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一掬水
-
2 # 梁69853253
謝謝邀請!按照您的意思應該是沒有用的。關心的是鈔票多少,與自己相處的人美不美,對自己有不有利,父母長輩是一種累贅。沒有秩序,別人叫您都無所謂。您是男的可以叫做女的,把父母,叫做三叔三嬸,與自己沒關係。儒家倫理與您生活沒關係。人棄常則妖興,洗洗冷水,醒醒吧!
-
3 # 江湖夜雨92
孔子文化禁錮了中國幾千年嗎?孔子文化阻礙了中國發展嗎?孔子在世,肯定會大呼,冤枉呀,怎麼把這麼大的帽子戴在我的頭上。有很多封建殘餘思想,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瞭解的東西,我們不能草率地下結論。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文化厲害,還是西方文化厲害呢?看看疫情你就知道了,為什麼在有些國家氾濫,不就是利己思想在作怪嗎?完全否定儒家文化,太極端。
當國難來臨時,儒家思想有用嗎?看看儒家思想強調什麼,你就明白了。
做人要有氣節。孔子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氣節之士,不會為了生存,而去做危害義的事情,寧肯粉身碎骨,也要維護公理大義。孔子的高徒子路,就是捨身取義的典型。
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很多忠臣義士,都是儒家人物的典範。文天祥吟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詩句自明心志。文天祥年輕時,也是一個吃喝玩樂的花花公子,但當國難來臨之時,卻能從容就義,慷慨捐身。忽必烈很推崇他,硬是把宰相的位置空了三年,想請他出山,都被他拒絕了。
當然,儒家思想也滋養了一批軟骨頭。明末的洪承疇曾寫了兩句話,“君恩深似海,臣節重如山”掛在室內,當他投降後,人們把這副對聯改為,“君恩深似海矣,臣節重如山乎”?來諷刺他。
結束語:季羨林生前在一次世界大會上,做獅子吼,說東方文化,一定會戰勝西文化,你認為可能嗎? -
4 # 趙日金141
國,孔子時代,有愛國的概念嗎?翻《論語》就明白了。
春秋戰國,國其實是西周時分封的諸候國,稱之“邦”。孔子為魯華人,因不得志而離開魯國,為推銷他的主張,周遊列國。照現代觀念,豈不成了不愛國?
天下為家,周王朝為家天下,家不是國。天下為公,公眾的天下,公也不是國。
中國傳統,就沒“愛國”的觀念。雖然有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級觀念,也不是盡忠盡孝,而是良鳥擇木而棲。
現代,日本鬼子侵略中國,才有了愛國的觀念,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即使這樣,漢奸們還是從武聖關羽那裡找到賣國的理由,“心在曹營心在漢”。
-
5 # 巴士底獄3
和平時候還能虛偽的哄哄人,戰時盡是漢奸賣國賊。民國時候中國漢奸破世界記錄,孝悌忠信禮儀廉的無恥。這不,臺灣這些孝悌忠信的唯一信徒,靠著美國嫖客的威風,正在欺負她父母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提問之前查閱一個人物,在國難來臨之時他的舉動,可能很說明問題。這個人叫孔令貽。百度搜索結果貼上如下:
孔令貽(1872-1919),字谷孫,號燕庭,孔子的第76代嫡孫。1877年襲衍聖公,1898年孔令貽奉諭為翰林院侍講,並正式主持府務。1892年署理四氏學學務。1907年奉旨稽查山東學務。1913年中華民國封衍聖公。1915年袁世凱陰謀復辟帝制,組織“籌安會”,孔令貽為“名譽理事”,袁稱帝后,加封孔令貽“郡王”銜。1919年春,進京為前清廢帝溥儀祝壽,蒙賞紫禁城騎馬。同年秋再次赴京為繼配陶氏之父陶式送殯,突發背疽,於11月8日在北京太僕寺街衍聖公府病逝。
中文名:孔令貽
外文名:Kong Lingyi
別名:字谷孫,號燕庭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
據說,此人也有“七姓家奴”的綽號,即在慈禧太后到袁世凱、段祺瑞、溥儀之間,誰得勢,趕緊過去表示忠心盡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