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妖嬈鬼魅2
-
2 # 瓊漿玉液稻花酒
恕我孤陋寡聞“才疏學淺”這?這?這?“退漢服坑”是個“麼子”意思哦……
你是否應該“交代清楚”點啊!
-
3 # 孫少任意門
我是孫少,漢服愛好者,喜歡漢服六年多,我不會退坑的,永遠不會。
不過首先,我不混漢服圈,也不覺得漢服是坑。我最早入的圈子,嚴格來說,是漢文化圈,漢服,不過是這個圈子裡最容易被展現出來的一種形式而已。
追溯起來,我應該是從2011年開始混“漢文化圈”,不過那時候這個圈子非常非常小眾,我們甚至是歸在“古風圈”這個亞文化圈類目裡面的,哈哈哈,現在想起來都有點心酸,我們不配擁有姓名。我會在圈子裡是因為我喜歡傳統民樂,編鐘演奏樂和古文,然後我又混了配音圈,所以有大量的接觸。
那時候圈子很單純,耽美,同人都是自娛自樂,從沒想過出圈炸新聞,各圈混的熟的人偶爾還會活動捧捧場,就這樣愉快的玩到畢業來杭州。
來了杭州,工作很忙,跟以前圈子裡的人就不太來往了,只是自己一個人玩,後來工作關係,認識了一個漢服圈的合作伙伴,他把我引薦到了杭州這邊比較大的一個漢文化社群。也是從這裡開始,我接觸了漢服,開始稱呼社友為“同袍”。這也是一個非常單純的社群,大家因漢服或者漢文化結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花名,有自己標誌性的配飾,經常組織各種傳統節日線下聚會,舉辦或者參加各種文化講座,才藝培訓。
那是2014年,那時候杭州穿漢服的人極少,花朝節也不普及,淘寶漢服商家都沒幾家,只要見面、逛街看到穿漢服的同袍,都會開心的行禮問好,簡單問候,更多時候,穿上街都是互相鼓舞加油打氣,哈哈哈,想想真的好中二,但真的特別簡單,大家就是純粹喜歡,就跟你喜歡籃球,喜歡插花,喜歡跑步一樣,都只是一個屬於自己的愛好。
後來隨著b站古風圈的壯大,隨著00後們長大,買漢服和Lolita的人也多了起來,近兩年開始漢服流行起來。坦白講,像我們以前那樣單純喜歡漢服,喜歡漢文化的人肯定是佔少數的,被商家和網紅一帶,變成了一種時尚,穿漢服相見時,也不會再有興奮的互相行禮問安的場景了,雖然穿上大家都是同袍,但真袍子也被稀釋了。
但客觀來說,我覺得這也是一件好事吧,至少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接受。真正的愛好者有了明目張膽說喜歡的理由,也能讓原本的路人漸漸喜歡上,這都不是一件壞事,尤其是當漢服供應鏈越來越完善之後,或許可以改變我們等半年甚至一年工期才能穿漢服的局面。
喜歡漢服和不喜歡漢服的人理由一樣多,大家最反感的,可能就是覺得有人說穿漢服是弘揚傳統文化吧。但我要說,它真的是有這個作用的。
我是漢文化愛好者,漢服原本也不在我的關注列表裡,但漢服真的非常精美,所代表的含義真的非常深刻,從研究歷史的角度,也應該瞭解它,為此我特意買了沈從文老師的《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來了解漢服的演化發展史,甚至我開始關注每一部古裝歷史劇的化服道來驗證,我相信,肯定也有人同我一樣,也去挖掘了很多資料來了解它。
漢服是漢族服飾的統稱,幾乎從夏商的“冠服制度”開始,中國就有了自己的服飾禮儀,比歐洲傳統皇室的歷史還要久,還要長,它當然是隨著歷史的程序而改良,最終慢慢被淘汰的,但它的淘汰也是因為“剃髮易服”而被加劇了的,並不代表,它失去了觀賞和研究價值。甚至如果出現了兼顧了現代審美和傳統審美的改良漢服,又為什麼不可以呢?這是中華傳統民族自己的服飾,我們為什麼要逃避認識它?它跟華夏曆史一樣長,就不值得你多看它一眼嗎?
前年我和小婉去日本的時候,帶了一套漢制曲裾和唐制齊胸襦裙,我們在京都就是穿得漢服,看到的無論日本人、外華人還是中國遊客,都非常好奇,因為它確實比和服更精緻漂亮,與京都的景點也一點都不違和,你大方的介紹這是漢服,他們都非常樂意瞭解,這又有什麼不可以呢?我們也穿了和服,不得不說,日本對於景點服飾拍照的服務和一整套流程真的非常完善和周到,讓人情不自禁就會產生認可,難道和服在景點配置拍照服務不是在做文化輸出,不是在弘揚他們的傳統文化嗎?和服作為漢服的延伸改良服飾,都能做到這樣,為什麼我們自己的傳統服飾不能做到這樣呢?
