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家女寶都是我和她爹帶著,從出生起因為坐月子和疫情,幾乎三個月沒出過門。 後面解禁以後每天早上和下午會出去逛街,但是她一到街上小手就捏的很緊,眉頭皺起來,怎麼也逗不笑。遇到陌生人和我們講話她還會哭。現在五個月還是這樣,唯一好一點就是不那麼緊張了。 白天還好,爸爸可以抱,晚上八點左右就開始要我不要爸爸,爸爸抱就哭。 我想知道這種情況怎麼幹預?我們每天也有帶出去到處玩,和別人說話時也一直在跟她說叫她不害怕。也沒有不讓別人抱啊!而且我和她爸爸小時候也不這樣的。
9
回覆列表
  • 1 # Danny說教育

    看得出來你是一位很關心寶寶成長的媽媽,看到孩子的一些需要提高的方面,會有一些焦慮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媽媽也是希望孩子以後能更好的成長嘛~

    不過也不用太著急,孩子出生的前半年甚至前一年的時間裡,孩子還在試著感知周圍的世界,很多東西對她來說都是非常新奇的,而且你們跟朋友一起玩或者聊天的時候大人可以很自然,對於小孩子來說看到的就是一群比他大得多的人在他旁邊,所以有些緊張也是非常正常的,建議可以多跟孩子玩一些親子游戲,這個年齡階段對於手腳肌肉以及嘴部肌肉發展都是很強的,建議可以多關注,至於和周圍環境的適應能力,正常把握就好了,多鼓勵鼓勵孩子,不用太著急,可以等孩子再大個半年左右,我也是在青少兒教育實踐領域六年多的時間了,每天都會更新育兒知識,有什麼疑問可以一起交流和探討,希望對你有幫助~

  • 2 # 胖仔媽媽育兒

    請問有經驗的寶媽們寶寶太粘人太怕生膽子小怎麼改變?

    你好,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小寶寶無法出門。目前疫情情況已經較為緩和,乍一出門,面對陌生的環境,孩子是需要一定的適應期的。想一下我們成人,當到達陌生的地方,也是需要適應期來適應周邊的環境以及人,更何況是沒有認知能力的幼齡兒童呢。

    那麼,當孩子出現對陌生的環境以及人,有較為明顯的害怕及排斥反應時,我們該如何幫助和引導寶寶呢?可以關注以下幾點

    一、給足寶寶安全感

    對於陌生環境和人感到害怕,是因為寶寶沒有安全感,這個時候,需要父母更為耐心,不要急於告訴寶寶該怎麼做,該如何處理情緒,這麼小的寶寶也聽不懂的。反而應該給寶寶更多的擁抱,外出的時候給孩子帶上家中熟悉並最為喜愛的玩具(安撫玩具或是安撫毯等),也是很好的緩和情緒的方式。

    需要在寶寶哭鬧時,應及時的安撫孩子的情緒,並給予安慰,放心,嬰兒這麼小的時候,父母對孩子再多的關注,都不會“寵壞”孩子的。

    當寶寶擁有足夠的安全感,就會表現出好奇,並樂於和周圍環境護動。而這樣的過程,是需要有足夠時間來感受後才能反饋的哦,不要急。

    二、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經常帶寶寶外出合適的地方

    看樓主所述,因為感覺寶寶認生,所以,經常帶寶寶去熱鬧的街區,實際上目前並不建議帶過於年幼的寶寶去吵鬧的街區。外出所選的地點,更為建議:小區內,公園內。

    為什麼建議安靜少噪音的場所呢,實際上對於嬰兒而言,高於60分貝的聲音,就是比較刺耳的,噪音會刺激寶寶的耳朵,讓寶寶感到不適,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對於陌生環境會產生抵抗感。60分貝的大概相當於普通說話聲略大的聲音

    除了街區上會有較大的噪音,還會有刺眼的燈光,這些都是不利於寶寶身體發育的因素,會較容易導致寶寶感受到不安全,害怕,並感覺會受到傷害。

    三、不要給寶寶貼標籤

    聽樓主所述,感覺孩子較認生,就覺得孩子不喜陌生人。實際上,寶寶現在月齡比較小,表現出對陌生環境和人的排斥基本都是因為在學習適應環境的原因。

    隨著月齡的增長,以及更廣泛的認知,這樣的情況會逐漸好轉,日常相處的時候,注意不要指責寶寶的認生行為,並且注意不要強行讓寶寶適應陌生人。比方說陌生人抱著時會哭,而咱們為了讓孩子適應,就不把孩子抱回來安撫,繼續讓陌生人抱著,這樣的行為會激化寶寶情緒,讓寶寶更加缺乏安全感。

