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們小區裡經常有人在撿垃圾,小區裡的人有罵的,有當面指責的,更有甚者有報警的,但警察蜀黍也管不了,小區裡也有贊成支援的,你們怎麼看這個問題?請留言
11
回覆列表
  • 1 # 夏天的蘇打水

    我對拾荒者或者收廢品的老師傅都很尊重,或者說有點誠惶誠恐,也不知道為什麼。

    一旦看到這樣的人,我很小心的從他們身邊經過,或者我想給他們一些物品,好像求著或者以感激的心來對待他們的收下!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銀行的自動取款點,一進門就看見一位拾荒者在那裡蜷縮著,沒有穿棉衣。我小心的取了錢,他自始至終沒有抬頭看我。

    我想了想,從包裡拿出一張20的票子,遞給那人,說,給你,我今天發工資,你去買點吃的吧!

    那人急急擺手,不要不要我有!

    我很受打擊,仍然堅持遞給他,拿著吧,我不知道合不合適,你拿著吧!

    我很受鼓舞,說,你不要走在這裡等著,我家離這裡不遠,我去給你拿一件棉衣。你這樣出不了門外面很冷!

    然後我就趕快跑回家,拿了一件大衣,跑回取款機那裡…已經沒有人了,我無法想象這麼冷的天,衣衫襤褸的他怎麼捱過的。

    我為自己打擾了人家的清淨感到不安,要不是我非的給人家錢,還拿什麼衣服,人家也不會離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誰也不是一開始就流浪就拾荒的,肯定是有難言之隱的!

    後來我就把打包好的廢品放到垃圾箱旁邊,誰願意收就那走吧!也省得自己誠惶誠恐的!

    人生百態,世態炎涼,不得已而為之的事太多了,落架的鳳凰,虎落平陽,誰都不會一直興盛,所以,對人還是客氣點,尤其是已經淪為流浪,拾荒者,被生活打擊成這樣了,再得不到同類的憐憫之情,那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豈不是悲慘世界嗎?

  • 2 # 生活敗將

    幫助同情善舉要有所作為,我就會把一些廢品親手遞給他們,他們如能做到不把垃圾弄到桶外,此舉既能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還能廢物利用,一舉兩得!

  • 3 # 老楊紅

    應該尊重他們,對於有些可以回收的物品就是透過他們的辛勤勞動,才減少了很多的資源浪費,微小的收入也可以對他的家庭起到一些作用,對這些人是最高尚的人。給國家也減輕不少負擔。

  • 4 # 雅晴的爸爸

    小區的拾荒者,不知道你所謂的拾荒是撿垃圾,還是流浪人員。前者有很多種,就算很富有,也大有人在,流浪人員一般很少出現在小區,因為現在基本小區都有門禁,想進去有點難,收拾清理垃圾有的人是為啦賣錢,有的人就是習慣!很正常,這種情況出現在國內大大小小的城市

  • 5 # 噹噹噹逆流而上的你

    對於小區的拾荒者,有的為了生活,有的是年輕的時候忙碌到老閒不住。

    拾荒者這活雖然很髒,但是賺的錢乾淨,受人尊重,靠自己賺的錢,花的也更開心。

    有的子女父母老了不贍養父母,而農村的父母大多數都沒有退休工資,年老了怎麼辦?沒有能力再去上班,只有靠拾荒來維持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為了填飽自己的肚子,看到拾荒者不要戴有色的眼睛,人人都是平等的,誰也沒有比誰高尚,有錢人是為了生活,沒錢的人是為了生計,靠自己勞動賺來的錢,比什麼都好。

  • 6 # 高挺真

    我們小區,可回收的垃圾各家都放在自家的儲物間,沒有回收價值的都放在大門外的垃圾箱,小區內沒有撿垃圾的。

    拾荒者大多是窮人,他們撿去的垃圾一般都賣給廢品回收站,既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支援了國家建設,又有什麼可指責的呢?

