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
2 # 漢子詩人
《*花*五首》
縷香燕語被
秋殺,
大夢深處有
人家。
痴心浪跡覓
天涯,
嫦娥袖藏十
裡花。
<李恭覺~2018年10月25日於北京>
《桃花》
桃花
粉色如少女
不紅
不紫藏香氣
霜雨
洗漱無胭脂
春風
吹落不染泥
〈2019年2月16日*正月初十二日*11時06分於北京〉
《梨花》
忽如一夜梨花開
滿山遍野綴如海
卿為天上何人淚
棲入枝頭隨風哀
〈李恭覺~2019年2月26日*正月廿二日*11時06分於北京〉
《櫻花》
櫻花如雪雛燕飛,層樓煙波醉紅塵。
蝴蝶不啄相思淚,雙眼難遇夢中人。
《杏花》
杏花
苦伶哭寒風
粉色
蒼涼抖枝聲
滿天
荒野孑孓影
橫攔
春風訴苦衷
-
3 # 東方廣明
(春色)
遠望桃園似仙境,
近觀花顏醉心田。
難捨離去桃花下,
激奮感嘆美人間!
(自賞)
獨步徘徊賞桃花,
摘枝自喜瓶裡插。
久目深情意不盡,
憐惜花葉急分家!
(夢幻)
寒雪盡白遍,
冬梅漏紅顏。
蒼茫霧繚繞,
疑似桃花源。
-
4 # 陵南雲水謠
1.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和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題都城南莊》崔護
2.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3.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
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國風·周南·桃夭》
5.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
6.蕙蘭有恨枝尤綠,桃李無言花自紅。——歐陽修《舞春風》
7.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白居易《下邽莊南桃花》
8.春塢桃花發,多將野客遊。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張籍《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9.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蘇軾《送別詩》
10.城邊流水桃花過,簾外春風杜若香。——劉禹錫《寄朗州溫右史曹長》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過無數的讚美詩句!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過無數的讚美詩句!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過無數的讚美詩句!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無數的讚美詩句!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過無數的讚美詩句!
春天裡不僅有桃花盛開,還有詩人留下過無數的讚美詩句!
-
5 # 李利6638
唐代有很多著名詩人寫讚美桃花的詩句。
例舉幾首分享:
1:《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詩人白居易在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四月九日、在廬山遊覽。從遺愛寺及草堂出發、登香爐峰、在大林寺住宿。寺位置偏僻在山深處、附近景色優美、有清流蒼石、短松瘦竹。寺中時節比山外晚得多、四月了還像正月二月一樣、梨花桃花剛盛開著、景色無比美麗、於是作者詩興大發、寫出了一首非常精彩的七絕。
2:《如夢令》吳潛
閒向園林點檢、又見小桃開遍。
切莫便飄零、且為春光留戀。留戀、留戀、待我持杯深勸。
詩意是空閒的時候到園林去看看、發現桃花開遍了、這回可別再輕易就凋謝了、你帶來的春光、真是值得人留戀啊!等我端著酒杯、再深深地對桃花進行勸說:桃花啊、你可要攜著春光多留一些時間啊!
全詞質樸無華、明白如話、卻意境優美、情意動人。
-
6 # zj平安魚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些中來。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
7 # 江背左家
竹外桃花三二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人:蘇軾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題都城南莊)
蘭溪桃花三日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李白
-
8 # 三千繁華落忘川
陽春三月,暖風拂面,綠柳如煙,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桃紅柳綠,柳暗花明。那桃林深處升起片片紅霞。桃花開得如火如荼,嫵媚豔麗,芬芳爛漫。漫步於桃林深處,置身於花的海洋。東風徐來,暗香盈袖,空中有花瓣飛落。那種美簡直難以用文字來形容。
十里桃林,十里桃花,漫山遍野,芬芳嫵媚。讓人不由想起《詩經》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詩句。還有崔護的那首,人盡皆知的《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想起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白淺與夜華的悽美愛情。
古詩中,有關桃花的詩句數不勝數。例如,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劉禹錫《竹枝詞九首.其九》桃李風前多嫵媚,楊柳更溫柔。辛棄疾《武陵春-桃李風前多嫵媚》綠水接柴門,有如桃花源。李白《之廣陵宿長二南郭幽居》幾日不來春便老,開盡桃花。吳琚《浪淘沙.柳岸可藏鴉》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桃花真的很漂亮,本人原創兩首關於桃花的小詩。
【七絕~十里桃花】
桃花十里愛晴柔,碧水清泉石上流。
醉向詩心尋舊夢,一簾風月染思愁。
【七絕~桃花流水】
桃花朵朵綴枝頭,春暖寒江碧水柔。
紫燕穿雲天向晚,滿天霞落暮雲惆。
-
9 # 手寫的從前故事
春天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古今很多詩人觀賞吟詩,筆尖留下多少讚美的詩句篇章?
