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ihongjiu99

    戰術安排,也都是根據武器的情況來決定的。比如冷兵器時代的戰術安排,得排兵佈陣,列好陣勢才開打。從槍炮被髮明出來後,你還這麼幹,就等於送人頭了。可以說武器決定了戰爭中的戰術。

    二戰已經過去75年了,有許多在二戰時適用但在現代戰爭中被淘汰的武器。但說淘汰又不是十分準確,因為當代戰爭的主要形式和武器的使用方式就是在二戰確定下來的。應該說新的武器是在舊武器的基礎上,在火力,速度,精確度和方便性上逐步進化。

    陸軍

    1.衝鋒槍,由於二戰時自動步槍技術不成熟,使得如湯姆森、MP40、斯登、波波沙這些槍大行其道,二戰後隨著使用中間威力彈的自動步槍技術的完善,衝鋒槍很快就退出陸軍主流槍械,目前還在使用衝鋒槍的,只有少數特種部隊,還有警察和準軍事部隊。

    2.刺刀,二戰時常常需要進行白刃戰,尤其像當時我們中國這樣武器落後的國家。對於我們來說戰爭中進行白刃戰猶如家常便飯,幾乎貫穿於每一場戰鬥。還有日軍,由於資源匱乏的原因,也常常使用所謂的豬突戰術進行白刃戰。現在在槍械上基本看不到刺刀了,只有在儀仗隊裡和一些老槍上還能看到它的身影。

    3.反坦克搶,二戰前和二戰早期,坦克裝甲普遍薄,因此就出現了大口徑、長槍管的反坦克搶。但是隨著坦克裝甲的增厚,反坦克搶幾乎打不穿任何坦克,逐漸就被反坦克火箭淘汰了,然而隨著現代軍隊摩托化轉機械化之後,它又被從新裝備來打裝甲車。

    4.擲彈筒,日本專有。造價低,威力還不錯,適合單兵攜帶。實戰中,擲彈筒小組甚至可以隨著步兵衝鋒。但由於無標尺只能靠經驗確定彈道,新兵幾乎無法發揮效能。後期隨著槍榴彈、火箭筒發展而被淘汰,現如今自動武器更是可以加轉榴彈掛件。

    5.步兵炮,《亮劍》裡李雲龍掛在嘴邊的義大利炮,就是步兵炮,主要為步兵提供便捷的火力支援或摧毀敵軍坦克、工事。二戰後出現了火箭筒和反坦克導彈,兩者便攜性遠高於步兵炮。現在步兵炮已經被淘汰,其職能被火箭筒、便攜反坦克導彈、榴彈機槍和小口徑迫擊炮取代。

    6.大口徑火炮,一戰、二戰時期湧現了許多3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二戰時的古斯塔夫級列車炮達到了驚人的800毫米口徑。現在巡航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火箭炮取代了大口徑火炮,因為前者無論威力、射程、經濟性、可維護性、精準度、機動性都遠遠超越後者。大口徑火炮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同樣大中口徑的高射炮也被防空導彈取代,但由於防空導彈在低空存在射擊死區,因此,35毫米以下的小口徑高射炮仍保留了下來。

    7.坦克殲擊車,又稱自行反坦克炮。作為純防禦性武器,坦克殲擊車不如武裝直升機、戰術攻擊機和各種輕型反坦克導彈機械化載具,這三者具有更好的效費比。武裝直升機擁有比坦克殲擊車更好的泛用性和生存能力,戰術靈活性明顯好於坦克殲擊車。所以坦克殲擊車就退出了主流裝甲車輛的歷史舞臺。

