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淝水之岸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睡覺的床,而是一種坐具,是用來坐的;也可能是指井床,相當於今天機床等。疑,不能理解成懷疑之疑,二是通“擬”字,“擬”古代寫作“擬”,意思是“好像是”。

    再如,秦時明月漢時關。運用了“互文”修辭手法,正確的理解應是: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

  • 2 # 半支蓮6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理解還真有問題。我上學的時候“臭”就是臭,散發出來的味道,與“香”相反。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臭”就變成“嗅”了,由“臭”變“香”了。

    我認為,這兩種解釋都有問題。

    “嗅”基本釋義

    1.作為動詞 用鼻子感知,辨別氣味 。

    2.作為名詞 氣味 例:其嗅芳香

    最早見於《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之則甘,嗅之則香。

    “臭”除了與“香”相反的味道外,還有一下義:

    按科學家的研究:物質濃且雜就是臭,物質淡而純就是香。

    清·孫鼎宜《難經章句》雲:“《書·盤庚中》疏:‘臭是氣之別名’,古者香氣、穢氣皆名曰臭。”

    殘酒與剩肉混雜在一起的味道就是“臭”,濃烈的難聞氣味,絕對不可能是香氣!

    杜甫想表達的是朱門散發出倒掉的酒肉散發出濃烈的臭味。

    是杜甫錯了,還是現代人錯了?

    被過度解釋得還有“床上明月光”的床,被現代的聰明人解釋成了“馬紮”或“井欄”,其實就是睡床。本人就這個問題有專門論述,請翻看本人主頁

  • 3 # 漢江庸叟

    有啊,比喻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我一直以為:但願人長久,要麼指的是親情,要麼指的友情。

    誰知二者全是全是錯的。

    這首詩詞是詩人寫給弟弟的,長年不見,互相年老,互相牽掛,但願人長久指的是但願人長壽,但願人安康。

    由此可見,學古詩詞一定要學習詩詞參生的時代背景和真正寓意。不能憑現代思維曲解其意。

  • 4 # 冰青

    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裡,何處得秋霜。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我與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公然抱茅入竹去

    左牽黃,右擎蒼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旦辭爺孃去,暮至黃河邊等等。

  • 5 # 夢醉江南三月天

    容易被現代人理解錯誤的古詩詞。

    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臥榻的意思,而作“井欄”解。《辭海》裡明確註釋,床是“井上圍欄”。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二、貧賤夫妻百事哀

    往往誤解為:生活貧賤的夫妻,事事不稱心。元稹悼亡詩《遣悲懷》有三首,都為名篇。其一:“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貧困生活固然有諸多不順心,然而,從詩中所說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可以看出詩人重在敘衷腸而不是說道理。夫妻死別人所不免,但回想當年貧賤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謂一事一悲悽,百事皆哀感了。

    三、朱門酒肉臭

    杜甫詩“朱門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為“腐爛發臭”,其實這個“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發出香味的意思。這兩句的含義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四、橫眉冷對千夫指

    往往誤解為:橫眉冷對敵人的指責與攻擊。魯迅《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灑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此詩作於1932年10月。領導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高度評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認為“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1931年2月4日,魯迅《致李秉中》裡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是說流言猛於虎。而當時魯迅景況窘迫,“運交華蓋”、“破帽遮顏”,似乎“千夫”應該理解為“敵人”。其實這裡的“千夫”應該理解為“群眾”。《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裡的“千人”就是“群眾”的意思。另外,從詞性方面來說,“千夫指”對“孺子牛”,才能使對聯顯得工整,這是一首七律,魯迅應該不會犯這個小錯誤。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這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尤適用於現在的反腐。

    五、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極具跳躍性,因此很多讀者未能領會作者獨具的匠心。著名的詩評家沈德潛認為“詩中互文”,即詞句可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這種解釋很有見地,但

  • 6 # 安國寧家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出自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的《滕王閣序》)

    “落霞”,不是雲霞,而是指零散的飛蛾。

    要了解這句話的意義,當時當地的風物不可不曉。對此,宋代吳曾說:“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七八月間,皆紛紛墮於江中,不究自所來,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鶩耳。”由此看來,“霞”不是雲霞,而是一種飛蛾。另外,“落霞”之“落”並不是“飄落”的意思,“落”在句中與“孤”相對,意思當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義。而最近從日本的藏本來看,孤鶩的“鶩”是“霧”,是由於讀音相同而被誤寫的。

