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憶往吾前
-
2 # 超絕對巨星
確實有些技術風格上的剋制,不全然是球隊實力強弱的因素。07年兩邊相遇時,馬刺是天然比騎士出色許多的球隊,但剋制有沒有?有的。鮑文和鄧肯這一對,前者步子細密,心機深沉,最擅長挑逗對手的進攻路線和出手位置,代表作就是04勾引著科比在高位出手了一個系列賽的強投;後者是內線天塹,最擅長選位和控制犯規。於是,馬刺是誘導持球人走底線等視野狹隘處,鄧肯封堵起步路線,配合弱側輪轉關傳球路線,專打突破手和巨星轉移球,逼你中距離單挑。這肯定是剛好踩在勒布朗的技術風格上。13,14年兩邊相遇,則有相當多球隊層面上的剋制。一方面,馬刺倫納德-鄧肯的防線延續了07年的風格,而勒布朗的問題還是存在。13年總決賽猶豫的心理問題不提,哪怕是破除心障打出58%命中率,第二場連續遠射催命的2014年,勒布朗還是球員裡不怎麼適合打馬刺的那一款。他體重太大了,中距離不是一般搖擺人動態裡的急停急起,而是落位後的試探步和半快攻,無法和自己最強也是熱最需要的突破很好的結合,不用和我爭論勒布朗那年已經很好了,關鍵是他可以更好。另,球星的特點往往決定了球隊的建隊路線和人員培養方向,這是種在球隊骨子裡的優劣。像科比這一款的巨星,為了接應他的中距離吸引夾擊調空籃下協防的特點,併發揮其強解能力出色的優勢,會更注重內線的噸位去拼搶,以及背身能力。代價就是球隊的速度在後幾年與聯盟脫節(10-12);很難打擋拆後懲罰蹲坑者出色的球隊(11被獨行俠毆打,永遠防不住納什);還有季後賽三分球沒有保障。勒布朗這樣的球員,要空間和射手群。同時具備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太貴了,因此往往要麼防守不行(JR,劉易斯,米勒,雷,科沃爾),要麼是老樹新花,遲早要變成防守不行的(巴蒂爾)。而11-14這一段,還不是空間型內線大行其道的日子,找不到安東尼戴維斯這樣兼顧內線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只能找到波什。內線輕型化和球隊射手多,球隊的防守人經常被人一步過,內線又無法很好護框,只能怎麼辦?——靠夾擊,然後側翼球員輪轉,因此吃防守熱情,以及運動能力。12,13兩年的熱恰好有熱情、有運動能力(韋德+勒布朗+博士,還有出色的巴蒂爾),再加上剛好契合詹韋轉換的強點,因此壓迫持球人打的風生水起。但這種防守方法還有什麼弊端呢?——怕多持球手和三分群。14年的熱火沒熱情(奪冠的疲憊和貪多症),沒運動能力(韋德巴蒂爾雙雙老化),又因為韋德的進攻水平下滑要更多上射手,防守本來就不復當年。而12-14的馬刺,打的就是多點突分和弱側擋切。說來有趣的是,勒布朗在14年夏天招募樂福許多人看到他這幾年面對勇士的窘迫至今不解,但仔細想想就知道了——這是給馬刺準備的。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聯盟風雲變幻,崛起的又是一支繼承了馬刺部分戰術思想,但卻有馬刺沒有的錯位破壞和擋拆持球投能力,內線大閘防守風格又和鄧肯不大一樣的球隊了。
-
3 # 小紅談體育
首先我們承認詹姆斯是一個偉大的球員,詹姆斯生涯勝率66.4%。然而對陣馬刺的勝率卻只有48.1%。,那麼這是為什麼呢。
在此要說波波維奇確實是對每個球員,不僅僅是馬刺球員,還有其他球員都是特別瞭解其特點的。對於詹姆斯的限制可以說是給NBA其他球隊樹立了一個典範,正如之前的砍鯊,砍霍等。
