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石球16

    用自己的話讀,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朝生,兩句詩的意境?我記得有句春江花月夜。和這句相似。春天的江水如朝一般,放眼望去,如大海一樣,又象寬廣的平原,大草原,一望無際,一馬平川,一字排開的地平線,水天相連。美麗寬廣的胸懷。海上明月共潮生。這個是夜景。南嶽衡山觀日出,是晨景。是太陽冉冉從無邊天際的雲海上升起,是紅色的。看來,明月在海上如潮生,應該是明亮的,是一片光明。這樣看來,這兩句詩,到美麗的景觀,使我們意識了,使我想起毛主席說,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2 # 枕月拾星

    一幅奇美的春江月夜畫面,春天的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升起,好像是和潮水一起湧出來的。

  • 3 # 鹿鹿哥

    用自己的話談“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這二句詩的意境?

    這二句詩是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的二句,意境深遠,千古絕句。

    江水啊江水,你曲曲折折,你彎彎曲曲,你忙忙碌碌,繞著那花那草那些樹,轉過那荒的綠的那原野,流淌啊流淌,流淌啊流淌。

    月光啊月光,皎潔的月光,迷人的月光,透過開滿鮮花的月亮,開遍鮮花的樹林,像細細密密的一片片雪珠在閃爍,在流動。霜一樣的月色,霜一樣的輕薄,騰空欲飛,仙之夢幻,夢之謎紗。

    潮水啊潮水,你是看見月亮動了情,還是月亮代表你的心,潮來潮往,月閃月爍,月移潮舞,潮聲月明,海平一線,海天一體,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洲上的白沙和月色一片融合,在一起,天地混沌,海水蒼茫。

    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妙筆生花,活靈活現,詩之極致,千古佳句也。

  • 4 # 蘭瑟陽光

    立意廣闊,

    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孿生兄弟(至於孰優孰劣,私以為前者只描景,情自景生,後者描景亦抒情,而且句式看,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生,天涯共此時。所以前者更優。為兄後者更直白,重抒情。)

    連海平,海平面多大

    共潮生,生字用的就很好,(當然好像是古代正常水平[捂臉],)開篇第一句就盡顯恢宏大氣。所以就怪不得有人會說孤篇壓全唐。

    視野所及皆是潮海,明月升起。

    在大自然面前人的渺小淋漓盡致。

  • 5 # 月舞雲後

    張若虛的這首《春江花月夜》應該是以長江或者錢塘江,以及沿江兩岸所有為詩人所熟知的景物作為背景創作的。詩中對景物和人物思想的描述都是跳脫著進行的,那種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忽遠忽近,忽古忽今的感覺,很是讓人捉摸不定。

    題中詩句“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正是以這種思維方式創作出來的。

    春江,自然是指春天裡的大江,上游的冰雪融化,使江水顯得異常充沛,水勢浩蕩,一往無前;水流至大江出海口,且正值月圓之夜,江水與潮水相遇,兩相激盪,形成的氣勢足以跟海水相抗衡了。

    明月就這樣伴隨著江水與潮水抑或海水冉冉升起,整個場景似乎已經達成某種高潮,在這種先聲奪人的氣勢中為全詩的創作拉開帷幕。相比江與潮的嘈雜紛擾,緩緩升起的明月反倒有鬧中取靜的感覺,正是有了這份定力,詩人的思緒才能從紛繁複雜中被拉了回來,也才有了接下來這洋洋灑灑的千古長詩。

  • 6 # 胡老師說道

    這是唐朝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開頭的兩行詩。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境界非常遼闊:目光隨著江流看到了遠處的大海,大海又連著遠邊的天空,江潮海潮在茫茫的天宇下洶湧澎湃,月亮也隨著波濤而躍出海面。畫面好像就是陸海空的全部,十分壯觀。

    讓我震撼的不僅是這無垠的廣袤,更有哪忘我的存在:江潮海潮月亮,還有詩人,是潮水託舉了月亮還是月亮跳出了海水,哪一個是實,哪一個是虛,抑或都是實都是虛。就像冥想的人進入了狀態,早已無我,周遭的一切也不是感官之觸,本已與我一體。江潮海潮月亮我,已經沒有誰是誰的分別了,都是我也都不是我,這就是人們說的氣功態,還是得道了?有這種感覺,並能以詩的形式呈現,我們只有膜拜的份,真是神一般的存在!什麼叫渾然天成,什麼是天人合一,我們算是見識了。

