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何以伴月

    1,漢商。

    他們絲綢之路都走了,匈奴很遠嗎?

    2,掠奪漢地。

    打秋風是匈奴的傳統,除了搶錢搶糧搶女人,就是搶鐵器了。

  • 2 # 勇哥白山黑水

    史料證明,漢代時,匈奴幾乎沒有“鍊鐵業”。他們沒有大鐵礦,也沒有大規模的冶煉場。匈奴的採礦、冶煉、加工規模極小、效率極低,根本不能滿足生活所需,更遑論滿足軍事所需。所以他們只能透過入侵中原劫掠鐵器或者透過邊境貿易交換鐵器。為隔絕走私,漢繼續修建長城,“隔斷”了貿易。匈奴沒法輕易獲得鐵器,就不是漢國的對手了。直到西晉後期,因“八王之亂”西晉衰亡,五胡亂華趁虛而入,在中原站穩腳跟後,他們才控制了鐵礦,掌握了“鍊鐵”技術,鐵產量大幅提高,才有了與中原王朝對抗的本錢,成為中原王朝的大患!所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必須優先發展高科技!

  • 3 # 喜歡歷史的妹紙是蓉兒

    匈奴人自已也會鍊鐵的, 不要把遊牧看成野蠻人,從匈奴出土的大量文物來看,匈奴人的冶煉功夫確實也不差的。

    突厥人,據說他們的祖先就是給匈奴人打鐵的,直到後來給柔然人打鐵,所以突厥人又稱煅奴。

    而且匈奴人一直以煉出金人為尊,選大閼氏時,誰先鍊金人誰大老婆。

    問題他為什麼會輸給大漢呢?

    不是因為匈奴本身技術很差,不是的,他本來有鐵約,而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尤其是對手,比自己更強大的時候。

    一漢擋五胡是生產技術的先進!!!

    有人說匈奴人那個地方不產鐵,不產鐵礦!!!

    到現在西域,部分西北,部分東北(匈奴的地盤)都有中國最好的鐵礦,反而大漢還差很多。

    那為什麼大漢比匈奴厲害呢?

    那就要看一看鐵跟鋼的區別了。

    而這種區別,大家都清楚鐵怎麼能鋼比。

    漢朝己經有鋼了,中國是世界上最高鍊鋼的。

    《史記·汲鄭列傳》中說,漢王朝與匈奴之間的物資交往,有著非常嚴格的關禁制度。漢王朝在邊貿條例中明確規定了漢朝子民不可以帶兵器出關。

    《漢書·汲黯傳》指出,禁止出關的物資包括“鐵”,。

    可見漢王朝的制鐵技術是高於匈奴,才會杜絕子民往關外帶鐵器和兵器,以防匈奴偷師漢王朝的冶鐵技術。

    其實秦漢才開始的時候,大家技術都差不多,都是自然鐵和白口鐵這鐵器脆性很大,做農具還可以做武器,還不如青銅。

    所以秦朝與青銅幹敗了的別的諸侯。

    到了漢朝的時候,炒鋼技術出現現了

    湖南長沙一座春秋晚期墓中出土的白口鑄鐵鼎。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長沙這座墓葬中還出土了一把用中碳鋼製成的劍!

    這時已經有鋼了,技術複雜,沒有普及而已。

    在古代世界上我國還有一個特殊的制鋼方法:鑄鐵脫碳鋼。它是將鑄鐵件退火脫碳,使之成為鋼件。根據用途的不同,在退火時適當掌握,可以得到含碳量不同的高碳鋼以至低碳鋼,這是變鐵為鋼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北京豐臺大葆臺西漢燕王墓出土的刀和簪,是運用這種工藝最早的例項。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各式成捆的實戰楚漢兵器,歷經二千多年,依然鋒利無比。

    在印度梵文中的鋼,有一詞作“Cinaja”(秦地生,“秦地”指中國),就反映出中國鋼鐵對印度的影響。

    公元一世紀時,羅馬博物學家普林尼在其名著《自然史》中說:“雖然鐵的種類很多,但沒有一種能和中國來的鋼相比美。”

