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知I簡

    司徒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

    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視濯,大喪安梓宮。少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

    堯時舜為司徒。舜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玄孫之孫曰微,亦為夏司徒。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

    漢初不置。哀帝元壽二年,罷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稱司徒。 漢朝置尚書郎4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 2 # 大金雜談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3 # 歷史知識達人

    司徒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

      《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zhidao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內。《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容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司馬、司徒、司空是古時三公九卿中的三公,相當於部長級別。司馬主要掌管天下兵馬,與後來的兵部尚書差不多;司徒主要掌管土地、人民,即後來的頂部尚書;司空掌管水利、建築等職,相當於後來的工部尚書。

  • 4 # 池書W

    司徒,是中國、朝鮮、越南古代職官。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也就是西周設定的,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與司馬、司工(即司空)合稱“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掌民事的,與後世的戶部尚書相當。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

    漢初沒有設定大司徒,到了漢哀帝元壽二年時,取消丞相改稱大司徒,東漢初光武帝二十七年,沿制後由大司徒改稱司徒,成為三公之一。

    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置太尉,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

  • 5 # 博弈娛樂新媒體

    司徒即為丞相也可稱乎為戶部尚書!是三司或三公之一,即大司馬(太尉)、大司徒、大司空。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時期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時期改戶部為“度支”,到了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就沒再做更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是六部中戶部的最高長官,相當於如今的內政部長兼財政部長!

  • 6 # 山川志德信松

    我的答案:司徒管理農田耕作和賦役。

    分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武王死後,周公姬旦立武王的兒子誦繼位,就是周成王,周公姬旦攝政。後來周武王的弟弟管叔鮮和蔡叔度、商紂王兒子武庚祿父聯合東方的徐、奄、淮夷叛亂,周公東征平定叛亂。

    後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設立龐大的官僚體系。設立了司徒、司空、司馬、司寇、虎臣、膳夫、趣馬等職位。一般是叫內服官職,是專管朝廷事務的。

    司徒管農田耕作、徵發徒役和勞役,司空管官職事務、司馬管軍事軍賦、司寇管司法、虎臣管廷侍衛、膳夫管出納三命、趣馬管天子馬匹。

    所以,古代司徒是管理土地和賦稅、徭役的職位!

  • 7 # 宇宙流

    司徒在漢代與司馬、司空並稱三公,掌邦教,敷五典,擾兆民,相當於隋唐之後的戶部。

    周朝之時,司徒是地官之長,以卿任之,最初只相當於三公九卿中的九卿。

    至漢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司徒前加“大”,於是,西漢末至東漢初,朝廷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

    漢光武帝時,改大司馬為太尉,司徒、司空前去“大”,太尉與司徒、司空併為三公。

    可見,漢朝之時,司徒位列三公,直至隋唐時將司徒之職改為民部(李世民時避諱改為“戶部”),戶部掌管全國土地、賦稅、戶籍、軍需、俸祿、糧餉、財政收支等。

  • 8 # 小麵包說歷史

    司徒是一個重要官職,有的朝代這一官職很有實權,有的朝代又只是一種虛榮。但是一般能當上司徒的人都是很重要,地位很高,做用很大的人。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9 # 嘻嘻哈哈瀟瀟灑灑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

    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 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

    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 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

    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

    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 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

    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 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

    明、清同。 。

  • 10 # 國粹繁榮絢麗日

    我國古代的“司徒”,系官名。

    《周禮.地官》大司徒,是主管教化(政教風化)的官,為六卿之一。《荀子.臣道》有:“政令教化,刑下如影。”之說。《國語.周.上》有:“司徒協旅。”之述。(注:稱掌合師旅之眾。)

    從漢哀帝(劉欣)元壽二年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時稱司徒,主管教化;可謂:“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

    司徒,原為“三公”之一。是輔助國君掌握軍政大權的最高官員。《書.周官》有:“立太師、太傅、太保,茲惟三公,論道經邦,夑理陰陽。(此指周之三公。)”至西漢時,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東漢時,又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三公也稱三司。《後漢書.順帝紀》有:陽嘉元年,“令刺史二千石之選,歸任三司。”職薪之敘。

    司徒官職,魏時沿用。但“三公”為虛銜,不輿朝政。歷代沿用,至明朝廢止。清時俗稱戶部(朝廷掌管戶口,財賦的官暑。)尚書為大司徒。

  • 11 # 與史攜行

    司徒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掌民事,郊祀掌省牲視濯,大喪安梓宮。少昊氏以鳥名官,而祝鳩氏為司徒。堯時舜為司徒。舜攝帝位,命契為司徒。契玄孫之孫曰微,亦為夏司徒。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漢初不置。哀帝元壽二年,罷丞相,置大司徒。光武建武二十七年,去"大",稱司徒。 [1]  漢朝置尚書郎4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

    《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改戶部為度支;《唐六典》載:“三公,論道之官也。蓋以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故不以一職名其官。然周、漢已來,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罷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徵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卹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瞭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 12 # 叢某某影片混剪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13 # 小題一筆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14 # 華夏之表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15 # 別過來你胖到我了

    司徒,是中國、朝鮮、越南古代職官。是我國古代的一個重要官職名,由《周禮》地方官司徒演變而來。也就是西周設定的,位次三公,與六卿相當,與司馬、司空、司士、司寇並稱“五官”,與司馬、司工(即司空)合稱“三有司”。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掌民事的,與後世的戶部尚書相當。周時司徒為地官,掌邦教。