①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一唐寅
此詩表達詩人追求生活的態度,體現追求自由珍視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熱愛人生,快活灑脫似神仙,這種對花的執著正是對生命極度珍視的表現。
②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一李白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一白居易
④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一劉禹錫
⑤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一崔護
⑥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
一韋莊
-
10 # 桃之夭夭老牛
中國古詩中以桃花為題材的詩不可勝數,可以分為幾大類:
一,桃花最常見問題意象是以桃花源為代表的渴望太平盛世,吉祥平安。陶淵明的《桃花源詩》是以《桃花源記》為序的。序大家都熟悉了,詩卻很多人不熟悉。這裡錄一下詩: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
俎豆猶古法,衣裳無新制。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曆志,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清風,高舉尋吾契。
《桃花源詩》與《桃花源記珠》一脈相承,珠聯璧合又相互獨立。《桃花源記》主要是描寫漁人出入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桃花源詩》是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寧。《桃花源詩》內容豐富,對於瞭解陶淵明描寫桃花源的意圖和生活理想很有幫助。
詩分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敘述、說明桃花源中人的來歷,跟《桃花源記》中所記“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意思大體相同。但詩中具體列出夏黃公、綺裡季,夏黃公、綺裡季同東園公、周術、四人被稱為是商山四皓,是幫助呂后保住漢惠帝的。順這樣的人避秦時亂跑到桃花源裡,來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是一致的。
中間十八句為第二段,介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寫桃花源里人參加勞動,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像《桃花源記》的“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人們在這個環境中“相命肆農耕”,是說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稅”,是說到了秋收時,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用不著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和《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相照應,兩句意思大體一致。接著寫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仍然保持著古代的禮儀,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樣。孩子們縱情地歌唱,老人們自由自在地遊樂。就是《桃花源記》裡“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最後寫那裡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怡然自得。隨著季節的自然變化調節生活和勞作,甚至連曆法也用不著,更不用竭盡思慮、費心勞神了。
陶淵明寫桃花源,用了散文與詩兩種文體。《桃花源記》主要是描寫漁人出入桃花源的經過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見所聞;《桃花源詩》是以詩人的口吻講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寧。《桃花源詩》內容豐富,對於瞭解陶淵明描寫桃花源的意圖和生活理想很有幫助。
詩分三段。開頭六句為第一段,敘述、說明桃花源中人的來歷,跟《桃花源記》中所記“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意思大體相同。但詩中具體列出黃(夏黃公)、綺(綺裡季)避秦時亂到高山的例項,來暗示桃花源中人與這些古代賢者志趣一致,或者說,正是那些賢者帶他們到桃花源的。
