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灞陵有酒
-
2 # 信感生活
首先很感謝您向我提出這樣一個,很普遍的每一個家庭都有的問題,特別是你舉的饅頭,發黴的例子,我覺得很有意思,從傳統的習慣思維,我們遇到這樣的一些問題,如果就事論事是永遠找不到答案的,因為你和家長站在的角度,習慣背景都不一樣,事情本身您是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從你的認知裡面認為饅頭髮黴是不能再吃了,但從你母親的角度和習慣,他經常吃這樣的饅頭,也沒有健康問題,因此,矛盾點產生是有它特有的文化背景,習慣生活背景造成的,從專業的角度講,不是所有的饅頭髮黴的都不可以吃,饅頭本身是透過發酵的東西發出來的饅頭,所以說嚴格意義上說,饅頭在形成饅頭本身就已經發黴發酵過了,嚴格意義說饅頭只要發沒不發黑不發臭,人體飲食沒有太大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食物都是因為發酵發黴而成為一個上好的食品,比如說臭豆腐,比如說豆腐乳,但是動物的食品發黴絕對不能吃,同時我們人體體內也有大量的酶和菌,他跟食物中的黴菌會產生化學中和反應,能夠抵消。但是從更高的維度建議以後跟家長遇到類似的問題時候,先考慮從更高的維度來處理這一類問題,從心理學來說,所有的痛苦都是人類認知的缺失,包括子女和家長的相處關係也是一樣,在這裡,建議借用錢鍾書老先生的一句話“解決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是否定問題的存在?”其實生活中所有的問題幾乎都是小事,可以忽略不計的事情,產生出來的矛盾,換一個空間,換一個角度,換一個時間,問題自然會消失,同時還可以跟家長相處過程中遇到同類的事情,可以採取先認同認可他的問題和看法,然後再跟她分析,以他的方式方法做的事情的利與弊,同時證明出來,最後再把最後的決策權交回給她,你能做的事情僅此而已,因為人是不會被人所改變,只會被影響自己利弊得失,或者是時間以及環境改變而改變。任何時候都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做正確的事情上,您會感覺更快樂,幸福!
-
3 # 唐朝溝通教練
你有隻有透過深度溝通,瞭解家長的想法,起源及目的。找到 偏差處在哪裡?
才有可能和你達成共識。
否則就是你說你的,他說他的。
-
4 # 太陽昇起來一片燦爛
蘋果爛了,削掉壞的地方一樣吃。這種情況一樣吧!
我感覺啊!這類問題是遺留問題,要重口味的就是天天播放癌症的形成這樣的影片,讓你媽媽看。
但是這類問題有一個毛病,怕留下後遺症。
再一個就是反向思維,就是思考一下,饅頭為什麼會發黴!
掐斷源頭,不讓它發黴,是不是就沒吃這個東西的習慣了!
大多我們的生活習慣,多炒菜多做主食,怕吃不飽,可是頓頓有剩餘!這是源頭!
而且有了剩餘不是第一時間去消滅剩餘,而且另做新的!
可是剩的父母吃,可是父母不會少做,迴圈就出來了,剩的吃不完,新做的還是個剩!讓你自己說說怎麼解決?
①不挑食,做什麼吃什麼!不要光碟!注意!剩一點!這可不是浪費!光碟下次可能做更多你信不信!到時候不愛吃剩的更多!
②買菜的時候,買合適的。這個靠經驗的!允許差不多但不要差太多!因為剩一點半點,誰也不會留著再買來一起做飯的!就隨著一起做了!結果呢?愛吃吃光光,不愛吃全剩了!
我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家裡也這個情況!我儘量會去避免一些個浪費!其實做的多吃得少這就是最大的浪費!
節約不丟人,浪費才可恥!
就是這麼個意思!我只是開導你一下思路,多用逆向思維。生活中有很多事可以輕鬆解決的!
再一個,老人一輩子的壞習慣都能改!你知道怎麼改嗎?
提示一下,隔輩親!
那麼隔輩親,家族就應該是融洽的生活在一起。
怎麼融洽呢?你要下功夫的!
生活環境,交流環境,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跟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你都要處理的!任何一個環節脫鉤,都會連累以後的環節的!
沒有啥不可能!大家都是一家人嘛!
和美和美,和氣才能人人都美,都心裡美,事業也會美。
最正經的蝴蝶效應!
回覆列表
調和不了,他們就是這麼生活過來的,生活也驗證了這樣吃也活下來了。或許她在吃饅頭的時候想起了大饑荒,吃樹皮草根不也一樣活。我們是因為身處盛世不知疾苦,更加註重營養搭配也更浪費。其實他們那代人生命力都很強,比我們體格好,就像抗戰老兵,活下來的都是長壽的。或許人就是這樣越富足越嬌貴,越貧瘠越堅強,父母有他們的活法和價值觀,這是時代的烙印,你讓他扔饅頭就是讓她扔掉她的前半生,她怎麼聽你的,即使你認為自己說的對√。
總之,尊重她的不科學不營養不衛生,當你一個月都洗不上一次澡時是理解不了人為什麼天天洗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