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幼婷淘小鋪
-
2 # 看客說書
廚神不敢當,只是平時比較愛吃肉,做過許多次紅燒肉,給您分享一點兒經驗之談。各家做法從肉的改刀開始就會出現分歧,正宗的東坡肉應該是大塊的,吃起來香、嫩、入口即化的感覺。如有不對的地方,希望廚神可以加以指點。
主料:精豬五花600克
配料:蔥、姜、八角、大棗
調料:鹽、生抽、冰糖、白糖、黃酒
步驟:
1、香蔥切段、姜切成大片備用;
2、五花肉切成4釐米左右見方、均勻的大塊,用稻草繩把每一塊肉綁起來(綁繩是為了肉定型不散);
3、五花肉冷水下鍋,下入蔥、姜、八角、黃酒煮沸,撇去血沫後撈出瀝乾水分;
4、鍋中放少許底油,放入十幾顆冰糖,炒出糖色後衝入涼水(涼水炒的糖色顏色更亮,但容易迸濺需注意安全);
5、在砂鍋的底部鋪上竹篦子,在竹篦子上鋪上一層小香蔥,把焯水的五花肉皮朝下碼放在砂鍋中,把薑片均勻的碼在肉上,再鋪上一層小香蔥。倒入炒好的糖色至齊平,放入大棗;
7、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2小時,加入黃酒、鹽、白糖、生抽醬油調味,燉的時候要蓋上鍋蓋防止香味流失;
8、將砂鍋開啟,去掉多餘的調料;
9、再將肉,輕輕的取出,放入蒸碗中澆上點燉肉的湯汁,隔水蒸制1小時即可。
-
3 # 河洛小郎說美食
瞭解東坡肉的做法,我們首先要知道東坡肉是怎麼來的,它跟蘇東坡又什麼關係呢?
經過資料查詢,下面我就把東坡肉的歷史淵源跟您梳理一下!
關於東坡肉名字:關於東坡肉的名字,大家日常都能聽到的紅燒肉,據說就是東坡肉的別名。另外,滾肉、東坡燜肉也是東坡肉的其他叫法。有人說東坡肉是江南地區的特色傳統名菜。如果紅燒肉是東坡肉的別名,那麼,東坡肉可以說是咱老百姓的日常菜了。
東坡肉在浙菜、川菜、鄂菜等菜系中都有,而且各地的做法也各不相同,有的先煮後燒,有的先煮後蒸,還有的直接燜煮收汁。但是,正宗的東坡肉,在主料和造型上大同小異,主料都是半肥半瘦的豬肉,成品菜都是碼得整整齊齊的麻將塊兒。
關於東坡肉歷史:
東坡肉的歷史,最早的發源地是江蘇徐州。據說,東坡肉的原型是徐州的回贈肉。回贈肉是徐州的“東坡四珍”(據說其他三珍為:金蟾戲珠、五關雞、醉青蝦)之一。
話說宋神宗熙寧十年(公元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蘇軾到任不久的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高達二丈八尺。蘇軾身先士卒,親荷畚插,率領軍民築堤抗洪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擊退了洪水,保住了徐州城。
抗洪勝利後,全城百姓歡欣鼓舞,對這位新知州十分感激。大家紛紛殺豬宰羊,擔酒攜菜前去謝恩。蘇軾推辭不掉,收下後豬肉後,他親自指點家人制成紅燒肉,又回贈給一起抗洪的百姓。百姓吃了這肉之後,覺得肥而不膩、酥香味美,一致稱他為“回贈肉”。此後,“回贈肉”就在徐州一帶流傳,併成徐州的傳統名菜。這在《徐州文史資料》、《徐州風物誌》、《徐州古今名饌》中都有記述。
宋神宗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二月一日,蘇軾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在黃州期間,蘇軾親自動手烹飪紅燒肉並將經驗寫入《食豬肉詩》中:
黃州好豬肉,價賤如糞土。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
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
蘇軾在徐州及黃州時烹製的紅燒肉,只是在當地有影響,在全國並沒有多大名氣。
真正叫得響並聞名全國的紅燒肉,是蘇軾第二次在杭州時的“東坡肉”。
