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走在歷史邊緣的三三

    關於秦人作戰的情形,史籍記載寥寥無幾,而秦始皇兵馬俑的發掘,為今人提供了一些有跡可循的戰爭樣貌。

    秦始皇兵馬俑123號軍坑,坐西向東,是密切相關的一組大型軍陣兵列系統。

    兵馬俑1號軍坑是面積14260平方米的軍陣,2號坑是面積6000平方米的兵列,3號坑是520平方米幕軍方隊。

    根據考古專家們的研究,兵馬俑,尤其是2號坑,能夠反映秦國軍隊具有聯合作戰、協同作戰的明顯特徵。

    首先1號坑陣列是由兩大兵種組成的主力部隊,主要由車兵和步兵組成一個大型方陣,2號坑是騎兵為主構成的機動部隊,建築形制特殊的3號坑則是古代軍事指揮機構,指揮調動各個部隊的聯合作戰。

    公元前225年,李信和蒙恬率領了兩支秦軍,發起了滅楚之戰,楚國大將項燕(項羽的祖父)作為迎戰主帥。

    起初,秦軍所向披靡,很快佔領了平輿和寢丘等地,但因為戰線太長,兵力和後勤補給不足,所以,李信決定與蒙恬回軍會師於城父一帶。

    就是在李信回軍之際,項燕率領楚軍主力部隊發起反擊,一舉擊潰李信的部署,李信率領殘部倉皇逃回秦國。

    戰報傳來,秦始皇深感用人失策,親自前往告老還鄉的王翦家中,請他出山。

    因為在發動滅楚之前,秦始皇曾經問過王翦,如果要發動滅楚之戰,需要多少兵力。

    王翦回答,需要60萬兵力。

    秦始皇再問李信,李信回答,只要20萬。

    所以秦始皇認為王翦太過保守落後,於是派遣李信出戰。

    這次,王翦依然要求60萬兵力才能出戰,秦始皇答應了他。

    過了一年,王翦帶領60萬秦軍進攻楚國,屯兵於平輿,與楚軍對峙。

    秦楚兩軍對峙了一年,項燕見秦軍防線固若金湯,只好退兵東去,王翦趁勢追擊,楚軍死傷慘重。

    由此可見,秦軍的防守固若金湯,而進攻又勢不可擋。

    而這從現存的史書中,歷史學家們並不能窺見當時秦軍的作戰方式。

    而自從1974年3月29日,在西安臨潼發現了秦始皇兵馬俑後,考古學家從挖掘出的兵馬俑中找到了秦軍具備強大戰鬥力的原因。

    在1號坑中,步兵分為重灌和輕裝,三列輕裝步兵作為前鋒,他們行動敏捷,能夠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前鋒之後,是以身穿鎧甲的重灌部隊為主的方陣。

