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潮汕老啊姨VLOG
-
2 # 我和我家神獸的日常
寶寶和大人一樣,也需要發洩情緒,那麼怎麼正確合理的引導孩子發洩自己的情緒呢?比如畫畫,找人說話等等都是非常正確的,下面,我來給您分析一下,希望對您有幫助!
-
3 # 詩蕊麻麻
寶寶發脾氣這個時候家長可以讓寶寶先發完脾氣冷靜一段時間再過去跟寶寶溝通,讓寶寶知道下次發脾氣前可以說出來原因,經常和寶寶溝通也是可以緩解寶寶愛發脾氣方法了!
-
4 # 北京小師哥
小孩兒都有脾氣的發脾氣,肯定作為大人要去哄她想辦法。要找到他的興趣愛好。要了解他想做什麼。而不要一味的去和他頂和他吵。你只要去非常努力的去了解他,去關心他。他應該不怎麼會發脾氣!
-
5 # 青果vlog
1.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以暴制暴,一定要適當的引導自己的孩子,引導孩子說出他為什麼發脾氣的原因。
2.當孩子說出他發脾氣的原因之後,我們還要引導孩子說出他心裡邊想知道的答案,就是他怎麼處理這件事情?
3.那就是不要一味的就是迎合自己的孩子,不要做孩子發脾氣的奴隸吧,比如孩子不高興的時候,你就說帶她去吃好吃的呀,買玩具呀,這些物質方面只會溺愛自己的孩子。
4. 最好的方法是讓寫孩子學會做情緒的主人,提高自己的情商,最好的方法是跟孩子多做一些親子活動,增加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互動,比如去遊樂場玩,公園,野餐,親子旅行,跟孩子多溝通,多指導他們應對事情的能力,孩子多不多表揚?少批評吧,培養
孩子,控制自己的能力,跟孩子的約定,不要亂髮脾氣,父母提醒的時候一定要聽父母的,慢慢控制自自己,一旦孩子冷靜下來,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告訴孩子,,"你剛才控制了自己,沒有亂髮脾氣,好樣的!"
-
6 # 靜靜0908
孩子在日常的生活裡脾氣暴躁,分別有兩種原因,第1種原因是由於家庭環境氛圍不好所造成的,第2種原因是由於身體疾病誘發的。比如在日常的生活裡,家庭環境氛圍不好,父母之間互相的經常吵架,或者是罵人,以及經常打罵孩子,體罰孩子,訓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出現暴躁的性格,平時在日常的生活裡,父母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行為,也要多與孩子交流溝通,做遊戲,多安撫孩子,這樣可以改善孩子脾氣暴躁的現象。首先就是要給孩子做好榜樣。如果在日常的生活裡孩子出現了身體不適的症狀,表現為脾氣暴躁,需要到正規的醫院,掛號就診,查明具體的原因,聽從醫生指導積極的配合治療。
-
7 # 加油鴨給孩子選書
1、反覆深呼吸3次,先整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一哭鬧,父母也容易犯暈;要是來回幾個回合,孩子依然哭鬧不止,父母的情緒也容易失控。一個情緒失控的大人是無法應對一個情緒失控的孩子。父母情緒首先不能失控,尤其不能被孩子牽著走。
2、避開其他人,在單獨的空間裡幫孩子處理情緒;
“表揚在人前,批評在人後”這個道理大家都熟悉,處理孩子情緒時,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發脾氣了,可以帶他到臥室裡,你單獨和孩子在一起。其實,孩子也是會因為“哭鬧”,覺得不好意思的,尤其2歲的孩子已經有了自我意識,開始在意他人的評價,你對他表揚還是批評,他都能識別出來。
3、讓他哭一會兒,給情緒一個宣洩的出口;
將孩子待到單獨的空間後,比如臥室,不急著跟孩子講道理,而是先讓孩子哭一會兒,讓他的情緒宣洩出來。其實,你什麼都不要做,只是靜靜地看一會兒就好。但是,要注意表情和姿態,不是生氣、不是拒絕,而是平靜地看著。直到他哭聲小了,先給他擦擦眼淚,或者可以喝點水。
4、不要講道理,而是回憶剛剛發生了什麼;
大人總是習慣講道理,而孩子對抽象的道理總是理解不深刻的。因此,我們應當做的是幫助他回憶,剛剛發生了什麼情況?是什麼讓他如此不開心?而且我們已經用實際行為告訴他,哭鬧是無法達到目的的。我們應該一起想想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怎麼辦呢?
