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誤殺》電影細節太多,小小的細節都可能影響劇情的發展。
11
回覆列表
  • 1 # 榮哥盤影視

    首先,印度與泰國都是宗教信仰非常強烈和普遍的國家,為了高度還原劇情與角色,泰國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2情節、人設與中國國情不符,不適合以國內作背景。

    3全程普通話與華裔面孔,取景泰國更順理成章

    4懸疑電影最難的地方,在於要跟觀眾的智商進行暗中的較量和競賽,既不能太過燒腦令觀眾完全看不懂,那樣就無法用環環相扣的緊張劇情牢牢控制觀眾的情緒與注意力,也不能太過淺顯和簡單,那樣觀眾會懷疑編劇的智商,毫不留情地給出差評。

    最好的尺度就是劇情稍微比觀眾的節奏快那麼一點,聰明一點的觀眾偶爾能猜到接下來發生什麼,參透編劇心思的巧妙,為自己解對了題而產生滿足感,未能立即明白的地方,串聯起前後的線索,反覆咂摸,也餘味悠長。

  • 2 # 螞蟻之工

    在這部懸疑作品中,電影的風格是從剛開始的暖色調慢慢調整為冷色調的。在電影剛開端,李維傑(肖央飾)和店老闆的談笑風生,一家四口的家長裡短,夏令營的輕鬆愉悅,搭配著泰國的旖旎風光背景,金燦燦的小乘佛教,寓意著生機和美好。

    1、素察為什麼變成壞孩子

    素察為什麼變成壞孩子?可能是他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大問題。雖然電影裡沒有太多時間講他的成長,但是透過他父母的行為,足以看出他扭曲人生是如何開始的。父親是政客,一心從政,他在兒子的成長中,沒有給予他一絲父愛。每當素察犯錯的時候,他的反應都是責備,謾罵,甚至暴力毆打。小孩不上課 他父親認為,錢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不是去找找,兒子為何會這樣

    2、素察怎麼死的

    是在倉庫中,素察被平平重擊頭部,倒地不起。平平媽媽用手指探了探素察的呼吸,發現對方沒有呼吸了,以為他死掉了。而鏡頭的另一面,是李維傑在看拳賽,拳擊手被擊昏,而非死亡,似乎也在暗示。影片結尾李維傑的閃回,也說明了當時被擊倒的素察,並未完全死亡,只是昏死而已。棺材上面有一道道印了血跡的抓痕,那是素察在棺材中醒來,用手指抓的。他是在棺材中,被活活憋死的。那些抓痕,其實在前面也有側面描繪過。李維傑處理完屍體,一家人吃飯的時候,小女兒安安一直用羹匙劃桌子,聲音刺耳。

    3、當棺材開啟,眾人發現裡面的屍體是一隻羊時,每個人心中思慮的事情都不一樣。李維傑,他看到的是被翻開的棺材板,上面那一道道抓痕,是他忽略掉的細節,他無比擔心,也很愧疚。

  • 3 # 伊蜀黍

    第一次羊的出現是在李維傑將素察的車子丟到了湖裡面,而恰巧旁邊有一隻羊看見了。可以理解為羊看見了李維傑的罪行。

    第二次羊的出現是襲警事件中,羊被警察無緣無故的當成了出氣筒打死了。可以理解為羊成了李維傑的"替罪羊"。

    第三次羊的出現是掘墓時候。棺材中躺著死去的那個羊,繼而引發了群眾的動亂抗議。可以理解為羊幫助李維傑掩蓋了真相。

    第四次羊的出現是李維傑決定自首後,一直羊從旁邊走過。可以理解為羊和李維傑的解脫。

    而牧羊人們指的就是警察,羊指的就是李維傑,影片當中有一句臺詞映射了這些"羊只要平平安安的有草吃,不會在意誰在它們身上薅羊毛的。"

    但是沒有牧羊人的羊,在遭受到屠夫們的威脅勢必會做出反抗,就如同影片當中民眾的上街鬧事。除了這個細節之外,影片還花費很多時間去描寫素察的死。

    素察其實被小玉只是打暈並沒有被打死,在觀看拳擊賽時,李維傑向旁人解釋,人遭到重擊後可能因為"吞舌"而窒息昏迷,這也為後來素察的甦醒埋下了伏筆。

    在李維傑以為素察死了之後用推車將素察的屍體運往屋外時候,車倒下了,也意味著素察的舌頭從呼吸道中出來了,所以素察才在後來甦醒了,與其說是被打死,其實素察是被活埋了。

