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糊塗人唄
-
2 # 易重寒華
詩詞是高度凝練的藝術,這就決定了詩詞的語言是將極精華的東西濃縮成短短的幾行字中。想要讓詩詞語言富有張力,就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言之有物
言之有物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詩歌的主題深刻,注意這裡的主題的深刻是表現得深刻,而不要求主題本身深刻。不是說愛國主題的深刻性就一定高於愛情主題的深刻性。
那麼主題是如何表現得深刻呢?
1.我認為首先,作者的情感應該是真實的,而不是虛假的,一篇無病呻吟的文字不可能取得讀者的認可,詩歌也不例外。作者首先要對這些情感有一定的體驗和理解才能夠具有將主題表現得深刻的前提和基礎。
2.其次,作者應該具有一定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將其思想與情感表現出來,這也與是我們的下一點言之有文有關。
二.言之有文
1.眾所周知,詩歌的最小單位是意象。意象組合在一起就成為了意境。要做到言之有文,體現詩歌的張力,就要從意象的選取和意象的組合做起。
下面舉一句詩: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作者將寥落的星,從廣袤邊塞上橫著飛過的大雁組合在一起,寥落的星,讓人想到這是夜將盡天將明的時刻,也能讓人聯想到天幕的廣闊。
而長笛一聲,恰恰是這麼一聲,使人遐想無窮——吹笛人是多麼的孤寂。而人倚在樓上的欄杆處,也恰恰與前面的一聲長笛相吻合。
他/她孑然一身,樓又讓人聯想到高與寒冷,倚本來給人一種有所依靠的感覺,可這裡人靠的不是另外一個人,靠的是又高樓上冰冷的欄杆……
你看,僅僅是這麼幾種簡單的意向,組合在一起就能引起如此豐富的聯想。這便是詩歌語言的張力所在。
2.同時平仄得當詩歌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也有利於體現出詩歌語言的張力。
比如作詩應該結尾押韻,最好是押平水韻(這裡推薦本書,叫《聲律啟蒙》)
還有就是平仄,大家可以查閱相關的書籍,因為平仄有好幾種格式,包括它的規則(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以及忌孤平、拗與拗救等等)在此便不一一列舉了,如果感興趣可以翻閱相關資料或者在各網站上搜索影片或課程。
-
3 # 默深
李白在我眼裡就是最具有張力的一位詩人,廢話不多說舉例來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早發白帝城》
江陵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中國的旅遊業要感謝李白,是他在我們的童年種下了這麼多祖國大好山河的種子,描繪出了這麼多給國人嚮往的地方。他的詩詞為什麼這麼具有壯美的意境,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就是因為他的詩歌張力無處不在。
張力是一個物理學用語,指物體受到拉力作用時,內部一種相互牽引的力,而李白的詩句正如這樣的一種牽引之力,它無聲地向我們傳達著那個時代的氣息又醞釀著驚天駭浪般的景象,簡練又飽含著詩人無限的情緒,讓我們衍生出無限豐富和生動的畫面。而詩人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自己的情緒藉助這些詞語就能讓我們深深地解讀到他們的內心情感。
這幾首耳熟能詳的詩歌都有一個共性,無一不給人感覺就是大氣磅礴之意撲面而來,給讀詩的人留了一個無盡的想象空間。這些想象從哪裡來,就是詩裡的數字:長江天際流。我們能想象出長江浩瀚地往天之盡頭而去。望不到邊。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都知道黃河有源頭,但是天上來就感覺這水無窮無盡奔騰遠雲。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無不告訴我們這路之遠,這山之多。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一條瀑布直落雲宵,壯闊而美麗。
詩歌是語言裡極具有藝術性的創作,短短的詞語裡包含了無數的場景與情感。語言藝術的高低歸根到底歸就取決於激發和駕御這種張力的水平的高低。詩歌語言藝術 ,在這一意義上就是一種駕御語言張力的藝術 ,詩歌語言的根本特性也必須從這種“張力”中加以探求。