    重灌方陣是為了彌補輕裝部隊防禦不足的缺點,兩者結合發揮出巨大的防守力量。

    這是王翦能夠長時間堅守,抵禦項燕猛烈進攻的原因。

    公元前223年,秦楚之戰的第二年,楚軍主帥項燕在多次發起進攻無果後,無奈退兵。

    而王翦則以騎兵為主的機動部隊進行追擊,展現出騎兵和步兵協同作戰的強大能力。

    而騎兵就位於秦始皇兵馬俑的2號坑,2號坑是由車兵、步兵和騎兵組成的方陣。

    2號坑出土的騎兵,一手牽韁繩,一手持箭努,頭戴小冒,冒上帶扣,緊緊繫在頷下,身穿長及膝部的上衣,身披短小的鎧甲,便於騎馬行動,靈活完成各種戰術動作。

    王翦藉助騎兵和步兵協同作戰的強大力量,一路追擊楚軍,直追到楚國蘄縣南部,雙方展開一場激戰。

    從秦始皇兵馬俑的兵器配備上,我們還可以瞭解到各兵種是怎麼協同作戰的。

    在1號坑,考古人員挖掘出158件青銅弩機,而1號坑的前鋒士兵配備的兵器就是弓弩,也是說他們都是弓箭手。

    而弓弩與弓箭不同,弓弩有一個發射開關,它的特點是射程遠、穿透力強、命中率高。

    因此,在秦楚的蘄南之戰中,楚軍面臨的是秦軍密如暴雨般的箭努攻擊。

    在箭努之後,由車兵和步兵手持長兵器開展近距離的白刃格鬥。

    在兵馬俑中先後發現5種長兵器,包括鈹、矛、戈、殳、戟。

    而在1號坑中,出土了大量的短兵器,包括短劍、彎刀、金鉤等,因此可知,長短兵器相接使用是秦國軍隊的一個裝備特徵。

    根據《史記·白起王翦列傳》中記載,公元前223年,在楚國蘄南縣,秦軍擊潰楚軍主力,項燕兵敗自殺,秦軍征服了最強大的對手楚國,兩年後秦國又吞併了齊國,最終一統天下。

    從秦始皇兵馬俑,我們可以窺見古代的作戰模式和軍事智慧,揣摩秦國一統天下的過程,瞭解秦國一統天下的必然性。

    當然,秦國的勝利並不是單單靠強大的軍事力量,而是秦國的綜合國力上升,經濟和政治都能夠給前方的戰爭提供源源不斷的補給和兵力,這才是秦國逐鹿中原並取得勝利果實的真正原因。

  • 2 # 宛若星辰暖若夕陽

    在秦始皇統一六國的程序中,他手下的一支神秘騎兵,可謂是立下了汗馬功勞。秦始皇的騎兵,雖屢見史料記載,但卻從未有任何的實物證明,因此也讓專家們疑惑不解。不過幸運的是,專家們在秦兵馬俑中,找到了秦始皇的地下騎兵,從而破解了秦始皇騎兵的3個秘密。

    秦始皇兵馬俑,作為世界級的人類文化遺產,想必很多讀者都曾參觀過。在秦兵馬俑中,除了數以萬計計程車兵俑之外,還有與之相配套的兵器和馬俑,共同組成了秦始皇的地下兵團。專家們在清理兵馬俑時,對其中的馬俑尤為好奇,因為一直以來,學術界對秦始皇的騎兵都十分關注。從史料記載來看,秦始皇騎兵神出鬼沒,所向無敵。比如,司馬遷在《史記》中多次提到,秦軍和趙軍對抗時,秦軍曾以5000騎兵,在一夜之間斷了趙軍的糧道,使之徹底陷入困境,最後為長平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但遺憾的是,司馬遷惜於筆墨,沒有對秦軍騎兵做詳細的記載,因此就給專家們留下一個大大的疑惑,究竟秦軍的騎兵是什麼馬匹,他們使用什麼武器呢?又是如何作戰的呢?好在秦兵馬俑中的馬俑,給出了問題的答案。

    第一:馬匹高度之謎。在秦兵馬俑中,馬俑的數量雖遠不及人俑,但專家們經過數年的清理,一共出土完整的馬俑有100多匹,另外還有不少支離破碎馬俑亟待專家們修復。從完整的100多匹戰馬俑來看,它們的大小和真馬完全一致,其高度也都完全相同,經專家們測量為1.33米。由此可以斷定,秦軍騎兵的戰馬高度,應該也在1.33米。因為從史料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很多東西都有了嚴格統一的標準,而且從不輕易更改,所以挑選戰馬的高度也一定是統一的。

    第二:馬匹特點之謎。史料記載,秦國的戰馬品種優良,那究竟好在哪裡呢?專家們透過對馬俑的研究,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即“探前撅後”。因為專家們測量發現,馬俑前蹄到後蹄的長度將近2米,而且馬俑的小腿看起來十分粗壯有力。因此秦馬前蹄往前一撥,就能探前並立馬竄出去,然後後蹄一蹬,就能撅後並立馬站起來,所以既有爆發力,又有靈活性。其實,從秦人靠遊牧起家的這一點看來,他們對馬匹的馴養方面,都有著幾百年的經驗。

