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虛空萬有
-
2 # 悟貴勤思
理論上僅憑攝像頭拍攝無法提取到人體DNA樣本,基因檢測這項技術現在難度並不大。APP只是手機程式,無法進行樣本的提取和化驗,所以物理提取是難題!
當然,如果真的投入大資金研發也不是沒有可行性,可問題是,研發這種APP真的值得嗎?
-
3 # 郭小奇
如果用軟體的話,並不需要去模擬發育過程,直接模擬腦結構就行了,目前對複雜神經功能認識還不全面,運算能力也做不到,但一些小而簡單的神經系統可以模擬。最近有研究人員把驅蟲的神經網路放在智慧小車的軟體裡,讓它的運動和反應具備了蠕蟲的特徵。至於基因,和意識沒有功能上的直接關聯,雖然現在可以測基因,但基因形成什麼結構和功能的蛋白並不完全清楚,至於更進一步的基因網路,細胞相互作用…都還有很多不清楚的。
-
4 # 蘄天行者
發明基因識別APP的功能就是解碼生命 ,守護健康。它要具有以下功能:
讀取基因。基因是攜帶生物遺傳資訊的基本功能單位,是位於染色體上的一段特定序列。每個人大約有100萬億個細胞,每個細胞裡有6G的全部基因。這6G大概是60億個鹼基,30億來自爸爸,30億來自媽媽,每個人最基本的符號就是ATCG這四個字母。在生物體內,遺傳資訊沿著“DNA-RNA-蛋白質”的方向逐級傳遞(中心法則),蛋白質是遺傳資訊的表現形式,因此疾病發生時多表現為蛋白質層面的異常。目前絕大多數的藥物均以蛋白質為靶點,如治療腫瘤的小分子靶向藥物和大分子單抗藥物,透過改變蛋白質的功能來治療疾病。根據中心法則,每一個生理過程都可以理解為特定的基因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發生特定強度表達的結果,如果這種平衡被打破就會誘發疾病。從這個角度看,幾乎所有疾病的發生都可以在 DNA 水平進行解釋,這也是基因治療的理論基礎。解碼基因。建立了一個基因模型,考慮了超過1000種基因變異的綜合影響以達到多基因評分。並進行DNA解碼轉化,讓基因序列解讀成每個人性別、身高、體重、年齡、種族、生活方式、祖源、營養和健康狀況等。在我們的DNA之中包含著特定的指令,產生屬於我們自己的基本人類特性。如果我們的父母或祖先的DNA編碼中具有某個特定蛋白質缺陷,比如包含特定病情的基因或者缺少防止其他病情出現的基因,則這種編碼產生某種特定變異或者導致你感染某種疾病的可能性很高。反饋資訊。就是對做出的解讀做出應答,顯示每個人的差異特徵(遺傳變異與疾病);預測可能患病的機率,給出健康預警(個性化的運動和減肥建議),以及提供基因治療方案。基因治療主要是治療那些對人類健康威脅嚴重的疾病,包括:遺傳病(如血友病、囊性纖維病、家庭性高膽固醇血癥等)、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類風溼等)。基因治療是將人的正常基因或有治療作用的基因透過一定方式匯入人體靶細胞以糾正基因的缺陷或者發揮治療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目的的生物醫學高技術。基因治療則是從蛋白質的上游——DNA入手,透過調控DNA來改變遺傳資訊傳遞,進而改變蛋白質的性狀,實現從源頭上治療疾病。此外,也有少部分藥物,如小核酸藥物Patisiran,以RNA為靶點對疾病進行治療,從廣義上來說這類藥物也屬於基因治療的範疇。這個APP就是個人化醫療方面的軟體。研究聚焦於分析病人的基因組,不過也額外關注環境、社會、生物測量、生物統計和宗教影響,然後基於這些資料為每個人量身定製治療方案。現在最有可能做出來的就是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生物測序公司。例如Natera,華大基因(BGI Genomics),23andMe,貝瑞和康,WeGene。
二三十年之內應該會有吧?但其實也沒什麼用的,無非是看人容易會有什麼病,有什麼天賦之類的。但人總會有一個變數,會有基因突變的。科技設計出來的完美基因最後其實都會不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