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乃棟說書畫
-
2 # 榆楊書院
1、好多寫不好字的“書法大師”卻自稱是藝術家。
2、好多能把字寫得非常漂亮的人,被噴是“寫字匠”。
3、市場催生“展覽體”,大多數書法作品內容暗淡而形式化嚴重。
書法界亂象,究其本源是追求名利之人太多,而老老實實讀書寫字,“不欲人稱工乃工”的人少之又少。
書法的學習首先是老老實實寫字。對筆墨紙的掌控和熟悉程度,對筆畫結構的把控能力,這些都是技術範疇的東西,然而這些卻是創作(書法)藝術的基礎。不光是書法,任何領域的藝術大師一定是建立在高超的技術的基礎之上的。沒有“技術”的支撐,橫、豎都寫不好,就自稱“書法家”的大師們,只能是譁眾取寵罷了。有了精熟的“技術”,然後把這種“技術”發揮到極致,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隨心所欲的展現出自己的風格,就上升到了藝術創作的階段。
總之,“技術”是“藝術”的基礎,“藝術”是“技術”的昇華。弄清這個概念,你的習書之路才真正找到了方向。
-
3 # 使用者1091232083886
天份學習勤寫,天份第一,沒有天份,再好的老師,天天寫,學寫一輩子也成不了書法家,沒有那天份只能是愛好自我欣賞而已!
-
4 # 布衣學人
學習“寫字”才是“技術性”的學習,學習“書法”是“藝術性”的學習。可以講當今大多數國人包括不少所謂的“書法家”在內其實都還未弄懂“寫字”與“書法”之區別。
-
5 # 作家戴斌
我覺得你說的非常有道理!書和法其實是兩個概念,現在能教能學的,主要是書——這就是技術。至於法,就是你說的藝術表現力,這是內在修為,是內功,要靠自己修!技術很容易得到,而藝術非常難!
-
6 # 中書協會員譚雲協
學習書法最好的回答就是學習古人的字。不學古人,自己寫的就是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古人的字有各種字型,大篆包括甲骨文和金文,古人不用毛筆,後來發展到小篆、隸書、章草、今草、楷書,才開始使用毛筆。有了毛筆,才產生了毛筆書法。
學習古人書法,包括學習他們的結字、用筆。結字是因時相傳,而用筆千古不易。如果把這些說成是技術也是可以的。
孫過庭說書法是今不逮古,古質而今妍。古人的字比較質樸,講求實用,而今人的字,多追求妍麗。怎樣把字寫得妍麗,那是在學習好古人字的基礎上,把個人情感表達出來,則為書法的藝術特徵。
-
7 # 何應住
書法的學習離不開技術,所謂技術,也就是筆法,不懂筆法或者功夫未到,那就是技術不過關,而這一關也確實不好過,沒有如法長期練習,還真的沒法跨過這一關。能真正跨過這一關的人,其實也是很了不起的。
但是,僅僅跨過這一關,還只能尊稱他為匠人,不能稱他是藝術家或者書法家。
書法家這個頭銜其實是不好戴的,你的字技術過關,功力深厚,但狀如運算元,缺少變化,沒有個性,沒有情緒,沒有思想,沒有文化,那麼,你並不是真正的書法家。
如果你的字技術不過關,不懂筆法,即使你有個性,有才華,有思想,那麼,你仍然不算是書法家。
筆法,才氣,文化修養,人品道德,這些都具備,才算是個書家。
所以,這樣說來,能稱得上書法家稱號的人其實並不多,而所謂大家,就更罕見了。
-
8 # 揚州睿強文化
書法的學習是技術的學習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書法講究筆法和章法,這些都可以透過學習獲得,可以說書法是一門技術。很多人鑽研練習書法四五年,筆法就學的差不多了,以後拼的就是文化和修養了。
但表達才是藝術的表達說的不嚴謹,表達必須建立在傳統的基礎上,那些不繼承書法傳統,隨心所欲表達的人只能讓外行看熱鬧了。吸收傳統加入自己的個性和理解再表達出來才能稱為藝術。
-
9 # 廣西夢佳美中國名畫館
我認為上述多數人只說對了一半。我認為書法既是技術,也是藝術。因為,書法必須長期的”寫"的技能練習,寫得過程中掌握"術",術乃重要之術,即用筆的方法,這是其一。那麼,其二書法要寫得美,寫得漂亮,從欣賞者的角度來看就是藝術。而且,書法必須經過上邊兩個過程,先會技,後會藝,二者缺一不可。
-
10 # 獨梟孤女
依我看,書法本身就是種藝術,行雲流水,粗曠奔放。不乏技術夾雜其中,抬,放,定不但得有藝術功底,也得有書寫的力量。
-
11 # 文曲墨
書法 是講究技巧的,但是藝術並不全是技巧決定的!所以說,學習的過程是技巧掌握的過程,但是也是融匯 沉澱的過程,不然單純的情感表達 也成不了藝術!