    這就是我感受到的兩句詩的意境。

  • 7 # 楂楂紅

    有一天,太陽落山了,張若虛獨自散步,來到富春江邊。他眺望著遠方,江水波瀾不驚,映襯著天邊起伏的遠山。

    春潮暗湧,江水又漲起來了,一望無垠的水面好像與遙遠的大海平連。春風習習,夜蟲唧唧。詩人輕拂袍袖,揮去了擾亂他的小蟲。一輪明月從渺遠的大海上升起,照耀著平靜的江面。

    詩人心如止水,白日裡江濤的轟鳴,飛鳥的聒噪隱匿了。只剩下這寂靜的夜,明亮的月,還有富春江邊星星點點的花樹。

    他思緒如行雲流水,一首《春江花月夜》醞釀而生。“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起始兩句,就營造出一個安靜和諧的美麗畫面。

    是啊,富春江某種程度上成了他情感的歸宿。江水寄託了他的情,江花、明月成就了他的美。我們今天看到這兩個詩句,也不由得被帶入了那晚的妖嬈夜色中。

    正是由於這兩句生機勃勃、起勢壯闊。才有了以下“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等等諸多優美詩句傳世,展示給我們美不勝收的意境。

    月亮的美色,在詩人的鄉思離愁中,怡如一杯醇厚的美酒,是歷經發酵苦悶的延伸和結晶。詩人看“灩灩隨波千萬裡”,水波漣漪,靜影沉璧,卻突然感到了心中有一絲不平。

    為什麼月色籠罩春江千萬裡,可我望盡了春江水,也沒有看見家鄉的裊裊炊煙!

    抑或他猛然發現月亮與自己一樣孤寂。明月愛戀著春江,卻苦於跨越時空,天地相隔。唯能與白水互映,不捨晝夜。依如詩人自己,長望這靜謐春江水,期盼能望見家中親人的縋眷。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寫於唐朝初年。詩人張若虛一生僅留下兩首詩,這是其中之一。也因這一首詩,被稱為“孤篇蓋全唐”。

    詩人真可謂是妙筆生花,輕輕揮灑,便點染出春江月夜中的壯麗奇境。筆觸細膩,創設了一個妙絕的神話世界。聞一多先生譽其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千百年來為無數讀者膜拜。

    《春江花月夜》是樂府《清商曲辭·吳聲歌曲》舊題。據郭茂倩《樂府詩集》所錄,張若虛這1首之外,尚存諸葛穎1首,隋煬帝2首,張子容2首,溫庭筠1首。

    與張若虛的相比,或顯得格局窄狹,或顯得柔弱無骨。此雖舊題,經張若虛易手,藝術生命煥發出熠熠光茫。時至今日,細細品味,仍讓我們歎為觀止,餘味無窮。

  • 8 # 灞水春色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今夜,讓這溫暖的江水、明豔的春花和那一輪皎潔的明月,連同詩人那千古悠悠的情懷,一起走進我們的內心深處。

    春天的江潮,一波連著一波,一直和那水勢浩蕩的大海連成了一片。

    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月光照耀著春江隨著波浪蕩漾千萬裡,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江水曲曲折折地繞著花草叢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著開遍鮮花的樹林好像細密的雪珠在閃爍。

    月色如霜所以霜飛無從覺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江水和天空變成了一種顏色沒有一點微小的灰塵,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輪孤月懸掛。

    此時此刻,試問江邊上是什麼人最初看見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著人們?此情此景,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著什麼人,只見長江一波又一波地推送著流水。

    遊子像一片白雲緩緩地離去,只剩下思婦站在離別的青楓浦不勝憂愁。誰家的遊子今晚坐著小舟在漂盪?什麼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樓上相思?

    昨天夜裡夢見花落閒潭,可惜的是春天已過了一半自己卻還不能回家。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霧裡,碣石與瀟湘的離人距離無限遙遠。不知道有幾人能趁著月光回家,唯有那西落的月亮搖盪著離情灑滿了江邊的樹林。

  • 9 # 藍山文案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了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這兩句詩出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

    詩人入手擒題,一開篇便就題生髮,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畫面:江潮連海,月共潮生。這裡的“海”是虛指。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一個“生”字,就賦予了明月與潮水以活潑潑的生命。

    詩人輕鬆地將我們引領進了一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春 江 花 月 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每個字都浸透的美的體味。那醉人的明月,那灩灩的湖水,那潔淨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詩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卷。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澱在中華文明的血液裡,成為永恆的經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這個虛擬的場景,沉醉於這春江花月夜。

    全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通篇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洗淨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 10 # 雪泥鴻爪夢有痕

    生命有形無形,有跡無跡

    亦真亦幻中轉過光陰,百代客旅沒入雲流

    似千帆入海

    交匯在天地大化中,時間與空間的渡口

    時間空間交疊重逢的岸畔,似千百年前那個撩人的春江花月的朦朧夜晚

    幾許惆悵微無,幾多思緒滿懷

    那個遊歷江邊的詩人何嘗與我們一樣

    是每個時間湮流客舟中

    渡頭彼岸的縮影呢

    一念冥合彈指之間生滅

    光景無限,生命長河星流般短促縹緲....