    就連匈奴很多刀劍的形式都和西漢刀劍非常相似,這說明匈奴不止材料跟不上,連設計都跟不上。

    就是一句話,你拿了鐵和剛碰,當然鐵就一刀兩段了。

    當李陵五千步兵對十一萬匈奴,還對抗如此之久,最後還跑出了些漢軍,大約四百人左右。主要就是刀矢 鋒利。

    一句話,戰爭打的就是生產力

  • 4 # 林木榮

    匈奴與漢戰,因為本身是行國,雖然也小規模有種植,甚至冶煉,但一直不成氣候,能達到與中原王朝鬥爭,主要也是幾代人的積累。

    從周邊國家來講,匈奴從戰國開始,透過一次次戰爭,一步步壯大,吞併了周邊一個個遊牧民族,整合了領土資源,境內幾乎沒有實際的威脅力量,所以可以做好資源的整合和積累。

    從早年間於戰國時期,以及秦的長期對戰中,也吸納了大量的中原流民,積累了原始的匠人。而且,和中原王朝邊境的從事走私活動,也從未停止。

    到漢朝時,匈奴的疆域更是到達了巔峰,右部實力甚至擴充到了中亞地區,既可以於西域各國掠奪,亦可以與色目人交易,可以補充和積累金屬器物。

    再有,本身是行國,民風彪悍,作戰方式和中原王朝也大不一樣,馬上的天下,想打就打,想走就走,逍遙自在,強盜邏輯,強盜心態,不可能千日防賊,漢民族本身就是農耕社會,少馬,追擊又耗糧,匈奴一跑,對這漢民族真沒辦法。

    最後漢武帝晚年時,李凌和二師系列的戰敗投降徹底拖垮了漢民族,也給匈奴帶去了一大波補給。到宣帝再出西域時,漢朝時代是經過了十幾二十年的修整才有一戰之力。

    至於為啥覺得匈奴敢跟漢爭?秦統六國,與秦漢交接時,中原王朝基本上一直處於損耗狀態,所以顯得狼兇殘,但對於漢民族最終能取得勝利:1.秦皇的大統一思想,重啟了中原王朝的眼界和野心,使漢民族更抱團,雖然一直認為他們是蠻夷。2,有根據地,只要打不死就可以源源不斷提供生力軍。不像匈奴,一直戰鬥,一直遊走,都不帶停息的,地盤越來越大,左右部鬥爭也越來越大,死的也越來越快!3,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比如糧食,武器,防具等等。反觀匈奴,奴隸社會和石器社會,武器都以獸牙為主

  • 5 # 曉肥俠

    大約3600年前,商湯滅夏。中原夏王朝最後一任君主桀被流放。夏桀的一些族人逃往北方蠻荒之地,繁衍生息,與中原農耕文明脫節,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慢慢吞併了一些北方部族,成為匈奴的前身。

    夏桀彩繪

    “匈奴”這個稱謂大概到戰國年間才出現。這個古老的部族,至少從西周王朝起到春秋戰國,與中原國家時有交戰。到了秦漢之際,匈奴立國,大單于冒頓(音莫獨)弒父篡位,統一了廣袤的北方大草原,匈奴勢力達到巔峰。

    西漢初期國力較弱,匈奴屢屢南侵,大肆殺掠漢朝邊民。從漢高祖劉邦一直到他的孫兒景帝,被迫與匈奴和親,甚至一度向其奉上“歲幣”,以求和平。但匈奴依然時不時就過來劫掠一番。這樣的局面持續了六十多年。

    並不是說當時的西漢一定打不過匈奴,而是對匈奴的襲擾戰術倍感頭痛。匈奴人打仗唯利是圖,一切以佔便宜為目的,打得過就上,打不過就逃,並不以逃跑為恥。漢文帝組織過大軍迎擊匈奴,但匈奴眼見勢頭不對,一溜煙就跑了。人家全是騎兵,這邊根本追不上,興師動眾撲得一場空。等你防備稍微鬆懈,他們又衝進來打砸搶。大漢朝對此很無奈。

    相關圖畫

    經過文帝、景帝多年的休養生息,西漢第七個接班人漢武帝劉徹上臺時,綜合國力大增。從公元前133年到前119年,漢武帝發動了數次針對匈奴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名將衛青、霍去病等幾度穿越北方大漠遠征匈奴,立下不世之功。霍去病最後一次北征大勝,曾在內蒙狼居胥山舉行祭天封禮。匈奴則元氣大傷,逃遁到更遠的北部地區。

    霍去病畫像

    後來漢昭帝、宣帝在位時繼續打擊匈奴,匈奴勢力日衰。公元前60年,匈奴鬧了內訌,日逐王帶著幾萬部眾請求入關投降。漢朝的西域鎮將鄭吉擔心出事,一路護送他們到長安。同年,漢宣帝設立了西域都護府,大漢朝的聲威達到頂點。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之後北匈奴西遷到康居,南匈奴呼韓邪單于向漢王朝俯首稱臣。

    漢宣帝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呼韓邪單于主動入關朝見漢宣帝。這是自秦漢以來第一次有匈奴單于稱臣覲見。此後西漢跟匈奴的和親仍然時有發生,不過性質不一樣了,變成漢王朝賜予藩國的一種邦交行為。還是那個呼韓邪單于,在漢元帝年間求親,娶走了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