    還有個細節那就是李維傑本身是個信佛的人,在平時李維傑會給僧人佈施,僧人都會坦然接受,而發生了殺人這件事情以後,僧人拒接了李維傑的佈施說了"無相佈施才有無限功德。"這也暗示了李維傑有罪。

  • 4 # 易佳娛樂

    不得不說,《誤殺》的改編創造,多過直接引用,細節處理,也能邏輯自洽。而精心設計的隱喻,以及對親情良知的深入探討,更是發人深省。電影本身的劇情並不複雜,但故事卻足夠吸引人。

    在公正缺失的社會背景下,鋪設網路電纜的小老闆李維傑(肖央 飾)與阿玉(譚卓 飾)的大女兒平平被人迷姦。犯罪者正是警察局長拉韞(陳沖 飾)與市長競選人都彭(姜皓文 飾)的兒子素察。當素察以影片相威脅,試圖再次強姦時,平平在反抗過程中“誤殺”了他。

    片名《誤殺》由此而來。在明知不會得到公正審判的前提下,作為父親的李維傑,依靠自己看過無數電影所積累起來的“經驗”,帶領全家展開了一場與警察局長拉韞的抗衡,精心謀劃了天衣無縫的“無罪證明”,最終成功脫罪。

    先來說說電影裡的細節與隱喻。通常這類題材的罪案片,最抓人眼球的就是主角的絕頂聰明。要想在痛失愛子的警察局長拉韞眼皮底下成功地瞞天過海,逃脫罪責,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影片中,每一個緊張橋段和每一處精巧反轉,都來自於之前若隱若現的細節積累。草蛇灰線,埋伏千里,正是這部影片適合二刷的精妙所在。

    比如說,如何理解“素察到底是誰殺死的”這個問題。如果只看情節不看細節,電影交代得很清楚,是平平在情急之中拿起錘子朝素察揮去,素察應聲倒地。母女倆驚懼恐慌了一會兒後,母親阿玉戰戰兢兢地將手放在素察的鼻子前,發現素察已經沒有了呼吸。顯然,誤殺素察的人是平平無疑。然而,當你將這次“誤殺”前後的幾個小細節聯絡起來,你就會發現,素察的死,另有乾坤。

    第一個細節,發生在“誤殺”之前。男主李維傑是泰拳迷,和一群朋友看拳賽。其中一人問道,為什麼拳手被打暈後,旁邊的醫護人員要迅速上前掏拳手的嘴。從無數電影中學習且自學成天才的李維傑解釋說,拳手遭遇重擊時會出現吞舌現象,這種情況會導致拳手窒息,也就是沒有呼吸呈現假死的狀態,但只要有醫療救援就不會有生命危險。

    第二個細節,發生在母女倆將素察屍體從倉庫轉移到後院墳墓的過程中。母女倆使出所有力氣搬運素察的屍體。母親阿玉發覺小女兒安安在窗前注視她們的時候,就讓平平回去帶安安睡覺,自己獨自推著板車朝後院走去。但車子在軋過一堆雜亂的水管時,突然翻倒,素察的手臂也從袋子裡顯露了出來。

    第三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回到家檢查處理現場的時候。他問阿玉和平平,素察被打倒之後有沒有留下血跡。阿玉和平平都連連搖頭。

    第四個細節,發生在警察局長一行人到李維傑家後院挖開墳墓的時候。所有人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棺材裡那多出的一個袋子。就在大家都以為裡面放的就是素察的屍體時,鏡頭展示的卻是那隻被警官開槍打死的羊,同時也特寫了棺材蓋子內壁上的抓痕。

    第五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去做佈施的時候。僧人以“無相佈施才會獲得無限功德”為由,拒絕了他。

    第六個細節,發生在李維傑在寺廟中與警察局長夫妻倆交談的時候。李維傑說:“我沒能讓妻子女兒不受到傷害,我能做的就是不讓她們再次受到傷害,關於這件事我也很抱歉。”當我們將這幾個細節連綴起來後,當然可以得出另一個結論:素察並沒有被平平誤殺,而是被李維傑蓄意殺害的。

