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youtube愛科普
-
2 # 的的老師
首先要明確一點,隕石是穿越地球大氣層後隕落到地面的流星體,又稱隕星。它是地球外的小行星互相碰撞的碎塊,被地球引力吸引進入大氣層劇烈燃燒,叫流星。如果沒有燃燒完落到地上,就形成了隕石。
隕石隕落過程是一種壯觀的自然現象,隕石是來自天外之物,自古就引起人們的興趣。隕石飛入地球大氣層後,速度達到每秒15公里,溫度則升到1000多攝氏度以上,逐漸成為一個耀眼的火球,也有人稱為火流星。由於流星體高速飛行過程中,後方處於真空狀態,前方氣體向後壓縮,產生較大的嘯聲,於是人們聽到了類似打雷的聲音。
正是由於下落速度過快,與強大的氣流產生摩擦生熱發生燃燒,如果速度降下來(比如龜速),它是不會燃燒的。
-
3 # 宇宙洪流
隕石的速度一般都高達幾十公里每秒,如此高的速度與大氣層發生摩擦,會產生上萬度的高溫,高溫下的隕石融化蒸發,同時發出劇烈的亮光,看起來像燃燒了一樣。
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公轉速度大約為30km/s,如果小行星被地球引力吸引過來,相對運動速度也是非常高的,一般可達10~70km/s,隕石就是以這麼快的速度衝進大氣層的。
進入大氣層後,隕石前方的空氣被迅速壓縮,氣體狀態方程描述,絕熱壓縮的氣體溫度會升高,然後熱量根本來不及擴散,溫度急劇升至10000℃以上。
這麼高的溫度,足以融化掉一切物質,於是隕石前方的物質逐漸燃燒氣化,熱能主要來自於隕石的動能損耗,並伴隨著劇烈的發光現象。
熔融狀態下的隕石與周圍空氣作用,如果有幸落到地面,然後再經過冷卻凝固的話,會在隕石表面形成“氣印”,這也是區別隕石的重要特徵之一。
一般隕石進入地面100km高處,就會產生亮光,如果隕石質量太小,在隕石還沒落入地面時就會被氣化殆盡,形成流星;只有隕石質量足夠大時,才可能有燃燒未盡的隕石落到地面。
一般地,直徑在1米以上的隕石母體,才有可能落到地面,這還和隕石的速度和成分有關。
人類發射的載人航天器,進入大氣層的速度高達8km/s,前端溫度也非常高。為了避免航天器被高溫融化,在航天器外覆蓋了一層“燒蝕材料”,燒蝕材料在高溫下氣化,並吸收掉大量熱量,從而保證內部的航天器不受高溫影響。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4 # 藥物其實不復雜
不會燃燒。隕石進入大氣層,與空氣摩擦,產生的熱量使其與氧氣作用而燃燒。速度慢,爬到地球上來,我們能撿到好大好大的隕石。
回覆列表
隕石進入大氣層與大氣磨擦產生的“熔蝕”作用,在熔蝕作用下發出的光和熱!被誤認為燃燒。!受地球引力影響做不到像烏龜一樣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