    8.重型坦克,比如德軍的一號到六號坦克,從6噸不到一口氣上升到了70噸。甚至最後搞出了“巨鼠”這樣的怪物。其他幾家也緊隨其後,什麼蘇聯的kv1/2斯大林1/2/3/4,英國的丘吉爾,美國的潘興。甚至一直影響到了戰後t10m,m103等等。基本思路無外乎就是裝甲越厚越好,用來保護裡面的那門越來越粗的炮,結果越跑越慢。後來隨著反坦克導彈和各種脫殼穿甲彈的出現,開始出現了豹式一類的坦克,直到出現速度,防護和火力之間平衡的現代主戰坦克。

    海軍

    戰列艦,自從有了導彈後,大艦巨炮的存在感就逐漸變低,畢竟現在都是超視距作戰。過去海戰,噸位就代表著絕對實力,戰列艦排水量大,意味著能攜帶更多的大口徑艦炮,裝甲防護力更強。但是隨著艦載機的發展和反艦導彈的出現,噸位大已經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反艦導彈相比大口徑火炮具有顯著的優勢,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還更大。還有航母的任務彈性也遠非戰列艦可比,航母透過合理安排艦載機的種類數量、出動架次,能夠達成封鎖海域、奪取海上制空權的任務。而巨大無比卻只能短兵相接用於對艦、岸打擊的戰列艦就只能接受淘汰的命運。

    護航航母,是由貨輪改造而來的航母,主要用於護航商船隊。太平洋戰爭前期,各國的艦隊航母非常寶貴,不可能幹不划算的護航任務。因此由貨船改造配有簡易飛行甲板、起降裝置的護航航母就誕生了。這種護航航母噸位小、造價低,被大量生產,為戰爭勝利做出了貢獻。護航航母本來就是戰時臨時武器,而且隨著艦載機起降條件的逐步提高,傳統的小噸位護航航母已經沒有了生存基礎,被淘汰是歷史的必然。

    空軍

    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現在導彈已經非常普及,航空魚雷用的越來越少。魚雷已經基本全部轉移至水下,就連水面艦都很少用了。笨重緩慢的魚雷轟炸機在現代海軍防空火力下,就是活靶子。使用航空魚雷用反潛直升機或者多用途攻擊機就行,沒必要專門發展魚雷轟炸機。俯衝轟炸機跟魚雷轟炸機差不多,科技發展到今天,俯衝轟炸能夠帶來的收益越來越少,淘汰它是必然的。多用途攻擊機完全可以取代俯衝轟炸機作用。

  • 2 # 勇戰王聊歷史

    俯衝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戰術。

    二戰時,由於炸彈自身沒有動力和瞄準裝置。陸航只能搞水平轟炸,需要計算風速、航向等各種資訊,依靠慣性和自由落地命中目標。這種轟炸方式對付陸地固定目標還好說,換到海戰攻擊戰艦,就要使用“俯衝轟炸”了。

    俯衝轟炸說白了就是儘可能的靠近敵艦,然後低空將炸彈扔到敵艦臉上。有多低呢?一般都在800米以下,有些膽大的會衝到距離敵艦不到450米的距離。貼臉甩彈也有,真是抱著“同歸於盡”的心態去打的。

    (上圖是魚雷轟炸機,貼海面飛行攻擊)

    流程簡單的說:艦載轟炸機會在8000米左右高空巡航。當發現敵艦以後,編隊隊長會讓機隊飛機成橫線編隊,尋找切入機會(一般是背向太陽的角度)。然後,向下20度俯衝,接近敵艦。飛機偵查員會每降1000米彙報下高度。

    等進入2000米高度,隊長會分配目標(優先順序為:航母>戰列艦>其他大型軍艦),各機依次跟上向下45度俯衝接戰。飛機偵查員會每降100-200米彙報下高度。

    等到800米高度,飛機成60度角俯衝。此時,偵查員會彙報的價格頻率會提高到每降50米。一般情況下,在600米高度就會扔彈。也有在400米左右扔的,再晚就不好拉起飛機了。

    現在,隨著反艦導彈技術發展,俯衝轟炸機和俯衝轟炸戰術,都成了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一個你不喜歡的人,情商低並且每天來找你聊天,你有什麼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