    第三:馬匹作戰之謎。在對馬俑的發掘過程中,專家們並沒有發現馬鐙,即懸掛在馬匹兩側,用於上馬和騎馬時固定腳的鐵環。因此,在馬匹高速賓士的過程中,人在馬上很不容易固定,也就無法使用長兵器作戰,那秦軍騎兵用的是什麼武器呢?後來專家們在馬俑身邊,發現了一些箭簇和弓弩,因此推斷秦騎兵用的是遠距離射擊武器。既然知道了用什麼武器,也就能知道作戰方式。對於射擊武器來說,可選擇的作戰方式只有突襲,在一通亂箭之下讓敵人措手不及,放完箭後再迅速撤退。

    馬俑是珍貴的,不僅還原了秦始皇騎兵的模樣,還給我們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讓我們對秦國的歷史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但其實,兵馬俑只是整個秦始皇陵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希望將來考古的技術條件成熟了,經過對秦始皇陵墓的發掘,能破解更多的秦代歷史謎團。

  • 3 # 洞悉天下事

    1、兵馬俑的來歷:

    秦始皇兵馬俑是秦始皇帝陵的陪葬俑坑,我國奴隸社會時期有君主死後奴隸活人殉葬的制度,秦始皇在建立自己的陵墓是丞相李斯認為活人殉葬過於殘酷,勸其改為陶俑殉葬,這表示了我國古代人們“視死如視生的”觀念!

    秦人有好勇尚武之風,而秦國正是用武力征服了六國,所以秦始皇希望自己死後仍然能擁有強大的“秦之銳士”,這就是這些秦始皇兵馬俑的由來

    2、軍事未解之謎

    兵馬俑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階、中級、高階之別。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俑坑中最多的是武士俑,大部分手執青銅兵器,有弓、弩、箭鏃、鈹、矛、戈、殳、劍、彎刀和鉞,身穿甲片細密的鎧甲,胸前有綵線挽成的結穗。軍吏頭戴長冠,數量比武將多。秦俑的臉型、身材、表情、眉毛、眼睛和年齡都有不同之處。

    綜上所述,兵馬俑為我們解開了秦朝的活人奴隸為君主殉葬制度,同時也解開了秦朝時期軍事制度的完善,同時也告訴了我們他們當時的武器先進及雕刻技術精湛!

