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專注科普的寶萊屋LAB
-
2 # 七零葵
礦物能源必然會消耗殆盡
我們所指的礦物能源是以煤炭、石油為主的埋藏於地下的資源。
這些是地球集讚了幾十億年的物質,按照人類目前消耗能源的速度,我們一年使用量大約是地球十萬年以上的累積,所以必然會將其用光。
雖然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能夠探明和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還在不斷新增,但是,從總量上來說,不足以抵消新增的需求。
內儲能源不適合過度開發除了煤炭、石油以外,目前被報以希望的當然是核資源。
目前廣泛利用的是採用具有裂變屬性的核原料,將其裂變過程中釋放出來的能量轉化、儲存,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動力。
但是,核原料也存在儲量有限的問題。即便新的科技也許會使得常溫核聚變成為可能,適合作為核燃料的物質始終是有限的。
而且,核燃燒方式帶來的廢棄物處理始終是繞不開的麻煩。目前所用的各種填滿方式只不過是把麻煩後移給未來更有智慧的人類。
從本質上來說,消耗地球的這種內儲能源不是長久之計,所以不適合過度開發,只能是新能源技術成熟之前的過渡。
適時能源始終利用效率低下我們能夠收集到的能源還包括風能、地面太陽能、潮汐能、地熱能等等。可以把這些統稱為適時產生的能源,利用技術將其收集起來供我們使用。
這一類能源從根本上存在動態變化大、單位產出低等屬性,並不會因為科技的進步而改變其本質屬性的可能。
所以,這一類能源只能作為補充,不可能寄予厚望,成為主流。
母星能源是源泉始終不能忘記,我們的母星——太陽才是地球生命得以延續的源泉。不論是煤炭、石油、核燃料、風能、海洋能、太陽能都直接或間接來自太陽。
所以,要解決能源問題,人類最終還得向母星求助。我們的科學和科技前進的方向必然也必須是更直接地利用太陽的能量。
注意,這種利用不是指地面的太陽能電池。
I型的文明使用在它的故鄉行星所有可用的資源
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恆星所有的能源III型的文明利用它的星系的所有能源且不說這種分級有多大程度確切描述了宇宙文明的生態現實,卻也前瞻性地指明瞭我們人類開發能源的方向。
直接使用太陽能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能源利用將不再是瓶頸居於這樣的思考,在成功地直接利用上太陽能之後,能源問題不再是制約地球文明向前的主要瓶頸了。
在這裡需要澄清的概念是:這時候的太陽能利用不是指地面的太陽能,甚至不是指地球近太空,而是遠離地球的太陽能。
也就是,我們不能截獲任何原本就射向地球的太陽能,雖然這一部分也很巨大,很有誘惑力。
要知道,太陽能以球狀方式向外輻射能量,地球接收到的只是億萬分之一。可供我們採掘的空間可以說是無垠的,這才是人類應該奮鬥的方向,而不是用武器去面向自己的同胞,搶劫那些可憐巴巴的石油。
人類需要更深邃的思考能源問題不再是文明發展的瓶頸,是否意味著人類可以就此高枕無憂了呢?
顯然不是!
我們也曾經為糧食問題擔憂,進而爆發戰爭,屠殺同類。至少,現今的糧食問題不再是文明前進的主要瓶頸了。所以,能源問題成為即將過去的瓶頸,也是不可阻擋的趨勢。
然而,人類一定會面臨新的挑戰。
所以,在思考能源枯竭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的同時,也想一想,能源不是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走向何方呢?
無論如何,思考未來是每一個人的使命!
-
3 # 強朋友
有些礦物可迴圈使用,如金屬。有些礦物不可再生但已有替代的了,如石油。已經有人用玉米可製造成替代石油的生物能源。關鍵是煤是冶煉的燃料,看看將來沒有可能製造出代替煤作鍊冶煉的燃料作用的產品。人的創造力是無窮的,將來會有可能。
-
4 # 老憤青還年輕
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如果礦物能源用盡,新能源又不能完全替代,在這種情況下,人類社會一定會內鬥不止爭奪有限的能源,結果就是人口大量減少,對能源的需求下降,直到達到某種平衡,最悲觀的結果就是人類文明消失
-
5 # 孵化器plus
地球上的能源分為兩類,一種是可以在短期內不會枯竭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風能等),另一類是不可再生的礦物質石化資源等(如石油,天然氣,煤等)。從目前全球已探知的儲量來看,結合人類每天大量的消耗,專家估計可以維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幾百年)。這個時間看似很長,不過也就幾個世紀而已。可以想像,如果到時候石油資源枯竭,很多工業將會停擺。不過人類目前已經意識到了未來的能源危機,正在大力嘗試藉助可再生的能源為我們服務!比如,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利用太陽能供熱,利用水利、風能、潮汐能發電等。在動力系統供能方面,人類已經開始慢慢拜託對石化資源的依賴。如核能驅動航母,電解水產氫用作能源供應,人類也正在研究如何實現可控核聚變,利用可再生生物質資源人工合成甲烷等。這些都是人類在尋求不可再生石化資源替代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努力,而且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相信隨著人類的努力,不久的將來,人類不需要太擔心能源危機的到來!