    依據日藏唐本,一些專家認為,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霧”而不是“孤鶩”。因為,落霞、秋水、長天等都是自然景觀,冒出來動物“孤鶩”一詞,不那麼對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華》本以來,兩宋、明、清,歷代官、坊諸本均作“孤鶩”,惟見此日藏唐本作“孤霧”。霧、鶩音近,正偽難分。日藏古本寫於唐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閣詩序》面世不足32年,應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 7 # 軫念信箱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床”,不是臥榻的意思,而作“井欄”解。《辭海》裡明確註釋,床是“井上圍欄”。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2.“貧賤夫妻百事哀”。往往誤解為:生活貧賤的夫妻,事事不稱心。元稹悼亡詩《遣悲懷》有三首,都為名篇。其一:“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貧困生活固然有諸多不順心,然而,從詩中所說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引起哀思的幾件事,可以看出詩人重在敘衷腸而不是說道理。夫妻死別人所不免,但回想當年貧賤相守,而今伊人已逝,真可謂一事一悲悽,百事皆哀感了。

    3.“朱門酒肉臭”。杜甫詩“朱門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為“腐爛發臭”,其實這個“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發出香味的意思,這兩句的含義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4.“橫眉冷對千夫指”。 往往誤解為:橫眉冷對敵人的指責與攻擊。魯迅《自嘲》“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灑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此詩作於1932年10月。領導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高度評價“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一聯,認為“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1931年2月4日,魯迅《致李秉中》裡說:“今幸無事,可釋遠念。然而三告投杼,賢母生疑。千夫所指,無疾而死。”是說流言猛於虎。而當時魯迅景況窘迫,“運交華蓋”、“破帽遮顏”,似乎“千夫”應該理解為“敵人”。其實這裡的“千夫”應該理解為“群眾”。《漢書.王嘉傳》:“里諺曰:‘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裡的“千人”就是“群眾”的意思。另外,從詞性方面來說,“千夫指”對“孺子牛”,才能使對聯顯得工整,這是一首七律,魯迅應該不會犯這個小錯誤。橫眉怒對那些喪盡天良、千夫所指的人----這是魯迅一生的真實寫照----尤適用於現在的反腐。

    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一)被人稱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無論時間上還是空間上都極具跳躍性,因此,很多讀者未能領會作者獨具的匠心。著名的詩評家沈德潛認為“詩中互文”,即詞句可翻譯為“秦漢時的明月,秦漢時的關隘”,這種解釋很有見地,但僅僅停留於詞語的表層意思。事實上,“明月”和“關”是描寫邊塞生活的樂府詩裡常見的詞語,在這兩個詞語前加上“秦”、“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頓使詩歌顯得新鮮奇妙。這樣落筆於千年以前、萬里以外,一種雄渾蒼茫的意境油然而現;而且“人未還”的“人”所指也不僅僅指當時的人們了,而是指自秦漢以來世世代代的人。

    6.“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杜甫《八陣圖》詩的下聯“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出句寫八卦石陣與諸葛亮英名不會被江水所淘盡沖走,必將永留人間,一語雙關。對句突接“遺恨”,不知是說諸葛亮之憾恨,還是詩人之憾恨,“失吞吳”,不知是指諸葛亮生前沒有把吳國吞掉,還是指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其實按當時的歷史狀況,“遺恨失吞吳”真正的意思指的是諸葛亮沒有能阻止劉備進攻東吳,以至於打破了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

    7.“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裡的“船”,不是指船隻,而是“衣襟”的意思。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寫了當時八位著名的詩人,其中一段專門寫李白的醉態。據說,唐玄宗想召見詩仙,李白仍然保持一副很牛氣的高人派頭。所謂“不上船”,並非不登龍舟,而是敞開衣襟,連釦子都不繫。《康熙字典》裡明確記載:“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

    8.“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所謂“紅酥手”可作紅潤的手指,還可解釋為一種點心。陸游著名的詞作《釵頭鳳》,寫給表妹唐婉。詞中以“紅酥”形容紅梅蓓蕾之色,是個令人陶醉的字眼兒。陸游用“紅酥”來形容膚色,便寓有愛憐之意。另有一說是點心,“紅酥手、黃滕酒”等,都是桌上的飲品糕點。