如果家長要拒絕一件事情,請一定要注意言辭不要閃爍不定,態度要溫柔而堅定。不說教、不批評,但是要堅定而溫柔的拒絕,並且告訴孩子理由,即使他一時間接受不了。
5、試著轉移孩子的專注點
孩子的注意力都比較短暫,通常哭鬧過一會兒後,自己也就忘記了剛剛發生了什麼。如果你提議玩一個遊戲,也許就能輕鬆地把他從壞情緒中解脫出來。
作者介紹:
一個兩歲孩子的媽媽,熱愛各類兒童文學作品,尤其圖畫書。努力為孩子挑選好書,相信閱讀是家庭教育最好的方式。
-
8 # 壯皮媽
首先我是兩個孩子的寶媽,對於孩子愛發脾氣這個問題我就以我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回答一下吧!
解決孩子發脾氣的問題,首先要明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續而對症處理。
比如,我家兩個孩子差不多大,他們兩在一起最喜歡搶玩具了,大的搶了小的的玩具,於是小的就會發脾氣把所有的東西都扔掉,還會大哭一場!這時候我會把玩具拿過來,然後叫他們兩個都站好,問問這個玩具到底是誰先玩的,到底是誰的錯,最後再把玩具歸還給對的那個人。這樣一來他們也會知道自己是否有錯,從而不會再發脾氣了!
對於發脾氣的小孩子家長需要耐心點兒,因為小孩子都有一段反抗期。
家長可以參考以下幾點意見:
一,教育是關鍵,在這段時期裡父母要放棄那種不分青紅皂白的強硬態度,孩子大嗓門的行為是因為他們表示長大的表現,成人應該及時抓住這一時機,對孩子的某些行為給予適當的鼓勵,以促進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和動作技巧能力的發展。
二,家長要助孩子的發展一臂之力,對孩子的反抗行為既不能一味的滿足,也不能過多的限制,一味的滿足如易造成孩子任性和執拗,過多的限制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從而變得順從和依賴缺乏自立能力要注意因勢利導,從旁協助給予正確合理地教育。
三,培養健康的心理,可以試試以下幾種方法,鼓勵法,兒童有一種需要被承認,需要被鼓勵的心理,他們喜歡成功喜歡得到大人的認同和讚賞,因此家長要經常鼓勵孩子,孩子經過不斷地被鼓勵和讚揚,自身的行為才能得到肯定,產生心理生華。
-
9 # 嘿呦喂哦
轉自網路:
2~3歲,是寶寶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寶寶表現出扔東西、打人的行為,這是孩子在成長髮育過程中出現的正常表達方式。所以家長不要過於放大自己的心理感受,認為孩子這些表現是暴力,長大了那還得了?家長不要有這樣的焦慮。
寶寶“叛逆期”扔東西、打人的原因分析:
一、2歲前後,寶寶自我意識、物權意識或“地盤意識”開始萌牙。寶寶開始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的霸權主義,比如有以下特徵:
1,凡事都說不,“我是宇宙中心”。2,處處都逞強,自認為天下無敵,無所不能。3,脾氣暴躁、情緒陰晴不定。
二、寶寶前額葉發育不成熟。
前額葉,位於寶寶大腦額葉的前部區域,主管和決策寶寶理性思維和自我控制。當寶寶前額葉發育不成熟,寶寶就會行事“衝動”。
三、寶寶語言表達能力較弱。
當寶寶語言能力落後於自我意識和行動能力時,就表現出以打、發脾氣、扔東西等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簡單來說,就是說不過你就動手的意思。
但是大人這樣要求寶寶,對寶寶是不公平的。因為2歲半的孩子與成年人講道理,永遠處於弱勢地位。當他說不過我的時候,或者表達不清楚時怎麼辦呢?只有一個辦法發洩情緒:找一個比他弱的小朋友打一架,或者在趁我轉身時在我腿上踢一腳。
如何應對寶寶“叛逆期”扔東西、打人的行為?