今天現代忙碌的生活中,詩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人生繁華落盡,儘管眼前都是生活的苟且,我們眼裡還是有詩和遠方的。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時,詩歌依然在我們的生活中普及,願詩歌能喚醒你心中的詩意。
-
4 # 春心孤負
首先,此文學的張力有別於物理的張力,美國批評學家艾略特認為詩歌給人傳達感受時有兩種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一個是“外延”(指詩歌的詞典意義),一個是“內涵”(指詩歌的引申意和暗示意義),這兩種因素共同作用便形成了張力。
其次,根據我的理解,詩歌的張力是在我們讀詩時出現的一種直擊心靈讓人有所悟或者有所感的力量。這種張力的表現在於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啟發我們的思考。
那麼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表現出來呢?清代詩評家吳雷發曾說:真中有幻,動中有靜,寂處有音,冷中有神,味外有味,詩之絕類離群者也。接下來,我就以這句話的四個方面舉例說明詩歌語言的張力是如何表現的。
1:真中有幻
舉個例子,朱熹的《水口行舟》:“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水多。”
“扁舟”、“孤蓬”等詩人在扁舟上看到的景物是真實存在的實景。詩人在雨夜悟得了風雨是短暫的,人只有經歷住了考驗,才能精神不滅,就像江邊依舊挺立的這些青山和綠樹一樣,此感悟為虛幻的哲理。
2:動中有靜
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此詩以動襯靜,描寫了寂靜的春山。人好像能聽見“桂花落”這麼輕微的聲音,只因環境很寂靜,沒有其他的聲音。山鳥的“驚”和“鳴”為動,有了動的對比,才知道什麼是靜。正因鳥的鳴叫聲迴盪在春澗中讓人感受到了動,經過動靜相反相成的效果,才更能感受到春山之靜。
3:冷中有神
如馮延巳的《踏鵲枝》: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獨立”體現詩人的孤獨,“小橋”體現立身之地的伶仃,“風滿袖”體現詩人的淒冷,“人歸後”已是寂寥無人,整句詩淒寒冷落。於神情上,詩人似乎有著難以排解的情緒,這也引起讀者們的思考,詩人到底在想些什麼呢?是為有生命的一句詩。
4:味外有味
如蘇軾的《惠州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讀這句詩時,我們可能會想,荔枝到底有多好吃呢?是什麼味道的?怎麼蘇軾對荔枝如此喜愛?彷彿荔枝的新鮮甘甜的味道同樣進入了我們的味蕾,使我們不禁也想嚐嚐荔枝的味道。
綜上,詩詞的張力體現在許多方面,詩詞的意義、情感、修辭、語義都可產生張力。
-
5 # 和風細雨9557
詩詞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我的理解是:看到某句詩,便會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美麗的小城濰坊,有一條清澈的河。名字叫——[虞河]
小橋流水虞河岸,
恍惚此時在江南。
今天的岸邊,浪漫的紫藤花羞得低下了臉。
窈窕紫葩灼灼開,
藤花纏綿招蜂來。
暮春的海棠花色變淡,風韻猶存。
綠肥紅瘦海棠韻
痴不退卻暮春盡。
河邊香徑通幽處,
清風習習仙女來。
詩歌的張力就是其獨特的魅力,讀過所感受到或美,或隱、或寄託;或者氣魄、或胸懷、或歌頌……耀然於文字中,浮現在腦海間,這就是詩歌語言的張力。
圖片於2020.4.29.下午,拍攝於鳶都民生街虞河橋旁邊。
——和風細雨
-
6 # 生態語文自媒體
張力概念的提出,為我們對詩歌語言的創造和研究提供了可以借用的方法。我們認識到,張力往往與內涵的隱寓深淺相聯絡,張力最大的詩歌寄寓著最多的精神內容和審美意義。對於詩歌,人們並不需要那些把讀者當作幼童來啟蒙的淺白作品,而需要那些能夠提供一定的精神補償,具有可容人們的想象力馳騁的空間,能夠滿足審美需求的作品。所以,運用各種語言手段,營造詩歌語言的張力結構,就成為詩人們自覺的審美追求。
