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你好呀小劉
-
2 # 繆老師妙筆生花
按絕對數量來說,更看重筆試成績的中國家長,要多於更看重口語表達的。但是從發展趨勢看,越來越多的家長更看重口語表達了。目前國內的英語教學。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應試上。也就難怪家長更加看重筆試成績,而忽視口語表達。當然,在一線城市當中有更高比例的家長看重口語表達,為什麼呢?
一是因為一線城市的教育資源相對發達。這種發達體現在英語教學方式的多元化,老師本身的水平,課外培訓機構的發達。
二是因為在一線城市的升學途徑更加廣泛。這裡有雙語幼兒園,有私立的中小學,也有國際學校,還有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在這些學校當中都要更高頻率的使用英語。
三是因為選擇未來要出國留學的人也更多。按照國家的統計數字來看,上海,江蘇,北京,深圳等發達地區的出國留學比例是全國最高的,既然要出國就會選擇發達國家,而在全世界的發達國家當中使用英語的頻率是最高的。
通常越是高學歷的父母在英語學習上越看重口語表達。這是因為高學歷的父母在大學本科,碩士乃至博士階段都要接受英語學習,也要接觸英文原文的文獻,發表論文也需要使用到英語。
以上都是從應用層面來進行分析。接下來讓我們拋開外在的原因,回到英語教學本身。
看重口語表達,不一定是打算成年後更多使用英語,而是因為任何一種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說,說得好學的就更好,對嗎?
聽說讀寫是學習任何一種語言都不可或缺的方法,從我們的母語漢語上就可以看得出來。從小我們的語文學習不僅僅只有做卷子、寫文章,還要進行大量的朗讀。每一天我們也會高頻的使用這種語言,其中就包括說。
想要有好的口語表達,最好還是在年齡比較小的時候開始接觸外語。畢竟人腦發育規律決定:在年齡較大之後,學習語言的能力會逐漸下降。
在目前的社會培訓方面,我們也能看到有大量的英語培訓機構涉足少兒口語領域,這種培訓有用嗎?一要看師資靠不靠譜,二要看孩子愛不愛學,三要看用什麼形式。比如我們常見的線上方式,效果如何呢?
很多的家長願意選擇用線上的方式,透過讓孩子與英語國家的外教對話來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客觀地說,雖然這種方式不一定能夠達到家長的預期,但是對於孩子口語能力的提升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作用的。尤其是在家長比較忙,沒有時間陪孩子的家庭裡,會顯得更加重要一些。
未來我國的英語教學所佔比重可能會有所調整。在各級升學考試當中,應用所佔的分數也可能會下降。但我依然認為,更看重英語口語表達的家長比例會越來越高,畢竟靠“啞巴學習法”是學不好語言的。
-
3 # 忙裡偷閒的小藝
注意!未來英語口語能力更為重要!
當今社會,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與日增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英語作為一種國際官方語言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了適應未來的需求,現在從娃娃就應該抓起,提高幼兒的英語口語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內地有1萬2千多名高考生報考香港大學,比去年多出1千多人。面試按照40%-60%的比例擇優錄取面試人選。英語成績未達到一定標準的學生壓根無法參加面試。據相關招生人員稱,面試過程中,流利的英語和漂亮的發音確實會為考生增色不少。
而中國傳統的應試教育只能培養出啞巴英語,譬如我本人這樣,上學期間英語成績很不錯,畢了業不敢說,為什麼?只會寫,不會說。我們這代人就是以分數為目標,根本不懂得會用,不懂得把英語作為一個語言來說。
特別是以後很多家庭會考慮送孩子出國深造,那就更得現在就培養孩子的英語口語環境。
1、找專業機構提升口語
利用網際網路優勢,找優秀的教育資源。有一個好的教育機構,有好的老師,自然對口語的培養,學習技巧,也會有好的方法。優質的教育資源是最重要的。
2、繪本的有效利用
不要小看培訓機構的繪本,他們都是結合線下教育,以各種生活,家庭,學校等為背景,讓孩子在不同的語境中體驗英語表達,讓孩子們更多的把口語運用到生活中。
3、日常交流的培養
父母如果在家多引導孩子進行語言的輸出對於口語的的培養更為有用。如果每天都能堅持,久而久之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4、多利用碎片時間
比如早上孩子起床,玩會玩具,等待吃早飯和洗漱期間,都可以播放些英語兒歌,英語口語句子,孩子無形中就行了磨耳朵,時間久了自然也會有一個聽力的提高。尤其這段疫情期間,時間多了,更可以有更多的碎片時間好好利用。
以上是我淺顯的一些認識,肯定還有更多的一些線上線下資源可以利用,家長可以根據自身情況,結合實際,好好的培養孩子,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奧。
-
4 # 小奇老師的大本營
就目前中國的教育環境,大部分的家長更看重孩子的英語筆試成績,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這一比例更高。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學校的英語教學都把重點放在應試上,也難怪家長會更看重筆試成績,而忽視口語的表達。