    時間是最好的成長催化劑,適當的的引導寶寶感受環境,認識生人,更有利於寶寶身心健康發展,父母們靜待花開即可。

    四、晚上只認一個人,這個是很正常的

    其實,孩子並不是單隻認母親一個人,而是在日常生活中,誰帶寶寶的時間更多,寶寶在夜晚的時候,天然會選擇那個給自己安全感最多的人,寶媽不需要過度糾正這樣的行為。如果只是想改善的話,在夜晚時,適當擇機讓先生安撫寶寶,慢慢的,寶寶會越來越願意接受爸爸的。但也只是接受,而最愛的,還會是媽媽的哦。

    寶寶天然依賴母親給的安全感,對我們而言,也是最甜蜜的情感反饋,不是嘛。

  • 3 # 麗姐育兒A

    從您的介紹中看到寶寶現在5個月了,她這個時候正是個認生的時候。從出生就一直和父母一起,她已經透過辨識氣味、用眼觀察等方式熟悉了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環境,這個時候,小孩子也能透過氣味和辨別長相區別出家人和陌生人,到了陌生的地方、看到陌生人首先是要把自己保護起來的,拒絕陌生人的哄逗,這說明寶寶安全感很好,辨識能力很強。俗話說“太陽下山,孩兒找娘。”小孩子一到晚上找媽媽,也是安全感的需要。您所描述的寶寶的表現都是正常的。

    如果想讓寶寶變得開朗一點,這個時候可以在做好疫情防護的同時多帶孩子出去,多見見人,等她熟悉了環境的變化後,就會樂於每天出去接觸更多的人。寶寶會從環境的變化中不斷髮現新鮮的、有趣的事物,既開闊視野,也會讓她樂於和人交流,比如笑一下、或者讓抱抱,但必須還是需要媽媽或家人在旁邊,在她確認安全的情況下才可以的。

  • 4 # 陳家4姐弟

    不必太擔心,多帶孩子出去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多參加一些家庭的聚會,人多熱鬧,小朋友會慢慢習慣這樣的情況。

  • 5 # 滿天星926

    五個月的寶寶已經會認識人,拒絕陌生人,不讓陌生人抱,這也是正常現象,寶媽也不必太擔心。

    如果想讓寶寶膽子更大一些,可以多帶寶寶去超市、遊樂園、公園等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去散步遊玩,或者是小區裡面孩子多的地方,讓寶寶多和其他孩子交流交流,時間長了就好了。

  • 6 # 三個豆

    父母多帶寶寶進行“社交”,見面次數多了,可以給孩子心理安全感。也可以多給孩子看些類似的書籍,交朋友啊,獨立啊之類的。

  • 7 # 小米粒育兒

    家長不用過分擔憂,只要今後注意寶寶的社會性培養,孩子膽小的情況就會逐漸改善的。孩子如果較長時間呆在一個相對安靜的環境裡,都會出現膽小怕生的情況,何況只有五個月的嬰兒。

    確實,在疫情前後出生的孩子,由於不能出門也不能朋友親戚間互相串門,孩子每天能看見的就只是爸爸媽媽,導致孩子的社會性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突然外出就會產生身體應激反應,表現出來就是膽小害怕或者過分敏感,甚至別人說話都能給寶寶嚇的激靈。

    因為疫情的原因,孩子的社會性鍛鍊就缺少了發育的土壤。目前雖然解禁了,可是寶寶的免疫力有限,家長們也不要太著急,否則會嚇著了我們的小寶寶的。我們可以嘗試這樣做:

    家裡不要太安靜,可以放個風鈴,或者播放音樂等有聲音的,逐漸安撫孩子的敏感內心。每天定時外出,尋找相對安全的環境,最好有同齡寶寶的地方,既能曬太陽又能增加孩子的社會性。最好能與一兩個有同齡孩子的家庭組成一個小團體,有時間就互相串串門或者集中在一起玩一玩,增加孩子間的互動。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身體上的安慰,比如抱一抱,摸一摸,撓一撓,也可以做做撫觸操,緩解孩子身體上的緊張

    貴在堅持,畢竟孩子良好的社會性發發展一生的財富,我們一定要注重。至於孩子到了晚上就往媽媽懷裡鑽,不要爸爸了,這是很正常的。相對來說,媽媽每天給寶寶餵奶,是孩子最最依賴的人,到了要睡覺的時候,寶寶當然想去媽媽的臂彎裡吃著母乳幸福的睡覺覺了,寶爸千萬不要嫉妒哦!

