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吱道書法剪輯
-
2 # 奇門蔡大仙
家書是指家庭成員寫的書信,是一個遠在外地的家人給家庭寫的信。家書是大約從文字產生的時候孕育出的一種藝術形式。在電報普及之前,家書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之一,是維繫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絡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
基本釋義
家書就是一個遠在相當於現在外地或外國的地方時,給家庭寫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較多的是平安信。
-
3 # 蘇子淵
家書
顧名思義,家人往來的書信。漂泊在外的人和家裡相互往來,訴說近況,維繫感情的信件。
家書裡面內容大約是自己的近況,事業生活的雜事、對家人的思念、對晚輩的教育等等。著名的家書就有《諸葛亮家書》、《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
其中,筆者最喜歡《曾國藩家書》,曾文正公一生學做“聖人”,家書裡面有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生智慧的結晶。
從入京師做官開始到後來平定太平天國運動,興辦洋務運動數十年時間中的家書,記錄了曾國藩個人思想認識的變化,裡面有著豐富的修身教子的言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戰火連篇的時代裡,家書還寄託著親人的期盼,“見字如面”,往往一封家書過後,可能就是永別。
家書,是古人情感交流的載體,也是親人牽連的寄託。
-
4 # 學行知
家書,看到這個詞彙,心中突然湧現出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這種已經成為絕響的文化形式,實在是承載著華人太多的情感。
幾千年傳承的文化使然,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何朝何代的華人,家這個字眼一定是最能觸動他心靈的東西之一。
像杜甫那種“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情感,我們只有透過詩句去感受。
想象一下,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年輕人為了詩和遠方,踏上尋夢的征程,這一別,家鄉老母不知何時再能相見,這一別,或許就是“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淒涼。
天長路遠間,至親們只靠著隻言片語傳遞著思念,若是遇上烽火連天的歲月,子歸不得家,母尋不得子,相隔萬里的骨肉至親,甚至不知對方是否已經罹難。
此時所能收到一封遠道而來的家書,不僅能夠慰藉遊子不安的靈魂,更重要的是,可傳達出親人尚且健在的資訊,畢竟只有人活著,才能寄出那封珍貴的家書。
所以,家書是撫慰遊子的定心丸。
談起家書,必然繞不過那本著名的《傅雷家書》,兒子傅聰留學波蘭期間,傅雷只能透過書信與兒子交流,一封封凝聚著慈父諄諄教導的書信,穿越萬里河山,滋潤著海外遊子的心田。
所以,家書又是父輩對子女最最深沉的愛。
-
5 # 飛雪漫群山
家書,顧名思義,是寫給家人的書信。
“見字如面”,是一種常見的開場白,以報平安之意。
在資訊不發達的古代,書信是聯絡遠遊人和故鄉親人的紐帶,聯絡彼此情感的橋樑,戰亂年間尤甚。如我們耳熟能詳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不休的戰亂,薄薄的家書可抵萬金之重。“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時間有限,來不及寫書信,只能以語言代替書信,目的只為的是,給家人報個平安。
《曾國藩家書》又是另外一種體現,近1500封書信,涉及了政治、治家、治學等各個領域的內容,三十年的歷史可從家書窺曉,言為心聲,隨意的文筆,讀者可從中瞭解文正公的立官立學為人之道。
隨著科技進步,驛站這種古老的聯絡手段滿足不了人們急切的表達,電報的出現,使溝通更加便捷,可仍有文人堅持以書信表達,鴻雁傳書,如享譽華夏的《傅雷家書》,則體現了父親對兒子的苦心孤詣以及文學藝術領域的諄諄教誨。
-
6 # 鳳凰山3113
“家書”,自古以來飽含了華人最私密卻又最有共鳴的情感世界,是中國傳統的文化。然而到了今天資訊化的飛速時代,家書卻似乎漸漸從我們身邊淡去,人們連筆都很少拿起,又怎會寫信,更不用提家書了。那麼杜甫“家書抵萬金”的心情,怕是難以體會到了。
史書上說,自從文字產生以後,家書就出現了,最早的家書可以追溯到戰國,那時還是刻在木簡上的,是從軍出征的兄弟倆給家中的書信。看來,華人對家的觀念以及對家的那種深深依戀的牽掛之情,也是早就有了。
先介紹一個父親對兒子的家書:
現如今人們最為熟知的該是《傅雷家書》,這本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書裡都是平常聊天家常話。他對兒子的書信裡從四個方面來寫: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信中的內容,除了生活瑣事之外,更多的是談論藝術與人生,灌輸一個藝術家應有的高尚情操,讓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做一個“德藝俱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再介紹一個母親給兒子的家書:
《親愛的安德烈》是當代作家龍應臺和其子安德烈互通書信的結集 ,首次出版於2008年12月。
《親愛的安德烈》共收錄36封書信,呈現了母子兩代人心靈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對個體思想意識的影響,記錄了兩代人試圖消除隔閡與衝突的努力,也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個清晰而生動的範例。
家書,家在前,書在後。它強調的並不是一定要親筆寫下書信,它蘊含的更深的是你對家的眷戀,將“家“放在心中。
古往今來,哪封家書不是因遊子遠行,夫妻分離,親友異地,而用來突破關山阻隔保持親情友情的紐帶!