中間十八句為第二段,介紹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寫桃花源里人參加勞動,日出而作,日沒而息。“相命肆農耕”,是說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稅”,是說到了秋收時,勞動果實歸勞動者所有,用不著向官府繳納賦稅,說明沒有封建剝削和壓迫。“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和《桃花源記》中的“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相照應,兩句意思大體一致。接著寫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仍然保持著古代的禮儀,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樣。孩子們縱情地歌唱,老人們自由自在地遊樂。最後寫那裡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怡然自得。隨著季節的自然變化調節生活和勞作,所以連曆法也用不著,更不用竭盡思慮、費心勞神了。
這首詩以講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寧的生活,詩人以自己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深切感受,突破了個人狹小的生活天地,把現實社會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難與傳說中的桃花源相對立,表現對自由、幸福的理想社會的嚮往之情。《桃花源詩並序;出來以後,很多的桃花詩都藉此為典,表現同樣的思想。
張旭的《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這裡問“洞在清溪何處邊洞”的“洞”就是桃花源進口的那個洞,詩人也想去桃花源看到了流水中的落花,卻找不到進源的洞口,不由得無限悵惘。
明朝元鵬的《山中四詠 》
我愛山中春,蒼崖鳥一聲。
桃花源裡住,罕見問津人。
我愛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行吟屐齒肥,樹色麗四野。
我愛山中秋,黃雲稻正稠。
鐸聲連振起,鐮子刈禾頭。
我愛山中冬,冰澌疊亂封。
地爐無品字,一榻冷千峰。
桃花源裡的春鳥。夏花,秋糧,冬冰都無限美好,令人嚮往。作者元鵬是靈隱晦山戒顯禪師法嗣,是個出家人,號稱戒顯禪師,一個出家人都羨慕桃花源的生活,可見桃花源影響之深了。
唐朝大詩人王維責任桃花源的嚮往者,他寫過:
“採菱渡頭風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他把渡口,樹林,杏壇,桃源並列;採菱的村姑,拄杖的老人,自在的漁夫,桃花源裡的人家都是王維心中的理想世界。王維長期隱居輞川,就是想把輞川變成心中的桃花源。
二,桃花詩還有一類意象是起源於《詩經》。《周南·桃夭》的愛情象徵。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這是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全詩三章,每章四句,通篇以桃花起興,以桃花喻美人,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以後把桃花作為描寫愛情的象徵,以至出了“桃花運”這個詞。
到了唐朝崔護的《題都城南莊 》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青年書生崔護考場落第,清明日獨遊長安城南,見一村莊,花木繁茂。在一小院門前,崔護叩門求飲,一女子開門,捧水相待。第二年,崔護再去南莊相訪,只見門巳上鎖,不見麗人,遂於門上題了這首詩。幾天以後,崔護再度往尋,聞屋內有哭聲,叩門求問,方知女子因思念題詩的人而鬱郁死去。崔護入門,扶而哭之,連呼“崔護在此”!女子竟然睜開了雙眼,死而復生。於是,女子的父親便將她嫁給了崔護。
一首詩竟然演繹出一場死去活來的愛情故事,世人把他作為“桃花運”的註解。
吳融《桃花》
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何當結作千年實,將示人間造化工。
吳融《桃花》這首詩的意思就是桃花千枝萬樹的,就像一片燃燒著的火海,激發了年輕人的愛情。而這種愛情一定會結出碩果,向世界顯示人間的造化?
還有張慧言《風流子·出關見桃花》
海風吹瘦骨,單衣冷、四月出榆關。看地盡塞垣,驚沙北走;山侵溟渤,疊障東還。人何在?柳柔搖不定,草短綠應難。一樹桃花,向人獨笑;頹垣短短,曲水灣灣。
東風知多少?帝城三月暮,芳思都刪。不為尋春較遠,辜負春闌。念玉容寂寞,更無人處,經他風雨,能幾多番?欲附西來驛使,寄與春看。