我本人就是一名英語老師,我始終認為啞巴學習法是學不好任何一門語言的。目前在一線大城市,尤其是很多高學歷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非常注重孩子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把孩子送去雙語幼兒園,並且為孩子未來出國做好了規劃。現在各級英語升學考試應試分數有所下降,增加了對口語部分的考察。我相信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會去注重孩子英語口語的表達。
-
5 # 墨言老師
分地域,大城市家長對口語重視程度高,四五線城市家長對口語普遍不那麼敏感,當然也不乏一些家長也開始對口語重視起來,有的家長也很專業。我曾經碰到位家長,他對我說,他雖然不會說,但能聽出誰的口語水平怎麼樣,因為他看過100多部美劇。[捂臉]
-
6 # 記錄每日生活感悟
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但是中考和高考模式註定應試教育還是必要的。所以大部分家長還是看中英語筆試成績的,當然出國的留學生可能是注重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的。
-
7 # 白馬秋風說
英語是語言學科,是一個交際工具。作為一個從教二十幾年,跟幾千個家長接觸過的高階職稱的英語老師,作為一個孩子參加過北京中考的家長,我這樣解答你這個問題。
口語表達能力和筆試成績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對立的。至於家長的選擇,大多數這樣的:
一、考試就是指揮棒北京地區是把中考聽說40分提前舉行考試,年前一次,年後一次,取最高分計入中考成績。這40分對於英語成績一般及其以上的孩子而言,拉不開太大的差距。但是想要得滿分就要付出得多一些了。
筆試成績佔60分,從基礎題到閱讀理解,以及最後的書面表達,想要得高分,就必須把初中階段的每個知識點掌握牢,中考考題不會太偏、太難,當然也有拉分的題目設定,以達到選拔性考試的目的。
就河北地區而言,中考是一張卷,有筆試、有聽力,但沒有口語表達方面的測評。
對於家長而言,考試就是指揮棒。考什麼,就得準備什麼。
記得2014年去廣州參加一個全國比賽時,某大學附屬中學的孩子就告訴我,他們小學升重點中學,就有60分的口語方面的測試,這個成績也很重要,所以家長們非常重視,在時間和資金上也都投入了不少。
然而,就大多數地區而言,沒有這個升學考試的壓力,也就不會過多去注重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而是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筆試成績。畢竟,升學,看的是筆試。
二、學好英語的秘訣——說(口語表達)作為一個曾經的英語專業學生,一個資深英語老師,我要跟大家說的是:
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是一個孩子英語能力的綜合表現,如果腦子裡沒有東西,那麼口語表達能力也就無從談起。那些口語表達好的孩子,大多是英語成績好,更具有學習語言天賦的孩子。他們喜歡錶達,這也是語言學科一直提倡的好的學習方法,說!多說!你就能越來越好!說得好,筆試也就差不了。從另一個角度說:英語筆試成績想要突出,英語基礎知識,詞彙量,閱讀,作文,聽力都要具備一定能力才行,這些能力同時影響著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當然一個孩子的口語表達還跟他的語音面貌,性格等方面都有關係,不能說筆試好,就一定口語表達能力強。
結語總之,二者是相輔相成的,並不矛盾,追求其中一個,必然會帶動另一個,尤其是重視口語表達能力的話,能更好地促進孩子英語綜合能力的發展,將來走向社會,口語表達能力是很重要的軟實力。
學好英語沒錯的,馬雲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英語很牛的他在第三次高考後,作為專科生被補錄,專科生直升本科了,馬雲以本科生身份進入了杭州師範。
-
8 # Mi逗英語
作為現在的家長中的一員,我很肯定地說,我在看中孩子筆試成績的同時,希望他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能夠達到可以和外國人交流的程度。為什麼不能夠二選一呢?在這裡談一下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首先,孩子在學校裡學了英語,肯定是要考試的,小學階段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只要熟練掌握課本知識,考試成績在九十分以上輕而易舉。然而到了初中想要考出好成績就得加倍努力了,沒有好的成績就沒辦法上理想的高中甚至大學,所以成績還是很重要的。
其次,光考試成績好,還是不能完全體現出英語的水平,因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它是一個交流的工具,不會表達怎麼能行呢?所以,我們要學好口語,有機會的話多和外國人交流,提高自己的英文表達能力,還可以看一些英文原版書和電影,聽一些英文歌,所以現在很多家長會考慮在課外報一個應試的英語課程,再報一個外教口語班,雙管齊下。
因此為了能夠給孩子們減輕負擔,英語還是越早啟蒙越好。
回覆列表
大部分家長還是更注重筆試成績,
但是教育改革,口語成績佔比例在增加,學校和社會都會越來越重視口語,慢慢大家的觀念也會有所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