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期有些熱門事件,不知道是不是從出生就開始訓練孩子
11
回覆列表
  • 1 # Kai媽有話說

    不建議太早、太刻意。

    對於孩子而言,父母的愛護更多滿足的是他的心理需求,他作為一個小小的人兒來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世界唯有的安全港灣,如果這個港灣總是想要遠離他,他會不會很傷心,很害怕?

    事實上,現在成年人更多缺乏的並不是獨立性,而且不懂親密,對愛沒有安全感。因為我們的父母一代把更多的時間花在養家餬口上且沒有對教育有更多長遠的思考,這不能怪他們,每個時代都有弊端。但作為有史以來最關注孩子的一代父母,我想我們可以對養育自己的孩子有更多思考和探索。

    我理解,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讓他在該學會自己做的事情時,給他獨立實踐的機會。

    比如:1歲以後可以嘗試自己吃飯;2歲學習有便意時告訴家長;3歲學習自己上廁所、戒掉尿不溼等等。讓他在該學習的年紀給出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嘗試。

    仔細想想,我們和孩子這樣親密相擁的時間能有多少?最多六七年,隨著長大,他自然會慢慢“疏遠”你。

  • 2 # 香港云云媽咪vlog

    不要,本來小嬰兒正需要大人愛撫的時候,沒有被呵護長大的孩子有隱患,培養獨立怎麼樣也要到小學才開始最好!人生是場馬拉松不要太操之過急!

  • 3 # AzClassmate

    很用心的回答

    希望給我最好回覆

    感謝(❁´ω`❁)

    培養獨立也需要正常的時間週期

    不可能勉強一個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完成“獨立”

    拔苗助長是毀了孩子

    在不同的年齡段就要做那個年齡段的事

    孩子的世界沒有我們成人的複雜

    我們更應該守護他的純真

    讓他依賴讓他玩

    把握控制好尺度

    不溺愛就可以

  • 4 # 小檸君愛北鼻

    這個不建議太早的呢,可以在寶寶2-3歲在開始進行獨立性訓練。人格的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定的發展任務。

    0-1.5歲這個階段的發展任務主要是發展對周圍世界的態度,尤其是對社會環境的基本態度,培養信任感。如果父母或者照料者給予嬰兒適當的、穩定的與不間斷的關切、細心照料、耐心的哺育,寶寶就會對父母產生一種信任感,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可以信賴的。這種基本的信任感是寶寶形成健康個性品質的基礎。

    獨立性的培養可以在2-3歲進行,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培養寶寶的自主性。寶寶初步嘗試獨立解決問題的時候,如果父母持一種肯定的態度允許寶寶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估計寶寶獨立探索的慾望,寶寶就會逐漸認識到自己的能力,養成主動、自主的性格;相反,如果父母過分的溺愛和保護或者過分批評指責,就可能使寶寶懷疑自己對自我以及環境的控制能力,產生羞恥感。

    所以建議各位家長們不要操之過急,要按照一定的階段對寶寶進行相應的培養,以幫助寶寶形成積極健康的人格。

  • 5 # 安若如說育兒

    從兒童心理學來講,寶寶小的時候應該得到的是父母的擁抱和關愛心的肢體接觸,所以沒有必要從嬰兒階段就去培養他的獨立性。有一則報道說媽媽為了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所以讓寶寶趴著也不去管他,最後寶寶導致死亡,這件事情就很明顯說明寶寶沒有必要在太小七八個月的時候就去培養他的獨立性,這是不科學的,也是非常無知的。

  • 6 # 生命的支點

    中國的爸媽們對自己的孩子一向是疼愛有加,從出生起直到上學,仍然在插手孩子生活中的每一部分,捨不得放手,不忍心用孩子,想包辦一切。然而寵愛並不是沒有章法的溺愛,做父母當家長的,應該在給予孩子愛的同時,也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而所謂的放手,也並不是從此對孩子不管不顧,而是要從心底裡有意識地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不管是牙牙學語的寶寶還是揹著書包每天上學的小學生們,培養獨立自主的個性,才能使他們更快地成長,對他們今後的人生能起到極大的作用,這才是做父母的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所以,家長要學會放手,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具體可以從這3點入手。