下面,我們就來考察一下詩歌語言張力生成的幾種途徑。自然,生成張力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而且詩人們還在努力創造著新的技法。這裡也只能擇其要者,略作解說。
其一,比喻和象徵
比喻和象徵是詩歌的基本語言。比喻的張力產生於本體和喻體兩端的距離之間,距離愈遠,比喻愈奇,給讀者留下的空間愈廣闊,張力也愈豐富。美國新批評派詩論家維姆薩特舉例說:“狗像野獸般嚎叫。”這個比喻無力量,兩個語境太近;“人像野獸般嚎叫”,就生動得多;“大海像野獸般咆哮”,就很有力量。比喻就是這樣“把異質的東西用暴力枷銬在一起”。比喻的兩端之間不但距離越遠越好,而且如果它們之間的聯絡是違反日常邏輯的,含義就更加豐富。維姆薩特說:“比喻就是把話說錯。”在比喻中,以A比B不是目的,比喻不能停留在從A到B的淺顯的線性描述上,A與B組成比喻時,應該產生第三物X,這是一個“奇蹟性”的新東西。比喻的張力即是如此產生的。
象徵由兩個層次構成,一是“象”,二是“徵”。這是一種立體化的表達手法。它以“象”暗示“徵”,以有形寓無形,以有限寓無限,引導讀者透過外在的物象世界探尋一個深邃的精神世界,領悟多層次的情感、哲理內容。在構成象徵的兩個層次之間,張力的存在機制是顯而易見的。例如臧克家先生的名詩《老馬》,以“老馬”這一形象為“象”,來表徵中國農民的苦難生活,這首詩整體的表現手法就是象徵。
其二,反諷
反諷,通俗地說,就是一種矛盾或悖論句法。我們知道,詩歌的語言有時是佯謬實真,無理而妙的。反諷即可理解為透過作者主觀意圖與語言外在形式的矛盾和差異,賦予詩歌作品的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
在詩歌創作中,反諷主要表現為以下幾種型別:
剋制性陳述。這是一種常見的反諷型別。作者在敘述時故意把話說得輕鬆,實際卻隱匿著難以剋制的心理情緒;字面意義與暗示意義有或大或小的差距,這個差距影響到情緒的強弱、張力的大小。于堅的《羅家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詩中敘述了羅家生庸常的人生和庸常的死亡之後,這樣寫到:
埋他的那天
他老婆沒有來
幾個工人把他抬到山上
他們說,他個頭小
抬著也不重
從前他修的表
比新的還好
在平淡的敘述語言中,卻寄寓著濃烈的感情。
誇大性陳述。在陳述中把話儘量說得強烈,但實際上暗指相反的意思。如唐亞平的《黑色石頭》中的幾行:
找一個男人來折磨
長虎牙的美女在微笑
要跟蹤自殺的腳印活下去
信心十足地走向絕望
詩人陳述女性自嘲自虐,而在她的陳述之外,我們讀到的是她對女性痛苦命運的激憤。自嘲自虐與痛苦激憤,作為對立的情感,構成一種張力;張力越大,反諷的效果越強烈。
正話反說。這是反諷語言中張力結構最清楚的表達方式。口是而心非,字面意義與內在意義相反。如宋昇平的《爸爸該死》的結尾:
我說爸爸該死
爸爸真的死了
死的時候他把我的手捏疼了
“我說爸爸該死”,童言無忌,正話反說,正的意思應該是“爸爸不能死”。在語義的反差中實現了張力效應。
悖論。悖論語言反諷就是將不相容的事物並置在同一矛盾語境中。例如白居易《賣炭翁》中的句子:“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既曰“衣正單”,應該“願天暖”,現在卻說“願天寒”,這兩種矛盾衝突的因素同存在於“心憂炭賤”這一特定情境之中,就使這句詩獲得了不同尋常的藝術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我們所說的張力。
再如顧城的名詩《一代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黑夜”和“光明”,矛盾的兩個方面同時出現,構成一對張力。
其三,含混
含混又稱復義,也是新批評派詩歌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所謂含混,根據這一概念的提出者英國學者燕卜蓀的解釋,就是“任何語義上的差別,不論如何細微,只要它使同一句話有可能引起不同的反應”。也就是說,含混即是由詩歌語言字面意義引起的複雜的暗示意義,或者說是指詩歌語言的多義性。
含混是詩歌的一種強有力的表現手段。我們認為,正是在這些複雜意義中產生了張力的多層結構。
詩具有豐富和廣闊的暗示意義,這種意義的豐富和複雜性與詩歌表現的感性內容有關。四十年代卞之琳和李健吾關於《斷章》的往返討論是我們所熟知的詩壇掌故。李健吾從《斷章》中讀到的是一種人生的悲哀;卞之琳不同意這種讀法,他說他的詩中所表現的是相對性的真理。他們都沒有錯。而且我們還可以從這首精美的小詩中讀到更多更豐富的內容。李健吾從自己對卞之琳詩歌的閱讀中認識到:“一首詩喚起的經驗是繁複的。”同樣的例子還有八十年代關於顧城的《弧線》、《遠和近》的爭論。同一首詩可以有種種不同的內涵義,讀者可以依據詩的意象暗示的蹤跡追尋下去,這追尋永遠沒有盡頭——總是有人能夠對同一首詩提出新的闡釋,並因而使詩歌具有多層次的張力和強大的生命力。
