭73的破甲能力太差,動破甲威力150毫米/65度。
為什麼中國的現役步兵團和步兵戰車上還保留有大量的紅箭73導彈呢?
原因也不復雜。
二是紅箭73經過了一些改進,技術上接近第二代反坦克導彈的水平。
另外,還有使用串聯部,增加抗干擾能力等等。
所以,紅箭73還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打坦克則不行。
即便如此,打打裝甲車、步兵戰車、敵人工事,還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
3 # 聯合防務
其實,現在裝備使用的紅箭73D已經不是最初的紅箭了,現在服役的都是最新型號。
瞧瞧,紅箭-73家族哥兒幾個長相都區別不小了,最初的紅箭-73A顯然已經不適合現代戰爭需要了,無論是破甲能力還是命中精度,這種射手手控線導導彈都力不從心,但其改進型紅箭-73B能力得到非常大的提升,制導方式改進為紅外半主動跟蹤制導,制導系統中也增加了紅外測角儀,破甲威力從500mm提高到850mm,命中率從70%提高到90%以上。
而最新的紅箭-73D採用帶前錐體的串聯戰鬥部,可有效對付敵坦克的反應裝甲,改為電視制導,抗干擾能力強,即使敵方坦克配備紅外干擾儀,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紅箭-73D除了名字古老,本身已經是一型比較先進的反坦克導彈了。
有人說我軍現在也就是用紅箭-73打打敵火力點,這實在是太小瞧它了,有帶反應裝甲的火力點嗎?
當然,題目中說,比普通炮彈還便宜,這多少有些誇張,要看跟啥炮彈比了,但便宜也確實是紅箭-73的一大優點,據悉,一枚紅箭73D不到1萬美元,而對岸購買的美國“標槍”反坦克導彈單價是27萬美元。無人機直升機用的“地獄火”也要12萬美元左右,跟這些敗家玩意兒比,紅箭-73可不是白菜價嘛。N
-
4 # 老葉說事撒
紅箭73反坦克導彈的原型是蘇聯貨 認真的說,在50、60年代,中國很多武器裝備都是在蘇聯武器的基礎上起步的。例如59式坦克、56式衝鋒槍、殲6戰機等等,這些武器在蘇聯均有原型。不過在反坦克導彈方面,中國並不是從蘇聯直接得到的技術。反坦克導彈起步比較晚,在60年代,美蘇等國的反坦克導彈才基本成熟。蘇聯最拿手的是AT3型反坦克導彈,這種導彈可以打穿當時T55坦克的正面裝甲。中國也希望得到這種導彈,但是中國當時無法直接從蘇聯獲得導彈。1972年,中國從羅馬尼亞獲得了AT3導彈的技術。羅馬尼亞是蘇聯的盟友,因此蘇聯將這種導彈援助給了羅馬尼亞。1973年,中國開始仿製AT3導彈,由於在1973年開始研發,所以這種導彈被命名為紅箭73導彈。 經過5年多的研究,到了1978年,紅箭73導彈已經完全定型,並隨後裝備陸軍部隊。當時紅箭73導彈主要裝備於86式步兵戰車,以及專門的反坦克步兵班。紅箭73的穿甲能力超過400毫米,這樣的威力足夠對付戰後的一代坦克、二代坦克的初級型號。可是紅箭73出現於80年代,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型坦克不斷出現。蘇聯推出了T72和T80坦克,德國推出了豹2坦克的初期型號。美國雖然沒有推出新貨,但一直在對M60坦克進行改進。對付這些坦克,紅箭73導彈明顯無法擊穿坦克的主裝甲。而且紅箭73導彈的射程只有3000米,這個距離甚至已經進入了坦克主炮的打擊範圍。連自己的安全都很難保證,自然無法有效打擊對方裝甲目標。 二、現在的紅箭73已經大幅度改進 進入90年代之後,各國三代坦克都已經逐步成熟。到了這個時候,紅箭73已經喪失了所有的技術優勢。當時中國正在研發紅箭8導彈,而且已經取得了很多技術經驗。因此在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利用紅箭8導彈的成熟技術,對紅箭73導彈進行大幅度改進。經過一系列的改進,紅箭73的名字雖然無法改變,但威力已經成倍提高。目前,紅箭73已經可以擊穿二代坦克、三代坦克初期型號的裝甲。對紅箭73的改進工作一直在進行中,據說,目前,紅箭73導彈的效能已經與紅箭8不相上下。紅箭8的優勢在於射程,紅箭8的射程明顯高於紅箭73。也許有人會問,對付三代坦克和它們的改進型應該怎麼辦,紅箭73明顯力不從心。不要擔心,紅箭10導彈專門對付這樣的坦克。 2013年,中國向南蘇丹出口了100套紅箭73反坦克導彈。一枚紅箭73導彈的售價才8000美元,我們自己使用的價格肯定更加便宜。目前,99式坦克和96式坦克使用的125毫米穿甲炮彈的價格也很高。紅箭73導彈的採購價格甚至比125毫米穿甲彈的價格還低,導彈比炮彈還便宜,這在全世界也只有中國能夠做到。那種三代主戰坦克自然不需要裝備紅箭73導彈,但是那些步兵戰車、兩棲登陸車、傘兵戰車等等,這些戰車一般都僅僅裝備了機關炮而已。這樣的火力根本無法對抗主戰坦克,此時使用紅箭73導彈便是很好的辦法。所以,目前03式傘兵戰車、04式步兵戰車、05式兩棲突擊車等戰車,都裝備了紅箭73導彈。預計這種導彈還會使用一段時間,直到新式中型反坦克導彈出現。
-
5 # 科羅廖夫
中國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的確比較便宜,有資料顯示一枚紅箭-73導彈的出口價格約為8000美元,自用型的價格還會低上不少。
紅箭-73屬於中國第一代反坦克導彈,最早於1979年開始裝備部隊,是中國反坦克導彈事業的開山鼻祖。儘管後來中國相繼研發出紅箭-8、紅箭-9、紅箭-10、紅箭-11、紅箭-12等一系列反坦克導彈,但是已經出現40多年的紅箭-73仍然有很龐大的裝備數量。
目前紅箭-73導彈仍然牢牢佔據著中國步兵戰車車載反坦克導彈的這個位置不放,經常能夠看到它顯眼的搭載在各類步兵戰車炮塔之外。只有04/04A型履帶式步兵戰車比較例外,它通過裝備一門100毫米線膛炮發射反坦克制導炮彈來滿足反坦克作戰的需求。
按道理來說,中國現在的先進反坦克導彈不在少數,例如中國擁有最大射程達10公里,採用光纖制導+攻頂模式的紅箭-10;有采用紅外成像制導,可以發射後不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紅箭-12,還有各有特點的紅箭-9、紅箭-11等導彈,為何中國遲遲不將老舊的紅箭-73全部退役呢?