宋哲宗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一月三日,蘇軾來到闊別十五年的杭州任知州。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五、六月間,浙西一帶大雨不止,太湖氾濫,莊稼大片被淹。由於蘇軾及早採取有效措施,使浙西一帶的人民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他組織民工疏浚西湖,築堤建橋,使西湖舊貌變新顏。杭州的老百姓很感謝蘇軾做的這件好事,人人都誇他是個賢明的父母官。聽說蘇軾在徐州、黃州時最喜歡吃豬肉,於是大家就抬豬擔酒來拜謝。蘇軾收到後,便讓家人將肉做成紅燒肉,然後分送給民眾食用,大家吃後無不稱奇,把蘇軾送來的肉親切地稱為“東坡肉”。
東坡肉經典做法:用料:
主料:豬肉1000克 生薑4片 香蔥50克
輔料:冰糖80克 生抽70ml 老抽1/4小匙 花雕酒50ml 清水600ml 花雕酒30ml 大紅棗6顆
製作工藝:
1、首先選肉要選肉厚,多層次,肉質緊緻的帶皮五花豬肉
2、將豬肉切成40mmx40mm的方塊,並用粗棉繩綁成十字結,扎口朝下
3、平底鍋內放半碗油,將肉皮朝上,中小火慢慢煎出油脂,取出肉塊備用
4、取一大砂鍋,鍋底鋪上一張竹篾(這樣防止肉塊燒焦)
5、在鍋底墊上香蔥及薑片,將煎好的肉塊平鋪在鍋裡
6、炒鍋內放入80克冰糖及50克清水,小火燒至冰糖溶化
7、鍋內冒煙,冰糖轉為深褐色,放涼後加入清水50ml,重新加熱將糖色煮成褐色糖漿水
8、將生抽,老抽,糖漿水,花雕酒50ml加入鍋內
9、注入清水600ml,水量至豬肉的2/3位置,加蓋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燜約60分鐘
10、約30分鐘時,將豬肉翻轉豬皮朝下繼續燜制。約45分鐘時再翻轉過來,直制水份燜至只剩鍋底位置
11、將豬肉擺放在大碗內,倒入剩下的湯汁,放入剪開口的紅棗,再倒入花雕酒30ml
12、鍋內燒開水,將肉放上加蓋大火蒸60分鐘即可
好了,我是河洛小郎,今天的東坡肉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有感興趣的可以一起操作一下咯!我已經流口水啦!
-
4 # 震歌love美食
正宗的東坡肉怎麼做才好吃呢?提起紅燒肉,大家依然不會忘記那位將紅燒肉事業吃向巔峰的人~蘇東坡,正因為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從基層走向高層,從老百姓的菜桌,走向了文人墨客的餐桌,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道廣為流傳的大眾菜是如何製作的吧。
方法/步驟
步驟一:五花肉800克、八角15克、香葉1片、蔥段50克、薑片30克、白砂糖20克、鹽適量、醬油25克、黃酒30克、冰糖25克、花生油15克。
步驟二:先把五花肉切成2.5釐米見方的塊兒。
步驟三:用涼水下鍋。
步驟四:水開後把肉塊兒煮5分鐘。然後撈出,控淨水份備用。
步驟五:炒鍋上火倒入少許油,煸香八角。倒入細砂糖,煸炒糖色,煸炒到微黃色即可。
步驟六:下入肉塊兒煸炒,把肉塊兒煸炒到耗幹水份顏色透亮、表面微黃。
步驟七:倒入黃酒、醬油翻炒,炒到黃酒揮發,醬油均勻的吸附在肉塊上為止。
步驟八:把肉炒勻後,往鍋中注入開水,水和肉塊持平即可。然後,放入蔥段、薑片、香葉,最後放入冰糖,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30-40分鐘。
步驟九:肉燜熟後,撿出蔥、姜、八角、香葉不要,放少許鹽,然後用旺火收汁,湯汁收淨便可出鍋。
-
5 # 獨居小食堂
蘇東坡紅燒肉我一般都這麼做,您可以參考參考,畢竟這美食都是為了犒勞自己的[捂臉]
用料
五花肉
蒜蓉
醬油
糖
鹽
水
秘製紅燒肉的做法
1五花肉洗淨去毛切小塊,放在開水裡汆燙,然後倒出,衝冷水至完全冷卻
2燒開水,然後再將小塊的五花肉放入開水裡汆燙,然後倒出衝冷水至完全冷卻