    江水依舊,春色依舊,人難依舊

    那個回溯千百年的時空發問,依然縈繞我們後來人心間,久久凝思縈繞不去

    或許有答案因緣合和時

    或許無解,因緣不具足

    生命的降臨伴隨著他的愁苦困惑不可能超越身心的侷限禁錮

    飛躍到一個新層次高緯度中去

    但生命代代如潮水

    向滄海橫流沒洪荒不息

    究竟不覺的迷之困惑,探索發問也將永不止息

    苦難的感受也罷

    得意時

    歡愉閒適於心處的曼妙享受也罷

    終歸要與煙海潮流,潮汐同冥共融互化為大道中的一

    ——我們的自性如月恆在

    修行證悟的因緣顯現

    也必將不在困惑侷限中

    悵惘迷茫.....

    必將開啟生命密碼的智慧鑰匙開啟對生命究極究竟命題的探索

    我們從哪來歸哪去

    ——我們本有的自性智慧光明顯現,破幻覺迷

    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五蘊之中

    潮水春江茫茫,連線生命彼岸

    透過虛空點點啟迪,哲思已經從睡夢中為千百年前後的我們開啟了懵懂的智慧草芽

    至少播種了覺悟種子的因緣

    透過文字

    悽迷也美

    不解脫究竟

    也勢必在懵懂將醒時

    在宗教哲學的框架中

    大自在大解脫中尋求到了一個點的螢光,照亮娑婆每一個生命形態,過渡心與靈魂生命於時間空間載體的平衡守恆中

    (性命性命養心慧命,修覺破迷也)

    大自在大解脫究竟本來中

    圓滿圓覺的無為平衡架構中

    生命迪蕩淨垢障

    如天心一輪月澄明

    自在無礙不執不有不增不減

    春江依舊

    心依舊

    滄海依舊否?明月亙古依舊,千帆還似

    潮漲潮落

    無聲無際

    那個閨中人呢

    舟中人呢

    岸邊人呢

    過去當下未來

    點線虛空的交織啊

    凝結了虛虛幻幻

    浮浮沉沉亦假亦真沒有邊垠的歷史

    風聲耳畔

    花迷醉眼前

    水波煙華夢

    彼時此時又入了誰的心與夢啊

    是此時的春江夜畔

    每一個人

    在奔波路途

    一片水光杳杳中,在窗前樓閣中人兒祈盼殷殷

    心緒無憑

    的心與夢中嗎

    我不知道

    明天來人

    明年此夕

    今時今夕

    與若虛一樣流盡華光

    自己也將隨春江連月色

    潮水漲落平,沒入歷史渡頭

    大無極大空間中吧

  • 11 # 品書法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江潮連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無垠,彷彿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隨潮湧生,景象壯觀。在這海天相接,無邊無際的畫面中,我看到了明月、雲朵,還有無窮無盡帶給人遐想的色彩,是那麼的高遠而空曠、遼闊而蒼茫、深遠而廣闊......。

    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動著詩人的脈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間經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遊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

    這幅畫卷在色調上是以淡寓濃,雖用水墨勾勒點染,但“墨分五彩”,從黑白相輔、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詩的韻律節奏也饒有特色。詩人灌注在詩中的感情旋律極其悲慨激盪,但那旋律既不是哀絲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象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夢幻曲,含蘊,雋永。

    詩的內在感情是那樣熱烈、深沉,看來卻是自然的、平和的,猶如脈搏跳動那樣有規律,有節奏,而詩的韻律也相應地揚抑迴旋。全詩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換韻,共換九韻。又平聲庚韻起首,中間為仄聲霰韻、平聲真韻、仄聲紙韻、平聲尤韻、灰韻、文韻、麻韻,最後以仄聲遇韻結束。

    我們一起來重溫下張若虛的《春江花夜月》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聞一多先生譽《春江花月夜》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為大家”。