    9.“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落霞”,不是雲霞的意思,而是指“零散的飛蛾”。要了解這句話的意義,當時當地的風物不可不曉。對此,宋代吳曾說:“落霞非雲霞之霞,蓋南昌秋間有一種飛蛾,若今所在麥蛾是也。當七八月間,皆紛紛墮於江中,不究自所來,江魚每食之,土人謂之霞,故勃取以配鶩耳。”由此看來,“霞”不是雲霞,而是一種飛蛾。另外,“落霞”之“落”並不是“飄落”的意思,“落”在句中與“孤”相對,意思當相同或相近,是“散落、零散”之義。而最近從日本的藏本來看,孤鶩的“鶩”是“霧”,是由於讀音相同而被誤寫的。依據日藏唐本,一些專家認為,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中,可能是“孤霧”而不是“孤鶩”。因為,落霞、秋水、長天等都是自然景觀,冒出來動物“孤鶩”一詞,不那麼對仗。此名句,自北宋《文苑英華》本以來,兩宋、明、清,歷代官、坊諸本均作“孤鶩”,惟見此日藏唐本作“孤霧”。霧、鶩音近,正偽難分。日藏古本寫於唐景龍元年(公元707年)七月,距王勃《滕王閣詩序》面世不足32年,應最接近王勃原著原始面貌。

    10.“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個方位名詞——屋西北角。杜甫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其中“屋漏”二字歷來被解釋為屋子漏雨。“屋漏”其實是一個名詞,它是屋內西北角的特定名稱。《辭源》修訂本“屋漏”條的第一個義項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設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開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稱屋漏。”

    (2)史上“功敗垂成”的五大草寇

    一、打工仔陳勝:替人做過小工的陳勝和吳廣這兩個僱農出身的戊卒,在大雨滂沱的窮鄉僻壤揭竿而起,以區區九百之眾向一個龐大的帝國發起了挑戰。這似乎是不可思議的輕舉妄為,然而這把火卻最終成為燎原之勢,它激起了一場連鎖式的全國民變。雖然陳勝及其“張楚”政權並沒有能撼倒秦王朝,但他卻喊出了一句足令後世記取的民權豪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歷史將記取,這場推翻秦王朝暴政的翻天覆地的改朝換代是一個普通農民首先發起的。

    他有句名言: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道人張角:東漢末年,一場被後人稱為“黃巾”的大暴動如疾風暴雨席捲中原。組織者張角,翼州鉅鹿人,太平道的教主。《後漢書》記載說:“初。鉅鹿張角自際‘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畜養弟子,跪拜首過。符水咒說以療病,病者頗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位於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轉相進惑。十餘年間。徒眾數十萬,連結郡自青、徐、幽、冀、荊、揚、究、皮八州之人,莫不畢應。遂置三十六方。方猶將軍號也。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幹人,各立渠帥。”這是歷史上準備最持久、計劃最周密、動員最廣泛的一次起義,它發生在一千八百年之前,堪稱一大奇蹟。張角為以後的民變和暴動提供了一個啟示;在最初的淮備階段,宗教往往是最好的保護色和膠合劑。

    他有句名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三、鹽販子黃巢:黃巢出身鹽商家庭,與王仙芝同販私鹽。曾數次應試而每每名落孫山。他善騎射,好詩賦。生平最喜結交豪俠之士。造反後黃巢自稱“沖天太保平均大將軍”,與王決裂後一度由強到弱,又由弱到強,這位被貶為“流寇”的黃巢進行了一場歷時1000多日,從湖北渡江南下而後由廣州北上,橫掃十餘省,行程數萬裡的前所未有遠征,這是一次退卻形式下的偉大進攻。當旋風般的鐵騎在中國的大地上劃上一個大弧後,六十萬大軍攻破了唐都長安,而後又雪崩似地退出。歷史註定了這是一次未能完成的遠征。然而,這次遠征所包蘊的驚心動魄的傳奇和令人扼腕的結局具有永遠的魅力。

    他有句名言: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四、驛卒李自成:李自成幼曾為僧,2l歲時應募當了米脂縣的驛站馬伕,不久因財政危機被裁員而下崗。失去了飯碗的李自成遂投奔了“不沾泥”張存孟的隊伍,綽號“闖將”,自立後又升級為“闖王”。(注意:歷史考證李自成並非另一闖王高迎祥的部將)這位獨眼闖王無疑是明末那場起於陝西的造反大潮中脫穎而出的弄潮兒,從屢遭圍剿,幾度詐降,險遭剿滅甚至身邊只剩十八騎,到後來建國“大順”,一路北上摧枯拉朽,“所過無堅城,所遇無勁敵”,最後埋葬朱明王朝。卻又在輝煌的頂點上驟然隕落,空餘下了倉促的41天帝王夢。偶然乎?必然乎?李自成給後人留下的是一份值得深思的問卷。

