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野小宋
-
2 # 軒轅凌霄
農村
生於斯 長於斯 老於斯
所謂故土難離
對很多人來說
故土是生處也是歸處
-
3 # 東方方Vlong
1都在農村在農村種地,成了老農民最辛苦是50後的老農民他們繳納公糧繳納提留
2 供給孩子讀書超生罰,他苦了一輩子今天還在種地,自己養活你自己,若然國家給養老金不夠買饃饃了、
3 50後都60多歲人他老了怎麼國家怎麼安排啊,沒有退休工資有兒女依靠,沒兒女靠什麼養老啊靠低保
話說回來沒有子女他們沒有有子女為國家做了貢獻多,低保也該有他們了。他們為國家培養對社會有用人才,省吃儉用給孩子繳納學費
-
4 # 醉酒的吾
雖然家庭重擔甚重/但並不意味著老了/還可以打零工/以貼補家用/象農村七八十歲人很多/他她們還沒有閒著/還在為了兒女操勞。/
-
5 # 專長古玩
50歲對農村人來說算是壯年,正是勞力最強的時侯,雖然孩子已成家立業。但還有老父母需要負擔,作為孫子孫女有父母照看,但孩子上學還需要你接送。所以不能去外地打工,只好在家種上幾十每地或在附近打另工,負擔也是這個年齡最重的。還要為了自己後半生日子,再不掙錢老了就可憐!子女掙到錢還好點,沒掙到錢也不好意思向他伸手要錢吧!只要自己掙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反是向兒子要錢難上加難,兒子好還要媳婦好,要錢還要她的臉色有什麼意思呢?這就是農村50歲的生活。
-
6 # 實拍紀實
50歲以後,農民的生活在哪裡
50歲以後當然生活在農村,自己種糧食,蔬菜水果,養些家禽,自由自在的生活,也不用像城裡人一樣去鍛鍊,每天干點農活就鍛鍊了
-
7 # 手機使用者63579
在哪裡 在自己命運裡 農民能有什麼能抗拒的 只能靠自己 買力氣賺錢 不要說五十歲就是七八十歲還得下田種地來偽持生活 這就農民的命 古人言 好人有好報 可是農民做的在好 永遠沒有農民的好
-
8 # 榨油王
50歲,對於現在的人的壽命來說,還是很年輕的,或許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來說,都有些改變,尤其是在農村裡來說,人們到了這個年齡,通常還是比較難熬的時候,因為子女孩沒有扛起家庭的負擔,而自己的體力和身體狀況,也出現了一個關鍵的時候,自己不再年輕,但是處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如果是年輕人的時候創造了比較好的財富的話,還是很好的,如果是一般的農村家庭的話,這個時候需要難熬一段時間了,畢竟這個時候,所有的事情都是需要你來解決。所以,一般農村看來,50歲左右的農民,通常是最難熬的時候,距離頤養天年還有一些時間,這段時間需要自己早點做好準備,還是生活在農村好
-
9 # 農家二鳳
現在的農村,年輕人一般不在家,50歲以後的人,一般父母都還健在。孩子正是成家立業的時候,一般種著田地在附近打點兒零工,賺點額外收入。
-
10 # 雲龍在天
這個知天命的年齡,可以根據本人自己的情況來決定,有的已定財務自由了,有的還一身債。
到了這個年齡也是一個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有父母,下有兒女,自己身體也開始出現了各種問題,負擔和責任都不小,出現任何一件事情對這個年齡的人打擊都很大,特別是農民到了這個年齡事情更多,經濟上的,加上身體也不會跟年輕的時候比,有的時候真是很慘,這樣的例子很多,到了這個年齡都深有體會,各人的情況不同,結局也不會一樣,就看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
11 # 盧姐在農村
一句話,在奮鬥的路上。
農民的一生都在勞動,只要活著,就要為了吃和穿努力的勞動著。
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只有70多歲,50歲的年齡在身體上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因為每日都在勞作,平時也沒有那麼好的醫療條件,所以小病小災根本不放在心上。家庭的重擔和生活的壓力依然在,50歲也就是剛剛辦完兒女的婚事,有的還正在為兒女的婚事操心,或者為兒女的工作在操心。
在工地上或者田間的勞動者50歲就算比較年輕的了,甚至有的60歲,70歲都依然在勞動。
50歲的農民正年輕,繼續奮鬥吧!