-
7 # 二柳
——家書的構成
基本說來,“家”是人類社會構成的基本單元,是社會有序執行的前提和基本條件。“家”字由兩部分構成:“宀”和“豕”,顯然就是在同一個屋簷下,擁有共同財產和共同生活的所在。家庭關係是社會關係最基礎的一個環節,因此家庭關係的處理是處理好社會關係、實現社會和諧的基礎。下面我們說第二個字“書”。繁體字的“書”字由兩部分構成:“聿”和“曰”。“聿”就是筆。所以“書”的本義是執筆曰,就是用筆說話,簡單說就是筆談。那為什麼要筆談、要用筆說話?因為離開了家,不能晤談、面談。於是“書”這種行為就發生了,家書這種文化產品就產生了。
——家書的價值和意義
第一,真。家書最可貴之處就在這裡。老話說得好,是真佛只說家常。家書就如拉家常,說真話,說貼心話。不必造作,無須誇張,無所掩飾,用不著說套話、說大話,用不著玩名詞、玩概念,直抒衷腸,徑直而發,樸素無華,性情所致,信手為之。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誠懇可信;是內在志向的如實寫照,親切感人。因此家書有著一種天然的藝術性。當然或有例外,比如兒女報喜不報憂;比如父母總說“均好勿念”等等,但這些不過是“善意的謊言”。有人會說到情書是那樣的花哨,口吐蓮花,筆下層雲。但情書畢竟不是家書,因為尚未成家。
第二,簡。書信用不著複雜。和家人說話不必彎彎繞,費周折,有一說一,有二說二,適中而止,筆談尤其如是。這裡有必要多說一句,文白本來有矛盾。文,書面語言求其簡;白,口頭語言則不厭其繁,就造成大量的自然資源浪費、大量的時間浪費,甚至體力浪費。可嘆!
簡是藝術的高境界。切中肯綮、直擊要害、化繁為簡、以簡馭繁是中國藝術家表現生命、表現生活、表現世界的高妙手段。減跡象以增內涵,以儘量簡單的形式表現儘量豐富的內容,是中國藝術的基本特色和最大價值。詩書畫皆然。簡是生命的核心,是生命最精粹、最內在、最後的構成。我們把汗毛刮掉,把肉皮去掉,把肉、骨頭和血液去掉,剩下的就是最乾淨、最簡單的所謂基因,這已經由科學所證實。書信的基本特點恰恰是簡,是平白,是樸素。由絢爛歸於平淡是大境界,是高追求。平淡出真味,樸素見精神。書信的藝術價值、審美意義就在這裡體現得非常突出。
第三,柔。道家說,柔能生剛,柔能克剛,這是有絕對性意義的。我常說大老爺們再五大三粗、剛猛無比,但也是你媽媽生的。這就是柔能生剛;水性柔,但刀劈不斷,炮打不穿。這就是柔能克剛。因此柔性的力量才是最有力量的力量。柔即溫和,溫和的力量才是最感動人的力量,是從內部發出來的感動人的力量,是教養的力量。家書一般就像與家人談話,輕聲細語,娓娓道來。用不著疾言厲色,不必喊口號,用大詞、洋話嚇人。
-
8 # 壹方人文
家書傳承。
什麼是家書?