之所以會限制詹姆斯那麼好,首先要說的就是馬刺隊自己足夠優秀,馬刺隊再選到鄧肯後20年連續進入季後賽,這一點幾乎是沒有哪一個球隊可以完成的壯舉。巔峰詹姆斯對上巔峰馬刺,你不能說是哪一隻球隊因為限制住哪一位球員而取得勝利了,那這麼說每一個球隊用五個人去包夾當家球星就可以獲得勝利嗎,這樣的想法顯然是荒謬的。所以在此說明,詹姆斯的巔峰期甚至好不誇張的說幾乎詹姆斯的整個職業生涯遇到的都是馬刺隊史上最好的時期。
其次,之所以馬刺可以很好的限制詹姆斯,卻屢屢被科比,麥迪等巨星打的毫無脾氣,這是因為詹姆斯在球隊中主要是作為組織者,而科比麥迪等是作為得分手,職業不一樣,作用也就不一樣。
馬刺隊的防守體系以鄧肯為內線核心,萊昂納德為外線核心,很多時候是以團隊防守贏得勝利的。科比麥迪等人一對一的能力很強,機會可以打爆防守球員,若包夾的話勢必會漏人。如果不包夾有時候他們又可以以一己之力打爆馬刺整個防守線。
而詹姆斯,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是作為組織者的,去年在湖人打無球很失敗,所以今年又該打控衛,效果不錯。馬刺波波維奇深知這一點,所以用單一防守能力強的萊昂納德去限制詹姆斯,跟住腳步,不讓他突破內線,這樣詹姆斯威脅就小很多,持球威脅性不大,其餘四名隊友都被對方球員跟住,所以詹姆斯優勢就完全發揮不出來。
那麼大家會想,這麼簡單為什麼其他球隊不能用這樣的方法去限制詹姆斯呢。這個疑問小編開頭就說了,詹姆斯作為多年的NBA第一人,個人水平足夠優秀,論聯盟中能單防詹姆斯的球員有幾個?15年總決賽Fmvp頒發給伊戈達拉,14年Fmvp頒發給萊昂納德你知道為什麼嗎?
-
4 # zh0ngHuajian鍾華建
雙拳不敵四手、好漢架不住人多,因為馬刺開始有頂峰鄧肯加上GDP閒熟無縫配合,後期萊昂納德成長中接上,所以大家都知道了!
-
5 # 川蜀奇才
為什麼詹姆斯打不過馬刺,波波維奇這招讓詹姆斯無奈,
7年兩隊相遇時,馬刺是天然比騎士出色許多的球隊,但剋制有沒有?有的。
鮑文和鄧肯這一對,前者步子細密,心機深沉,最擅長閱讀對手的進攻路線和出手位置,代表作就是04勾引著科比在高位出手了一個系列賽的強投;後者是內線天塹,最擅長選位和控制犯規。
於是,馬刺是誘導持球人走底線等視野狹隘處,鄧肯封堵起步路線,配合弱側輪轉關傳球路線,專打突破手和巨星轉移球,逼你中距離單挑。
-
6 # 視聽籃球
還行吧,也不算剋制。雙方打了這麼多年,詹姆斯身邊的隊友換了多少個,馬刺GDP之外的隊員又換了多少個,雙方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實力都是不一樣的。
07年的詹姆斯投射能力還不行,總決賽被馬刺防到命中率只有36%,騎士0-4被剃光頭,這算是馬刺最剋制詹姆斯的時候了。
然後到13年,G6G7兩場的詹姆斯直接用遠射懲罰了馬刺的防守策略,總決賽命中率45%,7場大戰拿下總冠軍。
再到14年,詹姆斯總決賽命中率57%,三分命中率52%,場均28分,感覺一年更比一年強?但是馬刺4-1紳士橫掃。
說到底,這種級別的較量,玩的就是戰術對賭和整體實力,馬刺賭詹姆斯的中遠投,07年賭對了,13年失算了,到了14年,馬刺打通任督二脈,詹姆斯一個人再猛也無所謂了,畢竟籃球是5個人打的。
不只是馬刺,詹姆斯的任何強敵都會這麼防。突破猛於遠射,這是他的技術特點。詹姆斯那些廣為傳播的季後賽經典戰役,基本上都是中遠投火力全開,讓對手防無可防。而他輸掉的比賽,基本上也都有『自己遠射手感不佳,單靠突分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
剋制這種東西,還是要看具體的語境,就像馬刺也不算是被科比專克一樣,說到底是雙方不同時期的配置和實力不一樣,而且放眼聯盟,還有哪支隊伍沒有被科比『剋制』過呢?
