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沫姐姐的麻麻
-
2 # 寶寶早安
啟蒙教育不屬於超前教育。寶寶一週歲後,就會會慢慢對各種事物感興趣,這時正是大量教授寶寶的大好時機,只要他自己主動要的東西,只要不是拿後會傷到他,都可以給他玩,這樣即可以鍛鍊他動手動腦能力,也可以對他有選擇的教育,這樣在寓教於樂中,寶寶會學到很多知識,即玩的高興,也起到啟蒙教育的目的。
-
3 # 小金魚Sam媽媽
孩子的啟蒙教育並不是超前教育。在孩子開始會走路,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讓孩子儘可能多的接觸不同的事物,觀察或看到不同的物體執行的方式和規律,讓孩子知道生活裡存在著很多多樣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家裡有高質量的陪伴,能夠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的階段,自己在家裡帶孩子完全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家庭裡父母都很忙,老人不具備高質量陪伴孩子的能力,有條件或者接受早教理念的家庭可以帶著孩子去上一些早教課程。不管選擇哪一種其實都是為孩子提供更廣闊的接觸空間,啟用孩子內在的各種潛能。其實目前孩子大部分出生的時候都是差不多的,後天的教養確實是孩子千差萬別的重要原因。但是啟蒙教育裡比較建議的是讓孩子去多接觸不同的事物,而不要去進行反覆記憶背誦的學習。
-
4 # 藍莓麒麟
你的問題是孩子啟蒙教育等同於超前教育嗎?
我認為啟蒙教育不是超前教育。所謂的啟蒙教育是培養孩子生活中各種能力的教育,而不是所謂的語、數、外等這些學科教育。超前教學帶來的弊端很嚴重,會讓幼小的孩子過早的接觸到不符合此時生理能力達到的技能,孩子畏難情緒嚴重,產生心理陰影,甚至厭學情緒,對身心發展都不利。
人生是長跑,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作為孩子,身心和心智都尚未成熟,還處於發育階段,家長給孩子提前報太多的輔導班,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好的身體狀態才能為未來的學習提供基礎保障。
那麼什麼是啟蒙教育呢?啟蒙教育是早期讓孩子接受教育。這種啟蒙教育是給幼兒創造豐富的體驗環境,給孩子適當的身、心、腦的刺激。包括以下10個方面。
1、培養紀律性
只有孩子遵循一些生活規則時,他才能管住自己的行為,我們才認為他是一個守紀律的人。做一個守紀律的人首先具有辨別事物的好與壞、對與錯的能力。培養孩子做一些有益的、充滿智力的自覺活動,沒有任何的粗魯行為。這才是真正的遵守紀律。
2、生活實踐練習
孩子在幼兒期能夠獨立自理就是很好的培養了。多關注孩子在清潔、秩序、體姿、會話等方面的表現。比如檢查孩子的手、指甲、脖子、耳朵、牙齒、頭髮等是否整潔。促使孩子養成注重個人形象和儀表的好習慣。
3、兒童膳食
培養兒童合理的飲食習慣,營養搭配豐富,不挑食,不厭食的好習慣。每天要進食奶製品、蔬菜、適量的肉類和水果。還要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吃飯不看電視、不講話,正確使用筷子、勺子等餐具。
4、體格訓練
體格訓練包括一般的肌肉訓練作為促進生理運動發育。比如走路、蹦跳、跑步等。還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訓練。如穿衣、脫衣、扣衣釦、繫鞋帶等運動。
5、自然教育
瞭解大自然。孩童幼時還處於對社會自然好奇的階段,順應孩子好奇心引導他們觀察瞭解自然世界,充分利用他們在生命初期是植物生物的這一有利因素來認知自然世界。
6、手工勞動
培養孩子動手製作的能力,動手就是動腦,手指的熟練程度可以促進大腦的發育,適當的培養孩子做做手工,做做小的東西都可以促進孩子智力與情感的開發。
7、語言訓練
開發孩子智力的發展,可以透過語言的訓練來達到智力的提升,語言是把心中所想表達出來,所想內容反映了智力的發展程度,更是邏輯思維、語言組織、思考方式等多方面能力的展現。適當的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對未來長遠發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8、注意力的培養
培養孩子的注意力,對未來的人生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如果僅僅隨其天性,將永遠不能成功地抓住並集中他那從一個目標到另一個目標遊離不定的注意力。
9、意志力的培養
意志力支配所有行為和態度。意志力的所有表現都體現在行為動作之中,意志力同樣也可以抑制行為動作,抑制因氣氛發出的不理智行為。培養孩子的意志力至關重要。
10、想象力的培養
想象力是創造的源泉,沒有創造力,社會將止步不前,培養孩子的想象力也是開發兒童大腦的一種手段。兒童的想象力活躍、豐富,進行正能量的引導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有著很強大的輔助功能。
以上是真正的啟蒙教育方法,更多的是培養孩子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培養性格、意志力等綜合素養。而家庭是孩子的啟蒙學校,家長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孩子的舉動就是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所以不需要超前教育,在生活中各個方面注意做好示範,慢慢引導孩子的成長,才是最好的啟蒙教育。
-
5 # 茉莉約繪
可以肯定的告訴這位家長,啟蒙教育不等於超前教育。
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叫超前教育?
