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重日
-
2 # 安平西橋
“無可無不可”與“有所為,有所不為”很相近,雲裡霧裡的,讓人感覺高深懸妙,而且怎麼解釋都說得通,道理總在自己手中。
-
3 # 節度使95
“無可無不可”,隨緣順道。說得平實但境界有點高。
我解釋一下,所有的教法(修行也好文教也罷)都是為了人類的提升,說神魂的提升也行 。但神魂的提升一定會顯現在思維判斷力的提升上。《論語》直接教我們提升判斷力,對所有人類有普適性“有教無類”,所以孔子被尊為聖人被稱為“至聖先師”。
題主問的這個點,提現了聖人無執己欲、隨緣順道而行。這是個什麼概念呢?《金剛經》“應無所住生其心”,《道德經》“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處眾人之所故幾於道”。聖人是天地聖人,孔子說這句話的時候一定到七十歲了,而且成聖了~“七十二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要補充說明的是:只有《論語》說的是人類提升的路徑,人類個體思維的提升必定能造成神魂的成長,《論語》是唯一一本說人類成長方法的書。
完整的世界觀指導人生,叫哲學。這是框架思維。
完整的哲學體系指導人生,叫思想。也叫方法論,指導的是人生實踐。
“無可無不可”,表現孔子人生思想,是孔子對自己實踐的總結。
01原典解讀
“無可無不可”,語出《論語·微子篇》:逸民:伯夷、叔齊、虞仲、夷逸、朱張、柳下惠、少連。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齊與?”謂“柳下惠、少連,降志辱身矣,言中倫,行中慮,其斯而已矣。”謂“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 “逸民”,古代指道德情操高尚,不能容於當世汙濁的政治環境,而隱居偏僻山鄉不做官的人。這裡孔子列舉了七個人,並對他們做出評價:首先是“伯夷、叔齊”,伯夷、叔齊為商朝遺老,餓死不食周粟,故孔子稱他們終身不降低自己的志向,潔身自好不使自己蒙受羞辱;然後是“柳下惠、少連”,少連其人事蹟不詳,柳下惠曾在衛國任司寇,三次被任用,三次被罷免,為了對社會做出貢獻,而降低自己的志向,使自身蒙受羞辱,只不過他們的言論都是有道理的,行為也經過了深思熟慮,不會出現錯誤罷了;對於“虞仲和、夷逸”二人,孔子認為他們雖然隱居不仕,卻肆意地抨擊時政,不過他們的潔身自好與不居官都是合時宜的。 在孔子看來,“伯夷、叔齊”,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而不問世事,對社會毫無貢獻,孔子認為他們的行為不可取;“柳下惠、少連”,為了對社會有所貢獻,而降志辱身,孔子對他們的行為也不認可;“虞仲、夷逸”,放蕩不羈,言辭激烈地抨擊社會,同樣對社會毫無益處。故孔子認為自己與他們不同,並針對這些人的不足,提出了自己在社會生活實踐中可以做到“無可無不可”。
02“無可無不可”內涵釋義 “無可無不可”,是孔子對自己所做的自我評價,雖只有五個字,但它涵蓋的內容非常豐富,想用現代漢語將它所涵蓋的內容完全表達出來非常困難,這既是古文讓人望而生畏之處,亦是古文之魅力所在。孔子的“無可無不可”,代表著他既不會向“伯夷、叔齊與虞仲、夷逸”那樣為了標榜自己的高潔,而放棄對社會的責任;也不會向“柳下惠、少連”那樣,為了對社會有所貢獻,而降低自己的志向,使自身蒙羞。孔子已可以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不受外物的羈絆(名、利、勢等),既不會刻意地規避什麼,也不會有意地去迎合什麼,可以遊刃自由地應對一切問題,而所行所為符合時宜與道義。 “無可無不可”,是人處理一切事務的最高階境界(包含處世、工作、處理政務等),如果非要讓筆者用現代漢語描述“無可無不可”,筆者認為:孔子此時已不再受世俗觀念的限制,不再受縛於常人眼中的“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必須怎樣”、“必須不能怎樣”,超越世俗,迴歸自我,按照自己的思想去做事,就能符合時宜、符合道義。
03歷史上的相關人物 歷史上能達到“無可無不可”之境界者少之又少,孔子認為自己達到了,馬援認為劉邦能達到。《後漢書·馬援傳》馬援評價劉秀與劉邦曰:(劉秀)才明勇略,非人敵也。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劉邦)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然,較漢高祖劉邦,還是略有差距,高帝無可無不可。 劉邦之“無可無不可”,同樣也做到了超越世俗,迴歸自我,不再受世俗的必須怎樣、必須不能怎樣的限制。陳平投靠劉邦,眾將皆說陳平為人貪財好色,不可重用,但劉邦依然任用陳平為護軍將軍,節制諸將,並聽從陳平的建議,在楚漢相爭中使用離間計,出黃金四萬金,與陳平,恣所為,不問其出入,成功離間項羽與手下謀臣將士的關係,成為最終導致項羽滅亡的關鍵性因素。劉邦被圍白登山,也是聽從了陳平的計謀得以脫險,可以這樣說,沒有陳平就沒有劉邦的巍巍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