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風解語

    既然探春是遠嫁,那麼這個地方必然不近,古代的交通也不便利,而且出行也沒有那麼方便。

    而且探春的遠嫁可能真是千里迢迢,她是作為“和親”去的,就像歷史上的王昭君,文成公主這些和親的公主,史料上沒有任何記錄,他們是回過家的。

    而賈元春不同,她是作為皇妃省親,而且路途並不遙遠。不遙遠的路途,省親都是一件麻煩事情,更何況探春是遠嫁了。

    遠嫁回來,路途遙遙,本身就是一件繁瑣的事情,所以探春也不可能時時回來,一次省親,可能在路上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更加的多,綜合這些因數,探春回來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再加上探春在別國的待遇,在別國的狀態,書中沒有交代,她到底受寵不受寵,書中也沒有交代。

    自古伴君如伴虎,探春也許自己還活得如履薄冰,怎麼有多餘的精力去關心賈府的事情。再加上,她只是作為一個交換的物品去換取兩國的安寧,她的任務主要是平息兩國矛盾。

    有些事情探春也左右不了,她只能順應命運強加給她的東西。在封建社會,和親的女子並沒有想象的快樂與自由。

    王昭君遠嫁之後,在丈夫死掉後,再嫁給丈夫的兄弟,文成公主在遠嫁後,雖然看起來與松贊干布無比幸福,那也是在大唐國力強勁的情況下,可是即使是這樣,她也要忍受遠嫁之苦,在無盡的黑暗裡獨自垂淚。探春的判詞中有這樣一個畫面: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畫上寫了四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賈家敗落後,對探春的影響並不大,她是以南安王妃義女的身份出嫁的,與賈家再無關係,所以賈家的敗落繁榮,對她並沒有影響。

    封建社會的女性,無論是遠嫁的大家閨秀,還是近嫁的小家碧玉,都是把命運與婚姻牢牢的捆綁在了一起。

  • 2 # 小青峰曰史

    肯定不能回家啊!這要是回家了,那這是成何體統?探春最後的結果還算是比較好的!

    一方面,女子出嫁之後本來就不能輕易回孃家,何況是顯貴之家,你看看元妃入宮後晉升了,回一次家多麻煩,花多少銀子,這涉及到貴族的顏面排場問題。

    古代貴族女子常回孃家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個是孃家比夫家顯貴得多,新娘子不需要顧忌夫家的感受,一個是在夫家受了很大委屈。

    另外一方面,不方便回家。從探春的判詞中其實就已經透露出了這個事實,‘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江邊望就說明了探春所嫁之地遠離京城,要坐船才能到達。而探春的詞曲也可以看出,探春遠嫁的地方非常遠,足有三千里甚至還要更遠的地方。

    總之,探春不能回家一是因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觀念,二是因為探春實在是不方便回家。

    探春的結局:

    用現代的觀點來看,探春的婚姻是相當不錯的,國家級別的婚禮,跨國婚姻,金錢和地位都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貴族中的貴族,接近於皇室——現代人的心中,皇室根本就是傳說。

    探春的結局其實早在她放風箏的時候,就已經初顯端倪了。探春的鳳凰風箏,和天空中飄來的另外一隻鳳凰風箏,再加上一個喜字風箏,最後纏繞在一起飛向了天空。

    總結:

    作為一個特別機靈的姑娘,探春去和親總之要比在賈府好,也比隨便嫁個朝中的官員更好,所以總之探春的結局還是挺好的。

  • 3 # 福小貓

    探春判詞: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四句詩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從判詞中可以看出,探春遠嫁的地方是與賈府隔海相望的。猜測探春遠嫁之處的人很多,地點涉及海南、琉球、日本、北韓。無論哪裡,距離賈府都是路途相當之遙遠。古代交通不便,交通工具的速度都極低,幾百公里的路都要走上月餘,來回一次談何容易。