超前教育指的就是不符合年齡段的教育。超前教育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學習比自己年齡要大一些的知識。看上去比別的孩子更聰明的一種狀態。這種超前教育,體現在我們“神童”,“少年大學生”的身上,很多超前教育呢,還包含了父母的功利性心理因素。
但是我們的啟蒙教育,他卻不是這樣的。啟蒙教育是嬰兒智力啟蒙的第一步。會讓小嬰兒開始感知周圍的世界。比如說創造條件讓孩子去接觸各種顏色。不同形狀的物體。可以讓他們看,也可以用手去摸,甚至自己去擺弄,去探索,從而讓他們擺弄體驗的過程當中去認識。
一歲左右的孩子喜歡裝盒子,蓋蓋子,去敲打東西,這些都是他們探索和認識世界的啟蒙教育。再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他們已經可以丫丫學語的時候,可以給他們背誦一些簡單的兒歌,詩歌。
三歲左右他開始把他的玩具和小衣服放在一個特定的位置。這時候我們也可以把玩具和他的小物件。擺在不同的位置,讓他們自己去尋找有目的的去找。這也算是啟蒙教育。
所以,啟蒙教育當中它包含了生活中各方面的能力。比如說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作為父母一定要去了解你的孩子是在什麼年齡階段。且對該年齡段的生長髮育或認知方面有一定的瞭解,這樣的話我們作為孩子的合作者和引導者,還有陪伴者,去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比較安全的環境,來對他們生長髮育有所啟蒙,所以啟蒙教育並不等於超前教育。
-
6 # 數智閣
啟蒙教育是指讓孩子對周圍事物有大概得了解而不需要深入瞭解的一種教育方法,因為兒童時期孩子還不具備驗證科學知識的能力,只能簡單的使他們記住結果,忽略其中的證明過程。
當今社會,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那麼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更是很看重。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兒童啟蒙教育?
一開始應該先進行感覺、知覺的訓練,我們統稱為感統訓練。
嬰兒的智力啟蒙是開始階段,就是讓兒童去感知各種顏色,認識周圍物體的各種形狀,透過,看,摸等一些行為讓兒童加強對周圍事物的感知。
孩子多擺弄一些玩具,敲打一些東西,這是有利於孩子感知事物,形成智力的特殊方法。
接下來就是對記憶力的培養和訓練。
孩子到了三歲左右,可以說話了,就可以教給他一些古詩,講一些小故事,讓他記住玩具放的位置,玩完以後要放回去,讓他用積木搭建一些自己喜歡的東西,都是對記憶的一種很好的培養和訓練。
最後就是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以及想象力。
三歲以後就可以跟孩子開展一些益智類遊戲,可以先鍛鍊孩子的分類,比如從一堆積木中挑出同一顏色的積木塊,也可以讓孩子跟孩子一起搭建一些積木,讓孩子來辨認,也可以給他講一些通話小故事,來給孩子插上想象力的翅膀。
回覆列表
啟蒙教育不等同於超前教育!!