-
7 # 舍我談歷史
詹姆斯可以說和鄧肯、波波維奇馬刺隊纏鬥了近十年,並且詹姆斯始終不佔上風。可以說詹姆斯始終被馬刺隊限制,得不到很好的發揮。因為詹姆斯長期在東部,雙方主要是碰面的三次總決賽,就從三次總決賽來分析分析馬刺隊如何限制詹姆斯。
1.2007年總決賽
2007年是詹姆斯第一次打進總決賽,靠著詹姆斯後兩場的超常發揮,騎士隊闖勁了總決賽,在賽前騎士隊就不被看好,普遍認為誰是西部冠軍誰就是總冠軍。詹姆斯系列賽的資料是22.0分、7.0籃板、6.8助攻,這樣的資料是詹姆斯歷次總決賽最差的一次,騎士隊也被馬刺隊四比零橫掃。詹姆斯之所以發揮不好,主要是那是的詹姆斯還是主要靠身體打球,投籃能力太一般,馬刺隊對於靠身體的球員防守比較有辦法,馬刺沒有向其他球隊對詹姆斯採取包夾的防守方式,主要採用鮑文單防,詹姆斯突入內線後,鄧肯和奧博託協防,而詹姆斯的隊員除了吉布森都不能給詹姆斯提供很好的火力支援。更多的時候詹姆斯選擇自己投,命中率非常低,投籃命中率35.6%,三分球命中率20%,這一年詹姆斯總決賽的表現完全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好在剛剛開始,未來是他的。
2.2013年總決賽
這一年的總決賽雖然詹姆斯的熱火隊取得來最終的勝利,但是打起來非常艱難,大部分一度變成來三比二,如果第六場萊昂納德罰球能夠準一點,熱火隊就失利了。這一年詹姆斯的資料是25.3分、10.9籃板、7助攻,比07年要好很多,並且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一年馬刺隊防守詹姆斯的基本沒有改變,就是不包夾,這次主防的後來大名鼎鼎的萊昂納德,作為13號秀,馬刺最初的想法是把他培養成超級防守尖兵。而萊昂納德也是很有防守天賦,加上出色臂展,他的防守更讓人窒息。詹姆斯這輪系列賽的投籃命中率上升到44.7%,已經提升到了一個很好的水平,只是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上升了不少,達到了35.3%。這個資料和07年詹姆斯二分球的命中率差不多。說明這個時候的詹姆斯技術不再像以前那樣依靠身體,主要是身邊的隊友比以前要好很多,除了為的韋德和波什這樣的巨頭外,還有雷阿倫和巴蒂爾這樣的三分投手,讓馬刺隊單防詹姆斯變得很困難,也導致最終七場大戰失利。
3.2014年總決賽
這次的總決賽之旅是馬刺隊的“復仇”之戰,13年的失利讓他們心有不甘,尤其是鄧肯如果13年奪冠歷史地位將完全不一樣。這次繼公牛隊和爵士隊之後,第一次出現總決賽背靠背的情況。這個賽季的馬刺隊變化真的不大,對付詹姆斯的方式也是老一套,但是詹姆斯的兩個巨頭隊友韋德和波什則發揮不佳,熱火隊除了第二場之外根本沒有還手之力。萊昂納德在攻防兩端給詹姆斯造成很大壓力,但詹姆斯仍然貢獻28.2分、7.8籃板、4助攻,投籃命中率57.1%,三分球命中率51.9%,這都是生涯總決賽最高了。這和馬刺隊的打法變化有關,波波維奇作為戰術大師,沒有固執的堅持以前的防守至上策略,開始關注小球,加強了球隊的傳導球次數,提出了0.5秒原則,要求球員在短時間作出投籃、傳球或者突破選擇,讓球活起來。實際上,詹姆斯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命中率,某種程度上是馬刺隊改變策略玩對攻了,馬刺隊的執行力非常強,貝里內利、米爾斯等角色球員神準的三分一次次洞察熱火隊的防守。還有靈活死胖子迪奧,更是讓詹姆斯打的非常不舒服。這一次失利也讓詹姆斯選擇離開了熱火隊。