    他有句名言:吃他娘穿他娘,開了城門迎闖王。

    五、民辦教師洪秀全:這位私塾先生早年曾經苦讀四書五經,夢想有朝一日由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可是十多年過去了,年過而立卻屢試不中,連秀才的桂冠還未戴上,絕望之餘他發誓:“等我自己來開科取天下士吧!”於是,在一場大病之後,就有了所謂“醒世訓”和“救世歌”,有了斬妖除魔的天堂夢,有了不可遏制的拜上帝教潮,有了席捲南中國的太平天國政權,並綿延十八年,波及二十省。這是一場震撼性的革命、卻又象是一場沒有目標的瘋狂鬧劇,走在半夢半醒之間的洪秀全在理想中崛起,又在狂妄中毀滅。

    他有句名言:手提三尺定山河,四海民家共飲和。

  • 8 # 半葦渡江

    太多,但是我覺得最讓人容易理解錯誤的就是元稹的“貧賤夫妻百事哀”。這句應該是九成以上的人都會理解錯誤。

    遣悲懷.二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這首詩是作者哀悼逝去的妻子的時候寫的三首遣悲懷中的第二首,也是最有名的一首。譯文如下:當年我們一起開玩笑說死了之後會怎麼樣安排,如今都按你所說的展現在眼前。你穿過的衣裳已經快施捨完了,你的針線盒我珍存著實在是不忍心去開啟它。懷念啊,你我對婢僕也格外憐愛,也多次因為夢到你我便又為你焚紙燒錢。我知道,夫妻之間的生死訣別,每個人都會有,也只有像我們這樣經歷過共苦的人在離別的時候才會更加哀痛。

    也只有經歷過共苦的夫妻,在面對死別的時候才會更加哀痛。這是作者也是這句詩的本意,但是現在有多少人是真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的?很少,絕大部分人都從字面的意思去理解這句詩:“經濟條件不好,太窮的夫妻做什麼事情都是非常艱難非常悲哀的一件事”。這跟本意實在是南轅北轍。甚至我在數個電視節目中都看到這樣樣的論調:其中所謂的“作家”陳嵐女士就在電視節目中錯誤的用過;還有李誕也在吐槽大會上錯誤的用來吐槽黃國倫。這其實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兒。

    所以,用一句詩,要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否則,貽笑大方之家。

  • 9 # 詩詞宇宙歷史神話

    謹受邀,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詩詞句讀造成理解、誦讀錯誤,大都因為在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字義發生改變或者延伸造成的。因此在學習中一定要謹慎小心,精雕細琢,以免造成曲解。

    經過大家多年研究發現,容易理解錯誤的詩句舉例如下: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甫詩"朱門酒肉臭"的"臭"一般人都理解為"腐爛發臭",其實這個"臭"就是"香",xiu臭,在古代是酒肉發出香味的意思,而現今意思就是酒肉發臭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詩出自於杜甫的《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詩人走在嚴冬的路上,看到餓殍累累,白骨橫野,而達官貴人的府邸內卻傳來陣陣酒肉的香氣,禁不住吟出這句悲憤莫名的千古名句來。揭示出唐代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兩句的含義是:達官貴族的家中酒和肉發出誘人的香氣,而路邊還有凍死的骨頭。

    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屋漏,不是屋子漏雨,而是一個方位名詞——屋西北角。

    杜甫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其中“屋漏”二字歷來被解釋為屋子漏雨。“屋漏”其實是一個名詞,它是屋內西北角的特定名稱。《辭源》修訂本“屋漏”條的第一個義項是:“房子的西北角。古人設床在屋的北窗旁,因西北角上開有天窗,日光由此照射入室,故稱屋漏。”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床,不是臥榻的意思,而作“井欄”解。《辭海》裡明確註釋,床是“井上圍欄”。現今在農村農民育苗時也有“苗床”一詞。李白此詩作於唐開元十五年,古人把“有井水處”稱為故鄉。詩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邊上,舉頭遙望,頓生思鄉之情。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這句話出自《詩經》,表達的意思是,戰士在沙場上的一種不離不棄、並肩作戰的不捨精神,如同現在的“不放棄,不拋棄”。即使戰友受傷將亡,我也會抓住你的手臂,奮力搶救,哪怕一起死去。但是現代人會把它理解為牽著自己最親愛的人的手,能一輩子走下去,直到白首,所以現在主要用這句話來祝福男女之間的感情能長久的走下去。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東漢末年趙岐在所注的《孟子章句》中對此句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現實中不孝的方式太多了,這樣解釋有點牽強附會。