其四、打破語法規範
我國古代有“詩無達詁”之說,語理不通而情理通。詩歌是無法以日常實用語言為媒介的藝術。但是,在詩人手上現成的只有日常語言,舍此別無可用,所以,詩人透過詞性活用、詞序錯位、詞語的異常搭配和並置意象、切斷句法的粘連等方式,對實用語言破壞和改造,突破實用語言單一意義的限制,尋求變異和開放。打破常規語法,增加語言的伸縮性、靈活性、跳躍性,也是加強詩歌語言張力的有效途徑。
詩負有提高語言的使命。透過以上種種途徑,詩人們對語言進行加工和創造,擴充套件詩歌語言的內外天地,擴大意蘊,生成張力,張揚了詩歌語言的潛能。
-
7 # 幸福種子書友會
特別高興能回答這樣有深度,有內涵的文學問題。
要搞清楚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
可以將這個問題做個分解,第一個問題什麼是詩歌?第二問題張力又是個什麼?
詩歌短短數幾十字的排列組合中用高度凝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表達作者豐富情感,集中反映社會生活並具有一定節奏和韻律的文學體裁。主要特點是: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語言精練而形象,分行排列,有鮮明的節奏和韻律。
張力,是一個物理學名詞。當一個物體受到牽引力作用時,存在於其內部而垂直於兩鄰部分接觸面上的相互牽引力。
首先,我們可以順著這個物理定義延伸一下,萬有引力的大小由物體的質量所決定,而質量跟密度有直接的關係,引伸到文學範疇,文學的張力應該就是文字對讀者的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力的大小起決定作用的跟文字的多少關係並不太大,而跟文字的資訊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文字越精煉的同時資訊量約大,那麼可以從物理學的範疇來理解應該就是文字的密度很大,密度越大,質量就越大,所有產生的影響力就越大。這樣梳理思路後馬上可以理解了,詩歌作為文學體裁中文字最精煉的一種,但攜帶的資訊量往往是很大的,這樣詩歌帶來的張力就是最有效,最有份量的。
另外可以將張力理解字面意思是一種彈性,北宋詩人梅堯臣語“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即做到外延廣闊,內蘊豐厚,以此讓詩歌達到語言的極致,能夠給讀者提供想象的空間。
第二我們再回到物理學對張力的另一個解釋,一個物體,在作用與反作用的牽引和拉扯之下,產生內在的張力,若觸碰這個物體表面,會感受到一種內在的能量,是一種內在的力。英國批評家羅吉·福勒借用這樣的物理現象“一般而論,凡是存在著對立而又相互聯絡的力量、衝動或意義的地方,都存在著張力。”那麼在文學作品中,一切描述相互對峙而又相互作用的意義、情感、修辭、語詞,邏輯的文字都可產生張力。詩歌這樣文學體裁大量的運用這類表述方法。比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中明月“照”與清泉“流”,一靜一動,一上一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脈搏在跳動。以靜襯動,透過簡短的文字將大自然的美景不費周折的表述出來,讓讀者好似身臨其境一般,詩歌內部這種文字衝突對立所產生的張力,使詩歌精確地落位於某種美學規律中,並讓衝突與之渾然一體,這就是詩歌張力的魅力所在。詩歌在張力的呈現上可以運用的手法有意向的選擇,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藝術感的烘托,抑揚結合、象徵、烘托、伏筆等,也就是詩歌表現手法中的風,賦,比,興,雅,頌。多種多樣的手段也使詩歌能獲得表面詩意之外詩人更具內涵隱喻的思想精髓。