這首詞以塞外的荒寒和雄偉的地勢作為大背景,以“頹垣”“曲水”作為小背景,寫出了桃花不畏嚴寒狂風的堅毅不屈的風姿,再以京城的春闌反襯桃花的命薄如紙,用欲託人捎回京城以使桃花芳姿長在,來表現詞人對桃花的無比愛憐,從而細膩而曲折地表達了作者惜春的感情,顯示出作者取材的新穎與構思的巧妙。“桃花向人笑”,情景熱烈。熱烈之中又包含著寂寞,這裡尚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郁的時分,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桃花,不僅沒有感到孤寂,反而以熱烈的情懷向人綻開了笑臉。詩人的喜愛之情漫溢到這樹桃花的每一枝枝條上,於是客觀的物象又蒙上了人的主觀心境的投影。詩人把桃花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既是愛桃花,也是比桃花更可愛的“那人”。
三,桃花還有以春天的意象,用桃花的開落表現春天的來去,寫春來的喜悅春去的悲傷。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詩的首句“竹外桃花三兩枝”,靜靜的江岸上綠竹青翠,在青翠的竹葉外點綴著三兩枝桃花,紅綠相映,淡淡一筆,將“桃花報春”意境表達得淋漓盡致。既是對桃花的喜愛更是對春天的喜愛。
浣溪沙·山滴嵐光水拍堤
姜彧
山滴嵐光水拍堤,草香沙暖淨無泥。只疑誤入武林溪。
兩岸桃花烘日出,四圍高柳到天垂。一尊心事百年期。
這首詞中“兩岸桃花烘日出”一句描寫尤顯得新穎別緻:一片鮮紅的桃林之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好像不是太陽自己在上升,而是由紅豔豔的桃花將其烘托上去的,這是一種非常富於詩意的境界。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則寫了對春天歸去的無奈。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是一首紀遊詩,記述了大林寺山高谷深,時節絕晚,與山下平原地帶不同的景物節候,表現了詩人對春大的無限留戀和熱愛。
詩中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並用擬人化的手法,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腿似的,可以轉來躲去。詩人以高超的藝術技巧,把自然界的春天寫得如此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是寫桃花詩的妙筆。
桃花詩是無限的桃花美更是無限的。而問答是有限的,不說了吧。
-
11 # 不喝酒的酒徒
關於花的詩詞不勝列舉,常有千古佳句讓你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謫仙人李白有很多時間是在當今的安徽省活動,他逝於當塗縣,在涇縣西南一百里的桃花潭有他的好友汪倫。春水蕩蕩,與友人作別遠行,正要起帆之時,友人趕來為自己送行,於是就有了這篇千古名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你彷彿看到桃紅柳綠的長江邊,相互作揖,共飲美酒,依依惜別。
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東坡這首詩,說桃花只有三兩隻,但是給人的感覺春天撲面而來,桃花含苞待放,即將春滿人間。作為老饕的東坡,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時節的江鮮,極鮮極美的河豚正是江中第一美味。想象一下,乘坐小舟,順著開滿桃花的江岸,尋一處漁家,河豚配美酒,何等自在。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春汛時期的太湖邊總是滿眼春色,風景優美,甚是可愛。桃花與流水是天生的搭檔,花瓣飄落在水面上更是另一種美妙。想想潺潺的河水裡,偶爾跳出肥美的鱖魚,漁翁忙碌的,張網,撈魚,做一道松鼠鱖魚,濃濃的甜汁澆灑在魚身上面,發出滋滋的響聲,是不是口水要留下來。
這種溫暖柔和的江南田園生活是詩人的美好追求。
劉禹錫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前兩句是劉禹錫的《遊玄都觀》,後兩句是《再遊玄都觀》。劉禹錫活了八十幾歲,而好友柳宗元則很早就逝世了。他們都被貶謫,柳宗元到了柳州,劉禹錫到了播州,當時都屬於蠻荒之地,但是劉禹錫心態好,闊達,而柳宗元鬱鬱寡歡。因此劉禹錫活了很大的年紀。他這句再遊玄都觀就是表現。因為前一首玄都觀被貶,很多年後,他又回來了,他說,哈哈哈,前度劉郎又回來了!所以,我們遇到事情的時候,人生際遇不佳之時,要多讀劉禹錫。
以上就是我最喜歡的關於桃花的詩詞,與大家共賞
我是@江畔風柳 與你分享美好的事情
-
12 # 枕月拾星
詩經·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詠桃梁·沈約
風來吹葉動,風去畏花傷。
紅英已照灼,況復含日光。
歌童暗理曲,遊女夜縫裳。
詎減當春淚,能斷思人腸。
桃頌梁·江淹
惟園有桃,惟山有叢。
丹葩擎露,紫葉繞風。
引霧如電,映煙成虹。
伊春之秀,乃華之宗。
詠桃唐·李世民
禁苑春暉麗,花蹊綺樹妝。
綴條深淺色,點露參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風共一香。
如何仙嶺側,獨秀隱遙芳。
詠夭桃唐·孔紹安
結葉還臨影,飛香欲遍空。
不意餘花落,翻沉露井中。
芳樹唐·宋之問
何地早芳菲,宛在長門殿。
夭桃色若綬,穠李光如練。
