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塑膠
15
回覆列表
  • 1 # 期門宗主

    PVC即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絕緣性和阻燃性,並且擁有密度小、機械強度高、易於加工等物理特性,因此,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建築電子汽車等領域。

    PP為聚丙烯,可以說是我們每個人“身邊的塑膠”。其外觀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輕。聚丙烯(PP)屬於熱塑性樹脂,是五大通用合成樹脂之一,通常為半透明無色固體,無臭無毒。聚丙烯製品在耐熱、耐腐蝕、透明性等方面優於其他合成樹脂,廣泛應用於包裝、纖維、汽車、家電等日用品以及工業品等領域的生產,近幾年在醫療領域也有較普遍的應用。

    從生產工藝上來說,二者的原料均為石油。石油制聚丙烯產業鏈具體如下:原油經煉油裝置加工成汽、柴、煤油等成品油和石腦 油,石腦油透過裂解裝置生產烯烴和苯,其中乙烯和丙烯生產比例大致 5:3(即每生產 1 噸乙烯大約同時生成 0.6 噸丙 烯,不同裝置該比例上下浮動),乙烯主要用於生產聚乙烯,丙烯用於生產聚丙烯。

    也就是說如果市場上丙烯的價格大幅上漲那麼,乙烯的價格可能就會開始下跌。

  • 2 # 一廂財經

    期貨中的塑膠(L)、PP和PVC雖然都屬於化工品類的期貨品種,但區別還是挺大的。下面就結合我的工作經驗,詳細地給大家分析一下這三者之間的具體區別。回答中先介紹這三者在實物上的區別,再介紹這三者的期貨合約文字不同之處,最後用過去三年的期貨盤面資料分析這三者在期貨盤面走勢上的區別。

    塑膠、PP和PVC在實物上的區別

    一、塑膠

    塑膠期貨合約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合約全稱叫線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貨合約。常見的產品例如農業大棚用的地膜、生活中常見的各種包裝薄膜、小朋友們常玩的一些塑膠質地的公仔、手辦及我們幾乎每天都要用到的塑膠袋等。生產方法:以乙烯單體為原料,透過催化劑在高壓或低壓作用下進行氣相流化床聚合生產而來。

    二、PP

    PP期貨合約也是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合約全稱叫聚丙烯期貨合約。常見的產品例如大家穿在身上的一些衣服的材質、毛毯、汽車的一些配件等。生產方法:聚丙烯的生存方法有四類,溶劑法、溶液法、液相本體法和氣相法。以第一種為例,以丙烯單體為原料,在特定溶液中溶解,然後在催化劑作用下發生聚合,最後離心過濾再經由氣流乾燥壓擠而來。

    三、PVC

    PVC期貨合約也是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合約全稱叫聚氯乙烯期貨合約。常見的產品例如大家家裡用的一些水管,拉的電線電纜等。生產方法:以氯乙烯單體為原料,經催化劑在光熱作用下,聚合反應而來。

    四、小結

    這三者的原料來源不同。生產方法不同。常見的產品大體不同,但部分常見的產品可以相互替代。例如,水管有些是用塑膠製作有些是用PVC。塑膠、PP和PVC期貨合約文字的區別

    下表為大商所塑膠、PP和PVC的期貨合約文字,如下;

    其中,不同點為(圖中標紅位置);

    PP的最小變動價位為:1元/噸,而塑膠和PVC都是5元/噸。塑膠的最後交割日為最後交易日後第2個交易日,而PP和PVC均為最後交易日後第3個交易日。交易的程式碼分別是:L、PP和V。塑膠、PP和PVC在期貨盤面走勢上的區別

    一、塑膠、PP和PVC的期貨價格走勢對比

    為方便大家直觀看出塑膠、PP和PVC的期貨價格走勢,我截取了過去三年中這三者的盤面資料並畫成行情走勢圖,如下所示;

    由上圖可知;

    塑膠、PP和PVC期貨價格盤面走勢具有明顯的同向性。背後的邏輯是,塑膠、PP和PVC都屬於化工品,且具有一定的相互可替代性,在現貨市場對化工品需求旺盛時會一併推動三者價格走高,而當現貨市場對化工品的需求低迷時,一併走低。不同點在於,塑膠及PP的價格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明顯高於PVC。此處值得一提的是,當前三者的價差明顯比往年小,或許是個不錯的進場套利機會。

    我們再算一下過去三年塑膠、PP和PVC的相關係數,看看三者的異同,如下表所示;

    由上圖可知;

    塑膠與PP的價格和收益率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8660、0.8685,達到高度相關。塑膠與PVC的價格和收益率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5744、0.6357,為中度相關。PP和PVC的價格和收益率的相關係數分別為0.6410、0.6020,也為中度相關。亦即,在塑膠、PP和PVC三者中,塑膠與PP的趨同性最高。

    二、塑膠、PP和PVC的期貨價格波動程度對比

    (1)隔夜(含長假)跳空波動對比

    同樣地,我們擷取過去三年塑膠、PP和PVC期貨的盤面資料,計算並對比這三者的隔夜跳空波動情況。下圖為三者的隔夜(含長假)跳空圖,如下;

    由上圖可知;

    在塑膠、PP和PVC三者中,PP的隔夜跳空波動最大。下表為三者的隔夜跳空詳細統計資料。作為最具代表的波動衡量指標,無論是偏離度還是波動率,PP都明顯大於塑膠和PVC。如下;

    (2)日內波動對比

    下面我們再看看塑膠、PP和PVC在過去三年的日內波動情況,看看這三者有何不同之處。下圖為三者的日內極差圖和統計指標,如下;

    由上圖表可知;

    從最大日內極差來看,PP為8.39%,比塑膠和PVC的日內波動更大。從偏離度來看,PVC為0.68%,比塑膠和PP的偏離度更大。從波動率來看,PVC為14.21%,比塑膠和PP的波動率更大。亦即,從日內波動的角度上看,PVC的日內波動是最大的,其次是PP,最後是塑膠。總結

    透過上面的詳細分析,對塑膠、PP和PVC三者的區別可得出如下結論;

    塑膠、PP和PVC都是化工品類的期貨品種,但首先它們的原料來源不同。塑膠、PP和PVC的原料來源分別是乙烯單體、丙烯單體和氯乙烯單體。其次,這三者的生產方法不同,生產它們所需的催化劑和物理條件也不同。最後,塑膠、PP和PVC的製成產品相差較大,但相互之間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在期貨合約的設計文字上,塑膠、PP和PVC大體相同,但也有一定的區別。例如PP的最小變動單位是1元/噸,而塑膠和PVC的最小變動單位都是5元/噸。此外,塑膠的最後交割日在最後交易日後的第二個交易日,而PP和PVC則是在最後交易日的第三個交易日。塑膠、PP和PVC的盤面價格走勢具有一定的趨同性,亦即同漲同跌性。在這三者中又以塑膠和PP的相關性最大,達到高度相關的水平,而塑膠與PVC或PP與PVC也達到了中度相關的水平。在塑膠、PP和PVC的價格波動方面,三者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具體為,對於隔夜跳空波動,PP的隔夜(含長假)波動最大,塑膠次之,PVC最小;而對於日內波動,PVC最大,PP次之,塑膠最小。

    【一廂萌寵】:CIIA持有人,一個喜歡養寵的前金融民工,歡迎關注交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婚姻是不是不會越來越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