家書是記錄一個家族,家庭中的生活,事件,情感,文化,精神。小到一個生活瑣事的發生,大到一個家庭重大事件的轉變,透過文字記載,可以回顧我們的生活,會看過往都是發生在自己最親人的情感,事情。家書的核心是傳承,長者的智慧總結,家規家法,家風家教,家族專屬的文化特性風格,
比較有名氣的,受大眾追捧的家書有兩部。一部是曾國藩家書,一部是傅雷家書。曾國藩智慧的結晶在於大智若愚,他的個人思想,精神,作風,性格等為人處世之道,有很多文化學者,國學大師等對曾國藩的書籍,事蹟,家書有很好的解讀,這裡推薦大家搜尋百家講壇查詢曾國藩家書的相關影片學習。
家書有什麼意義?
大的說國家的歷史,人文,考過等都是對文化的儲存,小的說有家族的家書。同樣都是記載人和事兒的文獻資料。是為了更好的將一個國家的文化,一個民族的文化,一個家族的文化儲存傳承,屬於文化的繁衍。
對我們人有什麼意義?
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在生活中能影響到我們最多的是家風,一個家族家庭的習氣。你的言談舉止,接人待物都能透露出你個人的底蘊。比如說我家的家風,有一天是不賭博。從我記事兒到現在我們家庭都沒有出現賭博的人,這樣是一個人在家風氛圍影響下的個人潛意識認知,從小到大耳睹目染的體驗,形成長髮後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是源自骨子裡的東西。
家書,家風,家訓。
希望更多的自媒體人人來關注到您本家族的人文發展變化和記錄家族文明事蹟的一封家書。
-
9 # 三月東
家書:家,自然也就是自己家庭的成員,書,是指書信的。是一種寫給在遠方家庭成員的書信,一般是用來報平安的,給自己的家人說說自己最近的情況。現在通訊比較便捷了,年輕的這一輩對家書這一概念就比較模糊甚至不清楚家書是什麼,而對老一輩的人來講,家書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遠方家人的思念。
在以前,通訊手段還沒有那麼多,在電報還沒普及之前,透過書信來交流是主要的通訊手段之一,也就成了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絡方式了。這一封帶著遠方家人情感的家書,當送達我們手上的時候,我們總是帶著一種欣喜如狂的心情,想迫不及待的趕緊開啟它,看看家人最近的情況怎麼樣,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有沒有,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寄語……
對的,這就是家書,家書裡面包含著家人的濃厚情感,對家人的一種思念,是家人的一種牽掛,也有家人對你的寄託和希望在外的你或在家鄉的你能夠過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家書,雖然只是一張或者兩張小小的紙,文字也許不是很多,只有簡單的幾句,但裡面家人的情感和思念遠遠超出了這些文字所要表達的,千言萬語,還是不及家人對你的牽掛,希望遠方的你能夠過得開開心心,平平安安地。
是的,家書就是一種寄託,一種思念,一種牽掛……
-
10 # 姐在貓本漂
“家書抵萬金”!家人的平安,父母的安康,是離家在外謀生在外求學在外征戰的古人最期盼知曉的比金子還貴的那一張或一沓或薄或厚的信紙。這裡的“書”原意的意思是書信,是古人與家人保持聯絡的最主要的載體。但現在隨著通訊技術和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家人的訊息。
家是每個人一生的牽掛,是我們在外拼搏即便受傷也依然不言放棄最根本的動力。家是我們最溫暖的港灣,家人之間的相互牽掛相互傾訴是這種愛的重要表達方式,現在雖然網路發達,表達方式變了,但家書的實質沒有變,有空就記得給遠方的父母和身邊的愛人發條微信發個影片,表達的是你對他們的牽掛和愛!