    作者張若虛(約670年—約730年),揚州(今江蘇揚州)人,詩人。曾任兗州兵曹。以《春江花月夜》知名,與賀知章、張旭、包融並稱為“吳中四士”。 他的詩僅存二首,收錄於《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豔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被譽為“孤篇蓋全唐”。

    《春江花月夜》開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整首詩由景、情、理依次展開,第一部分寫了春江的美景,第二部分寫了面對江月由此產生的感慨,第三部分寫了人間思婦遊子的離愁別緒。

    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藉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

    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裡,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詩人把陽轍韻與陰轍韻互動雜沓,高低音相間,依次為洪亮級(庚、霰、真)──細微極(紙)──柔和級(尤、灰)──洪亮級(文、麻)──細微級(遇)。

    全詩隨著韻腳的轉換變化,平仄的交錯運用,一唱三嘆,前呼後應,既迴環反覆,又層出不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優美。這種語音與韻味的變化,又是切合著詩情的起伏,可謂聲情與文情絲絲入扣,宛轉諧美。

    《春江花月夜》的章法結構,以整齊為基調,以錯雜顯變化。三十六行詩,共分為九組,每四句一小組,一組三韻,另一組必定轉用另一韻,象九首絕句。這是它整齊的一面。它的錯綜複雜,則體現在九個韻腳的平仄變化。開頭一、三組用平韻,二、四組用仄韻,隨後五六七八組皆用平韻,最後用仄韻結束,錯落穿插,聲調整齊而不呆板。在句式上,大量使用排比句、對偶句和流水對,起承轉合皆妙,文章氣韻無窮。詩中春、江、花、月、夜、人幾個主題詞錯落重疊,伸縮變化,把讀者引進了一個目眩五彩、渾然忘我的境界。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範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作者在詩篇中看到江與月這兩個主題中的主題被反覆拓展,不斷深化。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樹這紛繁的形與景,和著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樓、月華、月明覆雜的光與色,並透過與春、夜、花、人的巧妙結合,構成了一幅色美情濃斑斕迷離的春江夜月圖。詩人沒有侷限於一輪江月,而是把一種複雜的人類情感貫穿始終。無論是初月的明媚、高月的皎潔還是斜月與落月的迷離纏綿,抑或樓頭月的徘徊、鏡中月的清影、簾內月的傾注、砧上月的流照,無一不打上情感的烙印。把一輪明月寫到如此清雅且奪人心魄的地步,就不僅僅是傳世之作、而應該是曠世之作了。

    自《詩經》至張若虛,其間一千幾百年,沒人把一輪江月寫得如此悽美多情。在詩歌的表現形式上,南朝民歌和齊梁聲律學,經過多年的醞釀發展,到了張若虛手裡,恍如金丹煉成突現奇光,語言聲律與形式技巧以及描篇佈局,被那樣的完美地糅合在一起。在詩歌發展還找不到前進方向的唐前期,《春江花月夜》本身就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輪高天朗月,照亮了盛唐的路,催生了詩國的燦爛。而張若虛之後,又是一千多年過去了,仍然無人能把一夕江月渲染得這般淋漓盡致,歷盡滄桑變幻,詩篇不朽而江月依舊。

  • 12 # 文若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兩句詩出自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勢浩蕩,與大海連成一片,一輪明月從海上升起,好像與潮水一起湧出來。

    一般詩詞都有其意境,表現了當時作者觸景生情,想要將某種情感以詩詞的句子表達出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錢塘江海潮。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這樣一個畫面,江潮水勢浩蕩,與海面連到了一起,潮水猛烈拍打著堤岸,濺起的水花,迷了人的眼,抬頭,明月高懸,透著淡淡的藍光,月下,海潮,交相輝映。

    放眼望去,幾縷清輝撒在江面,來不及停泊的客船,正在波浪裡搖曳,破碎的浪花裡似乎還倒映著點點明亮的月光,耳畔似乎傳來一陣又一陣江水拍打著石岸的嘩嘩聲。江水彎彎繞繞的轉進了草甸裡。

    月色瀉在旁邊的樹裡,像是鋪上了一層潔白的雪花,月光滌。江邊是看潮的人,江上乘船的遊子,此情此景,絲絲扣動人的心絃。

  • 13 # 老兵64559

    此詩所說的潮是近海的江,因相距近所以與海朝幾乎同時,其次說到明月與潮起潮落回家時的現象,因海潮係月亮的引力而發生,所以同時。

    有一首詩正說明此種現象。

    金陵津渡小山樓

    行人一宿自可愁

    潮落江水斜月裡

    兩三星火是瓜州。

    正說明此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代時,匈奴哪來的鐵器與中原王朝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