啼鳥弄花疏,遊蜂飲香遍。
嘆息春風起,飄零君不見。
詠桃唐·李嶠
獨有成蹊處,穠華髮井傍。
山風凝笑臉,朝露泫啼妝。
隱士顏應改,仙人路漸長。
還欣上林苑,千歲奉君王。
入百丈澗見桃花晚開唐·劉長卿
百丈深澗裡,過時花欲妍。
應緣地勢下,遂使春風偏。
憶秋浦桃花舊遊唐·李白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搖盪女蘿枝,半搖青天月。
庭前晚開花唐·李白
西王母桃種我家,三千陽春始一花。
結實苦遲為人笑,攀折唧唧長諮嗟。
相和歌辭·長門怨
唐·岑參
君王嫌妾妒,閉妾在長門。
舞袖垂新寵,愁眉結舊恩。
綠錢生履跡,紅粉溼啼痕。
羞被桃花笑,看春獨不言。
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五)唐·杜甫
黃師塔前江水東,春光懶困倚微風。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題桃樹唐·杜甫
小徑升堂舊不斜,五株桃樹亦從遮。
高秋總饋貧人實,來歲還舒滿眼花。
簾戶每宜通乳燕,兒童莫信打慈鴉。
寡妻群盜非今日,天下車書已一家。
長安春遊唐·王建
騎馬傍閒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裡又須忙。
春來曲唐·王建
春欲來,每日望春門早開。
黃衫白馬帶塵土,逢著探春人卻回。
御堤內園曉過急,九衢大宅家家入。
青帝少女染桃花,露妝初出紅猶溼。
光風暾暾蝶宛宛,繞樹氣匝枝柯軟。
可憐寒食街中郎,早起著得單衣裳。
少年即見春好處,似我白頭無好樹。
題百葉桃花唐·韓愈
百葉雙桃晚更紅,窺窗映竹見珍瓏。
應知吏侍歸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桃源圖唐·韓愈
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
流水盤迴山百轉,生綃數幅垂中堂。
武陵太守好事者,題封遠寄南宮下。
南宮先生忻得之,波濤入筆驅文辭。
文工畫妙各臻極,異境恍惚移於斯。
架巖鑿谷開宮室,接屋連牆千萬日。
嬴顛劉蹶了不聞,地坼天分非所恤。
種桃處處惟開花。川原近遠蒸紅霞。
初來猶自念鄉邑,歲久此地還成家。
漁舟之子來何所,物色相猜更問語。
大蛇中斷喪前王,群馬南渡開新主。
聽終辭絕共悽然,自說經今六百年。
當時萬事皆眼見,不知幾許猶流傳。
爭持酒食來相饋,禮數不同樽俎異。
月明伴宿玉堂空,骨冷魂清無夢寐。
夜半金雞啁哳鳴,火輪飛出客心驚。
人間有累不可住,依然離別難為情。
船開棹進一回顧,萬里蒼蒼煙水暮。
世俗寧知偽與真,至今傳者武陵人。
桃源行唐·劉禹錫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綸擲餌信流去,誤入桃源行數里。
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步逢虛明。
俗人毛骨驚仙子,爭來致詞何至此。
須臾皆破冰雪顏,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隱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
筵羞石髓勸客餐,燈爇松脂留客宿。
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雲。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
翻然恐失鄉縣處,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南家桃唐·元稹
南家桃樹深紅色,日照露光看不得。
樹小花狂風欲吹,一夜風吹滿牆北。
離人自有經時別,眼前落花心嘆息。
更待明年花滿枝,一年迢遞空相憶。
桃花
宋·李處權
照水桃花樹,春風灼灼開。
雖非天上種,何異觀中栽。
帝子吹笙罷,漁人信棹回。
故園何處是,目盡望鄉臺。
桃花宋·向敏中
千朵穠芳倚檻斜,一枝枝綴亂雲霞。
憑君莫厭臨風看,占斷春光是此花。
千瓣二色桃花宋·華鎮
迥出成蹊類,尤深造物功。
細攢重疊瓣,勻賦淺深紅。
豔質平分異,香心一點同。
武陵溪上樹,虛佔好春風。
臘月見桃花宋·楊時
脂臉輕勻作豔妝,未應潔白似梅香。
夭紅不見凌霜操,漫向春前取次芳。
桃花二首宋·崔鶠
一
殘月迷春曉,桃花怯夜寒。
何人示妝洗,先傍玉闌干。
二
如何一配株,孕此千憶花。
雖雲行且闌,明歲亦再華。
豈如世上人,一老不復佳。
醜奴兒·桃花現代·姚華
東風著意妝梅後,煙水初明。一樹紅輕。人面依稀笑口成。
花開怕引漁人棹,仙洞雲橫。舊夢曾經。惱亂劉郎此際情。
粉蝶兒·見雨中桃花作現代·程頌萬
曉起房櫳,絲魂又隨春去。茜窗邊、蝶衣慵補。掩啼妝,回慢臉,芳心低訴。覓香巢,只在畫簾深處。
舞紅一架,狂心都變張緒。蠹箋間、寫他蠻素。甚殘陽,猶戀著,最高花樹。泣東風,驀和鵑語。
-
13 # 虛廬居士
桃花在中國古代被賦予了多重寓意,在不同意境或語境下,寓意著春天、愛情、師生情、長壽、美好生活等。
驚蟄伊始,一聲春雷驚醒人間萬物。“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熱鬧的春天開始了,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勾引出千媚百態的春天。