    1.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家長喜歡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好,哪怕再苦再累,也捨不得讓孩子去做。一來是怕孩子太小,不能把事情做好;二來是心疼孩子,生怕自家小寶貝哪裡磕著了,哪裡不舒服了。這樣的孩子往往越長大,自理能力就越差。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家長搶著在做孩子本應該做的事情,孩子養成了習慣,於是變得慵懶,從而對父母產生了依賴性。

    2.創造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

    父母喜歡去包辦孩子的一切,捨不得放手,無非就是不接受孩子的思考結果,覺得自己的想法更合適,從而使孩子不願意對自己的事情進行思考,養成了思想上的懶惰,而這種惰性是很難改掉的。所以從孩子懵懵懂懂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不僅家長需要給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老師也要做到如此;並且,老師是育人教書,在這方面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孩子去獨立思考。

    3.給孩子們獨立的生活空間

    很多父母是一刻也不讓孩子離開自己的眼皮底下,生怕孩子一離開自己的視野就磕磕碰碰,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亦是如此,怕孩子們小不懂事,玩著玩著打架或者搶玩具。其實這種情況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孩子們有孩子們溝通的方式,家長們實在不應該插手。細心家長會發現,自家寶寶在1歲之後就會將玩具堆在一起,喜歡一個人待著。當別人進入他的小空間之後,他會哭鬧起來。這是寶寶在告訴你,他需要獨立空間以及獨處時間

  • 7 # 一小碟酸菜

    我覺得要的,我們的成長就是從嬰兒開始的,培養一種習慣是長期的,養成一種性格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是不同階段,需要方法和時間是不一樣,循序漸進,潤物細無聲!

  • 8 # 37度暖爸

    別鬧!這個想法不對哦!

    0-3歲階段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你要培養獨立啊?孩子的安全感缺失,會導致不安全的依戀型別,這個會影響終身。

    可以等3歲以後,根據孩子的操作能力,心理狀態,適當的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務。例如:獨立吃飯、穿衣、刷牙、扔垃圾等。

    但一定要允許有訓練的過程,一部分父母存在不合理信念,即:我教給你,你就應該學會,下次自己就應該能做好。

  • 9 # 小茉莉媽咪

    要不要從嬰兒期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我覺得從嬰兒期培養獨立性還是太早了。

    從寶寶出生起到出月子為新生兒期,寶寶1個月齡~11個月齡這期間為嬰兒期。

    嬰兒期的寶寶各方面發育都不成熟,太小了沒辦法去訓練獨立性。更多的是需要媽媽的呵護,需要媽媽耐心的照顧。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讓寶寶感受更多的愛就足夠了。

    平時和寶寶多說話多交流,什麼都可以和寶寶說,即使寶寶不會迴應也沒關係,家長多和寶寶交流溝通也是一種語言刺激一種情感交流。

  • 10 # 一五後的小杭人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很重要,但個人認為絕不是在嬰兒期。

    1.首先,在嬰兒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足夠的安全感和愛

    這個小生命被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剛開始他很無助,他需要安全感,能依賴的就是媽媽,請媽媽多給一些疼愛,陪伴和呵護。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等他大一些了絕對不遲。

    2.孩子會培養自己的獨立性,因為這是他生存發展的本能和需要

    孩子會抬頭,坐,爬和走等以及語言能力的發展,都是他自身身體發育條件和思維發育條件達到以後自我獨立性的體現。所以不用太早的鍛鍊孩子的獨立性,身體和心理條件不斷成熟,他會更加的配合媽媽的獨立性訓練,或者自己就可以慢慢獨立,只要媽媽稍加引導,並不需要過多的操心。