  • 7 # 兮兒26526339

    尊重每一個勞動者,勞動最光榮。誰不想揚眉吐氣,大大方方的過日子呢?是生活的重擔,是個人的能力讓他們走向了拾荒。

    職業不分貴濺,雖然拾荒者有些寒酸,有些卑微,但他們尊紀守法,自食其力。這樣的人值得尊重。

    作為一個善良的人,應該用自己的力量幫助他們,那怕一個微笑,一個鼓勵的眼神,都是對他的肯定和愛。這也是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現在的社會發展很快,大多數人都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好多不要的東西,我會分類包裝好,見了拾荒者,高興大方的送給他。舉手之勞的行為呀。能幫助他人,關愛他人,自個兒滿身心的都是快樂。

    好多東西我們不要了,因為從小養成的節檢,扔了真心捨不得。送給拾荒者他賣幾個錢也是好事。自已留著穿用,那也是物盡所值呀。把不要的舊衣服選好的,洗的淨淨的疊好裝好。見到拾荒者了真誠的告訴他,都是乾淨的,留著幹活時穿。我們家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我們要維護拾荒者的自尊心,讓他有尊嚴。拾荒並不可恥,勞動最光榮。

    在我們小縣城,也有好多拾荒者。他們再窮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他們分的清呢,只拾不用的廢品,有用的從不偷拿。當然也有小偷小摸的拾荒者,絕大多數拾荒者是好的。

    如果我們敗落了,也許還不如他們呢。一想到這點,我們沒有理由不尊重和熱愛他們。

    鄰居有個拾荒者,靠拾荒養活著雙眼瞎了的母親,直到送上山。靠拾荒把女兒供養到大學畢業。那女子也爭氣考上了教師,找了個同行男人,現在生活的很幸福。

    當然,有的拾荒者吊兒郎當的。這是他的天性,理解了就不生氣了。你也彆氣憤一些年輕力壯的拾荒者,他一定有他的難處他的苦處。誰願意自己走到這一步呢?任何職業的產生,都有它的必然性。

    你看不起他們,是你的自由。但不可欺辱他們,因為他們是弱者。欺辱弱者,你的內心比垃圾還髒。

    [可愛][可愛][耶]

  • 8 # 晚村5

    拾荒,僅從字面理解便可知其含義深沉:荒一一首層意思為"四谷不升謂之荒",這是指饑荒。次層意思為"人已不欲,棄之。"這是指別人已經放棄了的不用之物。

    拾一一拿起、撿起來,整理、歸擾起來。

    若是過去天災年間,拾荒是謂之飢飽的勞作,如今現代社會,拾荒謂之"撿拾廢品,補貼家用"。

    咱的小區過去是國企家屬大院,如今拆建為商品房的現代小區,即使不愁吃穿用度,人們的拾荒"傳統"仍然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呢。

    六、七十年代,職工家屬常年在周邊老鄉田裡拾麥穗、地裡土裡翻找農民漏下的土豆紅薯什麼的,為的是讓娃娃們肚子吃得更飽點,這種拾荒是為飢飽。後來企業改制職工下崗收入少了,便開始撿紙殼、瓶子之類的廢品賣點小錢,添為家用度日。而今生活好了,仍是慣性使然,瞧紙就撿,見瓶會拾,成習慣了。

    如今小區人們來自四面八方,拆遷戶居多,咱們原國企單位職工基本都住裡面生活,上一輩的"拾荒家屬"老了、亡了,當年常吃"拾荒糧長大的娃娃"們大部份也退休了,仍然有很多的人繼承了這種"有遺便拾"的傳統。雖說都屬於大爺、太婆了,而且經常被家裡的娃娃們嘲笑,勸阻,為了"娃娃臉面"自己不去拾了,但是每次在扔垃圾前,定會在家將可能賣成錢的廢品分類捆裝好,下樓出門遞給正在拔找東西的拾荒人,因為小區搬來很多打工的農村人,有些幫娃帶孩的大爺、太婆閒不慣,拾荒掙點零花錢,不給兒女添負擔嘛。

    過去田地拾荒是為活命,現時小區拾荒是為儲點零花錢,收購廢品是為賺錢養家。現在荒而不荒了,"荒"即是可回收的再生有用品,是財富,是銀子呢!

    你敢說拾荒老人拾起的是"荒"嗎?