3在炒鍋裡放少許的油、爆香蒜蓉,加入小塊五花肉,翻炒至肉塊表面有些微焦,然後加入適量的生抽、糖、老抽和水,燜20-30分鐘,然後熄火
4待鍋裡的肉完全冷卻,加入要同燜的東西,例如雞蛋,土豆...加水再燜一次,約20-30分鐘即可
5小貼士
秘訣1、反覆白水煮五花肉,然後冷水冷卻,其實是去掉五花肉裡的肥膩;
秘訣2、分兩次燜煮五花肉,其實是為了避免五花肉中的瘦肉部分經過反覆燜煮而變硬,生渣。
一些小建議:
1.五花肉最喜歡買超市分裝好的‘精華版’,每條五花肉最精華的部分都在這裡了,肥瘦均勻,一層又一層。2.我汆燙了2遍,因為肉很均勻,如果買的肥肉多的話,可以汆燙三遍,整條肉汆一遍水,再切小塊,接著汆燙2遍。
2.出鍋前試試味道,不夠味的話加鹽調味。醬油越煮越濃,一開始不要放太多老抽,不然收汁之後顏色會太深。
3.按照自己的習慣可以再新增一顆八角,或者一些郫縣豆瓣醬,都是很美味的。
-
6 # 美食軌跡大當家
紅燒肉是熱菜菜譜之一。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來做。紅燒肉的烹飪技巧以砂鍋為主,肥瘦相間,香甜鬆軟,入口即化。紅燒肉在我國各地流傳甚廣,是一道著名的 大眾菜餚。提起紅燒肉(東坡肉),大家自然不能忘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正是由於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百姓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
其實,那個源遠流長、名響大江南北的東坡肉說穿了也就是紅燒肉。考究紅燒肉的歷史,確實難以說清楚它產生於何時、何地,不過,由於東坡先生孜孜不倦的努力,從他那時起,紅燒肉就正式的走上了歷史的舞臺。“黃州好豬肉,價錢如糞土,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每日早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從這首蘇東坡的《食豬肉》詩,不難看出蘇老先生不僅是“每日早來打一碗好吃”,而且,還深諳紅燒肉“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的烹飪之道。
下面就來講解一下做法
準備
五花肉800g,冰糖25g,八角15g,香葉1片,生抽,老抽,白酒,花椒,陳皮,桂皮,大蔥,生薑
第一步
將五花肉清洗乾淨,如果皮上有毛,就用火烤一下。
烤完用刀刮一下,就特別乾淨了~
第二步
鍋裡填上適量的水,放入陳皮(新鮮橘子皮也可以)和花椒,再倒入一點白酒。
放這些能夠很好的去掉肉的不好氣味~
第三步
然後把五花肉放入煮一下
第四步
開鍋即可撈出,用水衝乾淨即可。
有人會說,在清洗會使肉質收緊,煮不熟!
如果你有顧慮可以用溫水清洗,這個不是問題
第五步
然後切成麻將大小的塊。
可能還有人問:為什麼不先切好在過水?
我覺得先切好的在過水,肉皮受熱回縮,肉不見方,影響美觀!
當然自己家吃不需要那麼多形式,完全看你喜好而決定次序~
第六步
準備好蔥姜 大料 桂皮 丁香,這是我覺得必備的調料。
第七步
把這些都倒在一個合適大小的砂鍋。
第八步
在放入五花肉,填上適量的水(適量就是剛好和肉平齊,如果不是砂鍋這個水量可能就不合適了,在結合實際情況來調整!)放入生抽和老抽(生抽調味,老抽上色。不需要放鹽,全平這兩種來控制鹹淡),在放入半勺轉換糖漿。(對,就是做月餅的轉化糖漿。沒有就放點冰糖,倒入兩滴醋,醋不可以多放)。
第九步
中火燒開,轉成最小火。就是燃氣僅有內圈有火的狀態。
第十步
收汁出鍋
-
7 # 譚小白
紅燒肉正宗的做法
紅燒肉怎麼做好吃?提起紅燒肉(東坡肉),大家天然不能健忘那位將吃紅燒肉事業推向高峰的人--蘇東坡。恰是因為他的努力,紅燒肉才得以從基層走向了上層,從老庶民的菜鍋走上了文人墨客的餐桌。下面我們就趕快來看看這道廣為流傳的大眾菜餚-紅燒肉最正宗的做法吧!