國外的對詩歌的評論也很多,比如美國批評家Allen Tate在1938年的著作《論詩的張力》對詩歌的張力也做過解析: “我們公認的許多好詩——還有我們忽略的一些好詩——具有某種共同的特點,我們可以為這種單一性質造一個名字,······這種性質稱之為‘張力’”。Allen Tate認為,詩歌的作用體現在:外延(extension)和內涵(intension)兩個方面。外延是指字面的“詞典意義”,指詞的本義或外在意義,內涵是指詞的引申義或內在意義,帶有明顯的作者感情色彩。優秀的詩歌作品一定是將外延與內涵這兩方面做好完美的結合,在詩人表述人物、場景、事件的這些內在資訊的同時,也可以藉以展開豐富的聯想表達詩人借景抒情的外延內容,讓詩人的精神得以昇華,這也就是他所提到的詩歌張力。再舉個例子,《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名詩,這首朗朗上口的小詩,透過一床、寒霜、月光描繪出的悲涼圖景,彷彿讓我們有了與詩人一樣的情感共鳴,也產生了對家鄉的萬般眷念之情。
最後,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這些詩詞具有劃時代感染力和感召力,同時又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既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又能成為人信仰的精神圖騰,這就是詩教的力量,在我看來也是詩歌的張力。
詩歌根脈深厚、傳承久遠,就以中華詩詞為例,一部古詩詞的歷史就是一部中國的歷史,超越國度、跨越時空、極具魅力。從甲骨文中的"今日雨,其自西來雨"到後來的《詩經》《樂府》,唐詩、宋詞、元曲,這些經歷文化積累沉澱留存下來的中國古典文學構築起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精神。詩歌,對於啟發心靈,培育人類同情心以仁愛方式對待世界,確能生髮共鳴共振之效。詩歌有“美育”與“德育”的傳統教育作用,可以凝聚人心。儒家經典《禮記·經解》 “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又說:“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所以詩教有著審美地培育人格之功能。
詩歌是沉默的情感記錄,它安靜的被記錄在紙面上,無聲的傳達著那個時代的文明和情感。詩歌也是一種快意的情感吶喊,文字在方寸之地,簡短的字裡行間,卻蘊含著排山倒海之勢力。
-
8 # 丹青小楠
首先,詩歌,是語言藝術的表現形式。而體現語言的豐富性和生動性,就是詩歌語言的張力。
關於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表現,以下是我的拙見,望指正。
1,詩歌語言中,文字的誇張,大於字面意思的內容,擴充套件詩歌的容量,增加審美過程,體現延伸層次的涵義。
如:"一根頭髮揚起來,被風劈開,露出萬千愁絲"
2,詩歌語言中,文字內涵的對立矛盾,把語言與言詞、字和句之間,指向矛盾的寓意,產生意象和內涵思考,體現背向而馳的辨證關係。
如:"不能融入眼界的,是蒼茫的雲和遼闊的水面"
3,在詩歌語言中,突出言詞,留下空白,讓語言整體與區域性、一般與個性間張力,給意境、旨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下想像空間,產生語言的突破,從而表現語言的效力。
如:"我雙手沾滿了蜜,給每一個"
4,在詩歌語言中,用扭曲方法轉換,將人與物、物與事物,進行植入互換,有意觸犯標準語的規範,使語言的詩意運用達到張力,體現廣泛而外延。
如:"蒼老,無法支撐一聲輕嘆"
"跟隨耳語,趕往夕陽的路口"
5,在詩歌的語言中,用抽象感性反映具象的情感,在具象的想象中理性地反映抽象,讓抽象在情感中直接的富於擴散的,積澱發力。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總之,詩歌語言應以簡練為主,讓詩歌語言,去蘊含作者的無限情緒,藉助詞語的排列組合,衍生出無限的詩情
-
9 # 漫言阿玥
張力,顧名思義為緊張狀態下引起的力。打個比方,你用力拉伸一根橡皮筋,它就會呈緊張狀態,這時皮筋內部就會產生張力。
詩歌語言的張力,涉及到詩歌的內涵和外延兩個部分,可以理解為:構成詩歌的景物、事件、行為動作,透過相互作用、碰撞衝突,所營造出的一種緊張的詩歌內部結構和外部延伸。
你不去用力拉皮筋,就不知道它的彈性到底有多足。同理,不仔細研究詩歌,就不能理解詩歌的真正內涵和外延之意。
我們都知道,無論詩歌還是小說,都是由無數的語言構成的。不同的人讀同一首詩歌,可能讀出不一樣的意境;讀同一本小說,也有可能對人物事件,做出不同的解讀。
爭議性解讀的存在,有一部分原因,是由於語言張力的緣故。在探討詩歌的張力之前,咱們先看看語言的張力是怎麼一回事?