1,家長不要做錯誤的示範。
寶寶2歲前後,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可以肯定的是,寶寶出現扔東西、打人這些行為,是寶寶的模仿動作。模仿物件,可能是家長,也可能是寶寶見到別的小朋友這樣做過。
比如家長說過,你再不聽話,媽媽就打你哦!或者“你不乖,我就不給你買玩具”之類的。這讓寶寶相信,透過警告、發脾氣、打人是能達成目的的,所以寶寶才會模仿出扔東西、打人的動作。
2,充當寶寶的前額葉,幫助寶寶冷靜。
家長和只有2、3歲的寶寶講道理,往往行不通的。原因不是我們家長不會講大道理,而是大道理太空洞,寶寶理解不了。
寶寶2~3歲前後,已經是手動敏感期。此時的寶寶更崇拜動手能力,也就是父母要做身體力行的榜樣。
家長怎麼做?首先是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家庭和睦關係。當寶寶扔東西、打人時,夫妻中的一方應先將寶寶抱到一邊,幫助寶寶冷靜。
這種作用有2個:一是對寶寶表示關切,讓寶寶感覺到自己沒有被忽略;二是耐心詢問寶寶“叛逆”動作的原因,並給予分析這個“叛逆”動作存在的缺陷,給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3,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多數寶寶做出“叛逆”的打人或扔東西的動作,並不能排除是出於希望引起家長的關注。所以,家長給予寶寶高質量的陪伴很重要。
家長手裡拿著手機陪在寶寶身邊,這不是陪伴只是“陪著”。真正的陪伴,是與寶寶產生互動並讓寶寶感覺到愉悅!
小寶寶的漢字學習不要忽視哦~分享一個幼兒識字APP【貓小帥識字】。很多小寶寶都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等他四五歲剛好可以利用這個來教他識字。這個軟體的課程豐富,還有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還能共度親子時光!增進親子感情!
-
10 # 卡樂xf
1、首先看是什麼事引起的,是不是身體不舒服,合理的儘量安慰;
2、只是簡單的鬧情緒並且是無理取鬧的那種,給他講道理;
3、都行不通的話就不要理他,讓他自己反思。
-
11 # 棋棋成長記
首先,要制定規則,即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規則統一且須無條件遵守。
其次,寶寶出現發脾氣時要冷處理,若能打岔則儘量岔開,若岔不開,應待寶寶哭鬧一會兒後再去安撫,期間寶寶若有危險行為時,應採取平靜中斷法,即在不與寶寶面對面的情況下將他放到安全的地方或將寶寶放在一個相對安全但又無聊的環境讓他冷靜一兩分鐘後再去安撫。
-
12 # 童媽在成長
這是一個關於情緒管理,以及如何應對孩子過激情緒行為的問題。恰好,我家大寶現在快4歲了,也經歷2-3歲的“terable two”,曾期間閱讀很多相關書籍,希望下面分享能帶給你啟發。
01孩子容易發脾氣,甚至打人,這是一個符合寶寶年齡特點的行為。
在“理智腦”的成年人看來,這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可能會很著急、生氣,用說教、講道理,甚至用“威脅”——再打就揍一頓的傳統方式,去糾正寶寶行為。
但其實,寶寶容易發脾氣,是因為情緒控制、表達和管理的大腦前葉頁正處於發育階段,自己控制不住,也不懂得以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情緒及需求。
況且,情緒沒有好壞之分。美國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定義了 6 種基本情緒:愉快、憤怒、悲傷、驚訝、恐懼和厭惡。這些“基本”情緒,很多嬰兒一出生就具有,肚子餓了哭,尿片很溼不舒服了哭,身體不舒服哭,吃飽了笑,舒服了也笑等,這些情緒,能夠幫助孩子們表達自己需求,得到父母關注、照顧而活下來。
因此,我們發現,情緒的存在是具有意義的,是孩子發出的需求重要訊號。
但是,孩子總是生氣打人,則是“糟糕的情緒表達方式”,這是我們真正不接納的。面對這種行為,如果以簡單粗暴——揍一頓的處理方式,會告訴孩子,你的需求是不重要的,你不能有脾氣,如果經常這樣處理,孩子也會壓抑自己需求,甚至不敢有情緒。以後上學遇到問題、困難,基於害怕批評或被揍一頓,也不敢告訴父母,這也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
02、那麼接納、理解孩子情緒,是不是我們要事事都順著孩子呢?肯定不是的。那從具體操作的角度來說,我們如何表達對孩子的理解和接納呢?