  • 9 # 馬同安

    職業不分貴濺能夠自食其力就好,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他們生活也不易,但比某些人高尚百倍。多數拾荒者是老人,請善待尊重老人。個別拾荒者也未必是窮人,靠自己雙手勞動得來的,晚上睡覺也安心

  • 10 # 南京徐老頭

    這是好人好事,應該有必要的尊重!他們靠自己的行為生存,又不是幹違法亂紀的事情。

    我一直有個建議,可惜是拎著豬頭找不到廟門[害羞]設想一下,如果把垃圾分類的工作,零門檻的向所有人開放,並且提供必要的服務,如防護服、口罩,洗熱水澡等,在城市的外圍建立若干個垃圾分類及處理點,各類垃圾進行篩選分類,在這個點裡就進行有償回收,廚房垃圾類直接進入密閉的沼氣池進行加熱處理,沼氣可以使用,沼液、沼渣都可以賣錢……處理場的沼氣輸出和使用,可以解決一些專業工人的就業問題……(說個大概吧,人老啦,話多[害羞])

  • 11 # 我的幸福人生路

    小區裡面的撿垃圾的,分為幾種人,有的人是為了生出存而撿,有的人是閒下來而撿。有的人是一種習慣一看見就不知不覺的撿,總知都是為了活著。

  • 12 # Dragon龍男47

    家家一本難唸的經,人人一首難唱的曲。據本人瞭解拾荒者的身世有三種:第一種是因家庭和自身的變故淪落為社會最㡳層的乞討人士。這樣的人群只是把拾荒做為生存於世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來看待!第二種是經歷了生活的艱辛困苦後過上了殷實生活,而且子女發展都不錯的人。由於艱苦歲月留下的傷害在心裡留下深深的烙印,總是拿以往和現在的生活做比較,自然而然的去揀拾荒物,這類人大多以老年人居多。第三種則是術有專攻,發現商機的人。這樣人一般不親歷親為去揀拾荒物,而是做為收購和組織者身份出現,也就是物資回收公司。別誤會,我只說一般不親歷親為,象小規模的代收點也是要開著車去揀拾荒物的,只不過相比前兩種拾荒者,這類拾荒者揀拾的荒物“品味”更上檔次一些,選揀的荒物一般是體積較大的桌椅廢舊電器等等。但總體來看,這三種拾荒群體,前兩種是最需要同情和幫助的群體!第一種需要社會各界人士幫扶,救急不救窮,可以救助和授業相結合幫其走出困境,相信大部分會接受這樣的救助。第二種需要的是心理疏導,尤其是年歲大的老人,如果家人多一份愛護和陪伴,讓老人真正感到老有所依,相信這種情況會大有改觀!第三種需要規範,即政府出面按國家特種行業要求助其規範經營。

    總之,對於拾荒者和這個行業,大家不應該戴有色眼鏡去排斥、嘲諷、詆譭甚至是打壓!同在一片藍天下,共同呼吸共命運,互相關愛讓這世界少一些抱怨、冷漠甚至是殘酷多一些包容、熱情和溫暖是眾望所歸,也是共同創造一個美好生存環境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要素之一。

  • 13 # 羅賓漢Robin

    小區的拾荒者確實越來越多了,我覺得既然是小區,這和真正的拾荒者是不一樣的,更應該叫他們垃圾清理者。他們對小區的環保也是有一定貢獻的,有了他們的存在小區裡面會變得更加乾淨衛生.

    如果不是小區的拾荒者進入小區內拾荒,我認為這個問題,需要物件和小區業者個人自己進行檢討,為什麼呢?

    既然是小區一般都有物業和保安人員管理,外人應該進不區去小區的,如果進去了,我認為是小區進出的管制措施或者安保執行力有問題。另外小區如果拾荒者的話,那麼小區的衛生環境也可能存在問題,這個需要小區全體業主不要隨便丟垃圾,也可能是小區物業清潔者配置不齊全或者執行力問題。

    所以呢不光是拾荒者的問題,因為拾荒者一般都是年紀比較大,而這些人呢也不好找工作,都是為了生活。拾荒也是被逼無奈,只是多一點微薄收入,相反應該尊重這些底層的勞動者。

  • 14 # 及汲

    回答:為了生活的勤奮者!

