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造夢小兵
-
2 # 王可強
謝邀,如果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那麼我絕對贊成。我個人觀點,孔子的思想應該是說一套做一套。二千多年的歷史證明,用孔子的學說發展經濟不行,抵禦外敵入侵也不行,唯一的作用就是麻痺愚弄底層百姓。僅舉一例既可說明一切,孔子說“巳所不欲,勿施於入”。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自己不願做的事情也不要強迫別人去做。事實呢?孔子不願從事的農業生產勞動都要由他的下人去完成。
-
3 # 阿米意
我覺得這有個範圍和圈子問題。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人品不怎麼樣,但是他(她)有能力,有財力,大家也認同他(她),因為人都有趨利的一面:靠近有能力有財力的人,可能自己也會分一杯羹。另外有能力有財力的人,雖然品行不好,但是他(她)也是人,也要吃喝拉撒,也能給別人改善生活創造機會。比如《紅樓》裡的薛蟠,人不怎麼樣,但是很多人在他那獲益頗多,就像是璜大奶奶的侄子金榮,一年就可以從薛蟠那裡獲利八十兩銀子,要知道,劉姥姥一家一年的生活費也不過二十兩而已。
在普通人的生活圈子,好人品不一定好人脈,好人品的人可能還討人嫌,受人排擠,被人嘲笑和算計。就因為他(他)好人品,不貪,不算計別人,總是一身正氣,自然的,兩袖清風,錢財不多,可能只夠自己的生活,短時間內無法給身旁的人太多利益,所以不大受人待見和尊重。
如果好人品的人能一直的堅持自己的好,努力提升自己,跳出世俗,擺脫普通人的圈子,能力比一般人強,財力也比一般人厚,而且家庭還美滿和諧幸福,子孫優秀,那麼他(她)的品行才有可能是一張通行證,走哪哪吃香,受人尊敬,被人愛戴。
-
4 # 心爽讀書吧
好的人品就是通行證,這一點無可置疑。無論是古往今來還是現今社會,許許多多的案例,都證明了這個觀點。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首先講究的就是修身,修身養性,只有我們自己的言行品質得到修煉。才能談後面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好的品行尤其重要。
好的品行,越積越厚越值錢。不好的品行,越撕越薄越貶值。所謂的面子值錢,正是他的品行值錢。無論他去到哪裡,大家都願意為他“買單”。
好人品、好信用,和現今社會的好徵信雖然不能等同,但其實有著異曲同工之效。現在越來越多的東西都是需要透過徵信來評估的,用個人的信用來評估個人的價值。
因此說好人品就是通行證,這一說法一點都不為過。
回覆列表
個人認為,這是曲解了孔子言行的意義的,而且所謂好人品就是通行證,這樣的理解也太過幼稚,作為成年人學習理解論語的意思,不要太過於字面化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川普的某些行徑還是比較符合論語裡的某些思想的。
儒家所講的溫、良、恭、儉,讓,還是比較注重服務於國君的,是在政治的框架下服務於政治服務於君王的,換句話說,是對君主的溫、良、恭、儉、讓,而不是對平民的,當然了,你非要對所有人善良是會獲得大家的好人卡的,但你不可能僅僅憑藉所謂的好人品走向士途的。
而且作者引用的解釋是不夠真實的,所謂君王都是主動問他政事,這明顯都是結他歌頌的邏輯,如果君王都是傻子的話,倒還真是有可能會天真的這樣操作。孔子當年是身處亂世的,許多國家的君王都沒有實質的掌權,真正的權力都掌握在士大夫手中,也就是說,都掌握在像孔子一樣有政治理想的人手中,而君王之所以會接待他,無非是諮詢一下,萬一能得到一些改變現狀的資訊呢?而且孔子是個大名人,對他禮遇就是對天下所有想入士的人的招攬,也是可以透過如此操作招攬孔子的學生的,孔子帶領的是一個如現代版的MBA團隊,他的弟子學習的都是如何治理國家服務於君王的知識。服務於政治的人是不可能單純做好人的,大家都有一個常識的認知,歷代帝國都敗於儒家之手。雖然這話不能完全說明什麼,歷史上的東林黨把仁意道德天天掛在嘴邊,對內欺壓皇帝,對外欺壓百姓,這就是大儒們所說的好人品!
此好人品不同於彼好人品,不要簡單的理解就好。大家都有自己的腦子,想過自己的生活,所以不必過份在意別人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