可能當流行的趨勢褪去,很多人會退出漢服的圈子,開始一種全新的愛好,但原本就愛好漢服的人,我相信,是不會退出的,因為他們都很清楚自己在追隨的是一種怎樣的東西,它的好與不好都能看得到,分得清,這絕不是那些把持漢服圈話語權,一味圈地為牢,打壓同行,強行劃分真,山陣營的人可以理解的。
所以,我不會退出漢服坑,我還會一直買下去,給我的兒子女兒也帶入坑,希望我以後能撐起一個個人漢服收藏館,把所有朝代形制款式的漢服都收集起來,在我老了之後開個展覽,這是我堅持了一輩子的喜好,帶著美和喜悅老去。
-
4 # 小懶蟲ing
在一個不大得城市,本來我只想要穿著自己喜歡的衣服,美美的上個街,讓男朋友看到我感覺賞心悅目,僅此而已。
可是大部分時候都會遇見十級漢服娘,嘲笑我不好好弄髮型不穿繡花鞋。雖然我理解這個圈子裡大部分小姐姐都很美好友善,但是這些人正在消磨更多的人對漢服的喜愛
-
5 # 西麗崇英
漢服是遠古無機械時的民族服裝。
如今的日新月異的時代,漢服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漢服不大適應現代的生活節奏。會產生不安全因素,拖泥帶水,行動不便。
當然,漢服愛好者可以在節假日穿穿元妨。
-
6 # 濤聲依舊Lao
我從來就對所謂地漢服不太感冒,儘管這幫人一直都打著繼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旗號,而實際上卻是一種崇洋媚外的思想在作祟。難道南韓有韓服,日本有和服,我們中國就一定要弄出一個所謂的“漢服”來嗎?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上下五千年,歷朝歷代都有當時流行的服裝,有很多已經消失上千年了,難道每一種我們都需要再考證出來進行繼承嗎?既然被淘汰了,就證明它已經不適合人們穿戴了,完全沒有必要再翻騰出來向人們來推廣。
依我看,現在那些人宣傳推廣的所謂“漢服”,還不如前幾年曾經出現過的“唐裝”呢!不管怎麼樣,人家唐裝最起碼還曾經流行了一陣兒,我估計不管經營這種漢服的商家以什麼樣的方式,以什麼理由進行炒作、銷售,都很難得到現代的華人廣泛接受。
-
7 # 道法自然2305
我準備要進坑了,退坑的會是什麼原因呢?米少?穿的機會少?穿著比較醜?出去被人罵了?新鮮勁過去了?總會有些原因吧,緣起緣滅,很正常!
回覆列表
漢服從不入法眼。漢服是歷史上的民族服裝,但只是歷史上的。漢族本身是最複雜的的族群構成,據歷史學家考證,大約有6000個民族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程序中併入了所謂漢族,因此就血緣來看 ,漢族只是一個文化聚集體,就是一個文化民族。這個在現實有例證,很多省、很多城、很多鎮、很多村人與人之間用語言沒法交流,他們之間語言區別遠大於英法德之間的語言區別。歷史上也沒有什麼民族,這個是受西方特別是前蘇聯的的影響,什麼主權、什麼民族等概念的影響,清朝倒臺前,中國並沒有什麼民族概念,說多了,也只分了漢人、滿人等等,但絕沒有說是民族,都是天朝之民而已。既然已經分了民族,就應該以最大的公約數求團結、求進步,守望相助,攜手同心。所以,就不要搞什麼漢服運動。有人說,別的都可以穿,為什麼我們不行。我說,行,自己愛好可以,不要搞什麼漢服運動吧!穿漢服沒什麼不好,只是一個佔百分之九十多的絕對主導地位的群體,可以說是統治地位了,為什麼要弄個集體著漢服來區別別的群體呢,能體現什麼嗎?百分之九十多與百分之幾搞一個大區別,有什麼好處呢?只能讓少數人恐懼,而且十分恐懼。因為少數群體無論怎麼單薄他們也有心理個性,他們不會穿漢服,因此從服裝區別開來,他們立刻就明顯被顯示不是漢族,不是絕大多數中的一個,他們是極少數,他們不是主流,甚至不入流,這很危險,不利於從根本上團結一切團結的力量。極少數人集體穿什麼特殊服裝,自己小群體的習俗而已,不影響大局,絕大多數人這麼做,就不是服裝而已那麼簡單,會壞很多事。因此,還是放下什麼虛妄的漢服運動吧,天底下,漢朝以後各種人打來打去雜來雜去本來也沒什麼真正的漢服。與其如此,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