三次與馬刺隊的總決賽經歷,詹姆斯打的都不太舒服。歸根結底是馬刺隊的防守體系對詹姆斯的剋制,尤其是生涯初期07年的總決賽,詹姆斯被打得好很無助。距離07年季後賽已經過去十幾年了,現在因特殊原因所有的體育比賽都暫停了,回憶回憶往事也挺好的,歡迎關注留言,說出你對詹姆斯和馬刺隊的看法。
-
8 # 籃球侃哥
這裡說的是巔峰時期的詹姆斯,雖然人們一致認為詹姆斯是出道即巔峰,但並非如此。剛出道的他還是依靠變態的身體突破造殺傷,慢慢的才開始遠投能力的。遠投能力的開發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收到了馬刺的影響。也並不完全是剋制。說白了是雙方不同時期的配置不同,再加上配置的實力不同。
其實詹姆斯剛進聯盟的時候應該是以身體素質而出名的,而他本身也是存在很多的問題的,畢竟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吧。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原因。
1.詹姆斯體系
詹姆斯從來都是打團隊球出身的,並不和科比一樣單打獨鬥。有點如今的雄鹿隊吧,所謂的一星四射。 詹姆斯體系一旦形成變會發現其中的某些端倪,一旦詹姆斯進攻受阻,被限制了,那麼其餘死人幾乎就動不起來,那可想而知,得分肯定上不去。況且當詹姆斯的遠投能力沒有開發出來時,限制住了詹姆斯的突破基本就是限制了整個球隊的運轉。
2.馬刺講究的團隊
馬刺的籃球理念從古至今延續的都是團體。關鍵是還有擅長計謀的波波維奇,並且波波維奇的就籃球理念就是團隊籃球。GDP前期有鄧肯側翼的防守,而後期萊昂納德慢慢成長起來,即便不能完全防守,但也可以起到限制作用。馬刺擅長的就是戰術,特別是這種詹姆斯體系。限制住了詹姆斯就可以限制整個球隊。
下面我們開一下各個賽季失利的原因
07年,詹姆斯的投射能力並不是很強,總決賽命中率只有36%,騎士直接被0-4橫掃。當然也可以說那時候的詹姆斯並不是很成熟,第一次進季後賽。況且當時的GDP依舊是熱門。13年,詹姆斯的遠投能力有了提高,特別是G6G7兩場,直接用遠投懲罰了馬刺,也讓馬刺知道了放詹姆斯投籃是要付出代價的,7戰拿下總冠軍。14年,籃球講究的是團體,並不是一味的依靠單核帶隊。當時馬刺徹底的把握了詹姆斯的命脈,有圖謀的想要讓詹姆斯單打,並且還有意讓詹姆斯投籃。但是的詹姆斯的命中率很高,打出了一場效率最高的總決賽,但是馬刺卻壓制了老化的鋒線球員,以及膝蓋早已經快不行的韋德,當時萊昂納德也成長起來了,也有了單打能力。馬刺素來是以團隊為主,根本不崇拜個人主義,當你得分超過30可能就會被波波維奇按在板凳席上。耐心的傳導球,尋找合適的空間以及位置,再加上外線有了射手,命中率提升了。所以當時可以扼殺詹姆斯。並且側翼的鄧肯,以及逐漸成長的萊昂納德,還有3D球員丹尼瑪,當時的防守還是很優秀的。