語言的張力我覺得語言的張力,即語言的張弛有度,遊刃有餘,就像是拉彈弓。一句話,不管你寫詩歌還是小說,都要留下足夠的空間和疑問,給讀者去解讀,這樣才算是有“張力”的作品,讀起來才更有趣味。張力所造成的效果,應該和“意猶未盡”,“猶抱琵琶半遮面”這些詞句是相似的。通俗點說,就是“我話只說一半,剩下的你自己去猜。”
打個比方,關於《紅樓夢》,大家對林黛玉和薛寶釵的看法,就有諸多的不一致。曹雪芹寫《紅樓夢》,寫得顯山不露水,箇中人物事件,並沒有說得特別詳細。他留下了許多空白,給後世的讀者們猜測揣摩。
《紅樓夢》中模稜兩可的問題更是一大堆,比如林黛玉和妙玉是不是真假黛玉,長得像寶釵黛玉綜合體的秦可卿和寶黛有無關係,甄寶玉和賈寶玉到底誰真誰假,長得像黛玉的是齡官還是另外一個小旦?
這些謎團,都需要我們去仔細研究揣摩。語言的張力是無窮大的,那些作者沒有說明白的話,我們也只能在隻言片語中,去尋找蛛絲馬跡,並前後關聯起來,以探究答案。
詩歌語言的張力詩歌語言的張力,即詩歌中的語言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由此形成一種張弛有度,遊刃有餘的語言環境,以此達到詩歌的審美愉悅效果。就像是我們拉弓射箭,拉得太滿就容易把弓拉斷。寫詩亦是一樣,不可寫得太滿,需要留白,有待讀者去填補。
下面引用一段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有關寫詩的句子。
“聖俞嘗語餘曰:“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
“聖俞”即指詩人梅堯臣,這段話的意思是:梅堯臣經常跟我說,好的詩歌,寫景要讓人身臨其境;寫意則要欲語還休,意猶未盡。給讀者提供一個較大的空間。把那些說不盡的話和不願直說的話,透過寫作手法隱藏起來,留待讀者去解鎖作者的言外之意,這樣才能達到詩歌的極致。
聽起來詩歌創作真的好麻煩,本是三言兩語就能寫明白的事,幹嗎非要繞一大圈子寫?一時間,各種比喻、誇張,用典、意象、白描等專有名詞,撲頭蓋臉地席捲而來。
其實,寫詩又像是泡一杯水果茶。那些你加入杯子裡的水果,就像詩人投入詩歌中的素材,已然構成整首詩的一部分,而旁邊用剩下的水果,正如同詩人沒有說完的話語,一直延伸到了杯子外部,即詩歌的外延,或者說話外音。
在古代社會,詩人寫詩如果太直接,不僅流於低俗,更顯得自己沒文采。而且指不定哪天運氣不好,一不小心言語冒犯了皇帝或貴族,便是要丟官職,掉腦袋的大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寫詩,能不委婉含蓄嗎?
我們現代社會也是一樣的,說話耿直、不會哄女人的男人叫做“直男癌”;說大實話的人叫做“捅刀王”,做事情不會拐彎的人統稱頭腦簡單,四肢發達。說話太直接,不僅讓人覺得無趣,而且容易得罪人,不討人喜歡。
詩歌寫作如果表現太直接,就變成我們生活中的日記流水賬了,毫無張力和美感可言。詩歌就像是一汪活水,外部永遠有源源不斷的水注入進去。
古代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大家都知道,古代詩歌的寫作,總是會藉助各種技巧手法。詩歌語言的張力,可以透過多種表現手法和修辭技巧體現。因為實在太多,下面簡單說兩種吧。
1.詩歌中透過“意象”,可以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
“意象”一詞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古人以為,意是內在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體物象;意藉助於象來表達,象其實是意的寄託物。中國傳統詩論實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藝術處理技巧。
簡單來說,“意象”就是詩歌中的景象、事物、人的行為動作等。詩人透過客觀事物的描寫,來寄託主觀感受。來實現借景抒情,借物抒情的目的。
以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為例簡單分析: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夕陽西下,一棵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烏鴉棲息在枝丫上,發出淒厲的哀鳴。橋下流水潺潺,對面村莊的農戶人家,炊煙裊裊升起。古道上有一個人騎著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逐漸暗淡的天光中,只有思念斷腸的旅人在異鄉獨自漂泊。
這首詩通篇寫景寫人,看上去就像一副夕陽日落下的畫卷。烏鴉悲鳴、西風寒冷、太陽落山、涼涼夜色中騎馬趕路的旅人,這些意象毫無疑問都代表著孤獨寂寞。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相互映襯,整首詩的淒涼之境躍然紙上,並引起了讀者的共鳴。我們會忍不住思考,這個人是在趕路回家嗎?