    實際上這句話中的“三”並不是指固定的三這個數字,而是“許多”的意思,孟子的原意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這句詩出自於晚唐詩人李商隱的《無題》。這句詩中的“絲”其實是“思”的諧音,取的是思念之義。前一句形容戀人之間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一般,至死方盡。後一句形容戀人間至死不渝的誓言,如同燃燒的蠟炬一般,必須要燃燒殆盡才能滴乾。

    這兩句詩詞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用來歌頌老師的無私奉獻和偉大。特別是小時候在寫關於老師的作文時,如果不加上這兩句詩,總感覺不夠真誠對不起老師一樣。其實,李商隱的這首詩是一首名副其實的愛情詩,和老師一點關係也沒有。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這句詩出自於王維的《相思》。紅豆產於南方,又名“相思豆”、“美人豆”。又叫"相思子"。其實,這個“紅豆相思”並不僅限於愛情,友人、親人之間也可使用。

    因為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誤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其實,這首詩還有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是一首為了懷念友人所作的詩歌。李龜年是唐朝著名的音樂家,尤其擅歌。在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念及遠在蜀中的玄宗,忍不住黯然淚下。杜甫當年也曾為他做過一首《江南逢李龜年》,小時候大家應該都學過。現在我們只將這句詩詞限於愛情,實際可用於所有親情和友情。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這裡的“坐”其實並不是“坐下來”的意思,而是“因為”的意思。詩人其實是說:因為夕照楓林的晚景實在太迷人了,所以詩人特地停車觀賞。相同意思的還有如下幾句:

    但坐觀羅敷。——《樂府詩集·陌上桑》

    坐謫興國州判官。——《明史》

    又如:坐此解職;坐是(因是之故,因此);坐懷(因念,因而想到)

    現代人誤解“坐”指的是詩人停下馬車,坐下來休息看漫山楓葉。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這句詩出自杜甫的《飲中八仙歌》。在這首詩中,寫了當時的八位酒中豪客,他們是賀知章、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都是同時代的人。

    這裡的“船”並非指船,而是指“衣襟”。並非作為水上交通工具的航船,而是指“衣襟”據《康熙字典》:“衣領曰船”、“或言衣襟為船”。“上船”就是見駕前繫好衣襟,“不上船”,指的是因醉酒而衣冠不整就跑來見駕,並不是抗旨不肯上船,李白是狂,比如醉後讓高力士脫靴,但是,他還沒狂到直接抗旨的地步。

    現在人們錯誤理解為:李白飲酒一斗,立可賦詩百篇,他去長安街酒肆飲酒,常常醉眠於酒家。天子在湖池遊宴,召他為詩作序,他因酒醉不肯上船,自稱是酒中之仙。

    《將進酒》

    李白《將進酒》中的“將”字怎樣念,讀成“jiāng”嗎?其實《將進酒》是漢樂府舊題,“將”字應念“qiāng”,是“請、請求”的意思。

    我們很容易見字生義,理解成“將要”喝酒的意思。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只能領會其中九牛一毛,在學習古詩詞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刻苦鑽研,儘量避免出現曲解,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 10 # 如果如是如此

    不是理解錯誤,而是在傳承的過程中加入了再創作的過程,導致了多種的理解。

    這又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文化背景。大家都知道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發明的,其實印刷術並沒有在中國古代廣泛應用,我們現在的印刷術,包括機械,其實都是從歐洲開始的,歐洲的印刷術,是從聖經被大量的需求開始的,這個起源基本和中國差不多時期,不是傳到國外的,但是為什麼中國的印刷術沒有得到很好的應用和推廣,因為中國先進的科舉制度直接決定了,我們的識字人口,也就是知識分子數量是真的不少,因此,我們長期出現的情況是,抄寫比印刷要便宜的多,也就是我們需要1000本書,其實不用印刷,找人抄寫更便宜。因此文人在抄寫的過程中對很多內容,包括古詩詞都進行了再創作,比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唯、謂)有源頭活水來。都講得通。

    我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是中國文人在謄抄過程中的再創作導致的,多重解釋,多重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梅苗移栽第一年施多少次肥,什麼時候施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