詩人們也詩意萌發,開啟了一場讚美桃花的詩詞盛宴。聊舉幾例共饗。
一、寓春天
1、“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2、“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滿江南”
3、“滿樹如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
4、“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春煙”
5、“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6、“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
7、“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二、寓愛情
1、“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2、“一樹桃花一樹詩,千樹花語為誰痴”
3、"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4、“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
5、“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
三、寓師生情
1、“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2、“一日聲名遍天下,滿城桃李屬春官”
3、“桃李當時盛,葭莩後代連。”
四、寓美好生活
1、“杏樹壇邊漁父,桃花源里人家”
2、“桃花源裡住,罕見問津人”
3、“陶氏精彩賦,今訪桃花源”
4、“水接桃花源上路,人行巫女峽中天”
5、“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在傳統文化的長河中,詩詞浩瀚,讚美桃花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無桃不成詩,無桃不成春,處處桃花源,處處水雲間。
-
14 # 洛水之男
《漁歌子》
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
15 # l野山鷹ok
讚美桃花的詩詞很多,古詩詞勝不勝數,現在我把我今春的幾首新作先分享給大家
桃花夜綻香飄遠,騷客消魂夢枕艱
本是娉婷清吉骨,卻因嫵媚亂人間
……
桃花夜綻使人愁,嫵媚多姿將客囚
馥野千山收盡蝶,一身吉骨入風流
……
最喜桃枝滿院栽,幽香縷縷入窗臺
頻侵騷客良宵夢,直撞佳人情感懷
蝶舞去,黛追來。喧譁一片趣詩開
難收疚筆三千首,不盡桃花角一枚
……
三月桃花夜綻池,芬芳四溢蝶先知
直橫去馥三千里,上下來招一路痴
黛相吻,客來追,朝朝暮暮不知時
桃花院裡深千尺,朵朵勾魂盡入詩
……
原本人間一花樹,入春蓬雨就來奇
新芽吐蕾聞風綻,弄點眉姿路客痴
……
桃開三月最迷人,抖落芳芬處處春
蝴蝶蜜蜂千把萬,夢中還在醉紅塵
……
三月桃花綻滿枝,一園春色蝶先知
芬芳馥散三千里,騷客偧來一本詩
……
蝶翅牽來一院娛,飛蜂戀蕊忘時無
深閨挑剔心高遠,硬道這枝最特殊
……
桃樹開花三月正,嫣紅一片靨先行。
五顏六色煙歸路,留得叢中笑語聲。
當然沒有古人寫的好,也把古人的摘幾句分享一下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江畔獨步尋花.其五》杜甫
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賈至《春思》
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日暮風吹紅滿地,無人解惜為誰開。——白居易《下邽莊南桃花》
春塢桃花發,多將野客遊。日西殊未散,看望酒缸頭。——張籍《和韋開州盛山十二首·桃塢》
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蘇軾《送別詩》
《桃花庵》
[ 明 ] 唐寅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酒醉酒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
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
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
16 # duganggang
桃花流水須長信,不學劉郎去又來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扣舷得新詩,茶煮桃花水
批竹初攢耳,桃花未上身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沒
-
17 # 雲隱
中國詩詞中的桃花意象來自《詩經 周南 桃夭》。桃夭中以新婚女子的嬌媚可人形象為“比”,帶給人們一股女性鮮活的生命源泉。在中國千年的古典詩詞中,積澱出深刻的文化意涵,各類以桃花意象為本的詩詞佳句流傳至今。