意象的作用
避免與當時的政治發生衝突。有空白留意,增加了詩的張力性。將所要表達的感情物化,加深了審美的愉悅和難度。詩歌中的常見意象的代表含義。
2.詩歌中透過“用典”,可以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
下面以元稹《離思》 為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我們都知道“巫山雲雨”這個典故,講得是楚王和巫山神女在夢中相愛的故事。
整首詩的意思是:滄海之水難成,我看過巫山的雲,所以其他地方的雲皆入不了眼。元稹借“滄海水”,“巫山雲”等客觀事物,表達了自己對妻子的忠貞不渝。
即使萬花叢中走過,遇見再美的女子,我都懶得回頭看一眼,這一生除了妻子你,我不會再愛其他的女人。詩歌中說“修道”,大有遁入空門修道,從此青燈古佛之意。
不過,瞭解元稹生平的人都清楚,元稹並沒有詩歌中寫的那般痴情,相反還很風流。在他的妻子韋叢亡故之後,他愛的女人據說還挺多。比如,歌姬薛濤,下一任妻子裴淑,江南才女劉採春。
要知道,一見鍾情容易,終生不渝卻很難。這世間男女,很少會有人為死去的另一半守節到老。一生一世一雙人,大概是古詩和小說、電視劇中才會出現的瑪麗蘇情節。
我經常聽到鄰居閒聊,說家裡媽還在世的時候,爸不知道對媽有多親密,媽走的時候,茶飯不思,也是跟著送葬的隊伍,一步一跪送上山的。但是沒過多久,家裡的女人一月一換。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生中的不完美和缺憾。
現代詩歌語言的張力如何體現?陳仲義所著的《現代詩:語言張理論》張力的定義:指對立因素、互否因素、異質因素、互補因素等構成的緊張關係結構。
張力又是“詩心”,即詩歌的中心思想。張力的特徵,需要從含混、反諷、變形、陌生化中尋找詩意。
我們都知道,人在雪地裡行走時會留下腳印,車在泥濘地碾壓過,也會留下車輪的痕跡,這些印記的延伸,能幫助我們找到人或車去往的方向。
現代詩歌中運用的陌生化、變形等技巧,就是作者在詩歌中留下的印記。將這些印記連在一塊,便延伸出詩歌的無限張力來。理解了這些印記的意思,也就能認識到詩歌的內涵與外延。
下面以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為例,透過“陌生化”的手法,來體現詩歌語言的張力,並確定詩歌的中心思想。
陌生化的基本構成原則:是表面互不相關,而內裡存在聯絡的諸種因素的對立和衝突。正是這種對立和衝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給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動。
陌生化是一種新奇的語言感受,技巧就是使物件變得陌生,以此增加感覺的難度,延長讀者審美的過程。
《再別康橋》節選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徐志摩詩裡的“金柳”、“新娘”、“青荇”、“水草”等人和事,表面看來,確實互不相關。但這些看似無關的事物湊在一起,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帶來一種新奇的語言感受,構成整首詩歌的唯美意境,即陌生化帶來了詩歌語言的張力之美。
閱讀詩歌注意事項總結一眼就看明白的詩歌,稱不上真正的詩歌,頂多算直抒心意,就像我們生活中的日記流水賬。真正的好詩,含而不露,寓意深遠。我們一眼看不透詩人的真正想法,需要遠遠去猜,去揣摩。
似臨水照花,又似隔岸觀火,我們和詩人之間,隔著一層窗戶紙,只要捅破了窗戶紙,詩歌的中心思想也就呼之欲出了。
閱讀詩歌,不能只是原文翻譯,需要憑藉詩歌中的景象、事物、人物動作,彼此相互關聯起來,推測詩歌的中心思想以及詩人的言外之意。並結合我們自身經歷,感悟詩人當時的心情、處境、及寫詩的真正目的。
說了大半天,詩歌語言張力的體現,好像就是透過我們平常說的繞圈子,顧左右而言其他等方法實現。詩歌為何要運用各種技巧繞一大圈表達感情,直接說明白不好嗎?