    《紅樓夢》六十三回中,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探春抽的是杏花 瑤池仙品 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這裡暗示著探春遠嫁和親,成為某個小國的王妃。既是王妃,必然受到習俗禮教的制約。她的姐姐元春,出宮一次已經如此不易,嫁入皇宮多年才能回家探親一次。更別提探春了,還要涉及到國與國之間繁瑣的禮儀及手續,幾乎是沒有回家的可能。

    《紅樓夢》中的《分骨肉》一曲是這樣寫的: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從這裡可以看出,探春和家人今後相見的可能性極小。遠嫁異國他鄉,要在自己一無所知之地立足,不是個容易的事情。是否能夠得到丈夫的喜愛,說話有沒有分量,都是不可預知之事。要知道,那個時候,一夫多妻還是風靡於各國的風俗習慣。一個外來的女子想要在一大堆女人中能夠競爭到脫穎而出,實在是個很難的事情。

    即使在異國他鄉生活的不如意,做為和親的女子來說,也沒有了退路了。只能硬著頭皮在那個地方生活下去,這麼說來,探春後來的生活如履薄冰。

    探春是做為南安王妃的義女出嫁的,而且是維繫兩個體系平衡的一個小小的棋子,賈府沒落後,探春不至於被遷怒。但是如果兩個國家之間發生爭端,探春很可能就會被祭旗。她的命運,無法操縱在自己手中,也是很可悲了。

  • 4 # 潤楊閬苑

    《紅樓夢》裡,探春的結局是遠嫁。一番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散。

    按照前八十回的暗示,探春遠嫁成為王妃。可是通行本探春嫁到邊疆。

    賈府沒落後探春的結局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分析。

    如果探春成為島國王妃,那麼賈府是興旺發達,還是沒落,都和探春沒關係。

    有分析認為,南安郡王戰敗身亡,南安太妃認探春為義女,把探春送給島國國王,祈求和平。探春和王昭君一樣成為和親工具。

    探春遠嫁島國,那麼她就是以公主或者郡主的身份出嫁。她就不再是賈府的女兒,而是皇家的女兒。所以賈府是好,是壞,是興還是衰,對於探春來說都沒有任何關係。島國國王關注的不是小小的賈府,而是探春背後的國家。如果國家強大,探春有祖國做靠山,日子會好過許多。

    可是探春是作為戰敗國求和的工具,被送給島國國王的。探春沒有靠山,她的一切都靠自己去打拼。

    賈母為什麼不讓迎春和惜春去見南安太妃?就是怕南安太妃選中她們倆。迎春和惜春沒有探春勇敢,有男兒氣度。如果去和親,只有死路一條。如果是探春,她有可能闖出自己的一番事業。

    探春自己和趙姨娘說如果自己是男孩,就走出去立一番事業。如今探春來到國外,正好可以開創一番事業。

    探春應該成功了,她透過自己的努力,和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遠見卓識,獲得了國王的寵愛和信任。探春應該像大觀園改革一樣,對島國也進行了改革,整頓吏治,割除弊端。探春應該真的立一番事業。

    探春“生於末世運偏消”,家、國都處於末世。

    探春生於賈府的末世。

    賈府已歷百年,無論是人才、還是金錢都消耗殆盡。探春看得清清楚楚,可是她無能為力。抄檢大觀園令探春對賈府的前途充滿擔憂,她憤怒地叱責當權者的自殺自滅行為。

    國家戰鬥力弱,慘敗島國。

    探春為了拯救國家和賈府,毅然踏上和親之路。

    島國的強大不過是一時,愚昧、落後的思想,註定島國的失敗。古代的女人,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如果島國失敗,探春也不會有好結局。

    探春的結局是悲劇。

    關於探春的結局,書裡沒有寫。

    探春也許像藍琪兒一樣,丈夫被母國殺死,自己無國無家,孤獨而死。探春的國王丈夫死了,國王的兒子繼承王位。探春被繼子迫害而死如果探春嫁到海疆,那麼她會被賈府牽連。

    後四十回,探春被賈政許配給鎮海總制的兒子。結婚之初,婆家對探春應該不差。

    後來,賈家被抄家,婆家自然不受用,雖然不至於抄家,但是公公自然會被牽連一些。至少不會被重用。因為探春連累公公,婆婆自然會拿探春出氣。如果再有妯娌在旁邊說三道四,探春的日子一定不好過。