  • 4 # 冷月青史

    1974年秦兵馬俑出土之前,我們瞭解古代軍事戰爭只能去翻書本。然而書本上的記載掛一漏萬,無法給人清晰直觀的具體印象。秦俑出土後,古代軍事諸多謎團隨之而解。

    方面太多,簡略概括幾點。

    一、先秦古代如何排兵佈陣、多兵種結合,得到了精確的解答。

    秦俑坑展示的就是多兵種協同的步軍方陣,包括指揮系統、騎兵、戰車、弩箭兵、步兵。

    之前只知道作戰方陣的組成、結構,不知道他們具體的位置和在軍陣間的關係。

    兵馬俑的出土,讓人一目瞭然、清析明白。

    雖然兵俑手中的武器木質都已朽爛,但他們手持武器的姿勢,讓人一看就知是什麼武器。

    每名戰士都有精確的戰鬥位置,軍官也有明確的指揮位置。

    讓我們得以窺見先秦方陣制度的具體細節。

    比如1號坑方陣四周都有面朝外的“外哨警衛”,以前是不清楚防守時方陣的隊形。

    只知道進攻時的方陣隊形是面朝前方的敵人。

    現在明白這才是一個方陣“進可攻、退可守”的關鍵所在,

    他們的職責任務不是正面進攻,而是防止敵人從左、右、後突襲的“方陣警衛”。

    二、武器製造、管理、使用“物勒工名”的制度,得到了文物證實。

    出土文物有很多銅戟、箭簇等常規兵器,上面的銘文解答了古代對武器的嚴苛管控程度。

    史書只說“物勒工名”,具體勒上誰的名字不清楚。

    出土文物清晰告訴我們,武器上不僅刻有工匠的名字,還有車間主任、生產廠長、甚至丞相的名字都在其中。

    這種極具管理科學的分工明確、責任具體到個人的管理制度,讓今天的我們欽佩不已。

    原來,早在先秦時期,早就有了這種管理制度。

    才可能把統一的武器按照同一尺寸、標準、質量嚴格生產出來。

    也從一個面解釋了“書同文車同軌”可以全國推行實施,絕非秦始皇拍腦袋的想當然。

    而是多年實踐經驗、社會基礎的底氣結果。

    三、軍服標識軍銜意識,不是現在開始的專利。

    今天各國軍隊普遍採用軍銜制,來區分級別、明確關係,便於內部高效識別認知。

    兵馬俑的出土,讓我們看到近萬件兵俑的著裝、頭飾、花結都是有區別的。

    這些鮮明的區別,可以迅速讓人知道你在軍隊中的具體資訊,

    作用相當於今天的兵種服飾、職務資歷、臂章軍銜。

    比如一號坑最前3排,氣勢最恢宏沒有穿鎧甲的弩箭兵(他們左右手統一是持弓弩姿勢)。

    這種輕快服裝便於他們引弓搭箭、輪番速射,是弩箭兵標誌(相當兵種服飾 )。

    他們頭上只有盤起的髮辮,沒有冠飾、身上沒有花結,說明他們不是指揮軍官,只是普通的戰士(相當軍銜)。

    但在東西最邊角都有一名身穿鎧甲的軍官,他負責指揮弩箭兵,並不需要親自射箭。

    所以,他穿上了鎧甲,但他的戰鬥位置仍屬於弩箭兵序列(相當於職務資歷)。

    這些細節,以前是不可能在史書中找到的。

    兵馬俑已經解開的秘密只是冰山一角,還有很多未知的秘密考古學家正在努力。

    希望有更多秘密被破解,便於我們更好地學習、理解古代軍事史!

  • 5 # 洛克笑笑

    關於秦軍戰力的絕大部分網上爭論,都是源自對秦始皇兵馬俑研究工作的再解讀。但實際上,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是,關於秦始皇兵馬俑的考古研究工作遠未結束,甚至從軍事學研究角度,其才剛剛開始!

    所以那些關於秦軍戰力的決定性言論,其實都是外行人的管中窺豹,甚至是刻意歪曲。僅透過兵馬俑出土的秦代盾牌研究成果,對秦軍軍陣、武器與戰力大致情況就有不少收穫。

    眾所周知,盾是一種重要的戰鬥護體裝備。我國古代稱幹、櫓,後來又稱盾牌、彭排、旁排等。先秦文獻中有許多關於盾的記載。《左傳·昭公二十六年》:“齊師及魯師戰於炊鼻、齊子淵捷從洩聲子射之,中循(盾)瓦……匕入者三寸。”(盾瓦是盾背拱起如覆瓦的部分)。《七國考訂補·趙兵制》:“趙簡子圍衛郭部,犀循犀櫓,立於矢石之所不及。”王先慎集解:“犀,堅也。”也應該指牛皮或犀牛皮製造的盾牌。盾、櫓分開描述,可能表明了當時的兩種不同盾牌。《戰國策·韓一》:“堅甲、盾、鍪、鐵幕、革抉、夭芮,無不畢具。”這裡是介紹了一個士兵完善配備,盾牌處於堅甲之後,地位一目瞭然

    至於《史記·項羽本紀》:“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 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 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撲地, 噲遂入”。從側面反應了用盾撞人是世界通行的做法。