    3.最近的熱門事件也讓我們明白,什麼事情都要尊重人和事物的發展規律,切不可盲聽盲信,即使是有科學依據的理論,也要結合孩子自身的發展狀況來制定教育目標。

    ⑴作為成年人的父母,一定要有辨別能力,知道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哪些是適合自己孩子的,別人都認為好的也不能跟風,因為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⑵寶寶的發育和各種能力的習得都是有階段性的,有規律的。比如寶寶精細動作的發展,運動能力,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等,都是循序漸進的,待孩子各項身體發育指標和思維發育指標都滿足了,自然而然產生的。

    總之,作為一個小寶貝的媽媽,我覺得教育要實事求是,不能盲目跟風,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家長的教育切不可操之過急,請等等孩子,他們更多的是需要愛和鼓勵,特別是小嬰兒,他最需要的是去好好生存下來。

    多給孩子一點愛和安全感。這種愛是彌足珍貴的,會陪伴孩子一生,讓他有愛己愛人的能力。有安全感的孩子內心會充滿力量,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將來他們會走的更遠更穩。

    希望每一個寶寶都能健康成長!

    祝你幸福!

  • 11 # 呂小一vlog

    哈嘍  大家好  我是呂小一

    要不要從嬰兒期開始培養孩子得獨立性,這個問題其實是好多寶媽都關心的問題。

    首先,孩子得獨立性這個問題其實說白了就是要不要更早的教育他,教會他一些事情。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作為一個寶媽我感同身受。

    其次,隨著現在生活質量日益提高,家裡孩子又少,父母恨不得把全天下最好的都給孩子,那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早教班,培訓班,興趣班……不僅家長要耗時耗力,還要花費高額的學習費用,孩子累,家長更累!

    嬰兒期開始培養獨立性,且不說孩子幼小嬌弱需要呵護,就說以後等他長大了,不再需要你們的時候,你在想回過頭去陪伴他,可能他也不需要了!

    孩子在什麼階段就應該有什麼樣的生活,強行去改變他,不僅起不到作用,可能還會有相反的效果。

    而且,孩子得童年就那麼幾年,一生僅有這一次,你真的忍心錯過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每個孩子得天性不同,千萬不要用你認為對他的好去束縛他,壓制他,童年只有一次,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個快樂的童年,童年裡有爸爸媽媽的陪伴和理解,充滿了歡樂和笑聲,是他值得一生去珍藏的回憶!

  • 12 # 孕期育兒小貼士

    請問嬰兒時期的孩子該拿什麼獨立?是癱軟無力的四肢?還是連頭都抬不起來的脖頸???

    既然成為父母,就要對孩子負責,連牙都沒長齊爬都不會爬的孩子怎麼獨立?

    培養孩子獨立至少要等孩子能夠聽懂話,會走的時候吧?不然連個勺子都拿不起來用什麼獨立?

    嬰兒時期,自己吃飯都會,別折騰孩子了可。

  • 13 # 曦曦寶貝2020

    我個人非常反對培養三歲以前的寶寶的獨立性。這種概念在某些早教中心為了教育現效果仍然非常提倡。

    過去一百年西方曾經提出讓寶寶儘早自己玩自己睡,還有著名的不哭才抱法,就是說哭的時候不抱,不哭了才抱。

    然後事實是,提出這個理念的心理學家約翰華生,他自己的幾個孩子全部出現精神問題,並且多次自殺。

    許多人付出慘痛代價才換取了這種所謂的獨立思想淡出主流思想。

    三歲以前的寶寶一定要無條件的寵愛,並且不用擔心寵壞他們,因為他們此時的意識還僅僅停留在安全感的滿足,獲取足夠的愛和關注。

    只有三歲以前被足夠的愛意和關注養育的寶寶才能有良好的人格。

    觀念源自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和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的兒童心理書籍。

  • 14 # 開心聊好省

    你好!