    “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這句話,說明探春的日子過得艱難。如果探春過得好,怎麼會“恐哭損殘年”?探春是一個心氣氣高的女孩子,她不會讓父母替自己擔心,所以告訴爹孃,不要惦記她。

    春天易逝,探春的生命也不會長。探春在江邊,遙望家鄉,不斷哭泣。探春也應該英年早逝。

  • 5 # 夢姿書齋

    文|夢姿筆談

    賈探春雖然只是庶出的小姐,但她有遠見、有抱負,敢作敢為處事幹練。就連鳳姐王夫人都對她高看一眼。

    探春的出眾之處

    探春也是三個姐妹中最出彩的那一個,黛玉進賈府時,三個姐妹也正式出場了。

    我們先來看看賈迎春:

    “身材閤中,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乍看之下,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身材和中長的比較豐滿,很溫柔,給人比較親切的感覺。

    而探春就對他有了很多筆墨上的描寫: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兒,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而惜春: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她年紀尚小,只是一個幼氣未脫的小孩子而已。

    可以說探春的長相出眾,削肩細腰身材高挑,鴨蛋兩人標準的美女,那眉毛那眼神一看就是才華出眾的女子,令人見之忘俗。

    探春與眾不同,她的結局在三姐妹中也算是最好的。賈探春遠嫁他鄉後。,骨肉分離,飽受思鄉、思家、思父母姊妹親人的痛苦。

    探春遠嫁為什麼不能回家?這個問題值得深思。

    在我們現代社會,交通已經很發達了。對於遠嫁的女性而言,想回家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是在古代就不一樣了。

    在古代交通沒有那麼發達,所以說探春遠嫁就是:“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只能告別爹孃,不要牽掛孩兒。自此分隔兩地,各自保平安。

    賈府沒落後探春的結局

    賈探春的花名籤

    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有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

    探春必得貴婿,說明她嫁的還是比較好的。以她的聰明才智。想必在遠方。也能施展其才華和抱負。這是比較好的結局了,也希望探春。的結局與我們所想的那樣,有一個美滿的結果。

    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況且探春還是遠嫁和親的,賈府的沒落與否影響不到她。

  • 6 # 轉蓬飄飄

    按照曹雪芹《紅樓夢》前80回設下的伏筆,探春遠嫁,賈府被抄家,探春想回都回不去了,孃家倒了,她在夫家日子不會好過。總之探春是“太虛幻境”中“薄命司”的人,曹雪芹給她的結局就不是好結局。

    按照目前通行的120回本《紅樓夢》,也就是高鶚續寫的結局來看,探春嫁給了鎮海統制周瓊之子,跟著去了海疆,在118回中,探春跟著夫家回京,回了一次孃家,這時候賈母已經去世,寶玉、賈蘭準備去考科舉,探春過得很不錯。高鶚給了探春一個好結局。

    高鶚續寫的探春結局當然是違背曹雪芹原意的。按照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的設定,探春遠嫁了,當然是很難再回賈家了。而賈家也被抄了家,沒落了。

    探春是“金陵十二釵”之一,“金陵十二釵”的命運都在《紅樓夢》第五回埋下伏筆,十二釵都是“薄命司”的,沒有一個有好結局。

    第五回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看到了“薄命司”中好多人的判詞,其中探春的是:

    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後來警幻仙姑請寶玉喝酒,酒名叫“萬豔同杯”。喝酒的時候,警幻仙姑安排歌舞,是《紅樓夢》仙曲十二支——這也是一開始警幻仙姑拉寶玉進太虛幻境時的說辭:“此離吾境不遠,別無他物,僅有自採仙茗一盞,親釀美酒一甕,素練魔舞歌姬數人,新填《紅樓夢》仙曲十二支,試隨吾一遊否?”