14年可以說是馬刺團隊籃球的巔峰之作,超越了以往的認知。
所以總體上說,並不是壓制,而是團隊配置不同。
-
9 # 鐵匠是怎樣煉成的
確實有些技術風格上的剋制,不全然是球隊實力強弱的因素。
07年兩邊相遇時,馬刺是天然比騎士出色許多的球隊,但剋制有沒有?有的。
鮑文和鄧肯這一對,前者步子細密,心機深沉,最擅長挑逗對手的進攻路線和出手位置,代表作就是04勾引著科比在高位出手了一個系列賽的強投;後者是內線天塹,最擅長選位和控制犯規。
於是,馬刺是誘導持球人走底線等視野狹隘處,鄧肯封堵起步路線,配合弱側輪轉關傳球路線,專打突破手和巨星轉移球,逼你中距離單挑。
這肯定是剛好踩在勒布朗的技術風格上。
13,14年兩邊相遇,則有相當多球隊層面上的剋制。
一方面,馬刺倫納德-鄧肯的防線延續了07年的風格,而勒布朗的問題還是存在。13年總決賽猶豫的心理問題不提,哪怕是破除心障打出58%命中率,第二場連續遠射催命的2014年,勒布朗還是球員裡不怎麼適合打馬刺的那一款。
他體重太大了,中距離不是一般搖擺人動態裡的急停急起,而是落位後的試探步和半快攻,無法和自己最強也是熱最需要的突破很好的結合,不用和我爭論勒布朗那年已經很好了,關鍵是他可以更好。
另,球星的特點往往決定了球隊的建隊路線和人員培養方向,這是種在球隊骨子裡的優劣。像科比這一款的巨星,為了接應他的中距離吸引夾擊調空籃下協防的特點,併發揮其強解能力出色的優勢,會更注重內線的噸位去拼搶,以及背身能力。
代價就是球隊的速度在後幾年與聯盟脫節(10-12);很難打擋拆後懲罰蹲坑者出色的球隊(11被獨行俠毆打,永遠防不住納什);還有季後賽三分球沒有保障。
勒布朗這樣的球員,要空間和射手群。同時具備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太貴了,因此往往要麼防守不行(JR,劉易斯,米勒,雷,科沃爾),要麼是老樹新花,遲早要變成防守不行的(巴蒂爾)。
而11-14這一段,還不是空間型內線大行其道的日子,找不到安東尼戴維斯這樣兼顧內線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只能找到波什。
內線輕型化和球隊射手多,球隊的防守人經常被人一步過,內線又無法很好護框,只能怎麼辦?——靠夾擊,然後側翼球員輪轉,因此吃防守熱情,以及運動能力。
12,13兩年的熱恰好有熱情、有運動能力(韋德+勒布朗+博士,還有出色的巴蒂爾),再加上剛好契合詹韋轉換的強點,因此壓迫持球人打的風生水起。
但這種防守方法還有什麼弊端呢?——怕多持球手和三分群。
14年的熱火沒熱情(奪冠的疲憊和貪多症),沒運動能力(韋德巴蒂爾雙雙老化),又因為韋德的進攻水平下滑要更多上射手,防守本來就不復當年。
而12-14的馬刺,打的就是多點突分和弱側擋切。
說來有趣的是,勒布朗在14年夏天招募樂福許多人看到他這幾年面對勇士的窘迫至今不解,但仔細想想就知道了——這是給馬刺準備的。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聯盟風雲變幻,崛起的又是一支繼承了馬刺部分戰術思想,但卻有馬刺沒有的錯位破壞和擋拆持球投能力,內線大閘防守風格又和鄧肯不大一樣的球隊了。