每即春日,桃花就以其豔麗之姿、繽紛落英之態,觸動著歷文人敏感的心靈。這種心境融匯了情感、神話, 變成了廣為世人吟詠傳誦的詩句與記憶。
上溯《詩經》〈周南-桃夭〉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 宜其室家。” 奠定了古典文學中桃花意象。晉陶淵明《桃花源記》以“ 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 為文人建構一個虛無縹渺的理想王國“ 桃花源”。唐代孟綮《本事詩.情感》則記載了崔護的情傷:“ 人面不知何處去, 桃花依舊笑春風。” 留下一段悽美動人的愛情故事, 卻也帶起了詠桃詩的春天。
桃花春色暖先開,明媚誰人不看來。可惜狂風吹落後,殷紅片片點莓苔。此詩為唐周樸的《桃花》,是唐詩中專以桃花命題的佳作。
一樹紅桃亞拂池,竹遮松蔭晚開時。非因斜日無由見,不是閒人豈得知。寒地生材遺校易,貧家養女嫁常遲。春深欲落誰憐惜,白侍郎來折一枝。
此詩為白居易的《晚桃花》,詩人真是愛“才”,唯覺桃花的冷清與孤寂,要親折一枝日日賞鑑。
花涇二月桃花發,霞照波心錦裹山。說與東風直須惜,莫吹一片落人間。
陸游《泛舟觀桃花》,與唐婉泣別之後,是否就不再留戀這世間,只希望泛舟江上,尋一處桃源聖地?還是如劉禹錫那樣,手栽千棵桃樹,落盡人間事。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洞府深沈春人長,山花無主自芬芳。憑欄寂寂看明月,欲種桃花待阮郎。此詩為唐《席上歌》,用劉義慶《幽冥錄》中記載的典故,讓桃花帶有了傳奇色彩。
東漢永平年間,劉晨、阮肇到天台山採藥,因迷路被困山中,幾乎餓死。見山上有桃樹一棵,大而有子,採食的過程中遇見仙女,被留並以夫妻事之。
元朝詩人薩都拉《蕊珠宮》寫桃花,也是用了此典。
天宮仙女淡淡妝,桃花洞口逢劉郎。巫山神女弄雲雨,楚臺人去空斷腸。
宋代盧炳的《鷓鴣天·席上戲作》同樣用了此典故。
秋月明眸兩鬢濃。衫兒貼體縐輕紅。清聲宛轉歌金縷,纖手殷勤捧玉鍾。
嬌婭奼,語惺鬆。酒香沸沸透羞容。劉郎莫恨相逢晚,且喜桃源路已通。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此詩為杜牧的《題桃花夫人廟》,桃花夫人即息夫人。
息夫人姓媯(guī),春秋時陳侯之女,嫁給息國國君,稱為息媯。楚文王喜歡息媯美貌,於是滅掉息國,強納息媯為夫人。
傳說息媯出生於深秋之時,而滿園桃花競燦然開放,其額上胎記宛若桃花。被楚擄後,堅貞自守,後趁楚王田獵,與息候私會,雙雙殉情。華人因其堅貞之志,建桃花夫人廟以感念。其人其事亦被後世文人墨客反覆詠誦,所以有大量的唐詩宋詞以此為題,借桃花寄此情。
莫以今時寵,難忘舊日恩。看花滿眼淚,不共楚王言。——王維《息夫人》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雲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劉長卿的《過桃花夫人廟》
皮日休的《桃花賦》更是將桃花與女子的神韻、身姿、傷感,薄命緊緊地融合在一起。
輕紅拖裳,動則嫋香,宛若鄭袖,初見吳王。夜景皎潔,閧然秀髮,又若嫦娥,欲奔明月。蝶散蜂寂,當閨脈脈,又若妲已,未聞裂帛。或開故楚,豔豔春曙,又若息媯,含情不語。或臨金塘,或交綺井,又若西子,烷紗見影。玉露厭浥,妖紅墜溼,又若驪姬,將譖而泣。或在水濱,或臨江浦,又若神女,見鄭交甫。或臨廣筵,或當高會,又若韓娥,將歌斂態。微動輕風,婆娑暖紅,又若飛燕,舞於掌中。半沾斜吹,或動或止,又若文姬,將賦而思。豐葺旖旎,互交遞倚,又若麗華,侍宴初醉。狂風猛雨,一陣紅去,又若褒姒,初隨戎虜。滿地春色,階前砌側,又若戚姬,死於鞠域。
清代李漁言及桃花曾說: “草木之花,色之極媚者莫過於桃,而壽之極短者亦莫過於桃,紅顏薄命之說單為此種”南家桃樹深紅色,日照露光看不得。樹小花狂風易吹,一夜風吹滿牆北。離人自有經時別,眼前落花心嘆息。更待明年花滿枝,一年迢遞空相憶。——元稹《南家桃》
所以,桃花在詩人的筆下,更多的是傷春之感,惜春之嘆。這種傷春之狀尤以林黛玉為甚為醉。
《桃花行》——林黛玉
桃花簾外東風軟,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人與桃花隔不遠。
東風有意揭簾櫳,花欲窺人簾不卷。
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憐人花也愁,隔簾訊息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庭前春色倍傷情。
閒苔院落門空掩,斜日欄杆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葉亂紛紛,花綻新紅葉凝碧。
霧裹煙封一萬株,烘樓照壁紅模糊。
天機燒破鴛鴦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進水來,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鮮豔何相類,花之顏色人之淚。
若將人淚比桃花,淚自長流花自媚。
淚眼觀花淚易幹,淚乾春盡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飛人倦易黃昏。
一聲杜宇春歸盡,寂寞簾櫳空月痕!