    十二支曲對應十二釵,其中探春的曲詞是: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從判詞和曲詞來看,探春的主要悲劇在於遠嫁,而探春這一遠嫁,應該是再回不了賈府了;她這一遠嫁,跟賈府所有親人再也見不著面了;她這一遠嫁,在夫家如果有什麼委屈,她也無法像迎春一樣跟孃家訴苦,她是一個很要強的人,就算真受了委屈,也很難說出來,這樣就更苦了。《分骨肉》曲詞裡說“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探春是一個貼心的姑娘,她遠嫁,自己當然會很傷心,但是還要安慰父母。而且,曹雪芹寫《紅樓夢》就沒給哪個女孩好結局,除了開頭的甄家丫鬟嬌杏,《紅樓夢》中姑娘們的結局一個比一個慘,元春進宮,迎春被“中山狼”虐待,惜春出家,探春婚後的生活能好得了嗎?

    探春遠嫁,再回不了賈府,一是因為路途遠,《分骨肉》曲詞說的是“一帆風雨路三千”,當然這個“三千”應該不會是實指,探春嫁的地方,離賈家有可能超過三千里,也有可能少於三千里,但是不管怎麼樣,都是很遠。而且跟判詞配套的畫中,她出嫁還要坐船出海。古代沒有灰機高鐵,交通工具好點的是馬車、馬,幾十里路都得走一天,幾千里路簡直難以想象,男人出遠門都不那麼方便,更別說女人了。

    二是因為探春是嫁出去的女兒。古代女人是“未嫁從父,出嫁從夫”的,嫁出去以後,回孃家就不容易了。前八十回中,賈府“四春”的元春和迎春都出嫁了,她倆回過幾次孃家呢?元春是皇妃,從進宮只回過一次孃家。迎春倒是沒進宮,但是前八十回中回孃家也只有一次,還是新婚後回孃家住了三天,跟孃家人訴苦,她老公孫紹祖不僅勾搭丫鬟僕婦,還家暴——這個暴力包括毆打迎春這種施加在身體上的暴力和辱罵迎春這種施加在精神上的暴力。探春嫁那麼遠,就更不可能回孃家了,而且,她在夫家不管是遭受什麼樣的待遇,她都沒地兒訴苦去。

    至於探春嫁給什麼人,在第63回賈寶玉過生日的時候有一處伏筆,大家一起在怡紅院給寶玉過生日,晴雯拿了一個籤筒出來,大家玩個小遊戲,寶釵先搖籤筒,她第二次搖的時候就搖到了探春:

    寶釵又擲了一個十六點,數到探春,探春笑道:“我還不知得個什麼呢。”伸手掣了一根出來,自己一瞧,便擲在地下,紅了臉,笑道:“這東西不好,不該行這令。這原是外頭男人們行的令,許多混話在上頭。”眾人不解,襲人等忙拾了起來,眾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

    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說是什麼呢!這籤原是閨閣中取戲的,除了這兩三根有這話的,並無雜話,這有何妨!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

    曹雪芹給探春安排了一個“貴婿”,大家打趣說探春會是王妃,再結合判詞來看,探春嫁那麼遠,當了個王妃,所以有不少人猜她是去和親了,如果是和親,那探春就更苦了。也有人根據第71回,南安太妃來賈府,賈母讓探春去見,沒讓迎春去,猜測南安太妃看中了探春,後來認做義女,讓她去和親。但是當時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都去見了太妃,而且湘雲還跟太妃很熟,所以我個人不太贊同太妃這次看中探春要收義女去和親的觀點。

    總結一下,曹雪芹給了探春一個悲劇結局,探春十幾歲離開孃家遠嫁,雖然是嫁了一個“貴婿”,但之後再也不能回孃家,再也見不到親人。按照曹雪芹的寫法,探春的婚後生活好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話實說,你認為現在的社會有等級嗎?大家說說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