-
12 # 家有紅紅
50歲的農民工,多屬於六零後的一群人。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1983年農村實行家庭土地責任承包,農村大量勞力開始湧入城市。而六零後的農民工,正是最中堅的一股力量。
城市裡,無論是建築行業、製造業、服務業等,只需要基礎勞力的企業,都有60後農民工的身影和貢獻。不誇張的說,六零後的農民工,撐起了中國城市化高速發展的脊樑。
時代在發展,發展的速度讓人瞠目,高科技迅速滲入到各行各業,衝擊著手工為主的六零後。有些學習度高的,在與時俱進。而更多的,則是在堅守傳統。
拿裝修行業說明,傳統泥工還在憑積累和經驗貼地磚時 ,年輕人已經在用水平儀、卡子等常用工具來規範操作。而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六零後五十以上的農民工,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
但他們不敢退!五十多的農民工,基本上都是兒女成群,計劃生育政策剛好在他們生育的邊緣線。上有父母,下有幾個子女,生活的壓力非常大。打工日久,家中薄田或其它資源,早已陌生,無法承擔生活之重。
一,千萬不要做容易生病的事情
二,千萬不要為了解決一時困難,而去借高利貸
三,千萬不要為了賺錢去賭博
第一,找適合自己做的生意。五十歲的農民工進城做生意,這要視自己的投資成本而定。如果想做大點的生意,現在各行各業很好進入,比如在農貿市場做蔬菜、食品、糧油等生意。
二,做熟不做生意這是原則
第三,農民工做生意的注意事項。農民工投資做生意,一定要注意選擇的路段、區域、人流量,以及貨品的真實性,都要進行良好的調研,看消費群體和消費力的大小,感覺合適了,就投資;但必須明白,農民工投資便宜的檔口,往往因人流量少,要做好生意不容易,也無法達成儘快收回投資成本的。
-
13 # 雨滴遊大海
農民因為沒有工資,一輩子都在努力。他們沒有退休金,如果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話,就算到了退休年齡他們也還要為自己的生活奔波。
-
14 # 大家談農民
買國家辦的保險:比如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公務員養老保險,其次就是農村養老保險,你從50歲開始買到65歲退休,剛好15年,多麼划算 ,請相信我,我不是搞保險業務的。
-
15 # 善守方寸
農民也好,工人也好,富豪也罷,人都在各個領域裡自我修行!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把有限的生命,多做善行,什麼身份都是一個符號而已…千人千苦,苦苦不同!農民50歲生活會在哪?我是農民,我己進不惑,卻不知該咋答了!哈。也許人生路漫漫!也許沒有也許!哈哈
-
16 # 霧悟人生851
“三農”問題已成迫在眉睫的大事,經過這次疫情更加顯得突出。農民再老也沒有退休金,能幹得動就得拼命去掙錢維生養家。50歲以後的農民仍然從事著建築工地、環衛保潔、門衛保安等等低階勞動,在農村甚至還有70至80歲的老人仍在田間地頭。“三農”不能成為前進的軟肋,應發展為動力。
-
17 # 尹阿山
我們農村五十多歲的人只有過一天算一天,走一步看一步,合作醫療每年漲,我們交不起了,不像退休工人退休金每年漲,到世界各國旅遊為其它國消費做貢獻。
-
18 # 夕陽落幕
一別三十載,在異鄉打拼過著漂泊的日子,我們這些步入老年的農民工一族,很多私企不再留用。
50歲,說老不老,迴歸田園生活方式又該如何面對呢?由於耕地丟荒嚴重,復耕難度係數較大,再者就是我們這些半文盲,已經擔負不起孫輩的輔導重任!
子女有出息的,或許能夠享受農村別樣的養老生活,大部分還是親力親為創造起居、飲食和養生保健。
為確保吿老返鄉的農民工的生活保障,社會養老保險給千千萬萬的退休農民工一顆定心丸!
-
19 # 靜靜的雨巷
照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勤勞樸實的老百姓離不開養育自己的土地,對這片多情的土地有著深深的眷戀,愛的深沉、熾烈……!
-
20 # 李文霞4968
50歲以後,農民的生活在哪裡?依然在前行的路上。
農村50歲的年紀,實在是太年輕了。他們或剛辦完、或還沒辦完兒女大事,或種地、或打工、或經營自己的買賣鋪面,也或者正在幫兒女照看孩子,地點不定,但只要是身體可以的,就都沒閒著,這一點是肯定的。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你沒有睡著覺都往卡上打錢的工作,那麼,對不起,你就得幹到頂死。大部分的農民就是那群得幹到頂死的人!
對於大部分的農民來說,種地,註定就是勞動量大,收入低,農民自身的素質,決定打工也是幹簡單粗重的活,照樣工資低。所以,農民為了生活雖然竭盡全力,但在兒女入學、婚姻、住房等方面,要跟上時代都很難很難,農民五十歲,大都沒有積蓄,有好多是揹著房貸的,現實要求他們,得比年輕人還要努力幹活,努力掙錢,不能停下來啊,還有那麼多地方用錢,未來還有那麼多的不確定性,沒有錢不行啊!五十歲的農民,除了為兒女操勞,又多了對自己未來的擔憂,不幹不行啊!還得繼續幹,繼續加油幹!
所以,50歲以後的農民,還在打拼的路上!
回覆列表
50歲,對於農村人來說,真的不算老,還屬於中年時代,同時,這個年齡也是挺“尷尬”的,上有老,下有小。那麼,他們的生活,應該是在哪裡?應該是什麼樣子?針對這個問題,小宋說一下自己的觀點!
外出打工去掙錢的生活有的人,一說到農民,第一想的就是農民工這個詞語,因為基本上只有農民,才會去做建築。就拿我爸爸說吧,今年已經52歲了,我還有一個弟弟,沒辦法呀,只能出去打工,要文化沒文化,要技術沒技術,只能出力氣掙錢。他今天早上5點鐘坐大巴走的,平常沒啥事是不會回來的,一去就是一年,與其說90後是最焦慮的一代人,倒不如說他們這一代是最辛苦的!
在家裡種植莊稼的生活農民以地為主,這是誰都知道的,如果沒有文化,沒有技術,只能單一的種地了,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在家也愁,在地也愁,每年重複著一樣的生活規律!新的種植不敢試,老的方法不掙錢!
擺攤賣東西的生活現如今,每個村基本上都有集市,賣東西的基本上都是50歲左右的中年人,不管是寒冬臘月,不管是風吹日曬,都要出攤,為了一家老小,只能埋頭苦幹!
總之,50歲的年紀不是太大,還有很多新鮮事物可以接觸,不要覺得50了,半輩子了,就要考慮自己的餘生在哪裡度過,這樣的消極心裡可不能有!結語: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足歡迎指導評論,關注@小宋大嘴巴 一起討論更多農村老人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