    所以,真實的情況應該是——素察在被平平重擊後,沒有流血,只是出現了吞舌現象,發生了短暫的窒息;但在阿玉將推車翻倒的時候,震盪又成為了他的醫療救援;阿玉將仍然處於昏迷狀態下的素察放進棺材埋葬,實際上是活埋了他,有棺材蓋子內壁上的抓痕為證。

    對這一切,李維傑是清楚的。他之所以放任了素察的死,沒有積極地施以援手,就是考慮到如果素察不死,自己的妻女將會再次受到傷害,而這傷害將沒有盡頭。事情發生後,李維傑再次去寺廟向僧人佈施遭到了拒絕,也暗示了他有罪。整部電影中,這樣的細節表現還有很多。

    比如,屍體究竟放在了哪裡?有人認為這是編劇刻意漏掉的一個情節,不交代屍體的藏匿地點,為的是突出劇情反轉,達到令人驚異的效果。而關注細節的觀眾,則捕捉到了李維傑在警察局勘察地下電纜時意味深長的眼神。而在電影結尾,警方對外宣稱“藏屍地點不方便透露”也是從另一個側面佐證了這個判斷。除了這種表象的細節外,還有一些有著很強隱喻色彩的細節展現,更增加了電影的韻味。

    比如,影片中反覆出現的羊。羊的要素在印度原版裡是沒有的,而經過改編,劇情每一個關鍵轉折都有羊的身影。

    第一次出現,是李維傑在河邊處理素察的車子時。牧羊人揮著鞭子趕著羊群,從河岸邊經過。牧羊人沒有看到車子,但一隻羊看到了。

    第二次出現,是被惡警開槍打死。起因是李維傑為維護同伴利益和惡警據理力爭,起了衝突。惡警礙於警官在一旁無法為非作歹,只得打死一隻羊表達憤怒及恐嚇。

    第三次出現,是警察開棺驗屍。躺在裡邊的不是素察,卻是上次被惡警打死的羊。

    第四次出現,是在寺廟裡。李維傑決定認罪後,一隻活羊從他身旁經過。事實上還有一次,羊沒有在螢幕中出現,而是出現在了頌叔與李維傑的談話中。李維傑說,羊天生近視,看不見太遠的東西,頌叔說,羊只要能好好地吃草,才不會管是誰在薅它們身上的羊毛。結合“可見的羊”與“不可見的羊”,其實有兩個層面的隱喻。

    第一個層面,羊與李維傑牽涉的命案相關。它知道犯罪過程,它承受犧牲,它代人受過,它掩蓋真相。但與此同時,它還意味著宗教上的“贖罪祭”,代表著良知與懺悔。所以,當李維傑決定認罪自首後,羊在寺廟裡重新“復活”。

    第二個層面,羊是弱小的普通民眾的影射。頌叔和李維傑的談話很好地詮釋了普通民眾的特點——短視,沒有遠見;隱忍,不輕易反抗——他們只想好好過活,沒有過多奢望。但假如有一天,牧羊人成了屠夫呢?羊群必然會面臨失控。而失控的羊群又同時短視呢?這當然暗示的是影片中的暴動。

    本片英文名為《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意為“沒有牧羊人的羊”。當權者欺壓弱小者,最終結果,只能是引發騷亂;而由於民眾的短視,自然也不可能自行結束暴動,反而會在暴動中傷及自身。影片最後,頌叔在被電視臺採訪時一句話也沒說,但他的眼神卻讓觀眾看到了更多意味。

    作為羊群中的一員,也許頌叔早就知曉一切,也深深理解李維傑自首的原因。這也是電影想要表現的另一層面,親情與良知。和原版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中的結局不同,《誤殺》中的男主雖然帶領全家成功脫罪,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自首。這個改編引起了很多觀眾的不滿,認為這是為了過審而刻意為之的狗尾續貂。

    但在小編看來,結局的改編,不僅不是敗筆,反而提升了整部電影的格調。原版電影在誤殺情節發生後,只用了大概20分鐘來講述男主如何“瞞天過海”,而《誤殺》則把電影的整個重心都放在了“誤殺”之後。其中既表現了李維傑透過觀影1000+所獲得的天才智商,也表現了他作為父親的責任與作為普通民眾的良知。