    小區裡的拾荒者,大部分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群,收入悲微!甚至,是沒有什麼收入的人群!

    小區裡拾荒者少,說明這個小區生活水平相對好一些,或者是年青人居住者多!

    小區裡拾荒者多,說明這個小區是回遷樓!居住面積大部分在50平方米左右,老年人居住者相對較多,生活質量也相對較底!拾荒者的精神可嘉,即是勤儉節約、又能變廢為寶,還能貼補家用!一舉多得,值得我們學習和尊敬!

    個人觀點,請參考!

  • 15 # 清田語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我持中立立場,不喜歡也不討厭,如果有其他選擇,我相信不會有人願意去撿,生活所迫,希望大家多一些善意。

    前年我家裝修,清理紙箱在門口,有個老奶奶帶著孩子看到我店門口的紙箱,小心翼翼問我可以給我嗎,我賣了可以給我孫子買個冰淇淋,這一刻我突然想起我小時候,當時家裡條件不好,爸媽在工廠做事,外婆每天就帶著我推著小車用熱水壺裝著冰棒沿街賣,下午收攤熱水壺裡如果有剩下的冰棒,會獎勵給我,那根冰棒真的是我童年最大的快樂記憶了。淚目

    從此以後我都會給這個老奶奶從我這拿紙箱走,希望可以幫小朋友買點零食,我覺得挺好的。

  • 16 # 向麗華zqs

    勞動無貴賤!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人,能力有大小,靠自己的勞動去生存,比那些貪官更令人尊重!

    老吾人之所老!說不定我們老了,也希望有人尊重,自食其力!

  • 17 # 岳陽小易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小區拾荒者影響小區形象。也影響個人形象。我們來看拾荒者是什麼意思?他們是哪一種人?拾荒者"就是俗稱的撿垃圾的、拾破爛的,靠自己在路上撿來的可回收物維持生計。拾荒者一般家境貧困、沒有什麼勞動能力或是無依無靠。拾荒者大多無依無靠,靠在街上撿拾可回收物來維持生活。 拾荒者使城市回收再利用事業得以開展並運作。

    小區裡是外來的拾荒者。每個人都有難處。生活不容易。他們都是年齡大了。沒有賺錢能力的老人。他們為了生活為了生計。只好選擇拾荒者撿垃圾為生。他們是社會最底層的貧寒的老人。有很多原因迫使他們出去拾荒的。我建議政府根據拾荒者的家庭情況在經濟上幫補他們一下。城市裡的衛生有環衛工人清掃。拾荒者嚴重影響了小區形象。也影響了小區的空氣衛生質量。建議小區保安把他們請出小區。為了小區乾淨衛生的環境。還小區一片清淨衛生天空。謝謝大家!

  • 18 # 一塵子

    有些保安保潔人員都是農村出來打散工的,一個月掙不了多少錢的!出來撿點廢品賣,我覺得可以!我現在收到的快遞紙箱都是攢在一起,等保潔過來取!

  • 19 # 乾禧寶貝

    沒有什麼拾荒者,只是很多老人家裡並不窮,隨著孩子在城市生活很多老人不習慣,總想著做點事情,他們年紀大了,做什麼適合呢,只有去撿點有價值別人廢棄的東西,賣點錢,也不想完全靠孩子,孩子孝順的還好說,孩子不孝順的特別是農村的父母心裡接受不了。我有個朋友她兩口子就是有單位在合肥好幾套房子,他爸爸還總去撿一些紙盒子去賣,我如果有不要的紙盒都會留給他的。

  • 20 # 申牛春

    謝謝!拾荒乃勤儉節約美德,俺也經常拾荒,別人不用器物,棄文可惜,廢物利用,隨著生活條件好了,更新換代在很多家庭成常態,小區內席夢思,沙發,裝物櫥,椅,轉椅經常有丟棄!包括鞋,衣,但做為自己洗淨晾裝包,送需要的家庭!尤其4到9歲有俠門的家,鞋,褲,衣等,不見個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前可不可以兩個人之間寫個協議約束雙方背叛方賠償受害方5百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