    很多家長都會遇見這樣的情況,當正在忙自己的事情時,寶寶會纏著媽媽要一起玩,而當媽媽剛剛和寶寶玩了幾分鐘後,寶寶又會獨自去玩自己的。面對寶寶的這種“獨立”,家長甚至會感到不知所措。

    這樣既需要陪伴又有一定獨立性的表現可以說是滿週歲寶寶的特點。家長要知道,寶寶正徘徊在渴望獨立及期盼撫慰之間。如果媽媽在忙別的事情,尤其是脫離他的視線的時候,他會擔心失去媽媽的擁抱及關愛,以及媽媽給他的安全感,所以會表現的比較焦慮。而當媽媽和他玩的時候,會守護在他的身邊,那麼寶寶就會感覺到比較安心,“獨立性”就表現了出來。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能夠讓他獨自玩耍的時候感覺到更舒適和安全,那麼寶寶就會變的越來越獨立,也不會總是纏著你了,但是媽媽要知道的是,在未來幾年裡,寶寶這種若即若離的表現還是會持續下去的,直到寶寶真正的長大。

    對於寶寶的這種現象,家長應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儘可能地滿足寶寶的需求,讓寶寶知道你還在愛他,你在時刻地守護著他,就算他在自己玩耍,只要他需要,你就可以隨時的出現在他的身邊,這樣,寶寶就會逐漸克服他的心理障礙,慢慢變得更加“獨立”起來。

  • 15 # 雪妍

    你好,我是小恆媽媽,關於你說的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要不要從嬰兒期開始,我個人是覺得沒有那個必要的。

    孩子的0到3歲是孩子安全感和情感需求的時期,這個時候要給予孩子充足的愛,讓他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他才能有底氣的成長。

    我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影片,就是說一個媽媽要訓練孩子的獨立性,讓一個才幾個月大的寶寶在房間裡,任由他哭,一直哭,沒有進去看一下,結果最後的結果悲劇了,孩子被活活悶死了。

    當然這是個別情況,但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不能給予他足夠的關心和愛的話,孩子的心理也是會出問題的,對他將來的成長也是非常不利的。

    獨立是一種本能,孩子在慢慢的成長過程中,他會想要慢慢的自己去獨立完成一些事情,這個時候你可以慢慢放手讓他去做,只要沒有危險,任由他去完成,任由他去探索,慢慢的自然就獨立了,沒有誰願意一直依靠別人而活,孩子也一樣。

    我們做為父母要做的就是在合適的事件做合適的事情,在他需要關心和愛的時候給予他足夠的愛,在他需要探索,獨立的時候,放手讓他去做,哪怕做的不好也沒有關係。

  • 16 # 小喬治恐龍爸爸

    如何培養獨立性似乎是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事情呢,無論是四五的孩子,還是十八九的大學生,巨嬰、啃老已經成為網上還有現實批評缺少獨立性孩子代名詞,因此如何培養孩子的獨立日益引起各位爸爸媽媽的重視,那麼究竟該怎麼辦才能讓讓孩子增加獨立性呢。

    一、為什麼孩子缺少獨立性:

    正如前文所述,高強度社會競爭下使得社會上出現了不少的“巨嬰”,這似乎比以前的人們常說的“啃老”感覺讓人更加擔心,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們如此缺少獨立性:

    1、"溫室裡的花朵"難見風雨

      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曾說:“教育首先要引導孩子沿著獨立的道路前進。一個孩子長大後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具備獨立性。

    可是現在父母更多的關心是孩子有沒有受到傷害,在這種心理的影響下,很多父母都想給孩子提供全方位的保護,可是風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難以避免的,讓孩子看似陽光的成長,但是如同溫室裡的花朵,表面光鮮卻沒有強大的內心。,

    2、沒有責任感:

    “你兒子弄壞了我的足球”