  • 5 # 超凡大叔說電影

    我注意到的電影《誤殺》中的7個關鍵細節

    《誤殺》不但有很多有關犯罪推理的細節值得細細品味,其關於迷影方面的內容更是讓深度影迷津津樂道。下面就整理出這部電影的一些有意思的細節和彩蛋。

    一、有關情節方面

    1、原作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的英文名是《Visual》,意為視覺。這跟整個故事“蒙太奇”式的混淆視聽掩蓋證據有關。翻拍的《誤殺》英文名則改為了《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譯過來就是沒有牧羊人的羊群,也可譯為烏合之眾。這個翻譯一方面跟電影裡出現好幾次羊有關,另一方面也似乎暗指當地警民關係的緊張和最後暴亂的發生。最後有一段路人採訪,其中一人說了句“羊只要能好好的吃草,才不會管是誰在褥他們身上的毛呢?”是指老百姓所處的被壓榨的地位。

    2、電影中一共出現了五次羊。第一次是肖央飾演的李維傑去寺廟佈施,僧侶後面就跟著兩隻羊;第二次是李偉傑將官二代汽車推下水時遇到的羊群和牧羊人;第三次是警察去學校調查大女兒時,課堂上老師正在講羊是一種群居動物,視力極差,當它們單獨行動時,很容易被肉食動物捕食;第四次是壞警察一槍打死了一隻羊;第五次就是開棺驗屍時發現棺材裡那隻被壞警察打死的“替罪羊”。

    3、關於藏屍的地點。最後棺材裡沒有官二代素察的屍體,顯然是李維傑偷偷的把他的屍體換成了羊的屍體,而且是瞞著自己的妻子女兒的。那麼屍體去哪裡了呢?應該就是在壞警察打死羊之前,李維傑和鄰居也是生意夥伴去準備佈網線的那棟沒裝修的樓房。屍體被李維傑趁裝修時埋在了房子下面。

    4、瞞天過海之後,李維傑再去給僧人佈施卻被拒絕,已經暗示了李維傑也有罪。這個罪不僅是包庇妻女,而是故意沒有去救素察。

    5、最後開棺之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羊身上。但有個鏡頭明確給了棺材蓋裡面那個血手印。後來的閃回鏡頭中,李維傑轉移屍體開棺時,發現了血手印和死不瞑目的素察,說明素察被大女兒和媽媽失手“誤殺”只是假死,被埋在棺材裡甦醒了奮力掙扎,最後活活憋死。

    6、警察調查李維傑的對白裡有一句說他“自幼是孤兒,父母死於暴亂”。這也說明,李維傑對暴亂還是心有餘悸,他自首也有很大原因是為了避免暴亂的進一步擴大。

    7、李維傑小女兒安安的考試卷得了100分,李維傑說要給女兒兌現承諾買個口琴。但仔細看,這個100分是70分改的。李維傑其實已經發現在他的影響下,女兒也學會了造假。作為父親,他也無法接受自己沒能以身作則教育好孩子,成為他自首的另一個原因。

  • 6 # 家家講解

    《誤殺》已經上映一陣時間了,目前票房3.1億,豆瓣評分7.7,可見觀眾還是買賬的,無論是口碑還是口袋,都支援

    《誤殺》,翻拍自印度電影《誤殺瞞天記》(英文名《Drishyam(視覺)》)

    《誤殺瞞天記》本身已經是翻拍第四、五個版本了,最初的版本叫《較量》

    本來最初爆出《誤殺》是郝蕾作為導演的長片處女作,後來因故拍不成了,再後來肖央和恆業董事長陳輝就帶著這個專案去找陳思誠,陳思誠第一反應是拒絕的

    陳思誠直言:“我不太喜歡翻拍,既然人家珠玉在前,為什麼還要再講一遍?”