-
12 # 虎231676876
本來是很簡單的問題,可是一些人為了利益和麵子,然後爭爭吵吵,把這個事情搞得複雜了。書法,在我看來就是書寫的方法,說白了就是寫字的方法,意思說寫字的方法對,寫出來的字自然漂亮了。至於書法藝術,也可以說是更高的一個境界,也可以說是很虛無的東西。其實很簡單,你對書法有興趣。你就練吧。把字寫好,寫漂亮了就可以了,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展下去,也許自然而然,就進入了藝術的境界。我個人很反感那些把書法藝術神話的那部分人。別人字寫的再好在他的眼裡就是不行,而且永遠都不行。我感覺到他說你不行的時候,你應該感到高興,那些字可能已經超越了他了。就好像中國不行的時候,老美對中國很好,甚至還扶持中國 ,可是當你發展的很好的時候,他就會感到你威脅到他了,因此他要打壓你,你就什麼都不好了,好的也變不好了。一山不容二虎,叢林法則永遠都是存在的。至於中書忇那些大師的字,我們也不好去評判,我們也沒有資格去評判人家,因為他地位比你高嘛,我們能做的就是寫自己的字,那你說去吧!
-
13 # 軍遠
對這個問題本人認為,字寫的好與醜都不是先天的,有人說是天份我看只是說對了一半,書法跟學習數理化是一樣,都要在老師上課時認真聽講,課後自己練習背誦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才能跟得上。
那麼學習書法首先自己要有一個基本的功底,在平時鉛筆,鋼筆,毛筆字寫的都比較好的,在以後的學習中再多寫多練也就會好的,如果是半路起家平時功底也不好想練習書法,寫出一部好的作品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
14 # Celina學英語
這個我認同,最近網上看到好多廣告,人手寫出來的字就和列印體一模一樣,簡直不能更完美,但是這樣寫字純屬於技術活,不能算是藝術。所謂藝術,是要融入創作者的思想,靈魂還有情緒在裡面,是要有表達在裡面的,或灑脫,或拘謹,或婉約,或豪放,有創作者的情感,也有見證者的共鳴,這樣才叫書法,叫藝術,而不是單純的“寫字”而已!
-
15 # 老家談車事
書法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幾千年能夠傳承下來肯定有他的道理。
我家丫頭就在學習書法,在我看來,書法不僅可以修身養性,還可以形成特有的審美觀。
-
16 # 抱庸詩書
技法是書法學習中最可學的部分,比如筆法、字法、章法,相對“客觀”,也容易學出效果,因此可以視作書法學習的基礎內容。所謂的“表達”,則相對比較複雜了,可以歸為“技巧”,或亦可稱之為方法,它所彰顯的不僅僅是技法的內容,還有書法的個性風格、文化內涵等等。
“表達”也是可以學的,但由於藝術“表達”的內涵廣、“主觀能動性”大,不像“技法”的學習那樣有客觀依循,是相對籠統而抽象的,有些東西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確切地說不是“學”,會多的是“領悟”。舉個例子,名家經典作品擺在那,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單純從技法層面解讀,是有限的,但拓展到藝術表達的層面,就各有各的見解了,內涵可以是無窮多,究竟領悟多少,看書學涵養根基,同時也看悟性。
在書法學習的前期,對初學者來說,此題的論點是有道理的,書法初始學習必須圍繞技法技能技術來展開。但是在書法學習的後期,可能不僅要學技法,也要悟“表達”,而且後者可能更為關鍵。
淺談。插圖為抱庸硬筆習作。
-
17 # 一清如夢
一切的藝術一定是通向心靈的,書法也是,中國從甲骨文開始,所謂的書法,從古至今,越來越落後,當所有人去追求所謂的筆法技法的時候,就證明已經走到了盡頭,一切技是為心服務的。如今,人們都在表象上做功夫,卻忘卻了背後書法所承載的道的內涵,書法跟中國畫一樣,它們共同最終提現的是道,是本質,是你真我的自己。當你去學別人的各種表達的時候,其實你在失去自己,書法並沒有為你的心靈服務,我們真正要去練的是筆墨所承載的你的內涵,你的性靈,你的韻味,只有當一筆就能呈現出你之氣時,書道才能上升到真正的道,這時你才能寫真正自己的字,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審美。書法一定是走向心靈的,一切的技一定是為心靈服務,為意象服務。所以不能本末倒置!
-
18 # 立體書法創始人宋崇嶽
書法的最高境界,是藝術美的表現。書法在不脫離漢字範籌的基本法度之下,書法則可以以任何流暢,美觀,漂亮的形狀把美的藝術張顯出來,從而給觀者一賞心悅目之感。
-
19 # 山一樣的Q老師
看似點橫撇捺,實則博大精深。練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平心靜氣。技藝實則不分,技就是藝,藝就是技,區別在於方式不同罷了
-
20 # 潘茂生書法文化研究
這樣的說法確實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認為,寫字是技術,屬於書寫技能,書法則是技術+藝術,或者說它是: 書寫技法+藝術手法。寫字是書法的基礎,書法是寫字的昇華。如果連怎麼寫字都弄不清楚,還談什麼搞書法?
從起步入門,直至臨摹範本,期間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在研究書寫技法的過程,即使練習創作的時候,初始階段也是圍繞技術層面進行創意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是技術,藝術是結果……
所謂的書法藝術,必須是在技法嫻熟基礎上加入字外功,表達自己的審美思想…
回覆列表
這句話是空話,是學西方的似是而非的理論空話。
書法的學習是筆法的學習,筆法既具有技術性又能發揮出最具藝術性的反映天道人格的表達。
脫離書法本質,未能區分書法與書寫之前來講技術與藝術實屬無稽之談。
書法講法,講技,講道,講悟,更講修練。
六祖慧能說:未悟之前,師父度我,既悟之後,我度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