    “唉呀,不就是一個足球嗎,那麼小氣”

    “走,媽媽帶你回家”

    一件件看擬無心事小事,卻讓孩子明白即使我做錯了,爸爸媽媽也會幫我承擔,我不用負任何責任。其次就是父親消失在孩子日常生活之中,認為母親可以包辦一切,父親無形之中給孩子豎立了一起不負責任形象。

    3、孩子缺少安全感

    眾所周知孩子安全感來自父母陪伴,如果父母比常比較忙或者疏於陪伴,時間一外,孩子自然恐懼外界未知事物。

    二、陪養孩子獨立性的誤區:

    看到這裡可以很多家長都會想,那好就鼓勵孩子自己做,這句話你是不是經常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管什麼情況下,家長只在重複這句話。如果家長中是一味的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麼對孩子性格和未來人際關係處理上都會有嚴重影響,甚至可能會影響孩子一生。很有可能影響孩子在未來工作團隊合作的能力。

    三、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孩子獨立性最好

    正如你在文裡所說的,要不要從嬰兒期開始,個人感覺為時尚早。正如前文所說的,如果過早培養獨立性,那麼很有可能讓孩子沒有安全感,這樣反而影響孩子獨立性發展。那麼各年紀孩子性格會出現哪些特點呢:

     0-2週歲 :和父母一起唸書時,他們要自己翻書。做遊戲時,自己決定喜歡的遊戲,自把玩具從玩具箱中拿出來等。

     3 -4週歲:如果父母一味限制4歲幼兒的行動,常會得到負面的效果。

     5 - 6週歲:在這個年齡段,孩子開始把自己看成是獨立於周圍成年人之外的個體,並努力形成一種對自己身份認同的意識。

    綜合以上因素,建議在孩子出現孩子自己在各種鑽研一件玩具,非得要自己完成一件事,非得自己吃飯,非得跟自己較真事,就可以開始考慮培養孩子獨立性。年紀最好在三四歲左右,不宜過早。

    四、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1、讓孩子自己選擇:

    圈養起來的是貓不是老虎,如果想讓孩子獨立性強,那麼爸爸媽媽首先就要給孩子選擇空間,在適度安全前提下,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愛的事物,畢竟興趣最好的老師。

    2、培養孩子自理的能力:

    動畫大師宮崎駿曾經說過:“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學會獨立行走,它會讓你走得更坦然些。

    如果父母想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那麼一開始預期也不要太高,不如先從疊衣服開始。分階段制訂目標,讓孩子自己也感受到這其中成長,慢慢也會變得對自己有信心。

    3、父母給予適度幫助:

    正如前文所述的,不要一味和孩子說“自己事情自己做”,畢竟孩子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家長也可以適當提供幫助,讓孩子有幫助中成長起來,因為孩子正值學習能力和模仿能力強盛期,生活中這麼做有利於培養孩子自信心和合作意識。

    孩子獨立性重要性相信每一個爸爸媽媽都明白,也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也遇到過自己困惑,包括我自己。如果你有更好辦法,希望您不吝賜教,讓我們的孩子更好的成長。

  • 17 # 奶爸生活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作為一名家長,自己覺得培養小孩的獨立性非常重要。不過看到你的問題時,我覺得我們要討論的不單是獨立性的問題,還有一個時間的問題,是否從嬰兒期就開始培養獨立還是大一點才培養獨立。個人覺得我們更多的是要關注“嬰兒期”這個時間點與“獨立性”這個能力培養怎樣能做好更好的平衡?結合自己的一些體會,分享一下相關的建議。