    陳思誠看了看印度原版的《誤殺瞞天記》,靈光閃現,可以藉助這個殼拍點自己想說的東西呀,於是才有了這部《誤殺》

    《誤殺》是一次大膽的成功翻拍

    我翻了很多關於《誤殺》的細節解讀,大部分都流於表面,說的沒錯,但是沒有繼續往深說

    我就幾個細節方面,簡單說一下

    一、羊

    《誤殺》裡面出現了五次羊,這是原版《誤殺瞞天記》沒有的

    1、肖央扮演的男主開頭和僧人佈施的時候,旁邊有一隻羊

    2、男主推車入湖時,羊看到了他這一幕

    3、警察想開槍幹掉他,但是最後幹掉了旁邊的羊,成為替男主受罪的替罪羊(《聖經》中,有山羊作為替罪羊的故事)

    4、開棺驗屍,裡面的素察屍體被男主換成了那隻替罪羊

    5、男主在寺廟的時候看到一隻羊路過,稍加留意就能發現當時的電影畫面是一種宗教式的夢幻感,那隻羊彷彿是感知到男主決心認罪後復活出現的神蹟

    上面提到的是羊的出現,實際提到羊不止這五次,還有大女兒課堂上老師講課提到:羊是一種群居動物,視力極差,當它們單獨行動時,很容易被肉食動物捕食

    我們回到片名說一下,本片英文片名叫《Sheep Without a Shepherd》(沒有牧羊人的羊群),這是《聖經》中對於烏合之眾的描繪

    我們知道社會心理學有本神書,古斯塔夫勒龐的《烏合之眾》,“當人們有了相同的心理訴求之後,就會形成群體。而個人加入群體之後,自己的獨立意識便會消失,完全的隨大流,智力極具下降,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只能接受簡單理想化的主張”

    反正,一個人獨處時可能溫文爾雅,理性教養,一旦被裹挾進群體,就變成了野蠻暴力甚至殘忍的人

    《誤殺》中,男主身邊最親密的那些朋友親人以及暴亂的人群,就是“烏合之眾”,那時的他們毫無理性可言,獨立思考能力退化為零

    我們知道餐館老闆可是最支援李維傑的人,可以說是無條件支援、相信,但是最後他知道李維傑不是他腦子裡認識的那個清白無辜被冤枉的好人李維傑時,他應該是五味雜陳的

    而且暴亂的人群,推翻警車、打砸搶燒,應該馬上就能聯想到前段時間大熱的《小丑》,也是因為小丑的殺人案引發的社會暴亂,都是一種無意識的群體失控暴力行為

    另外,除了素察被誤殺外(其實有點反諷,素察第一次是被大女兒誤殺,但實際上沒死,屬於假誤殺,而男主明知道素察假死,還要活埋,實際上就不是誤殺了,他是為了避免家人二次受傷,必須除掉這個少年“惡魔”以絕後患,不然以男孩的秉性和家庭背景,男主一家也好過不了),另外一種意義上,素察的父母也被“誤殺”

    連監製陳思誠都說過:“其實我也是一個被‘誤殺’、被網路暴力的人......”

    被網路暴力“誤殺”的人還少嗎?今年因抑鬱症先後自殺的一對閨蜜,南韓明星雪莉、具荷拉,屍骨未寒

    所以“誤殺”是陳思誠特別想借著這部片表達的主題

    二、結尾

    很多人吐槽電影的結尾,太和諧,明顯是為了過審而強行設定,很多人表示看這部電影的時候直接閹割掉結尾,看到自首前不看了,而原版的《誤殺瞞天記》處理就是直接暴力,男主將屍體埋在了警察局下面,而且最後也沒自首

    其實這裡我要說一下,為了最後這個結尾不強硬,其實電影做了很多線索和鋪墊,讓男主的自首沒那麼突兀和奇葩

    1、素察被女兒打後只是假死昏過去而已,這個應該是不用質疑的,前面有暗示,比如男主看泰拳比賽時提到吞舌假死,掰開嘴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男主明知素察假死,但是卻依然選擇活埋。後面直接明確了,開棺驗屍的時候,棺材上蓋有抓痕血跡,說明素察被活埋後醒過來在棺材裡掙扎過。可能有人問了,那為啥吞舌沒有被憋死,後來在棺材裡醒了呢?影片中沒有直接交代,有可能是媽媽推裝有素察的推車翻了後,撞開了,或者扔進棺材裡時撞開了,這個不重要

