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科醫師賀毅
-
2 # 陽豆甜甜地長大
你所說的室間隔中斷,也就是室間隔缺損,是嬰兒最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之一,由於缺損的存在,改變了心臟內血液流動的路徑,如果缺損較大的話,會導致嬰兒出現嚴重的健康問題。
一、 室間隔缺損根據孔徑的大小可以分成三類:
1、 輕度:室間隔缺損口面積<0.5cm2/㎡,這個程度的缺損一般不會表現出明顯的症狀,多在孩子健康查體或者因病就診時,聽診雜音而發現。
2、中度:缺損口面積約0.5~1.0 cm2/㎡的室間隔缺損。
3、重度:缺損口>1 cm2/㎡。
二、 中、重度的缺損,臨床上會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包括:
1、心臟搏動和呼吸變快
2、體重不增或者增長比同齡孩子慢
3、進食困難,可表現出乏力、出汗等症狀
4、面板蒼白
三、室間隔缺損是否需要治療主要取決於缺損大小和是否引起健康狀況。
一般而言,直徑<5㎜膜周型缺損和肌部型是可能自愈的,但如果超過3歲仍然沒有癒合,就應該考慮手術治療了。
重度室間隔缺損的嬰兒,普遍心肺功能較差,容易出現肺部感染和心臟衰竭,因此,已經發現就應該進行治療,最好在1歲前進行手術。
室間隔中斷,也就是室間隔缺損,屬於先天性心臟病的範疇,一般治療的方式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如果缺損小,沒什麼特殊臨床症狀或體徵,可以隨訪觀察,如果缺損面積較大,加上有相應的臨床表現,就需要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