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挖開說歷史

    一、要是按當時的帝王心術來說的話,首先曹植當時是曹丕登上皇位的最大的阻礙,再加上當時的曹操已經快要把曹植給放棄掉了,這時,從利益上來說,曹丕肯定是要加把火把曹操這點火苗燒的更旺一些,這樣才好讓自己儘早的成為唯一繼承者。

    二、第二點的話,就是雖然曹植喜酒好色,但是他腦子比曹丕好使啊,萬一有一天開竅了,想要搞死曹丕,曹丕那肯定是玩不過他啊,平時要不是沒司馬懿的關照,曹丕早就涼涼了,更何況這個曹植還覬覦自己的嫂子,那曹丕還不弄死他

  • 2 # sunjin6278

    宋人文天祥曾說過:“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大多數人從業做事,都不願有競爭,一旦有了爭競,為了達到目的,就會不斷提高自身,不斷完美做事,就會在歷艱被險中渡過一個個令自己揪心的日子。當成功達到頂點,對那些曾與自己拼死爭競者,能無憎嫌恨怨?但只有心胸開闊、性情明達者,給予諒解寬恕,要說沒有一點兒芥蒂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三國時期,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兼備,又好色成性,因此生了很多兒子,這些兒子們又都個個聰慧,崢嶸峻秀。曹操成魏王后,本該馬上明確世子人選,可面對個個優秀的兒子們,他躑躅不定。開始他矚意長子曹昂,因徵張繡戰死,他又拭目曹衝。曹衝稱象,天姿聰穎,幼小稚兒,其智有逾成人。怎奈天妒英才,曹衝幼年夭亡。曹操扶屍對曹丕說:“衝兒之死,對我是大不幸,對你卻是最大幸事。”都說曹操多疑,由此可見一斑。曹丕雖為曹操與正室卞夫人所生長子,其初並不為曹操看好,於是曹丕與同母之弟曹植成了競爭對手。面對擁有眾多兄弟的家庭,要想成為嬌嬌者,只有不斷提升自己。因此曹丕自小就練武習文,成了與其父曹操頗似的文武雙全之人。然而其弟曹植也不甘示弱,尤其在文彩上要壓曹丕一頭,令曹操非常喜愛。究竟誰能成為世子呢?朝中大臣也漸漸分為兩派,曹丕周圍有賈詡、陳群、司馬懿、吳質等人,曹植身邊有丁儀、楊修、賈逵等人。楊修智慧多謀,又在曹操身邊服侍,曹植一度成了曹操最中意的人。怎奈曹植嗜酒貪杯,做事放浪,惹怒曹操,世子之位最終落在曹丕身上。兩年之後,曹操去世,曹丕順利成了魏王。為了排除打擊反對他的人,曹丕就拿曹植開刀,這就有了逼他寫七步詩的一幕。具體有沒有這回事,《三國志》上沒有記載,只是出於以後的野史中。從魏文帝曹丕以後的文治武功看,曹丕有王道,也有霸道。他從小就爭強好勝,文武不願輸於人,自然要對文彩比自己強的曹植心懷嫉妒,同時對一直維護曹植打擊自己的大臣耿耿於懷,他要清除他們,懲戒曹植就成了開場白。但曹植畢竟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他已經取得了勝利,飽讀詩書的他又何必要做六親不認的人呢?禪讓帝位的漢獻帝尚能善終,更何況完全在自己掌控中的曹植了,因此,即使曹植寫不出七步詩,他也不會賜死曹植的,只是讓他知道帝王的威權罷了。事實證明,曹植不但與其他兄弟一樣被封了王,也得善終,後來死在了魏明帝曹睿朝。曹丕建魏以後,對內修養生息,改革官制,推行九品中正制,拉近了同士族階層的聯絡,嚴禁了宗族藩王權力,集權中央,穩定了朝局;對外三徵東吳,收青、徐二州,北定胡狄,西開西河,使曹魏成了繼漢的正統王朝。曹丕的文武並用,恩威並施,表現了他決不是一個心胸狹窄之人,為難曹植,也許是他集權政治的需要,也或許是他對已往爭儲之恨的發洩,要不或是對曹植文聲高於自己的一種妒恨發洩?