我們談文學作品時,有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之分,即高雅與通俗的區別,詩歌也是一樣的,寫的過於明白就流於低俗了。
讀詩歌就像拉皮繩,詩歌的語言張力如何體現,還需要我們去仔細研究探討。
最後,感謝閱讀。
-
10 # 大鬍子林肯
語言是一門藝術
一、字的直意與聯想。朱光潛在《咬文嚼字》中說:無論是閱讀或是寫作,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字有直指的意義,有聯想的意義。比如說“煙”,它的直指的意義見過燃燒體冒煙的人都會明白。只是它的聯想的意義遠離不易捉摸,它可以聯想到燃燒彈,鴉片煙榻,廟裡焚香,“一川煙水”“楊柳萬條煙”“煙光凝而暮山紫”“藍田日暖玉生煙”——種種境界。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明顯而確實;聯想的意義是文字在歷史過程上所累積的種種關係。有如輪外月暈,暈外霞光。其濃淡大小隨人隨時隨地而各各不同,變化莫測。
二、小龍團與小團月的區別。
科學的文字越限於直指的意義就越精確,文學的文字有時卻必須顧到聯想的意義,尤其是在詩方面。直指的意義易用,聯想的意義卻難用,因為前者是固定的後者是遊離的,前者偏於型別後者偏於個性。既是遊離的個別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蘊豐富,也可以使意義含糊甚至支離。比如說蘇東坡的“惠山烹小龍團”詩裡三四兩句“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天上小團月”是由“小龍團”茶聯想起來的,如果你不知道這個關聯,原文就簡直不通。如果你不瞭解明月照著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裡那一點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處。這兩句詩的妙處就在不即不離若隱若約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龍團茶”一句話來得較豐富,也來得較含混有蘊藉。難處就在於含混中顯得豐富,由“獨攜小龍團,來試惠山泉”變成“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這是點鐵成金,文學之所以為文學就在這一點生髮上面。
三、怎樣表現出張力來。
試以自己拙作,談詩句張力。在今年清明節祭掃時,因庚子疫情,提前一週錯峰上山,在祭掃過程中大雨傾盆,家人打著傘完成。充分感受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的悲傷。那么,我們又該如何表達這種意象,怎麼組織好語言,寫出有感覺的,自己的,有張力的詩句呢?回程路上,看到了許多茶農在雨中採茶,雨前茶和清明茶是時令的表現,也是可以承載張力意境的好載體,經過幾次推敲,最後濃縮在“思親不剪連山雨,相思如芽滿清明”。思念如連山雨般剪不斷,如滿山芽採也採不完。(詳見拙作《清明_思念》
四、歌詩合為事而作。
牧海耕漁
東壁日出紅霞光,好將洋麵做曬場。
海插竹蒿千條槍,風鼓海帶萬重浪。
溫麻古船揚新帆,海上浮城東吾洋。
春風擘展宏圖畫,煙霞萬里美名揚。
喜見霞浦復工復產,整個東吾洋麵上曬滿海帶,蔚為壯觀。
1.東壁日出:日出東方,扶貧脫貧政策好。
2.溫麻:晉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在現霞浦溫麻船屯的基礎上建立起的地方政權溫麻縣置。3.千條槍:是不屈不撓的鬥爭意志和戰天鬥海精神表達。
4.萬重浪:是精準扶貧和脫貧致富的具體表現。
5.海上浮城:蔚為壯觀的海上養殖城。
回覆列表
詩歌張力體現可透過多手段體現,意向的選擇,意境的創造,象徵與隱喻的運用,典故的使用。多種手段使詩可以獲得更多的言外之意或更豐富的詩性意義。
有張力的詩飄過塵封千年氣息,一枝一葉,一顰一笑,染上歷史的塵埃,時間堆積厚重仍具有強大生命震撼力。
我把清朝詩人袁枚一首<<苔>>來做為結束語,來體味一下詩張力是如何去體現的吧: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