    相關圖畫

    漢元帝年間,還發生了悍將陳湯發動西域多國部隊暴揍北匈奴,殺死郅支單于一事,可想而知北匈奴沒落到了什麼程度。自此直到王莽時代,漢匈之間沒再發生大的群毆事件。但北匈奴在光武帝劉秀中興漢朝期間,逐漸恢復了一些元氣,慢慢地又開始挑事兒,總的來說都是小打小鬧。值得一提的是東漢和帝劉肇年間的漢匈戰爭。

    東漢這次大規模討伐北匈奴,起因倒不是北匈奴如何強大,嚴重威脅了漢王朝安全。而是竇太后的親哥竇憲胡作非為,激起眾怒,害怕被妹妹治罪,主動請求北伐匈奴轉移輿論壓力。這一招後來全世界各國都學會了。不過竇憲也表現不俗,率領漢軍和南匈奴騎兵,在如今的外蒙古西部與北匈奴會戰,打得對方人仰馬翻,殲滅、俘虜北匈奴二十萬人,登燕然山刻石記功而還。大學者班固奉命寫文章歌頌之。

    北匈奴受此打擊,又回到瞭解放前。兩漢四百年的漢匈戰爭至此消停了。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東漢滅亡後天下三分,隨後三國歸晉,西晉忙著窩裡鬥,匈奴後裔劉淵部眾一度雄起,趁勢狠狠修理了司馬家族,滅了西晉。這是後話。

  • 6 # 愛鏟史的貓

    導語:漢朝和匈奴的恩怨可以說持續了一整個朝代,雙方在友好、戰爭狀態間不斷切換。作為中原王朝、農耕文明的漢朝,有著較高的手工藝技術,鹽鐵自足。而作為遊牧民族的匈奴,雖有大量牛馬羊和乳製品或者皮毛,可是在鐵器等方面畢竟短缺。那它如何獲得鐵器來抗衡漢朝的呢,不妨一起來看看。

    沒有鐵,只有馬,那就騎著馬去搶漢朝的鐵吧。

    相比於中原王朝,遊牧民族建立的匈奴政權生性剽悍,鼓勵武力獲取物資。對於中原王朝漢朝,匈奴與之相比肯定是要短缺鹽鐵的,因為沒有那麼高的工藝水平,也沒有優渥的自然條件,所以要想獲得鐵器怎麼辦,答案有很多種,但是靠打仗來搶奪估計是匈奴最喜歡的方式。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上位沒多久,在臣下的教唆下,自信地以為可以幹掉匈奴,親征匈奴去了。結果被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最後還是陳平用計謀賄賂單于的老婆,才能解圍。而在白登之圍後,漢朝被迫與匈奴和親,而匈奴收穫的不僅是大美女王昭君,更有他們想要的鹽鐵。

    有時候打不過、搶不到鐵怎麼辦?那就讓一步,開通邊境貿易,從而獲得各自需要的東西。

    漢朝和匈奴,誰都無法辦到昌盛繁榮穩定,那麼匈奴想要靠打仗來持續獲得鹽鐵自然不現實,那麼該怎麼辦呢?邊境貿易!自古以來,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間都會有邊境通關貿易的習慣,中原皇朝拿鹽鐵、手工藝品等和少數民族交換皮毛等特產。那麼匈奴自然也不例外。

    除了外部得來的鐵,匈奴人自然也會自給自足,自己鍊鐵。

    除了打仗掠奪和邊關貿易獲取鐵器之外,匈奴人還可以自己生產鐵。

    那麼很多朋友覺得,不是說匈奴等遊牧民族手工藝落後嗎?哪來的人才?

    在古代,很多東西的傳播都是靠人員流動,而在這裡面戰爭引起的流動最大。匈奴在和漢朝作戰時俘虜的漢朝人中,不缺少工匠,這些人投降後得到優待,將中原鍊鐵技術傳到匈奴。

    同時,前面所說的漢朝與匈奴聯姻,這出嫁的公主身邊陪伴地不僅有侍女,更有可以滿足鍊鐵需求的工匠,所以匈奴人還是有鐵器可用。

    結語

    漢朝和匈奴,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兩者既是對立也是血脈相連。當漢武帝用耗盡一生要去完成的事情時,他感到鬱悶,因為匈奴對於中原王朝的“利用”,直戳他的心窩,因為匈奴手上從來不少鐵器。