  • 8 # 豌豆媽媽育兒

    很多媽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總是非常容易焦慮,尤其是發現孩子的發育和自己所想的不一致的時候。其實媽媽們在養育過程的焦慮,多是來自對孩子成長的不瞭解。不管是嬰兒還是幼兒的發育,每個階段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作為父母只要掌握這些規律就不會焦慮。

    寶寶粘人就是膽子小嗎?

    《兒童心理學》中提到:成長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把他看作是一系列在不同年齡,按特定順序出現的發展任務,兒童需要在看護人的幫助下完成這些任務。

    1歲前的孩子粘人並不能說明孩子就是膽小,因為在1歲前,孩子會經歷3個任務階段,有兩個階段孩子都會比較粘人。

    0-3個月的時候,嬰兒的主要發展任務是生理調節,父母需要給孩子做好合理的日常安排。

    3-6個月的時候,嬰兒的主要任務是調節緊張狀態,父母的關係,敏感的、合作的交往。

    6-12個月的時候,嬰兒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有效的依戀關係,父母需要及時有效的對兒童做出反應。

    3-6個月的嬰兒,主要任務是調節緊張,這個階段的嬰兒主要任務就是對外部環境的適應,所以孩子會表現出對外部環境的敏感性。只是有的孩子比較明顯,而有的孩子可能出現緊張的的狀態並不明顯。其中表現的最明顯的就是孩子對於媽媽的依戀,這種依戀是從懷孕時候就存在的,因為母親身上熟悉的心跳以及熟悉的聲音和味道,都會讓寶寶在晚上更加依賴媽媽而不是父親。

    6-12個月會經歷分離焦慮期。在這個階段,孩子粘人的程度可能會變本加厲。這是每個孩子都會經歷的過程,分離焦慮期的孩子會特別的怕生,看見陌生人會本能的拒絕,甚至哭泣,甚至看到不認識的人都會哭上半天。雖然孩子的表現比較讓人頭疼,但是父母應該感到高興,因為這是孩子認知能力在提升,也就是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瞭。

    所以說,千萬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貼上膽小,粘人的標籤,對於孩子來說,這每一個階段,都需要她不斷的調整自己來適應。

    面對孩子粘人父母應該怎樣做

    面對孩子的不同發展任務,父母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完成這些發展任務,對於父母來說,我們需要去幫助孩子。

    3-6個月的寶寶,對孩子的反應保持敏感

    3-6個月的寶寶並不會說話,但是孩子依然有交流的需求,為了更好的和媽媽進行交流,嬰兒在互動的過程中會主動的去發現一些溝通規則。比如互動中間的停頓、對媽媽的交流做出的迴應(聲音、表情),孩子早期的溝通都是從主要照料人身上學到的。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不要拒絕孩子的互動,儘量多去迴應孩子的互動;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發現孩子發出的互動訊號;當孩子拒絕陌生人的時候,及時的迴應孩子;

    6-12個月的寶寶

    分離焦慮多發生在8個月左右,分離焦慮期的孩子會特別的粘媽媽,這是因為孩子開始有記憶力,面對未知的世界會感到害怕。所以任何反常的行為都是正常的適應過程。

    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給孩子培養固定的玩伴,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熟悉的圈子;每天給孩子建立固定的外出時間,讓孩子逐漸適應陌生的環境;及時迴應孩子的焦慮感情,讓孩子及時獲得安慰;保持耐心,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父母越發的不耐煩或者發脾氣,反而會讓孩子感到不安,所以保持穩定的情緒以及穩定的生活圈都可以幫助孩子迅速的適應分離焦慮。這幾個認識誤區父母一定要知道

    孩子粘人就是膽小?不是,孩子粘人是在建立依戀關係,和孩子性格無關;

    孩子粘人就是缺乏安全感?不是,安全感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能僅僅幾個月就說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粘人就是性格內向?不是,性格雖然是天性,但是不能僅憑孩子粘人來判斷。

    所以說,不要過早給孩子貼上標籤,當我們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變化時,媽媽們可以透過育兒書籍或者和孩子年齡相當的媽媽們一起聊天,來了解這個年齡段孩子的一些共同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實況足球進攻能力誰厲害,有什麼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