-
6 # 啤酒哥資料show
未來地球的礦物能源用完,人類只有兩個出路:
1、尋找礦物的替代品
2、外星球開採
一、尋找礦物代替品
礦物能源用完的情況,可以透過利用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潮汐能等,甚至透過科技,透過物理化學方法,可控核聚變 、核裂變等相關核能。
二、外星球開採
本星球用完了,那就去其他地方開採,這是正常的思路。但是要解決運輸成本的問題。
-
7 # 科學探索007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能源,如果礦物能源用完了,人類就會迎來巨大的危機。要擺脫這種危機,我們就需要去尋找新的能源。 這些能源可以是太陽能,風能或者是核能。而人婁真正想要擺脫能源的限制,必須要走進太空。宇宙的能源是無窮無盡的,只要人姜能夠開採太空資源,人類將不會再為能源發愁。
-
8 # plumdoc
礦物中的資源本質上不會被消滅,而會逐漸轉移到產品進而到廢物中,從廢物中回收資源,目前經濟上不可行,主要是因為礦物中的含量較高,相對單純,而廢物中的資源含量相對較低,雜質更多,也就是富礦和貧礦的差別。隨著天然礦物的減少和技術的進步,從廢物中回收資源將逐漸成為趨勢,這也是城市礦山的概念。天然能源來自太陽、地熱和核能,從太陽50億年的壽命看,能源不會枯竭,目前光熱、光伏的能源效率也在逐步提升,這也是研究的熱點,此外太陽能—生物質能—熱與電,也是目前進行能量回收和迴圈的主要方式。
-
9 # 科學盲者
首先,這個問題確實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生活中處處都在用著開發的能源,吃穿住行等等都需要用到礦物能源,天然氣,石油,煤炭都屬於礦物能源,我們生活中如果缺少了這些那麼將會極大影響我們的生活。
而且這些能源都是有限的資源,在未來的某一天肯定會被利用完,我們人類對於這些能源的依賴程度也是非常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現在我們國家也在強調節能減排。
在上個世紀70年代後,受到世界石油危機的影響,一些西歐國家和日本的經濟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他們也開始探索新的能源,比如說核能,於是很多的核電站被建立了起來,這也是一種警示。我們也能從中得出經驗來,不能過分依賴化石礦物能源,必須在能源開發上找出新的方向,綠色可持續能源被提了出來。
所以,如果未來礦物能源都被用完了,那麼人類可能會面臨兩種情況。
1、人類的技術還沒有快速發展,還沒有找到更合適的能源用來代替,人類生活出行都將受到影響,工業化文明也會倒退甚至消失,可能會回到原始生活中去,甚至引起災難,毀滅在自己手上。
2、人類在技術探索的過程中已經找到了更清潔可再生的能源,或者移民到其它能源豐富的星球上去,創造了更為高階的文明社會。
所以,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國際的普遍認可,可能現在還沒有那麼緊迫,但是真正到了那一天在來解決這個問題,可能就晚了。
-
10 # 吾思吾想吾創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礦物能源只是一種能源形式,未來人類可以從外星球獲取資源,也可以發展其他的能源形式,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類或許可以道過非常簡單的方式獲取能源。
-
11 # 地理簡話
能源耗盡,感覺是個偽命題
人類太高估自己了,覺得自己對地球是個威脅
人類又太低估自己了,對科技能力缺乏想像空間
礦物能源快枯竭了!
這是我們小時候教科書看到過無數次的“狼來了”的故事
石油將在XX年內耗盡……耗盡了嗎?沒有
羅馬俱樂部的精英們危言聳聽了
1.人類勘探開發水平的提高,將不斷地帶來新的礦物能源“增量”;
所以,不必杞人憂天了
地球存在多久了,人類才多久……
回覆列表
人類如果不想回到原始社會,只能在礦物能源即將用完之前,
一、將新能源用到極致,完全取代礦物能源。
二、生產廉價礦物能源的替代品,比如化學合成新能源,或用生物能源生產礦物能源(如沼氣不就是甲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