-
11 # 石丞子
俗人老李,簡單答題。家書就是對家信的一種稱謂。只是不是所有的家信都能稱得上家書。
家書,飽含情感道一聲問候,問一聲平安,送一份囑託與祝福。家書抵萬金,就是因為家書的字裡行間充滿了情與愛。獨在他鄉,心浮不定,倘若鴻雁捎書來,聞得鄉音,憶起親人,即便多些許愁緒,依然無比欣慰。綠色的郵筒,牛皮紙的信封,總是給人一種期盼與慰藉。如今,微信影片似乎更便於溝通,但是卻少了一種感覺。
家書,藏有人生之所以將家信稱謂家書,就是這不是普通的信,除了傳遞資訊,傳遞親情以外,家書裡藏有人參。有對讀書人的鼓勵、有對仕途者的囑託、有對婚姻的建議、有對事業的探討、有對家事的磋商。家書的往來,就是對人生解讀與探索。
家書,賦予文化家書,有資訊、有情感、有人生,也蘊含豐富的文化。例如,流傳甚廣的《曾國藩家書》收集了家書近1500封。其內容廣泛涉及曾國藩一生的主要活動和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到,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蘊育真知良言,是一本頗具價值的文化寶典。例如,《傅雷家書》是中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該書是一本優秀的青年思想修養讀物,是素質教育的經典範本,是充滿著父愛的教子名篇。
結語家書是家信,但不是所有的家信都是家書。
-
12 # 墨青丹姑娘
我是予小草,我來回答。
古代人的生活方式很慢,慢到什麼程度呢,家書的書,一般指的是家裡人書寫的信,一封信從寄出到收到起碼要足足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
所以,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古人根本連想不敢想,想家人了可以打電話回去,打影片電話,發語音等等各種方便的渠道。不管是在天南海北,還是在天涯海角只要有訊號,一分鐘之人就能聽見家人的聲音或者看到家人的面容。
從古代的《顏氏家訓》,到近代的《曾國藩家書》,再到當代的《傅雷家書》,這些名人家書中不僅表達了對親人的真情流露,對子女的循循善誘,還記錄了歷史與時代的變遷,讓後人真切感受到了“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的內涵。
家書——紙短情長,寫的是情,訴的是念從前時間很慢,車馬很遠,慢到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書信很慢,一封信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到達他人的手裡,但這中間的情誼絲毫沒有怠慢之意。
家書的古代意義:
信在那個通訊不是很發達的時代,承載著的是家人與遠離家鄉的人之間的溝通渠道,發揮了不容忽視的作用。
而且寫給家人的信,都會被好好收藏起來,每當思念時,會拿出一遍遍的讀,儘管時不時拿出來,卻依然被儲存的很好。
在《一封家書》,書中收集了21封家書,有諸葛亮、陶行知、魯迅、居里夫人、趙一曼、梁啟超、文天祥、林則徐等大家名人寫給自己子女的家書。
魯迅給家中老母親寫的家書中,深刻表達了他的拳拳孝心。即便他在病重的時候,為了避免母親的擔憂,他卻謊稱自己的病情已經轉好,身體已復原的差不多。陶行知在給母親的家書中寫道:“好在家中大小平安,兒亦平安康健,彼此都可放心。”這句話體現了陶行知對母親心理細緻入微的體察,他了解母親擔憂自己的身體,以此讓母親在家放心。家書的背後是家風,一個名人的家風好不好在他的家書裡就能看出來。在家書之中,所記載的是來自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父母與子女之愛,但同時,更是中華民族濃濃的家風思想。“鄰德里仁,克紹箕裘世澤;筆耕硯拓,長傳詩禮家風。"
有三本特別好的家書,值得大家去看看:
魏晉南北朝時期,北齊思想家顏之推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弟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寫下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
這本書融合了顏之推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系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並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
《曾國藩家書》收錄了曾國藩從少年時代直至去世前的435通家書。上到對長輩祖父母、父母,中對兄弟,下對晚輩子孫,從修身養性、為人處世、交友識人、持家教子、治軍從政等諸多方面闡述了曾國藩一生的行為處事原則及思想。《傅雷家書》是中國文學藝術翻譯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間寫給孩子傅聰、傅敏的家信摘編。十二年間,往通書信數百封,貫穿著長子傅聰出國留學波蘭、演奏成名到結婚生子的成長經歷,也記錄和反映了傅雷的翻譯工作,與朋友之間的交往,以及整個傅雷家庭狀況的命運起伏。
-
13 # 黃山古村吳秋虎
“家書”就是指一個遠在相當於現在外地或外國的地方時,家裡人相互來往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較多的是平安信。在電報普及之前,家書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之一,是維繫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絡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家書是從大約文字產生的時候孕育出的一種藝術形式。
著名的家書有《傅雷家書》(語文課本中課文)、《莫扎特家書》、《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家書》、《留德家書》、《盧蒙巴家書》等。
家書的意義和具體作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彼此通報自己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情況 。 加強家人之間的瞭解和交往是家書的一項主要功能。而今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家人之間的交流的機會較之以前大為減少,而人們長期在外地往往會牽掛家人的情況,所以讓對方瞭解自己的近況是很重要的。
(二)加強家人之間情感的交流 。 增強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家書的主要目的。父母對兒女的指導和鼓勵,兒女對父母的問候和祝福,兄弟姐妹之間的噓寒問暖,這些無不洋溢著一種溫馨和諧的氣氛。家書是體現家庭成員互相關懷、愛護的一個絕好的方式。在危難和困難的時候,家書給人帶來的這種感情就更顯得彌足珍貴。
(三)還有,當家人之間出現了什麼矛盾和誤解時,寫封家書也常常會使矛盾化解,消除誤解。
朋友,有空的時候,多寫寫家書吧。
-
14 # 火車頭筆談
有一種書,叫家書,你讀過嗎?