    一、嬰兒期需要更多的關愛,行為上難獨立,但要明確嬰兒期,不能總是“嬰兒”缺乏獨立。

    嬰兒期在百度上的解釋是指從出生到滿1週歲以前的一段時期。剛出生的小孩可以說是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跟在媽媽肚裡完全不同的世界。他們開始用自己的小手觸控物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事物。開始自己去慢慢感受全新的環境。這個階段的寶寶因各器官都在生長髮育,可以說在行為上是很難有獨立性,一些大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由於寶寶還未完全發育,要產生獨立的行為是有困難的。很多寶寶可能習慣了原來在媽媽肚子安全的環境,面對新的世界還缺乏一些安全感,少抱一點可能都會哭鬧。作為家長可能更多地需要給予寶寶關愛。我們不能太極端地強調“獨立性”而忽視了給予適當地輔助。如家長可能覺得寶寶可以自己拿著奶瓶喝奶,就把奶瓶給寶寶就算了,讓他們自己獨立,自己就看少了。寶寶即使自己能拿著奶瓶,但也可能因手部力量和協調性不好,很容易丟掉。或者在吸允過程被嗆到。這個階段,我們更多地不是強硬地讓寶寶“獨立”,因為他們的行為確實有苦難。但是,我們可以適當地培養一些意識,如嘗試先讓寶寶自己握奶瓶,家長從旁協助寶寶握穩。後面在觀察寶寶喝奶的情況下,慢慢放手,讓寶寶嘗試自己握住奶瓶,培養寶寶獨立的意識。很多事,我們可以從代替寶寶做到輔助寶寶做再到讓寶寶嘗試自己獨立做慢慢過渡。讓小孩形成一些獨立的意識,並讓寶寶在嘗試中感受到自己在成長。實際在科學的角度定義的嬰兒期並不長,現在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可能是沒有把嬰兒期合理界定。或者人為地把寶寶定格在“嬰兒”狀態。實際1歲後,寶寶已步入幼兒期。如果家長永遠以寶寶是“嬰兒”為藉口,總是覺得寶寶還是個“嬰兒”,凡事代辦,那對寶寶日後獨立性的培養是有害的。我們在考慮什麼時候開始培養寶寶獨立性的問題時,首先需要界定清楚寶寶的“嬰兒期”。寶寶年齡小獨立行為差,但不能總是認為寶寶小而缺乏獨立性培養。即使寶寶行為上獨立有困難,寶寶的獨立意識還是可以透過一些小動作培養的。

    二、獨立性培養需要從小事做起,要逐步過渡,不能走極端。

    在明確界定“嬰兒期”後,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獨立性就要慢慢有針對性的開始培養,否則後續也不太利於寶寶的成長髮育。如寶寶一般正常情況下在11個月左右會開始學走路。這個階段就要多鼓勵寶寶能自己學會邁出步伐。很多寶寶站起來了,但不敢走或者一走就摔了,家長看到又不 忍心,急著去抱起。寶寶缺乏了自己獨立行走的鍛鍊,還久還是習慣原來爬行的方式。後面可能因為缺乏獨立行走的鍛鍊,怕摔,學習走路就越來越慢。所以隨著小孩年齡的增長,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各方面的發育情況,結合寶寶的能力,有針對性地開始培養寶寶的一些獨立能力。同時,我們在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時要逐步過渡,不能走極端。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會太過僵硬,說要培養寶寶獨立,就一下放手不管。這樣就容易走向極端。我們應該從小事開始,逐步過渡。如寶寶在學會走路後,我們可以適當鼓勵寶寶多走,每次多走幾步也是一個進步。拿東西可以從一些小物品開始,即使很輕,但是寶寶能自己去拿也是一個進步。我們要從一點小進步中給予寶寶更多的肯定,鼓勵他們逐步獨立。不能主觀地覺得那個物品寶寶自己可以拿就不管。寶寶每個階段的能力發展不一樣,我們要結合寶寶當前的狀態開始培養。何時培養寶寶自己吃?何時培養寶寶自己大小便?何時培養寶寶自己睡?這些都是培養寶寶獨立性的體現。但是,這些不能拔苗助長,要結合寶寶各階段的情況,慢慢過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殖塘鯴魚苗是要經常換流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