食材明細:
五花肉適量、八角適量、蔥段適量、香葉適量、薑片適量、白砂糖適量、鹽適量、醬油適量、黃酒適量、冰糖適量、花生油適量
製作步驟:
1. 五花肉800克、八角15克、香葉1片、蔥段50克、薑片30克、白砂糖20克、鹽適量、醬油25克、黃酒30克、冰糖25克、花生油15克。
2. 先把五花肉切成2.5釐米見方的塊兒。
3. 用涼水下鍋。
4. 水開後把肉塊兒煮5分鐘。
5. 撈出,控清水份備用。
6. 炒鍋上火倒入少許油,煸香八角。
7. 倒入細砂糖。
8. 煸炒糖色。
9. 煸炒到微黃色即可。
10. 砂糖徹底融開,炒到輕微上色後,下入肉塊兒煸炒,把肉塊兒煸炒到耗幹水份顏色透亮、表面微黃。
11. 並開始出油後烹入黃酒。
12. 倒入醬油翻炒。
13. 炒到黃酒揮發,醬油平均的吸附在肉塊上為止。
14. 把肉炒勻後,往鍋中注入開水,水和肉塊持平即可。
15. 然後,放入蔥段、薑片、香葉。
16. 最後放入冰糖。
17. 蓋上鍋蓋用小火燜煮30-40分鐘。
18. 肉燜熟後,撿出蔥、姜、八角、香葉不要。
19. 放少許鹽,然後用旺火收汁。
20. 湯汁收淨便可出鍋。
21. 在收汁的時候,可順便把多餘的油潷出留作它用,此油味道很香,可炒菜還可做其它用途。
紅燒肉特點:光彩紅亮、味道香濃、軟爛滑潤、肥而不膩。
-
8 # 奧斯卡炊事班
1.準備一塊方形五花肉
2.鍋中水燒開後放入五花肉燙一下,撈起過涼水備用。
3.準備好紅燒醬油,鮮醬油,黃酒,冰糖,香蔥,生薑,鹽。
4.蔥洗乾淨墊鍋底,放上生薑片,再把五花肉切成四塊大小相同的塊,肉皮朝下,放在蔥上。
5.放入冰糖
6.加入紅燒醬油,鮮醬油,黃酒,少許鹽,中火燒開轉小火慢燉一個半小時
7.開啟鍋,肉已經酥爛
8.再取一碗,肉皮朝上放入碗裡,將燉過肉的湯汁一起倒入碗中
9.碗上加蓋,放入高壓鍋內,小火燉30分鐘即可。
-
9 # 冷盤升哥
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制而成。
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創制。東坡肉的最早發源地是浙江杭州。1080年蘇東坡謫居黃州,因當地豬多肉便宜,才想出這種吃肉的方法。
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展開
食材
新鮮五花肉
600克
紹興老酒
1瓶
八角
2個
香菜
2根
醬油
少許
冰糖
2匙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氽燙過,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
2
/4
鍋內放清水,加適量黃酒,肉塊排放在鍋內,再加入蔥結、姜塊、料酒,用小火燒煮1小時,將肉煮熟,約1小時。
3
/4
再加入醬油、白糖用小火燜煮30分鐘,至肉質酥糯(煮時應不斷將浮油撇去)
4
/4
將肉撈起盛裝在砂鍋內,皮朝上,再加入一些煮肉的汁水,加蓋密封,上籠用大火蒸30分鐘即可。
注意事項
原料必須選用皮薄、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肋條肉(以金華“兩頭烏”豬為最佳),經氽煮定型,再用直刀切成大小均勻的方塊
也可以用黃酒代水(也可加少許水),調料必須一次加足,以突出醇香的地方風味
-
10 # 世界美食日記
【食材】(6人份)
1.帶皮豬五花肉 800g
2.黃酒 1000g
3.冰糖 100g
4.大蔥白 5段
5.老抽 20g