    考古學家在考古發掘中,也發現了許多盾。 比如河南安陽殷墟侯家莊一墓葬中曾出土一盾, 其形狀是上底略窄於下底的梯形,上面繪有龍虎紋圖案;此外還有持戈盾戰士殉葬的情況。 到了東周,也有不少盾牌的實物和形象出土。由於土壤環境等原因,湖南湖北儲存了更多的木器和漆器。在長沙楚墓中發現一木盾,高 61 釐米,背面附有把手,呈對稱雙弧形。還有楚墓出土的長方大盾,高95釐米,寬50釐米,包山楚墓也出土了雙弧彩繪龍鳳紋漆盾。之前,秦軍曾經被認為是不重視防護。但考古發現改變了這種陳舊的觀念:兵馬俑坑和石盔甲坑中出土的陶製塑像與石質盔甲模型,都表明了秦軍擁有著在當時防護面積不小,且相對靈活的盔甲。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馬俑坑考古隊對一號坑區域性進行了再次發掘。在挖掘中,驚喜出現了。發掘報告中的原文如下:“盾 1 件面朝下,首向西北。皮胎,髹漆,區域性繪彩,可見細膩青灰色漆灰。流雲狀外形,齊首,弧肩,曲腰,平底。正面外緣包邊,依照盾緣造型勾勒紋飾帶,頻寬約 4.6 釐米……通高66釐米,首高 2~2.5、寬 8.4 釐米,肩寬 39.8 釐米,西半部分至中部縱梁的腰寬 15、底寬18.5 釐米,東側殘。背有貫通木樑,梁中部握手鼓起。縱梁通高 65 釐米,握手長15、寬2、高 3.5 釐米。”從測繪圖來看,這個盾牌被右服馬陶俑壓住上半部,下面堆積著淤泥。在兵馬俑坑遭遇火燒水淹之厄的情況下,儲存了這樣一個相對完整的髹漆皮盾,真是幸運。可能就是淤泥和倒下的陶俑很快地覆蓋了這個盾牌,才避免了它和俑坑中其餘的大多數盾牌一樣化為烏有的命運。此盾的大小與形制,和銅車馬上的銅盾放大後相比很接近。雖然漆層之間的皮質早已腐朽,但其厚度約為0.8釐米,與雙層牛皮製成的合甲接近,可能是同樣的工藝產物。其與銅車馬上的盾牌一樣,彩繪流雲紋簡潔而又雄渾。與時代相近,樣式相近均為雙弧盾的楚國彩繪龍鳳紋漆盾進行對比,很明顯屬於同類器物,與一直流行在漢代的雙弧盾,也是一脈相承。簡單說,中國商代到西周,主要流行長方形或者梯形盾,很多時候會裝有銅製的盾飾。春秋戰國時期,梯形盾繼續使用,同時出現了新的雙弧盾。這種盾一直延續使用到魏晉時期。

    這一發掘,證實了秦軍確實使用盾牌。但還有沒能解決的問題:秦軍盾牌裝備率如何?步兵是否使用不同於雙弧盾的長方形盾?而要揭開真相,還得依靠考古發現的進展。畢竟兵馬俑沒有完全清理發掘的位置還很多,並不像很多人以為的那樣已經全部挖掘。

    不過幸運的是,發掘工作依然在進行著,所以等待還是有希望的。

  • 6 # 老古懂

    兵馬俑是什麼?