家書,家人來往的書信。在過往交通、通訊落後條件下,家書即家信是維繫家人情感的一種最重要的聯絡方式,更包含著濃濃的親情與祝福。
起初,家書最基本的功用是報平安。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六月,安史叛軍攻下長安。“烽火苦教鄉信斷”,羈絆在長安的杜甫,十分惦念鄜州羌村的妻兒境況,寫下了《春望》一詩:“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他盼望著能有一封報平安的家信來。“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杜甫《抒懷》),這時的一封家信勝過萬兩黃金!
家書,也是家訓。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曾國藩讓兒子紀澤扶他去花園散步。他對紀澤說:“我這輩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後世再也不要出帶兵打仗的人了。”父子倆拉著家常,不知不覺間走近一片竹林。忽然,一陣大風吹過,曾國藩連呼“腳麻”,即刻倒在兒子身上。扶進屋時,曾國藩已不能說話了。他用手指了指桌子上早已寫就的家訓,家訓裡說:“餘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一曰慎獨而心安,二曰主敬則身強,三曰求仁則人悅,四曰習勞則神欽。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餘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家書,又是寄望。1929年8月26日,年僅10歲的胡祖望要離家去蘇州讀書了。離別之際,胡適給兒子寫了封信,要求他從“獨立做人的第一天”起就“負責任”,“工課要考最優等,品行要列最優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要記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據說,徽州人從前出門遠行,身上必備之物有“一餅三繩”。徽州大餅,用於充飢;三根繩子,各有妙用:一根在挑行李或貨物的扁擔出狀況時應急捆紮。一根在遇到險境或斷橋、絕壁時作救命之用。一根在最不堪時作上吊的繩索。大家送別時都要說聲:“徽州朝奉,自己保重”。以這等裝備闖蕩江湖,無不透視著一種破釜沉舟、一往無前的精神。
家書,更是一種大愛。2020年歲在庚子,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擊戰卻在大年三十打響。每個白衣戰士逆行的身影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每個故事也都值得記錄。北大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護士李佳辰的母親17年前參加過抗擊非典的戰鬥,她在寫給女兒的家書中說,“當年那個給我彈琴加油的小丫頭,如今背上行囊,逆行而上。媽媽為你驕傲,為你自豪”。李佳辰給媽媽回信說:“17年後,我終於成了你。我們同是白衣天使,更是肩負同樣使命的戰友。我們一路相伴,砥礪前行。”母女接力,傳遞責任與使命,也傳遞著愛與家風。
雖然“家書抵萬金”的時代或已過去,但家書的意義並沒有衰減。一句“見字如面”的話語背後,蘊含的是華人滿滿的情感表達。有人覺得寫信不如打電話或發微信方便、快捷,但寫信過程中一筆一畫的書寫、一字一句的斟酌,卻能最恰如其分地表達內心的所思和所想。
家書紙短,家國情長。品讀充滿愛與力量的書信,能讓人更深刻地理解家人離別的痛苦、平安的重要和團圓的幸福,清晰地意識到支撐一個人、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渡過難關的力量所在。
-
15 # 無上士世間解
家書即是家庭成員的一種書信往來.如:中國革命先烈林覺民先生的巜與妻書》就是典型的家書.這封家書舍小家為中華民族的大家的愛國情懷躍然紙上,每個華人永遠銘記!
回覆列表
家書,就是指一個遠在相當於現在外地或外國的地方時,家裡人相互來往的信。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的事等等,較多的是平安信。在電報普及之前,家書是主要的溝通方式之一,是維繫家人情感的一種聯絡方式,其中包含著濃濃的親情。家書是從大約文字產生的時候孕育出的一種藝術形式。
家書就是一個遠在相當於現在外地或外國的地方時,家裡人之間相互來往的信,大多都是外地人寫給家裡人的,信中包括了自己在外地的情況和平安與否等等。以及家裡人寫給外地人的信,信的內容大多是問候是否平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