-
10 # 氧氣是個地鐵
馬刺從未剋制詹姆斯,只是剋制詹姆斯的球隊。
馬刺擊敗詹姆斯的辦法不是防住詹姆斯,這不可能,而是讓詹姆斯自己幹到累趴,超級統治力,但限制住他的球隊主要是騎士的其他球員。
所以,詹姆斯可以打爆馬刺,但卻被對手擊敗。
另外,2007年的詹姆斯只有22歲,四年級。放喬丹這個年紀來帶領那樣的騎士都很難贏馬刺。所以不能說馬刺剋制2007年的詹姆斯,只能說詹姆斯輸給年輕和陣容太差的騎士。
而2014那年,詹姆斯總決賽場均28分,馬刺剋制住?馬刺剋制的是韋德等隊友,讓詹姆斯一個人打爆自己,然後靠團隊作戰贏熱火。
馬刺從未剋制詹姆斯。
-
11 # A007樂樂
也不算剋制。雙方打了這麼多年,詹姆斯身邊的隊友換了多少個,馬刺GDP之外的隊員又換了多少個,雙方在不同時期的特點和實力都是不一樣的。
07年的詹姆斯投射能力還不行,總決賽被馬刺防到命中率只有36%,騎士0-4被剃光頭,這算是馬刺最剋制詹姆斯的時候了。
然後到13年,G6G7兩場的詹姆斯直接用遠射懲罰了馬刺的防守策略,總決賽命中率45%,7場大戰拿下總冠軍。
再到14年,詹姆斯總決賽命中率57%,三分命中率52%,場均28分,感覺一年更比一年強?但是馬刺4-1紳士橫掃。
說到底,這種級別的較量,玩的就是戰術對賭和整體實力,馬刺賭詹姆斯的中遠投,07年賭對了,
13年失算了,到了14年,馬刺打通任督二脈,詹姆斯一個人再猛也無所謂了,畢竟籃球是5個人打的。
不只是馬刺,詹姆斯的任何強敵都會這麼防。突破猛於遠射,這是他的技術特點。詹姆斯那些廣為傳播的季後賽經典戰役,基本上都是中遠投火力全開,讓對手防無可防。而他輸掉的比賽,基本上也都有自己遠射手感不佳,單靠突分無法解決問題]的原因。
剋制這種東西,還是要看具體的語境,就像馬刺也不算是被科比專克一樣,說到底是雙方不同時期的配置和實力不一樣,而且放眼聯盟,還有哪支隊伍沒有被科比[剋制]過呢?
-
12 # 籃壇碧玉刀
不算被馬刺剋制,合計一起總決賽對戰了3次,詹姆斯1勝2負,並沒被掃,怎麼能算剋制?
再說了,07年輸球,詹姆斯身邊都是些什麼隊友?
而馬刺又都是些什麼人?鄧肯、馬努、帕克也都還在巔峰,外加鮑三叔還風華正茂,其實,除開說詹姆斯之外,有誰能打?古登?大z?
沒有能打的。
你說被馬刺剋制,這個自然,籃球總歸是五個人的球隊,人家馬刺整體實力著實強大,你一個地表最強詹姆斯,沒辦法,不是很正常?
那一年,詹姆斯也只是1.0版本的詹姆斯,外線投射不行,馬刺也專門地放了詹姆斯給他外線投射的機會。
1.0版本的他,著實被克了,0-4被橫掃,整體命中率才有36%,著實說不過去。
因為那會地球人都知道詹姆斯突破製造殺傷的能力著實強悍,波波維奇不可能不懂,所以,鮑三叔防守我就放你3步遠給你投,你投不死我。要是馬刺剋制詹姆斯07年這輪系列賽著實是。
可是在這之後,詹姆斯也是發生了進化,13年2.0版本的詹姆斯,時刻線上。
攻守俱佳,13年,特別是在系列賽g6g7場,詹姆斯轟炸出了45%的外線準星,搶七大戰之中,帶隊拿下馬刺,復仇得手,這一輪系列賽。
詹姆斯贏了,這自然不算剋制,並且,詹姆斯還做出了進化。
等到14年,3.0版本的詹姆斯來了。
這就更不算剋制了,詹姆斯有57%的投籃命中率,有52%的三分球命中率,怎麼說他被壓制呢?