    漢初沒有設定大司徒,到了漢哀帝元壽二年時,取消丞相改稱大司徒,東漢初光武帝二十七年,沿制後由大司徒改稱司徒,成為三公之一。

    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置太尉,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

  • 16 # 禪心劍氣7

    司徒是上古官名,相傳堯、舜時已經設定,主管教化民眾和行政事務。夏、商、周時期,朝廷都設有司徒官,為六卿之一,稱為地官大司徒,職位相當於宰相。春秋時列國也多設有這個職位,有以官職命氏的,就成為司徒氏。中國古代朝廷中最尊顯的三個官職的合稱。周代已有此詞,西漢今文經學家以為三公指司馬、司徒、司空。古文經學家則以太傅、太師、太保為三公。秦不設三公。西漢初承秦制。從武帝時起,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被稱為三公。漢武帝削弱了丞相的權力,大司馬權越丞相之上。漢成帝時將御史大夫改為大司空,確立起大司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 。 西漢末雖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馬權力最大。新莽時,沿襲了西漢三公制。東漢初仍設三公官,改大司馬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三公各自開府置官屬。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漢光武帝雖仍設名位顯貴的三公官,但實權漸歸尚書檯。和帝、安帝開始,外戚、宦官更迭專權。外戚竇憲、梁冀等,都拜為大將軍,位在三公上。東漢末年,董卓為相國,居三公之上 。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罷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且自為丞相,兩漢時實行了200年之久的三公制 ,至此遂告終止。曹魏重新恢復三公之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三公依然位居極品,且開府置僚佐。但實權則進一步向尚書機構轉移。至隋,三公不再開府,僚佐全部撤銷,完全變成虛銜或“優崇之位”。宋代以後,往往亦稱太師、太傅、太保為三公,但其虛銜性質不變,並漸次演化成加官、贈官。明、清同。

  • 17 # 專注18世紀曆史影片

    司徒這個官職大致就是相當於後面朝代的宰相,主要是就是,司徒主要是,教化人民,負責舉薦能人賢士。根據《周禮》的說法,司徒之官職就是負責教育和舉薦賢能之士的,而其中鄉大夫和鄉老則要不斷推舉人才,然而再進行專門的訓練,以服務社會。古代的選官制度大約是世襲和選賢的結合。世臣因是恩禮相結,所以容易建立起忠誠感。不過權力世襲的缺陷是繼承者驕奢淫逸,不能任事;所以終究要向遊士或其他群體吸納賢能之士。對於大多數遊散之士而言,其獲得職位,乃是衣食之所需,即所謂稻粱謀。所以,就先秦儒家的觀點而言,選賢與能與培育共同體的意識,乃是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的關鍵。

    周朝時期司徒為六卿之一,稱地官大司徒。掌管國家和土地和人民的教化,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賦役實徵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卹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發放。

  • 18 # 異聞集

    《周禮》以大司徒為地官之長,北周依《周禮》置六官,為地官府之長,以卿任其職。漢元壽二年(前1),改丞相為大司徒。西漢末至東漢初,以大司馬、大司徒、大司空為三公。至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七年,省大司馬,又置太尉,以太僕趙熹為之,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史記·五帝本紀》:“舜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馴,汝為司徒,而敬敷五教,在寬。’”《漢書·百官公卿表上》:“相國、丞相,皆秦官……哀帝元壽二年更名大司徒。”《後漢書·百民志一》:“司徒,公一人。本注:掌人民事……世祖即位,為大司徒,建武二七年,去‘大’。”

    三國時期: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魏文帝時,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

    晉以相國、丞相與八公為諸公官。《通典》卷二《職官二》“三公總敘”條說:“後魏以太師、太傅、太保謂之三師,上公也。大司馬、大將軍謂之二大,太尉、司徒、司空謂之三公。”

    隋唐時期置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正一品。其職到隋朝改為民部。唐朝為避李世民諱改稱戶部尚書。顯慶元年(公元656年)改戶部為度支;《唐六典》載:“三公,論道之官也。蓋以佐天子,理陰陽,平邦國,無所不統,故不以一職名其官。然周、漢已來,代存其任。自隋文帝罷三公府僚,皇朝因之,其或親王拜者,亦但存其名位耳。” 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度支尚書為司元太常伯;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復為戶部尚書。宋、元、明、清沿而未改。戶部尚書主管全國戶口、賦役方面的政令。侍郎掌稽核版籍、賦役實徵等會計統計工作。其日常工作有為移民墾荒,招撫安置流民,以魚鱗圖冊、黃冊為根據,抑制豪民兼併;以限田裁異端之民;以樹藝課農官;以草地養馬放牧;以電種召佃盡地利;對多年積欠賠累可根據情況給予蠲免;根據各省收支情況,調劑餘缺;差役的減輕免復;對災區貧老的撫卹救濟,對有功人的賞賜;權量市糴,評估物價;徵收山澤坡池、關市、坑冶之稅;贍軍輸,督漕運,贍及轉輸屯種,開中以實邊,和百官俸祿支給;定期編造戶口冊籍,調整戶等,瞭解人口及土地增減變化;對隱匿戶口,侵吞土地等不法行為及時給予制止、糾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票出軌了,父母均認可女票,我應該怎麼辦?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