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每次都是在晉級評選中見到“市優秀教師”?
7
回覆列表
  • 1 # 楊常有3

    根據由教代會透過的,按照“德、勤、能、績”內容進行年終考核。考核分基層組(教研組,分值佔百分之四十)和學校組(由學組織分教師,分值佔百分之六十),得出總分後,按照上級下達的名額從最高分依次推薦市級優秀教師。

  • 2 # 悅讀老師

    以前在評優評先這一塊,我們這兒是存在暗箱操作的,近幾年隨著管理越來越嚴格,評優評先基本是很公平的。大致流程如下:

    1.學校內部進行積分,積分高的推薦到鎮裡。推薦名額是鎮裡給的。積分標準也是根據鎮裡的標準。

    2.到鎮裡後,再進行選拔,去除一定比例的名額,推薦到市裡,這就定下來裡。市裡不再篩選。

    這是指優秀教師。其他的評選,有時到市裡還要篩選,比如優秀班主任、最美鄉村教師等。這種評選方式造假也沒有用,因為到上面還會被查出來,後果嚴重。

  • 3 # 王營評教育

    學校評選市級優秀教師,據我所知,大多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投票,民主推選。學校將全體教師集合起來,採取無計名投票的方式,選舉優秀教師,或者由校委會指定幾個教師代表,對參評物件投票。

    這類推選方式,看似民主,實則給一些人制造了投機取巧的機會。有的人提前知道了訊息,給全校教師打招呼;尤其是教工代表投票,事先圈定人選,這樣的投票推薦方式,還有什麼民主可言?

    二是量化積分,得分最高者當選。有的學校在評選各類優秀教師時,根據評選要求,提前制定一個量化積分方案,將教師獲得的各類榮譽和教研成果分別賦分,按得分高低推選。

    可以看得出,這類推薦方式比投票顯得科學,但前提是量化方案必須符合民意。若方案不科學,其弊端也十分明顯。有的學校“因人設案”,為了讓某位教師入選,依據他的材料制定量化方案。比如,為了讓某一位中層幹部入選,故意加大中層幹部的任職的分數,將其與一般教師拉開距離,這對普通教師是不公平的。

    三是不公開,領導想給誰就給誰。有時候推薦指標少,校長就自行決斷,或者自薦,或者私下裡給自己相中的教師。

    市級優秀教師也是一個較高的綜合榮譽,由於晉升職稱時有大用途,是老師們競爭的焦點,如果處理不當,會打擊許多教師的積極性。以上三種推薦方式,孰優孰劣,我想聽一聽您的觀點,還有沒有更科學、更公正的推薦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一下“原油寶”事件呢,真心搞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