只是說,這會,熱火戰隊連著4年進入到總決賽,隊伍之中,看似有波什和韋德這種巨頭,可是,你很顯然地看到他們精氣神,和前面3年可是有著不小的變化。特別是在總決賽這三人貌合神離你就會發現,這支隊伍其實是詹姆斯獨自一個人在強撐著。
反觀馬刺,他們因為去年丟失了幾乎是到嘴邊的熟鴨子,他們本賽季是抱著必須要拿下總冠軍的決心而來。
從而這也導致了熱火無法招架馬刺的攻擊,最終,熱火還是變成了和07年一樣,詹姆斯獨自一人帶隊。
這就是為何看起來說,馬刺專克詹姆斯。
-
13 # OnFiee
確實有些技術風格上的剋制,不全然是球隊實力強弱的因素。
07年兩邊相遇時,馬刺是天然比騎士出色許多的球隊,但剋制有沒有?有的。
鮑文和鄧肯這一對,前者步子細密,心機深沉,最擅長挑逗對手的進攻路線和出手位置,代表作就是04勾引著科比在高位出手了一個系列賽的強投;後者是內線天塹,最擅長選位和控制犯規。
於是,馬刺是誘導持球人走底線等視野狹隘處,鄧肯封堵起步路線,配合弱側輪轉關傳球路線,專打突破手和巨星轉移球,逼你中距離單挑。
這肯定是剛好踩在勒布朗的技術風格上。
13,14年兩邊相遇,則有相當多球隊層面上的剋制。
一方面,馬刺倫納德-鄧肯的防線延續了07年的風格,而勒布朗的問題還是存在。13年總決賽猶豫的心理問題不提,哪怕是破除心障打出58%命中率,第二場連續遠射催命的2014年,勒布朗還是球員裡不怎麼適合打馬刺的那一款。
他體重太大了,中距離不是一般搖擺人動態裡的急停急起,而是落位後的試探步和半快攻,無法和自己最強也是熱最需要的突破很好的結合,不用和我爭論勒布朗那年已經很好了,關鍵是他可以更好。
另,球星的特點往往決定了球隊的建隊路線和人員培養方向,這是種在球隊骨子裡的優劣。像科比這一款的巨星,為了接應他的中距離吸引夾擊調空籃下協防的特點,併發揮其強解能力出色的優勢,會更注重內線的噸位去拼搶,以及背身能力。
代價就是球隊的速度在後幾年與聯盟脫節(10-12);很難打擋拆後懲罰蹲坑者出色的球隊(11被獨行俠毆打,永遠防不住納什);還有季後賽三分球沒有保障。
勒布朗這樣的球員,要空間和射手群。同時具備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太貴了,因此往往要麼防守不行(JR,劉易斯,米勒,雷,科沃爾),要麼是老樹新花,遲早要變成防守不行的(巴蒂爾)。
而11-14這一段,還不是空間型內線大行其道的日子,找不到安東尼戴維斯這樣兼顧內線防守和投射的球員,只能找到波什。
內線輕型化和球隊射手多,球隊的防守人經常被人一步過,內線又無法很好護框,只能怎麼辦?——靠夾擊,然後側翼球員輪轉,因此吃防守熱情,以及運動能力。
12,13兩年的熱恰好有熱情、有運動能力(韋德+勒布朗+博士,還有出色的巴蒂爾),再加上剛好契合詹韋轉換的強點,因此壓迫持球人打的風生水起。
但這種防守方法還有什麼弊端呢?——怕多持球手和三分群。
14年的熱火沒熱情(奪冠的疲憊和貪多症),沒運動能力(韋德巴蒂爾雙雙老化),又因為韋德的進攻水平下滑要更多上射手,防守本來就不復當年。
而12-14的馬刺,打的就是多點突分和弱側擋切。
說來有趣的是,勒布朗在14年夏天招募樂福許多人看到他這幾年面對勇士的窘迫至今不解,但仔細想想就知道了——這是給馬刺準備的。
只不過誰也沒想到的是,聯盟風雲變幻,崛起的又是一支繼承了馬刺部分戰術思想,但卻有馬刺沒有的錯位破壞和擋拆持球投能力,內線大閘防守風格又和鄧肯不大一樣的球隊了。
回覆列表
騎士1.0的幼詹身邊沒有比較強力幫手。當年的GDP和波波老爺子也強的一匹。
到了熱火時期的詹姆斯,則是在總決賽的時候三巨頭迷失找不到狀態有關。
看球不多,大致是這樣的情況,希望有朋友能補充。
ps:騎士1.0的球衣真心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