  • 7 # 記錄歷史人生

    遊牧民族主要武器是弓箭(不包括弩),主要是木製和骨制,鐵的需求量並沒有看上去那麼大。

    二個,鐵器的積累基本上都是從交易和搶劫開始,開採鐵礦製造鐵器需要一定的生產力的基礎。

    三個,走私。

    至於為什麼要賣,一來鐵礦或許是戰略資源,但鐵和鐵器不是,也無法杜絕鐵和鐵器的流通。二來,強大的時候賣當然無所謂,但不是所有時候都能強大,也不一定能一直保持強大。當弱小到一定程度,就不是武器能解決的問題(就如同現在美國往外賣武器,別人買了但不敢用來打它,因為它賣的不是最先進的,並且它本身的實力能保證對別國的壓制,但如果哪天美國虛弱成三流國家了,你覺得那些之前買過它的武器的國家會不會拿這些武器打它?)。

    以及,你要明白一件事,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會有的。當年努爾哈赤起兵的時候一窮二白,沒李成梁和走私商人們的幫助,你還真以為他只靠十二副鎧甲就能成事啊?真要那麼牛,也不會被一炮轟回去了。

  • 8 # 歷史神秘人

    漢朝和匈奴的恩怨情仇延續了整整一代,兩者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爭鬥。打仗需要鐵兵器,匈奴是遊牧民族只有馬哪有鐵啊,可匈奴有辦法啊!

    第一個辦法就是搶漢朝的,遊牧民族生活的地方都是草原,沒有鐵礦產,就算有,也沒有哪個技術和精力去開採,這多浪費精力啊,匈奴好鬥,沒有鐵器去搶就是啦,多方便啊!匈奴經常去邊境劫奪漢朝百姓家裡的鐵器,值錢的東西都搶了去,鐵質的工具也不放過,當然去埋伏漢朝軍隊也是能直接搶到鐵兵器的,這多好啊,搶劫的方式省心省力也方便啊,可是搶劫多了,漢朝有防備啊,搶劫這個方式收穫越來越少了,所以就有第二個方法了,就是邊境貿易,搶不到,去買就行了!

    劉邦做皇帝后,就去討伐匈奴,結果被匈奴圍困在白登城,透過賄賂匈奴單于的老婆才能脫困,之後漢朝就和匈奴交好,而匈奴則要求大家邊境貿易,漢朝也答應了!雙方在邊境地方開闢專門的交易場所,雙方的商人可以互相做生意!匈奴用自己不值錢的馬,羊,動物毛皮等和漢朝交易到他們所需的鹽鐵茶,當然數量是有規定的,不過月積日累,匈奴得到的鐵器比搶劫來的多的多,所以匈奴的鐵器大多來源於邊境貿易!當然有時候打仗,邊境貿易就取消了,不打就又恢復了。

    匈奴自己也是能鍊鐵的,當然匈奴人沒有哪個技術,而是匈奴人搶來的漢朝的工匠幫忙鍊鐵的。匈奴經常去搶劫漢朝邊境,搶奪來的人,也許就有鍊鐵的工匠,匈奴對這些鐵匠還是很好的,沒有虐待,這些工匠也就幫匈奴鍊鐵了!還有就是漢朝和匈奴和親帶去的技術工人幫忙鍊鐵,都知道漢朝和親把公主嫁給匈奴,和親有嫁妝嘛,裡面就有各種技術人才,就有鍊鐵的工匠,匈奴透過和親得到了鍊鐵的工匠,自然就又鐵兵器了!

  • 9 # 馬少伯

    眾所周知,匈奴是典型的遊牧民族,在同一歷史時期,其文明不如農耕民族那麼發達。而且,匈奴民族主要的生產、生活方式是放牧和狩獵,比較接近直接從自然界獲取的方式。所以,在他們的性格里,就有這種簡單粗暴的成分。

    遊牧民族在獲取鐵器上,開始的時候應該是直接從漢民族這邊搶奪,或者透過收取戰後的戰利品來獲得。在使用的過程中,發現很是好用,所以就想著法從漢民族這邊獲得更多的鐵器以增強他們的生產力和戰鬥力。

    漢高祖劉邦發兵征討匈奴,被圍白登之後,透過協商,出現了匈奴和漢朝和親的政策。在和親的過程之中,除了佳人嫁過去之外,還會帶著平時的生產、生活工具,這裡邊應該就包括鐵器。而且,隨從裡面也包括各種能工巧匠,這裡面可能就會有鐵匠,到匈奴那邊進行鐵器的冶煉和鍛造。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透過邊境貿易進行鐵器的獲取。匈奴那邊用豐富的牛、羊、馬等與漢民族這邊進行商品的交換以使他們的生產、生活更加地便利。無論是透過哪種方式獲取鐵器,對匈奴與漢民族之間都起到了融合的作用。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感謝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子宮癌晚期,醫生說還有6個月左右的生存期,生活如此美好,有沒有奇蹟發生?有沒有辦法能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