    2、小女兒為了考100分,學習她父親瞞天過海的技能,將捲紙的70分改成了100分,男主看到了心裡自然愧疚,沒有做一個好榜樣,自己做出保護家人的舉動有了副作用

    3、男主信佛,他有罪的時候,遇到幾個僧人想佈施被拒絕,這給他的衝擊很大,心裡一直過不去這個坎,讓他心靈無法平復

    4、因為他這起案件,引發了暴亂,而他成為孤兒的原因也是父母死於暴亂,這肯定給他極大的心理陰影,他自然認為只有他自首才能迅速平息暴亂,消除心結

    可以看出,對於結尾的處理真是費了頗多心思,也是難為編劇和導演了

    三、原作為殼,輸出完全不同的核心

    那應該是沒認真看,其實改編的地方很多

    且不說拍攝手法、風格上的差別,就說情節設定、核心的區別也不少

    1、故事背景地點,從印度轉移到泰國,這個改變,一是陳思誠和導演柯汶利有在泰國的拍片經歷,更熟悉更好發揮;二是轉到泰國,國內觀眾也更熟悉更易接受

    2、原版《誤殺瞞天記》確實是一部好片,但是片長太長,很多觀眾都吐槽節奏有點冗長拖沓,《誤殺》大膽砍掉40分鐘時長,讓成片更緊張刺激

    3、原版中男主和大女兒的關係融洽,本片中的父女關係卻比較糟糕,透過誤殺事件才打破隔閡,比原版多了這條更有效果的父女情線,最後男主坐在警車裡被帶走,大女兒在車後面哭著追趕,並配上男主內心獨白,還是很打動人的

    4、原版是官二代偷拍大女兒洗澡,而本片改為素察迷姦並錄影大女兒,顯然矛盾升級,也更有話題,畢竟社會中類似的真實案件很多

    5、原版是一家人去外地聽經,本片是一家人去看泰拳比賽

    6、原版的被誤殺男孩的父親存在感很低,也沒有具體交代身份,只能看出是個上層社會精英而已,而本片的父親是正在競選的市長,話題性、矛盾性都更強

    7、原版男主算是一個比較強勢的中產階級小老闆形象,他對警察的態度也是不卑不亢,為身邊的朋友可以直接明槓警察,打抱不平,而本片中的男主,更小人物一些,誤殺前怕警察、日子拮据、平淡度日、看泰拳還要瞞著家裡偷偷摸摸的,誤殺後為了保護家人挺身而出,變身“超級英雄”,和警察鬥智鬥勇,毫不畏懼,冷靜沉著,顯然戲劇張力更強,也更貼近中國觀眾的口味

    8、男主看泰拳與母女搏鬥素察的畫面進行平行剪輯,那段也是很帥呀,時間同步空間不同,緊張感全出來了,而且這一段還交代一個細節,男主跟旁邊人解釋昏倒的拳手為什麼要開啟嘴巴,因為吞舌,不處理可能會憋死

    9、原版電影講述的是男主作為底層人群,運用自己閱片量無數帶給自己的智慧與上層階級警察局長PK,最後還能金蟬脫殼的故事,其實是有點意淫的感覺,只是比較冷靜深沉的意淫,跟印度大部分爽片有區別而已,這也是一些觀眾更喜歡原版電影的原因;而本片顯然核心完全不同,這從本片結尾的不同就顯而易見了,與原版不同的地方簡單解釋,就是看片名,本片是中文《誤殺》英文《Sheep Without a Shepherd》,也就是本片要表達的就是誤殺和烏合之眾的關鍵詞,前面我已經解釋了,所以從這些層面來說,其實本片表達的主題更深刻

    10、女警長,不是兩個版本的女警長人設有多大區別,而且演員的表演差距一個檔次,這也是本片給我的一個驚喜,陳沖的演技在本片真的是爆發,從母親變成野獸鉅變的重場戲,簡直炸裂,當然陳思誠功勞很大,這場戲也是陳思誠親自導的。

    陳思誠的要求是:“我希望你能展現從0到100的跨度,從一個母親瞬間變成一頭失控的母獸那種狀態。”

    陳沖問:“一定要我那麼快地說臺詞嗎?”

    陳思誠說是。

    因為拉韞是一個已經對所有線索非常清晰,胸有成竹的女強人,她必須要這麼狠狠地說臺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之前所有的鋪墊就是為這一刻的噴薄而出,那一瞬間一定要把節奏帶起來,我會用各種運鏡和音樂來配合你。

    11、官二代死法不同,本片的素察是被活埋的,不用說也知道哪個更“刺激”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請問您最喜歡什麼樣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