-
18 # 詩詞學院
古今最喜歡寫桃花的詩人是明朝的唐寅(就是那個電影中的風流才子唐伯虎),桃花詩寫得最好的當數他的《桃花庵歌》
桃花庵歌[明] 唐寅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裡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賣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須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將貧賤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閒。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這首詩,其實就寫了人生的兩種生活:
一種是唐寅自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的生活,另一種是“車塵馬足富者趣”忙忙碌碌的漢朝大官和富人生活。
透過對比,寫出了貧者與富者兩種不同的人生樂趣,表達了詩人樂於歸隱、淡泊功名、不願與世俗交接追求閒適的生活態度。
桃花因與“逃”同音而具隱者之意,更體現出追求自由、珍視個體生命價值的可貴精神。這是大家應該給予注意的地方。
下面在摘錄十句有關桃花的詩句,供大家欣賞:
1,桃花春醉晚,蕙草雪消初。 明·陸澄原 豔詩
2,芳草人煙冷,桃花夜雨濃。 清·許傳霈 暮泊無錫鄉間
3,掩映桃花承雨露,悠揚榆莢趁春雷。 明·釋函是 沈融谷將入都門過別
4,桃花明薄暮,燕子鬧微陰。 宋·陳與義 西軒寓居
5,桃花泛水飄紅去,燕子貪泥帶溼飛。 宋·劉摯 次韻弱翁春中久雨
6,竹葉影繁籠藥圃,桃花香煖映芝田。 宋·古成之 五仙觀二首
7,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 唐·杜甫 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8,桃花一樹空含笑,柳葉千絲盡喚愁。 明·胡應麟 同胡孟韜張仲立過集李惟寅宋忠父作
9,桃花深院飄紅雨,杜若芳洲泛綠波。 明·于謙 春寒憶家
10,桃花舒爛漫,煙柳舞婆娑。 當代·姚佳 午夢
-
19 # 8613217153865歐陽
桃生人中喜,
春添三月花。
手握佳身再,
蜜汁憶萬家。
花開格外注,
芬芳世外佳。
客扮不著粉,
醉醒日落霞。
隨寫。
-
20 # 小妞妞的音訊世界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
回覆列表
春天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你知道有多少讚美桃花的詩詞嗎?春回大地萬物蘇。桃紅柳綠入畫圖。風和日麗風光美,山青水秀景色幽。三月大地桃花盛開,百鳥歡鳴,自古以來中國有許多詩人,以桃花吟詩頌美春天,要問有多少讚美桃花的詩詞,這是說不請的,最著名描寫桃花的詩,是唐代詩人崔護寫的"題都城南莊"的桃花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兩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崔護有一年春天在效外遊玩觀賞桃花,在桃花下遇到美貌的女子,就對他產生愛慕之情,兩人無緣不能相愛,第二年崔護又去郊外觀賞桃花,只見桃花盛開,再也見不到,去年在桃花下相遇的美貌女子了,這首詩作者借桃花抒發愛情,就是流傳最廣,最受人們歡迎的桃花詩了。
去年春天我到皖南景區旅,在桃花樹下,也遇到了前來觀賞桃花的遊客,也寫一首《桃花詩》:
桃花吐豔景色新,外出遊玩遇知音。兩人見面不相識,觀賞桃花更思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