“活到老學到老”,學習固然重要,但是作為孩子,身心和心智都尚未成熟,還處於發育階段,家長給孩子提前上輔導教育,應該適度,而不應該一次性就給予高強度教育,孩子也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循序漸進。
一味地強行塞滿,只會給孩子造成不可消化的結果,透支孩子的未來,導致孩子的成長呈現畸形趨勢,是亞健康的表現。
很多家長都覺得提前給孩子科普學習,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之路會起到鋪墊的作用,但是"啟蒙教育"不等同於"超前教育",前者是可取的,"啟蒙教育"可以讓孩子提前做好學習的準備,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育要適度,忌諱給孩子超過他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外,俞敏洪說:"孩子的成長過程像一棵樹,澆了大量化肥可能會迅速成長,但到後期會衍生病態,"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度成長的過程很重要。
什麼是"啟蒙教育"呢?
啟蒙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提前接受教育,在還沒有正式入學前就接受教育,啟蒙教育給幼兒創造豐富的體驗環境,給孩子適當的身、心、腦的刺激。正確的啟蒙教育可以提前鍛鍊孩子的求學慾望,提前適應學習的過程,讓孩子的大腦提前接受知識的滋潤,對以後送孩子上學等可以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家長給予孩子啟蒙教育,是家庭最好的投資選項之一,好的教育是可以給孩子帶來終生的收益,可以伴隨孩子的一生,誰家的孩子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優秀,古人云,沒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後天不努力的蠢材,每個優秀的人才背後都必定含著不為人知的艱辛,但是筆者在這裡需要溫馨提醒家長,啟蒙教育孩子是不錯的選擇,但是要選對教育方法,魔鬼式的訓練不但起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會得到適得其反對的效應。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推孟教授,對一戰前出生的上千名兒童的智力發展進行了近百年的追蹤研究,得出兩個結論:
人一生基本智力的80%是在6歲前奠定
6歲前心理的健康發展是一生心理健康的基礎
可見啟蒙教育對孩子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的培養都是顯得至關重要的,啟蒙教育對孩子大腦的智力發展是可以起到鋪墊作用的。
“超前教育”的危害
"超前教育"我們都知道就是教育方面超過了兒童時期應該接納的界限;現在的教育部就有明令禁止幼兒園"小學化",這個也可以說是一種"超前教育",過度的讓孩子接觸這個年齡不應該接收的資訊,會擾亂孩子原本年紀應當承受的範圍,再教育方面,崇尚適宜性,所謂適合的東西才是最好的,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對孩子的影響是否適合孩子的發展。
大家都有聽過"揠苗助長"的故事,急於求成,最終導致一敗俱傷的局面,聽過的人都會覺得這個是不可取的,是一個反面教材,其實孩子在學習期也是一樣的道理,"超前教育"最終也會落得"揠苗助長"的局面。"超前教育"本就違背了兒童發展階段性和順序性,是不科學的,也是不可取的。筆者更認同"揠苗助長"不如"水到渠成"的觀點,就像大自然有它自己的生長規律,如果人類因為自己的利益破壞大自然的生長規律,那遭殃的只會是我們的人類。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做好"早期教育"呢?
1、 給孩子灌輸心理營養
孩子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的塑造離不開家庭環境的渲染,孩子最想要的無非就是來自於家長的愛,一個充滿愛意家庭,那麼培養出來的孩子身上也會帶著這個氣息去感染身邊的人,家長可以在適當的時機給予孩子心理上的營養,心理營養可比那些心靈雞湯來的更有營養一些,心理營養的灌輸,離不開家長的貼心陪伴和觀察,這就需要家長放下手中的手機,把玩手機的時間給予孩子的成長,這樣會更加地有意義。
2、 培養孩子的養成教育
所謂養成,就是說孩子的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將來孩子出去是需要人際交往的,這時候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家長可以培養孩子的行為行慣,從娃娃抓起,當然,家長應該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孩子,每個人給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除了外貌還有行為舉止,良好的習慣養成對孩子以後的道路發展是可以加分的。
3、 培養孩子的天賦教育
我們都知道家長之所以願意在孩子的學習時期砸金錢,離不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和技能,每個活潑可愛的孩子都會有自己一項跟人與眾不同的強項,可以說成是天賦,這個就需要家長細心地去留意和觀察了,藉助於外部的一些工具來幫助瞭解孩子的優勢智慧區域,然後有意識的幫助孩子發展這一方面的能力。
家庭是孩子的啟蒙學校,而家長就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很多孩子的舉動就是在家長的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言而喻,家長做好孩子的"啟蒙教育",適度地進行教育。
最後,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朋友,重視啟蒙教育,做好陪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