    形勢所逼,不得已而為之,也是無奈之舉。從他仍封王曹植,以後在他死的頭一年,在征伐東吳回來的路上,路過杞縣,還專門去看望了曹植,可以看出,他對曹植還是有兄弟情誼的,他之所以為難曹植還是為穩固其統治的需要成分居多。因此尚能穿越到三國的我們成為曹丕,如果為難一下自己的弟弟曹植,能穩定政局,於曹魏統治有利,那為難一下他又有何妨呢?

  • 3 # 起名實在太難qwq

    不會,曹丕本就沒有弄死曹植,不也沒事麼。曹丕在位的時候司馬懿也沒用勸曹丕弄死曹植,說明大家對曹植的品行都很清楚。文人騷客不善政治是常態,曹植有才氣,喜歡詩文,遊山玩水,雖然詩文獨步無雙但是明顯缺乏政治手腕,且沒有要謀反的跡象。曹丕將曹植放逐陳留,讓他遠離政治中心做一個閒雲野鶴也不失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一者曹植縱使有反心也勢單力薄無人響應,二來也在歷史上留一個寬宏大度的好名聲。

    曹丕令曹植殿堂作詩,詩成七步而放之,不論是顧及輿論影響還是是念及骨肉之情,不忍相害。這份胸懷也都比後世為了權利不擇手段的君王要強出太多了。所以我認為歷史上曹丕對曹植的處理已經很恰當了,一方面顧及了骨肉之情,也沒有給曹植造反的能力,並且也在後世留下一個寬宏大度的好名聲。

  • 4 # 風雅商頌

    曹丕,曹植,曹操被稱為三曹,是建安年間非常有名的文學家。

    曹操當初立儲時確實考慮過曹植,畢竟曹植才高八斗,深受曹操喜愛。可是,曹植這個人太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平時也放蕩不羈,又與同樣恃才傲物的楊修走的很近,惹的曹操很不喜歡。

    最後,毫無疑問,曹丕勝出,成為世子。但只要處在當時的環境看,不難理解曹丕為何為難曹植了。曹植富有盛名,而且暗中支援的人又不少,更重要的是他的兄弟曹彰支援曹植。曹彰是曹操子嗣中少有的掌兵之人,這更加讓曹丕忌憚。

    我要是曹丕,我也會如坐針氈,有兩個兄弟時時刻刻對自己虎視眈眈,說不定哪天就被奪了帝位。

    所以,誰處在曹丕的位子都要“除掉”曹植。

  • 5 # 掌心讀史

    先直接上答案:會,肯定會,因為在古代,涉及皇權的歸屬問題就是死我活的政治鬥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從來都不是你儂我儂,請客吃飯的風花雪月。不是曹丕不講兄弟情面,換作你也是一樣。

    我們先看曹丕、曹植這兩兄弟的過節。

    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公元197年,建安二年,領封司空,行車騎將軍事,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安頓好漢獻帝,親自統領大軍征討張繡,因與張繡嬸嬸春風一度,導致張繡突然反叛,曹操的大兒子曹昂為救父親,與典韋一同戰死於宛城。

