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咀嚼寂寞101178516
-
2 # 鄉村關中
現在的豬肉價格確實達到歷史峰值,可能是歷史上豬肉價格最高的時期,每斤價格在32~35元左右,好的部位價格都已經達到了38元左右。乍一看這個價格的數字,確實太高,但從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來看,這樣的價格確實並不高。因為消費市場形成的搶購風潮,再一次把豬肉價格向著更高的價位逼迫,從而使豬肉商販不斷提高肉價。
誠然,豬肉價格的高漲有供應不足的因素,但消費者近乎瘋狂的購買,從根本上刺激了豬肉價格的不斷飆升。試想,即使豬肉價格再短缺,市場供應量再不足,如果沒有人去購買,它再高的價格也是形同虛設。正是因為消費者的近乎瘋狂的搶購,進而不斷地促生了豬肉價格向著一個又一個高峰努力衝刺。因此,豬肉價格的高漲與消費者瘋狂購買有著絕對的原因。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兩個巴掌振耳欲聾。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孤掌難鳴”。這就是豬肉價格一下子為什麼這麼高的真正原因之一。
我們從豬肉市場銷售、消費者購買慾望,以及潛在的市場消費需求來看,現在的豬肉價格只是數字的“虛高”。也就是說,豬肉價格的數字很“大”,但消費者從來沒有忌諱過這些數字,該購買的還在購買,而且購買的數量還是很大,並沒有因為這個“高”的數字,而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這就充分說明了豬肉價格並不“貴”,表明了人們的消費購買力還是很強大的。從這個層面來看,豬肉價格是比較便宜的,並沒有達到人們買不起的程度。
如果豬肉市場上,表現出了冷冷清清的狀況,這才真正說明了豬肉貴到一定程度;而從現在市場上門庭若市的繁忙銷售狀況來看,當前的豬肉價格是在消費者普遍接受的範疇之內,只能說明表現出來的價格並不貴,而且還是比較便宜的。
實際上,豬肉價格的便宜程度取決於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如果消費者的購買力真的很弱小,且不斷下滑,這就說明了豬肉價格真的太貴了;如果消費者的購買力像現在一樣瘋狂,恰恰說明了豬肉價格並不貴,人們具備充分的消費能力。這是市場的正確反饋,也是現實的如實對映。所以說,豬肉價格的便宜與昂貴只是相對的。對於愛吃豬肉的人來說,即使比現在還高的價格,他們依然選擇購買,也並不覺得貴;對於不喜食豬肉的人來說,即使每斤幾元錢,或者白白送給他,對他來說都是累贅。現實就是如此,你說對嗎?
-
3 # 正直的瑞哥
我今天到鄉下,是鄉鎮所在地剛好是墟 天,往日至少七、八條豬,現在僅僅看到兩頭豬在賣,臨近中午了還有一半沒賣掉,我問屠夫,怎麼只有兩條豬,他說,豬肉太貴了,兩條豬都很難賣,豬肉太貴了,只是有小孩的會買一點,而且買的量很少,我問了一下排骨一斤45元,五花肉一斤38元,確實很貴,一般老白姓真吃不起。
回覆列表
只要繼續搞集中飼養,豬肉永遠不可能降下來!比如一個縣在集中飼養後只有四個養豬場,那麼你說豬肉價格的決定權在誰手裡?有人說現在國家正在大力支援養豬業,養豬的人多了豬肉價格肯定能降下來,我只能呵呵了,你不想想,國家是撥款一千多億支援養豬,問題是那貸款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搞到的嗎?這是第一道門坎。第二道門坎~現在養豬必須經過當地相關部門審批,你以為那是誰都能批下來的?光審批就得好幾個部門,缺一不可,也就是說這道門坎高的你架起一般的梯子都爬不上!不信你去試試,這就是為什麼到今天全國各地依然幾乎看不到有人新建新養豬場的原因!為了所謂的治理農村汙染把農村養殖業這樣搞,真的好嗎?農業原本就包括種植和養殖,而且種養是相互結合相互依存的,比如農民種糧食給豬吃,豬的欄肥回報給土地。農民種糧給雞吃,雞的糞便不僅能回報給土地,給能餵養魚,它們是不斷的迴圈關係,但是當農民失去養殖權力後,土地失去了動物糞便的回饋,於是如今的土地變得越來越貧瘠,加上由於過度依賴化肥,土地變得越來越硬!前段時間中國一位農業專家給中國土地做過檢測,發展中國土地一些人體需要的重要微量元素流失嚴重,知道為什麼嘛?因為現在種地大都不用欄肥了,土地長期不使用欄肥,光使用化肥就會失去微量元素,因為一些微量元素是從各種植物腐爛後形成的。總之我還是那句話—集中飼養對國家和百姓是百害而無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