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城老水775
-
2 # 功夫與乒乓
乒乓球搓球不往前走,甚至脫落在球檯,病因是搓球時向前的撞力量不夠。
乒乓球搓球是在打乒乓球中經常使用的一項技術,球友們是應當認真訓練,熟練掌握的。如果在搓球時球不向前走,甚至脫落在球檯上,原因是搓球是向前下方搓擊發力不夠。
搓球的技術要領想很好的說明這個問題,先要了解搓球的動作要領。
搓球的動作要領:
正手持拍向上引拍,大致與胸部高低相妨。搓球時右腳在前,手持拍從上向前下搓擊,撞擊球的後中部位。觸球瞬間手腕向前下方發力,由球的後中部向前下摩擦球,把球擊出後手持拍繼續向前下搓,停於檯面上方後快速復原。
乒乓球搓球也稱“剷球″,實質上屬於小削球。
乒乓球搓球不向前走,堪至落在球檯上,糾正辦法是對球的撞擊力要大於對球的摩擦力。上邊對搓球的動作要領的簡單描述,說到持拍從上向前下方搓擊乒乓球,撞擊球的後中部。
球友所說的搓完球不向前走,堪至是掉落到球檯上。那麼,是什麼力量產生球向前運動的力呢?當然是球拍對球的撞擊力,才能讓球向前飛行。
顯然,球不向前走是球拍對球的撞擊力量不夠,只要我們加大一些對球向前的撞擊力量,球自然就會向前走了。
關於如何合力的個人見解正向球友所說,打乒乓球確實是有合力的。
搓球如何合力呢?我個人認為,搓球的合力,是搓球時看似只是手在發力,其實力是由腳起,經過腰的使遞,在肩的帶動下臂向前展,到達手腕時是邊向前撞擊球,邊對球摩擦。
合力無非是把全身之力調動起來,在搓球時集中發力於一點上。
綜上所述,提問球友所說的搓球時不向前走,有時堪至脫落在球檯上,個人認為原因是,搓球時只注意對球的摩擦,而缺少對球向前的撞擊力。關於合力,個人感覺就是集中力量於搓球瞬間,使對球的撞擊與摩擦同時完成。
噢?還有這等事?
搓球不往前走,還總是如此,豈不是讓人匪夷所思!
這乒乓球的技術還真是讓人琢磨不透,一個看似簡單的搓球竟會出現:球總不往前走,甚至還會脫拍。
這是何故呢?
簡單的說:搓球時拍面過平。
複雜的說就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了。
咱今天就不妨複雜的說它一回。
一、乒乓球技術動作的易與難
1、難
看似不起眼的搓球,似乎沒什麼技術含量,應該輕而易舉,其實不然。
可以說就乒乓球擊球動作而言,最難的當屬各種弧圈球,其次就是處理臺內(近臺)的各種短球了。
這其中就有各種搓球:快搓、慢搓、搓下旋、搓不轉;劈長、擺短;近臺正、反手快攻。(快撕、快帶、側切、彈擊等)
2、易
乒乓球的擊球動作何為易,真的有很容易的嗎?
沒錯,相比較而言:中距離(中臺)的擊打實際上更容易一些。
這也就是手感的把握和擊球能力的要求相比近臺和弧圈技術要容易一些。(同時放高球也相對容易一些)。
二、學習乒乓球擊球動作應由易入手。
前面談到了易的一些方面,那實際的乒乓球練習中就應該從易處著手。但在很多的啟蒙教學中我們所看到的其實是很難的東西。(方法)
例如站在近臺正手攻(打泡泡球)。這看似簡單的動作,殊不知那是很難的。動作越小,越不用力越難。
我們看到專業運動員在比賽開打前的熱身時打的那幾板漫不經心的泡泡球,那實際上是一種試球的動作,並不是正經的正手攻。而這種站在近臺且夾著大臂的動作實際上是在正手攻已全面掌握之後的一個變形動作。換句話說:不是用來練正手攻的。
所以若把此動作當正經的正手攻來練,那就是南轅北轍一一勞而無功。
1、搓球的易在哪裡?
在中臺或中近臺。(可以理解為削球)
在此位置練起要容易的多。不容易落網和出界,還容易找到手感。
提問中說到搓球時球總不往前走,這其中之一的問題在於拍面過平,另一原因就是根本不敢下手去搓。就跟練習正手攻一樣,根本不敢用力去打。
由於不敢搓和打,哪來的合力呢?
2、具體怎麼搓呢?
若在正手位搓,可在來球的飛行中(落臺之前)持拍手向上、向後劃一個小半圓弧形。(這實際上是搓球的引拍)。待到球落在本臺面向已方飛行時,利用身體的向前迎合(需步法配合:可上步)加之球拍在手臂的引領下與球搓碰。此時注意把握球拍的仰角(不要過平)去搓來球的中下部。(反手亦然)
如此而已,並不是很難。透過不斷的實踐,很快便可掌握了。隨後再來到近臺練習各種快、慢搓,擺短、挑打等。
好了,這一細說就頗為囉嗦了。能長話短說的事,咱就三言兩語。實在說不清,就只好婆婆媽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