首先,給孩子各種情緒貼上標籤,多用“情緒詞彙”。
比如說:“寶寶很不開心,是嗎?”“寶寶著急了是嗎?”、“寶寶,很生氣,可以告訴爸爸(媽媽)原因嗎?”
聽到“情緒詞彙”越多的孩子,越能感到被認同、理解,也更快學會分辨自己的情緒,將來也越會用“情緒詞彙”表達自己的情緒。
其次,學會傾聽和共情。“媽媽不陪你,你很生氣,是嗎?”“今天不能出去玩,所以你覺得不開心嗎?”引導孩子說出自己情緒背後的需求,如果合理的話,儘量予以滿足,如果覺得不合理,耐心說明不能滿足原因。
之後,我們要指出正確表達情緒的行為方式。比如“你可以哭,可以不開心,但打人是不對的。你可以大聲告訴我們,你很生氣,或者跺腳、打枕頭、打沙袋讓自己放鬆下來。”
總之,讓孩子明確知道,在情緒上我們是接納的,我們愛你的,“你”可以生氣、傷心、害怕,但指明哪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
需注意的是,在安撫孩子過程中,在我們要多使用肢體語言。比如抱著寶寶,慢慢撫摸他的頭和背,讓他感受到你和他有情感連線。
總的來說,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之分,我們需要無條件接納孩子,認同和理解孩子。但是不良的情緒則會帶給別人不好的影響,也就是情緒表達方式、孩子的言行,是有好壞之分。
所以,在孩子情商養成的關鍵期,父母要把孩子每一次鬧脾氣,當做引導孩子學習情緒。
-
13 # 小喬治恐龍爸爸
兩歲已經到了人生的第一叛逆期了,很多爸爸媽媽可能都會有和你一樣的感覺,原來的天使寶寶變成了“小惡魔”,同時又覺得孩子太小,如果大發脾氣又怕對孩子的性格以後產生影響。那麼兩歲叛逆期的亂髮脾氣究竟該怎麼辦呢?
一、兩歲寶寶為什麼會出現亂髮脾氣的情況:
兩歲前後孩子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常見的表現是不願意再乖乖聽話,經常會反駁家長的決定。一旦出現與父母不和,往往就會出現你所說的扔東西,或者歇斯底里地大喊。
那麼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是什麼?其實兩歲孩子的反抗是正常的發展階段,並不是你的孩子特別淘氣,也不是你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別有問題,換個角度看,這是寶寶又長大了的表現。而且,越是身體健康、精力充沛、自我意識強的孩子,“造反”的程度就越強。
二、兩歲叛逆期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
1、自我意識的強烈覺醒:
就拿我的孩子來說吧,他往往會出現經常插嘴大人說話。如果自己喜歡的玩具被拿走會大哭大鬧。很多事情都想自己來,比如自己按電梯,自己吃飯,開門關門等。兩歲前,孩子說的最多的可能是“媽媽”,兩歲後就變成了“我不”。
2、情緒控制能力較差:
由於語言能力還是比較差,日常生活裡出現新鮮事物短時間內無法理解,同時又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因此孩子有時候只能選擇哭鬧來表達,這也就是你所說的歇斯底里地大喊、跺腳、地上打滾的方式與父母抗爭。
3、愛亂扔東西
擺放好的的東西,孩子永遠會弄的亂糟糟的,熱衷於扔東西,搞破壞。這也是孩子處在“可怕的兩歲”一個很典型的行為。一樣的原因,孩子想要感受“我”的存在。
其實你所說的情況,很大程度上就是孩子自我的意識的覺醒,除開前文所述的表現以外,孩子還有可能出現什麼都要聽他的或者是家長越不讓做什麼他就越要做。當然,有一部分孩子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孩子平時是受到關心不夠,會故意用這樣的方法吸引家長的注意力,這就要靠父母根據自己的家庭情況具體來做判斷了。
三、爸爸媽媽該怎麼引導:
1、讓自己成為孩子最先求助物件:
其實你孩子的情況,我的孩子在兩歲階段也曾經出現過。我個人覺得孩子之所以會出現大哭大鬧的情況,很多時候是他並不懂得怎麼表達情緒,或者說是遇到困難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這個時候我一般的做法是,先讓孩子哭,畢竟情感是要宣洩的,其次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然後告訴孩子該怎麼辦。
比如孩子無法使用好勺子,家長就可以和寶寶說,你不要哭,可以這樣使用勺子,同時安撫孩子情緒。這麼做只有一個目的,讓孩子明白父母是他可以求助的物件。下次再遇到問題,他就懂得求助,我孩子現在就愛說一句話,爸爸,我需要幫助。
2、當好“第三者”
電視上、網上也經常能夠看到在商場裡,家長沒有滿足要求,熊孩子就在地上打滾。這是改變孩子的一個必經之路。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千萬不要怕丟人,就站在一旁陪著,一方面是保護他,另一方面也是告訴孩子哭是沒有用的,當好“第三者”
3、指責與鼓勵相結合
畢竟孩子只有兩歲,他不可能完全分清楚自己行為帶來的意義,而且也處在一個探索世界階段,因此家長不要一味指責。我在家裡有一個原測,只要不危及安全(比如玩火、玩電),不搞重大破壞(破壞家裡電器,如電視靠等),就鼓勵孩子去試,有時候孩子會得哪得都是水,或者把用自己想法做一頓飯,結果廚房就完蛋了,但是不怪他,因為出發點是好的。
對於兩歲孩子發脾氣,我個人的建議是,功好一個邊界讓孩子盡情玩耍,觸及邊界就及時制止,不管哭鬧,還有更為關鍵一點,那就是全家意見要統一。畢竟我們不是孩子,成長需要他們探索,我們當好一個保護者和引路人就好了。各位小夥伴你們認可我說的嗎?
回覆列表
您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在門診經常看到兒童發脾氣,對於這種情況,實際上首先要過來做檢查,做體檢,看他整個發育有沒有問題。有些發脾氣的兒童屬於語言落後,他的表達能力沒有跟上身體發育,或者他心理需求的發育,所以他沒有辦法去用語言來表達需求,那他可能就會受委屈。另外一種就是可能他有什麼需求的時候,他表達不出來,別人也不知道他要幹什麼,所以他就會用發脾氣來表達。一般來說這種情況會和家庭有關係,假如平常好好的,家長一般不予理睬,每次他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才會理他,這個兒童可能會習得用發脾氣來達到他的目的的行為。所以發脾氣的兒童要先做檢查,如果是語言的問題,那就去提高他的語言能力。那假如是習得性問題,就要家長去角色扮演,扮演怎麼用合理的方式來表達需求。一般兒童發脾氣就是他的願望沒有達到,或者被批評的時候,或者是和別人搶東西搶不到的時候,這幾種情況會比較多,當然有特殊的也可以去看。首先,把這幾個場景表演出來,例如他要拿東西拿不到,那我們去看,他拿兩個公仔,我們去演,我想拿你的東西,或者一起來玩這個東西,或者想買,這時候家長可以說這個東西很好借給我好不好。一般來說希望家長可以讓兒童用一種合理的方式得到,滿足他比較合理的要求,而不能說什麼都不給,那幼兒乾脆在地上打滾,無論怎麼樣你都會給,所以就會逼著孩子用發脾氣的方式拿到東西。假如這個東西其實可以給他,那就給他,但是如果兒童拿的東西是很危險,例如刀、火等,肯定不能給他,可以忍耐他發脾氣。但是忍耐不是單單說不給他,而是要去理解他,告訴他,媽媽知道你很想拿這個東西,拿不到你很生氣,如果你確實覺得很難過,媽媽可以抱著你讓你哭一會兒。如果確實拿不到,例如他去搶東西,這個東西是別人的,人家不願意給你,那你也沒辦法拿到的,所以媽媽可以知道,這時就可以替他去表達他的這種需求,那兒童就覺得你理解我,那既然理解可能他哭一場,哭完以後他可能就不需要用發脾氣來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