    古人相信,死後墓裡的東西,可以帶到陰間繼續享用。

    比如秦始皇,死後還想做一統六國的皇帝,所以帶上了他的軍隊—兵馬俑。

    透過這些等身手辦,可以看到秦軍出戰時的軍陣、士兵、武器和車馬,這是參觀兵馬俑的意義所在。

    以下內容參考《復活的軍團》

    1 軍陣

    兵馬俑目前開放了3個坑。1號坑前三排是弩兵,弩的有效殺傷距離為150米,遠高於弓,是秦軍遠端攻擊的有效武器。

    第一排射擊完畢後退,第二排向前補上,從而實現連續射擊,這是2000年後歐洲火槍手才發明的射擊方式。

    1號坑左右翼和後衛均向外站立呈防禦姿態,而中間則為一道車隊、一道步兵相間排列。

    因為戰車是木製的,早已腐壞消失,所以看到有馬,有士兵雙手向前做駕馭狀的就可以判斷是車隊了。

    由於盜墓焚燬坍塌,如今已很難還原每個步兵所持何種武器。

    不過我們依然可以看出整個軍陣特點:進可攻,無堅不摧;退可守,固若金湯。

    2號坑還未大量修復,但專家透過掃描得出結論:這是一個車、步、騎3個兵種的獨立陣營和車步騎混合營壘,更具靈活機動性。

    3號坑則類似軍事指揮部,有禱戰的地方,也有休息的地方。

    2 士兵

    秦國男子17歲成年,要上報國家做登記,此後國家只要打仗,可以隨時徵召他們。部隊裡只管飯,不管穿衣和日常花銷。

    即便如此,秦人聽聞打仗就如餓狼碰見食物。

    兩眼發光。

    這大概是源於商鞅制定的軍功授爵制度。斬獲敵人首級一個,能進爵一級,得田宅一座,僕人數個。

    斬獲兩個,囚犯父母可無罪釋放,奴隸妻子可轉為平民。如果戰死沙場,還能傳給兒子,算是一人進爵,全家受益。

    他們戰前戰後都要大量飲酒,在酒精催發下奔赴戰場搶人頭,因此我們能看到士兵俑的肚子都微微鼓起。

    秦兵軍工爵位,由低到高整整有20級。

    一號坑中,前三排弩兵梳著丸子頭,沒穿盔甲,是最低的一級爵位。

    3 兵器

    兵馬俑出土的4萬多件青銅兵器,同類誤差僅在毫米以內,如此精確全要依靠秦國以法治國的理念。

    始皇將優選兵器的技術標準固定,再透過法令發給所有兵工廠,形成標準化生產,這是進入工業革命後的歐洲才擁有的製造思路。

    同時,工人、車間主任、兵工廠廠長和丞相呂不韋都要將名字刻在兵器上,形成層層負責,責任到人的管理制度。

    秦國兵器除了製造體系化,設計也充滿智慧。

    比如鑄劍關鍵在於銅裡錫的含量,錫多劍硬,錫少劍軟,而秦劍完美的銅錫比將硬度韌性結合得恰到好處。

    4 車馬

    在陳列廳中,展示著從兵馬俑坑發現的兩座青銅車馬。

    除了車子設計精妙,秦朝系架方式也很超前。西方8世紀,皮帶都勒在馬的喉部,馬常因窒息而死。而秦朝的馬依靠胸肌和肩胛力量奔跑,沒有損傷還更能承重。

    戰車部隊浩浩蕩蕩,配合遠射騎兵,以摧枯拉朽之勢席捲而來。

    他們戰死沙場,消滅六國,實現了大一統的夢。

    然後在2200多年後的今天,以另一種方式變為永恆。

  • 7 # 嘴強小滷蛋

    1.兵馬俑造是按照當時士兵的真實狀態,實際情況鑄造。

    2.兵馬俑能真實的反應國家軍事力量。

    3.兵馬俑對後世解讀軍事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 8 # 為she著迷

    因為兵馬俑本身就是按照行軍陣容排列的。

    考古是一個非常枯燥的過程,你就算得到了一些典籍,說過去如何如何。

    沒有實物,又怎麼樣確定這是事實呢?

    但兵馬俑不一樣,他就是按照士兵的身形、服裝、兵器、行軍陣容打造出來的無聲軍隊。

    往俑坑一站,哪裡需要什麼先秦典籍,過去計程車兵是怎樣的,兵器是怎樣,隊形是怎樣的,一目瞭然啊。

    不過我覺得“解開”這兩個字不太正確,應該叫佐證。

    因為先秦雖然年代久遠,比上古三代,留下的典籍還是要多的。

    傭的出現,就是對這些典籍最好的證明材料。

    毫無疑問,兵馬俑是世界奇蹟之一。

    但你要說解謎了多少事情,還是不恰當的。

    因為兵馬俑是按照秦朝軍制,而秦朝存在的事情太短了。

    它們默默站立在坑道中,只是在證明,有過那麼一段特殊的歷史。

    你非要說“古代”,那時間跨度也太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生和女生從朋友發展成物件關係,但卻不喜歡這個女的,可能嗎?