6.生薑 4片
7.鹽 7g
【製作方法】
1.豬肉切成約6~7釐米的正方塊,用細繩捆起來(乾淨的稻草也可以),豬肉捆上,主要因為這道菜需要燉煮的時間比較長,而且肉塊大,不捆上肉塊肉會容易散。
2.肉塊放入開水鍋中,焯水給肉定型。
3.砂鍋底部墊上竹篦子,蔥,姜放入鍋中,豬肉塊肉皮向下放入鍋內,加入老抽,鹽,冰糖,倒入黃酒,要沒過肉塊。(如果沒有竹篦子,也可以在鍋底墊大量的小蔥,切忌不可用大蔥,這樣也能防止糊底)
4.開小火燉2小時後,開啟蓋子,將豬肉翻過來,皮朝上,這時湯汁已經變得濃稠,用勺子撈起湯汁澆在肉塊上。
5.湯汁變得明亮就要關火,千萬不能煮的過久,東坡肉含糖量高,煮過久會容易糊鍋。
6.出鍋裝盤享用吧~
-
11 # ZhUanSheng
自己已喜歡做,把肉洗淨切方塊,大小自定,鍋中放水燒開,下肉焯水,炒鍋放白或冰糖,炒至糖稀放肉上色,加八角,桂皮,香葉,鹽,料酒,蔥姜,幹椒,適量水,燜燒到適中。
-
12 # 王傳棟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紅燒肉是一道著名的大眾菜餚,屬於熱菜,也是中華的一道經典名菜,口感肥而不膩、軟糯香甜,是老少皆宜的美食。其以五花肉為製作主料,最好選用肥瘦相間的三層肉(五花肉)來做,做法多達二三十種。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蘇東坡紅燒肉的做法吧:
材料:五花肉、老抽、八角、姜、胡椒粉、火麻油、冰糖、大蒜、鹽。
步驟:1、準備材料,五花肉洗淨,切成麻將塊大小;2、鍋燒熱放亦舒堂火麻油,爆香薑片大蒜花椒八角;3、倒入五花肉翻炒至兩面微焦,加入料酒或者白酒、醬油、冰糖;4、轉入砂鍋加適量開水,慢火燜一個小時,要注意經常翻身,一方面均勻上色,別一方面避免豬皮粘鍋。出鍋之前撒點胡椒粉和鹽就可以了;5、盛出,擺好,胃口會更好。
蘇東坡的烹肉之法在其《燉肉歌》中可見奧妙:“慢著火、少著水,柴火罨焰煙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回贈肉”的特點是鮮香醇厚,油而不膩。蘇東坡在徐州留下了四道名菜,除回贈肉外還有金蟾戲珠、五關雞、醉青蝦、後人將這四道菜稱之為“東坡四珍”。
-
13 # 時尚餐飲報
做法
1、先把五花肉洗淨。
2、放到熱水中淖5分鐘
3、撈出來稍晾。
4、切成每塊1兩半左右的方塊。
5、準備好黃酒、醬油、白糖。
6、蔥切段,薑切片。
7、先把姜和蔥放到砂鍋裡。
8、再把五花肉擺到砂鍋裡,肉皮朝下。
9、先倒入黃酒和醬油。
10、再放入白糖。
11、用大火燒開。
12、轉小火慢燉2小時。
13、撇去油,將肉皮面朝上裝入特製的小容器中。
14、鍋裡放熱水,加蓋置於蒸籠內。 用旺火蒸30分鐘至肉酥透即成。
-
14 # 鎮鎮柚吃
食材
新鮮五花肉 600克
紹興老酒 1瓶
八角 2個
香菜 2根
醬油 少許
冰糖 2匙
方法/步驟
1將五花肉切四方塊,先氽燙過,接著抹上醬油,再用熱油炸上色,撈出立刻用冷水沖涼。2鍋內放清水,加適量黃酒,肉塊排放在鍋內,再加入蔥結、姜塊、料酒,用小火燒煮1小時,將肉煮熟,約1小時。3再加入醬油、白糖用小火燜煮30分鐘,至肉質酥糯(煮時應不斷將浮油撇去)4將肉撈起盛裝在砂鍋內,皮朝上,再加入一些煮肉的汁水,加蓋密封,上籠用大火蒸30分鐘即可。 -
15 # 創新時尚美食家阿健
步驟 1
東坡肉/紅燒肉的做法 步驟1
帶皮五花肉整塊過水,然後切成4釐米見方的塊,
步驟 2
東坡肉/紅燒肉的做法 步驟2