答案其實並不複雜,目前中國軍隊裝備的這些紅箭-73導彈雖然仍然叫著40多年前起的名字,但是效能早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紅箭-73導彈擁有很多改進型號,反坦克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例如最新改進的紅箭-73E的破甲能力並不比紅箭-8、紅箭-9系列差多少。
其次,雖然和更先進的紅箭-10、紅箭-12等導彈比起來,紅箭-73導彈的反坦克能力完全處於下風,但是紅箭-73仍然擁有一些令軍隊愛不釋手的特點,例如它體積小、重量輕,比紅箭-10、紅箭-12更適合掛在現有步戰車的炮塔上。而且紅箭-73無論是在使用步驟,還是在制導方式等方面上都非常簡單,比起紅箭-10的電視指令制導、紅箭-12的主動制導等方式更加簡單粗暴。
考慮到紅箭-73導彈只是裝備在老舊步戰車上的一種應急反坦克武器,在特殊情況下才用來反坦克作戰或者打擊掩體,所以並不需要它擁有特別優秀的反坦克能力。加上紅箭-73擁有價格低等特點,這些特點、優點使得紅箭-73系列導彈能夠長期在中國軍隊裝備序列中擁有一席之地。鑑於中國軍隊擁有勤儉節約等優點,紅箭-73系列導彈未來仍將擁有不短的軍旅生涯。
-
6 # 皇家橡樹1972
中國對AT–3導彈的研究始於1973年,所以型號名稱為“紅箭–73”,經過:摸索、技術消化和改進後於1978年全面仿製成功,當時為了防範敵大規模機械化部隊有可能的進攻,中國也開始大規模製造“紅箭–73”導彈,估計產量也超過了10000枚,“紅箭–73”屬於小型反坦克導彈,重量不超過12公斤、最大有效射程3000米,使用空心破甲戰鬥部,制導方式為“手動線導”,就是導彈發射陣地預設完畢後,射手使用瞄準器發現敵坦克,將瞄準器的“十字線”對準坦克→導彈發射後射手使用操縱桿
回覆列表
鄙人陶慕劍,要潑個冷水,其實紅箭73並沒有長處,唯一優點就是便宜。
由於便宜,所以裝備數量多。實際上大多數紅箭73是1990年以後才生產的,而不是1980年以前的老產品,完全是為了填補部隊的反坦克裝備空缺。
有人說,紅箭73的落後主要是制導體制過時,經過改進後就可以匹敵二代甚至三代導彈了。但這種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
紅箭73無論怎麼改,就算改成鐳射駕束或者熱成像制導,或者破甲超過1000毫米,也一樣落後於時代。關鍵之處不在於制導方式,也不是破甲能力,而是飛行速度太慢了!
紅箭73飛行速度僅為120米/秒,而紅箭8則是200米/秒,美國陶-2導彈更是超過300米/秒!這些都是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
反坦克導彈速度太慢,就會大大提高被發現的機率,不僅容易被坦克規避,甚至會引來敵方對發射點的火力壓制。在1973年的贖罪日戰爭中,以色列坦克在遭到“薩格”導彈大量殺傷後,很快就發現了導彈速度慢這個弱點。
以軍坦克手一旦發現埃及、敘利亞反坦克導彈升空,就迅速用機槍火炮對可疑發射點進行火力覆蓋。即使不能消滅發射點,也會迫使導彈操作手躲避炮火,從而放棄制導控制,讓導彈失控。
對付“薩格”導彈的這一招非常有效,而且總結出這個方法,不過是這款導彈投入實戰的短短几天后。要知道,紅箭73就是“薩格”的仿製品,破解招數在1973年就找到了,然而中國卻在此後才開始仿製裝備,而且又用了40年!
紅箭73速度慢的弱點,是無法從根本上克服的。無論是改進制導方式,還是增加破甲能力,都不能改變早該被淘汰的事實。現在部隊還裝備紅箭73,是非常錯誤的選擇,應該儘快換一款速度超過300米/秒的單兵反坦克導彈,即使制導方式和破甲能力差一點都不怕。(陶慕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