    曹昂是曹操刻意培養的接班人,曹操死後,接誰接班就成了曹操的心病,曹丕、曹植都非常優秀,各有所長,讓曹操不知如果取捨。

    曹丕比曹植只大五年,曹昂死後,曹丕、曹植哥倆於是展開了爭奪接班人的拉鋸賽,曹植因為才高八斗,性格飄逸,非常對曹操的脾氣,曾一度無限接近王儲位,幾為太子者數矣”。

    但由於曹丕在後面使絆子,再加上曹植太過高調,讓曹丕後來居上,笑到了最後,被立為魏王世子。

    因為爭奪鏑位,曹丕、曹植這哥倆爾虞我詐,互相傾軋,鬥得你死我活,勢不兩立,早已結下了樑子。

    同時由於長期爭鬥,曹丕和曹植身邊形成了擁丕派和擁植派兩個集團,擁丕派有桓階、邢頤、吳質等,擁植派有丁廙、丁儀、楊修等。

    天無二日,國無二君,一個王朝不可能允許出現兩個太陽。曹操死後,曹丕成功即位,為了鞏固自己的位子,對曹植嚴加防範,加以限制防範,這也是必須的,否則曹丕的皇位也坐不安穩。

    二、與鄄洛的關係比較曖昧。

    曹丕和曹植不僅因為爭奪諸位導致水不容,同時橫在他們倆之間有還有一位美麗的洛神——鄄洛。

    鄄洛是三國時期非常有名有大美女,有傾國傾城之貌,先是袁紹的兒媳,袁紹敗後,曹丕先下手為強,搶在曹操前面,抱得美人歸。

    自古才子愛佳人,鄄洛實在是太漂亮,作為小叔子的曹植對這漂亮嫂子更是傾心仰慕和熱愛。

    黃初三年,公元222年,31歲的曹植在鄄城寫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賦》,抒發自己對鄄洛的愛慕之情和己懷才不遇心境,為後世留下了“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肩若削成,腰如約素”、“明眸善睞”等名句。

    後世清人朱乾在《樂府正義》中指出,《洛神賦》就曹植借“宓犧氏之女,溺死洛水為神”。

    這種叔嫂之間的曖昧,自然讓曹丕大為震怒,對曹植更加防範,成了處處受限制和打擊的物件,同時賜死了鄄洛,並“被髮覆面,以糖塞口”,可見曹丕對鄄洛背叛自己的憎恨。

    以上兩點,叔嫂之戀有些捕風捉影之嫌,導致曹丕對自己這個風流才子的弟弟不滿,這事還兩說,曹丕和曹植因奪鏑結下的樑子才是最主要原因。

    其實自古皇位之爭,導致弟兄成仇,父子反目的事例幾乎在每一個封建王朝無時不在上演,比如春秋齊國的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秦時胡亥和扶蘇,唐朝時李世民與李建成,等等。

  • 6 # 福建大都督

    曹魏之所以會被司馬懿篡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曹丕削弱宗室的地位,導致宗親將領沒有實權,被持續架空。最終在高平陵政變中,曹氏宗親的曹爽成了眾矢之的,無人支援的局面。而曹植是曹丕作為削弱宗室殺雞儆猴的一個典型,一個開始。也是由於之前王子之爭所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為的是穩定權利。

    那麼理清了原因及後續影響後,我們就可以去考慮,假如我們是曹丕,是否會去為難曹植。

    我坦白地說,會!百分百會!

    首先,眼下形勢不容曹丕仁慈,不僅外有吳蜀,內部淮泗地區、徐州更是民心不穩,武將傭兵自重,比如臧霸。

    再者,曹植有才幹也有影響力,從王子之爭就可以看到大臣站隊情況,對曹丕一點都不樂觀。因此不防著曹植,怕是給點顏色就敢開起染坊。

    第三,曹丕是衝著稱帝去的,曹植不拿下,怕他會藉機起事,煽風點火。

    那麼,該如何止損呢。

    首先,卡住源頭。這一系列的事件的起源就是王子之爭。這點從歷史結果來看,曹魏是沒有再發生過同類事件。

    再者,宗親和士大夫的平衡。高平陵政變的根本原因是權利失衡,曹爽專權。如果一開始不是一味的削弱宗室,而是採用換崗制度,宗室和士大夫交換駐防及管理,從而讓宗室子弟得到實踐成長,不至於後來出現令人笑掉大牙的駱谷之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長假出遊,有哪些風景宜人的旅遊勝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