砂鍋內鋪滿一層薑片,再放斜刀蔥和蒜瓣,肉皮朝下襬好,放冰糖、八角、花椒、生抽、老抽、黃酒,再加水至接近沒過肉面。
步驟 3
東坡肉/紅燒肉的做法 步驟3
大火滾開後關小火,一個小時。然後把肉翻面,放一點點鹽。再半個小時。
步驟 4
東坡肉/紅燒肉的做法 步驟4
裝盤,砂鍋裡剩餘的湯進炒鍋,用蠔油或者鮑汁勾薄芡,淋在肉上即可。
-
16 # 淨膚小哥
說到紅燒肉就不得不提蘇東坡了,紅燒肉又名東坡肉,傳言在北宋年間,蘇東坡任知州的時候,洪水爆發。那個時候排水系統還不健全,百姓和房子,生活用具皆被洪水沖走,在經過蘇東坡的領導下,民兵眾志成城,努力與洪水奮戰,最終戰勝了洪水。而百姓為了感激蘇東坡的行為,都送上自家的豬肉,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蘇東坡將肉收下,命廚房做出紅燒肉再反贈給了村民。而且蘇東坡做的紅燒肉極為講究,不但在顏色方面和味道方面都非常出色,一時間名聲大噪,為後人傳頌至今。這道紅燒肉的做法,時間源遠流長,不但保留了先前人民的勞動智慧,還根據後期不斷的改善,成為了大家餐桌上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紅燒肉的做法 最正宗的做法
1.生薑先洗乾淨,去皮以後切成片狀,蔥也要洗淨。
2.把一整條五花肉切成麻將大小的均勻塊狀小肉塊。然後把每一塊肉用線綁起來。
3.鍋裡煮沸水後,把五花肉放進去進行焯水後瀝乾水分。
4.選一隻結實的砂鍋,然後底部鋪上竹篦子,再將香蔥平鋪在竹篦子的上面。
5.瀝乾水後的五花肉,皮朝下一塊一塊擺好造型放在砂鍋中。
6.再把切好了的薑片一片一片均勻的鋪在肉上面。繼續往肉上面鋪一層蔥。然後往裡面加入冰糖和大棗。
7.同時再將紅燒醬油和黃酒糖、糖和鹽放進去,倒進去的這些液體高度要和肉持平。
8.把蓋子蓋好以後,轉至中火將其燒開,調到小火慢慢燉大概要2小時。
9.時間到了以後,把蓋子開啟然後取出多餘的蔥。
10.再小心翼翼的把肉取出來以後,再放進乾淨的蒸碗中,澆上剛剛燉出的肉的湯汁。
11.放進蒸鍋裡面後,再隔著水蒸大概1小時左右。
12.然後就可以出鍋,食用了。
-
17 # 廚娘小雪
準備五花肉清洗乾淨,鍋內放入水,薑片,蔥段,料酒,香葉,整塊五花肉和這些配料一起煮15分鐘左右。
將煮過的五花肉切成三至四釐米見方的正方形,用鍋放入少許油下入肉塊煎定型。
鍋內留少許油,炒冰糖至紅色加熱水煮開成糖色水乘出備用,在用少許油炒香姜,蔥,八角,香葉,桂皮,幹辣椒,在倒入料酒,老抽,糖色水,煮開。
在倒入煎過的五花肉,煮開5分鐘左右,用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左右,直到汁收到濃稠就可以出鍋了。
味道不錯,香甜不膩,入合既化。
回覆列表
材料:帶皮五花肉600g、香蔥適量、生薑適量、醬油100ml、紹酒300ml、冰糖40g。
做法:
1.帶皮五花肉整塊放進開水鍋中汆燙至沸騰2-3分鐘,中間翻面;
2.取出,用刀刃刮除肉皮上的雜質和細毛,切成麻將大塊;
3.砂鍋底部鋪上一層竹篦子;
4.再鋪上整棵香蔥和切成大片的生薑。;
5.將肉塊兒肉皮朝下,碼在蔥姜上;
6.加入紹酒、醬油和冰糖。;
7.上火,大火煮開後轉微火,蓋上鍋蓋慢燉3個小時。中間一個半小時左右時,開啟鍋蓋翻面,使肉皮朝上,繼續加蓋慢燉;
8.燉好的肉塊小心碼入耐熱容器,去除湯汁中的蔥姜和竹籤,並儘量去除表層厚厚的油脂,澆在肉塊兒上;
9.蒸鍋上汽後,放入肉塊兒,蓋上保鮮膜,大火蒸30分鐘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